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33章:联姻制衡

明末黑太子 第633章:联姻制衡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吃了败仗就要去找周王评理,汝宁王朱肃澲自认为乃是无能之举,更会被其他郡王所耻笑。

此时周王朱恭枵摆明了是要坐山观虎斗,收取渔翁之利,才不会在双方大打出手之后再予以干涉呢。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由于自己这个盟主当得很不称职,这才导致了联军遭遇了一场惨败。

朱肃澲在大帐里也反思过自己的过失,想来无非是轻视了朱恭枥那个老匹夫也还有点人脉关系。

自己能找盟友帮衬,那老匹夫也能找,听说还玩得更邪乎。

自己与四位郡王结盟,而那老匹夫更是与五位郡王结义。

很显然在这时候,结义的实际作用要高于结盟。

虽然二者都存在形式上的虚伪,但毫无疑问,个人结义比郡国之间结盟要更为牢靠一些。

起码看上去是这样,而且人家首次交锋还真的打赢了,这让朱肃澲感觉更加的郁闷了。

“相符啊!可有办法破那老匹夫的结义之策?”

于和贵字相符,作为参谋军师,如何打破敌军的战略就是他负责的事情了,朱肃澲是懒得想,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回王爷,结义之策看似牢靠,不过也并非坚不可摧,只不过……”

首战失利,让于和贵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好在汝宁王朱肃澲虽然心高气傲,可也不是利令智昏之人,回来乱发了一通脾气,砸了一些瓷器也就冷静下来了。

“勿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都到这个地步了,为了扳回一局,顺带挽回颜面,朱肃澲什么策略都愿意聆听,不管是良策还是歪招,只要管用就行。

“回王爷,自古以来,若是自身实力有限,难以击败对手,便须找盟友相助。而盟友愿意前来助战,无非须用三个策略,即结盟、结义、结亲!结盟便是像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抗秦,结义之范例便是《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而结亲则譬如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当时吐蕃虽然军力强盛,唐朝却通过结亲的方式抵消了这种军事隐忧!结亲无非是外嫁或内娶,全凭王爷圣裁!”

不得不说,仪封王朱恭枥是老谋深算,棋高一招,结义确实比结盟更为妥当,不过于和贵也有对策,就是想用结亲的办法将汝宁王周边的盟友团结得更为紧密。

“……嗯!似乎可行!”

朱肃澲捋着胡子沉吟了半晌,在简单思索之后,便微微点头,结亲倒是个不错的办法,确实比虚情假意的结义更让自己感到可靠一些。

郡王之间结义与桃园结义迥然不同,在诸多郡国里便不大适用了。唯一能让盟友想自己靠拢过来的办法,就是结亲了。

想来自己有几个芳龄年华的女儿,尚未许配与婚嫁,儿子即便已然结婚了,也能再娶,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孙子、孙女顶上,结亲这条路便用得上了。

而且两边也是门当户对,大不了嫁妆多给一些,其他郡王好歹也能给自己一个面子,不会婉拒这门亲事。

“报~!启禀王爷!修武王与安吉王朱肃泉来访!”

“哦?速请!”

修武王朱恭捆与安吉王朱肃泉没去周王朱恭枵那里,更没恭喜获得一场大胜的仪封王朱恭枥,而是选择这个时候来探望汝宁王朱肃澲。

对于他们来访,不论是朱肃澲还是于和贵,都想不明白,不过也可以在闲谈的时候试探一番,摸清对方的来由再行决断。

“不知两位郡王前来,本王有失远迎,失敬失敬,还望两位莫要怪罪!来人,备一桌酒菜,本王要宴请两位郡王!”

这时候能来看自己的都是客人,朱肃澲当然要笑脸相迎,起码在吃了败仗之后不能得罪其他郡王,犯众怒的事情决计不能干。

“汝宁王客气了!本王与修武王带了些补品,特来探望,不过看汝宁王起色上佳,想来是用不上了!”

安吉王朱肃泉虽然嘴上没直说对方吃败仗的事情,可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这样,否则也不需要带补品前来了。

“是啊!本王见汝宁王身体康健便放心了,北地不比中原,气温低了甚多,千万要保重身体!”

修武王朱恭捆也找了一个很合时宜的理由,绝口不提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

“呵呵!两位好意出于好意,本王自然甚感安慰。不过若是两位是受仪封王之托,逼迫本王求饶,那就莫要提及了!”

在输光手里的筹码之前,朱肃澲是绝对不打算向那个老匹夫低头认输的,只要自己奋起直追,反败为胜便可水到渠成。

“汝宁王误会了!我二人虽与仪封王无怨无仇,可也不是受仪封王之托的说客。实不相瞒,仪封王联合原武王、鄢陵王、河阴王、义阳王、临汝王,实力颇大。而我二人刚好与鄢陵王与原武王有罅隙,原因与汝宁王相类似!”

修武王朱恭捆是因为自己与原武王的矛盾,这才去找了安吉王朱肃泉。

后者则是与鄢陵王无法调和,而原武王和鄢陵王都与仪封王联手,他俩也就只能来找汝宁王了。

“修武王所言非虚!当日争抢罗刹人之战果,并非汝宁王一系人马受损,事后我等虽想找补回来,可忌惮原武王与鄢陵王一伙势大,便只能暂时选择隐忍,这才前来与汝宁王商议!”

因为争夺战过,安吉王朱肃泉的手下被鄢陵王的家丁打伤了七人之多,其中的一个重伤不治,今天刚死,这让朱肃泉非常恼火。

在船队再次靠岸,补充人手之前,这些家丁死一个就少一个,而且受伤无法干活的话,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累赘了。

朱肃泉可以养着这些受伤的家丁,但这个气一直憋在心里是非常的难受的,他也就与汝宁王感同身受了。

可事主已经与仪封王等五位郡王联手,光凭自己与修武王的实力,根本就打不过对方,这才想出了仪封王联军的敌人——汝宁王。

“两位可知本王去找仪封王理论,那厮非但不承认手下恶行,反而倒打一耙,要让本王向其致歉,真是气煞本王了,想来那原武王、鄢陵王与仪封王成了一丘之貉,也绝非等闲之辈吧?”

朱肃澲简单一想,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对面两位受了欺负,打算找自己联手了,貌似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大家都是受害的一方,起码要比此前与其他四位郡王貌合神离的结盟要实际一些。

“正是如此!原武王与鄢陵王放纵手下,其恶行决计不低于仪封王!”

朱肃泉可算是找到了知音,自从出事之后,鄢陵王大营便戒备起来,貌似是做贼心虚,生怕自己打击报复。

吃亏之后,朱肃泉有心如此,可听说鄢陵王那厮与仪封王等郡王联手了,便只能投鼠忌器了。

不过忍气吞声也是有时限的,听说汝宁王等人与其有过节之后,朱肃泉的心思便活泛起来了,与修武王朱恭捆一说,后者也有类似的打算,便结伴前来试探。

“本王此前与其他四位郡王结盟,不过四国合计出兵不过八十,可谓是杯水车薪,这才导致前番败北!”

朱肃澲也要提前知晓这两位的诚意,不能光靠一张嘴,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还派二三十人来敷衍自己。

“汝宁王大可放心,我们此番是真心联手,只要涉及出兵,我两家可同出五十人!”

修武王朱恭捆知道朱肃澲的实力,这才找上门来,换成一个没实力的同宗,纵使有这个打算也是白费口舌。

“是极!是极!若无真心实意,又何故称之为结盟?”

安吉王朱肃泉也认可了这个人数,兵力太少还打个甚子的仗,莫不如直接龟缩在大营里算了。

“非本王不信任两位,只是前番之事实在令本王寒心不已。倘若两位真有诚意,可否同意结亲?”

被那四个玩一次也就罢了,朱肃澲也认倒霉了。

这次可是要做好准备,不能再被盟友玩了。

看在亲戚关系的份上,怎么也得卖卖力气才行。

“哦?”

“……”

修武王朱恭捆与安吉王朱肃泉闻言不禁对视了一眼,之前他们并没有想到汝宁王会出此计策,此时此刻脑子里还在盘算此举可行与否。

联姻便意味着亲上加亲,双方的关系将变得更为紧密,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三家联姻能否敌得过仪封王联军,两位郡王都是没有把握的。

“两位无需如此,稍后本王邀请之前与本王结盟的遂平王、内乡王、颍川王、海阳王这四位郡王前来,当众提及此策,便可知晓谁是真心实意,谁是虚情假意了!”

都说真金不怕火炼,这联姻的办法便是烈火,到时候谁是废铁,一烧便知晓了。

不真心实意结盟的郡王,对付敌军一点用都没有,倒是己方打赢,会跳出来争抢战果。

那还要这种盟友何用?

不如早日踢出去算了!

“如此也好!”

修武王朱恭捆也暂时附和了一句,他也要看看其他郡王对于联姻的态度,再决定是否加深与汝宁王的合作。

汝宁王是众多郡王之中实力超群之人,即便是新败,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否则他与安吉王也不会前来打探情况了。

尽管首次抵达的人手较少,不过汝宁王在大明本土还有不少等待登船的下属,都运来的话,眼前这点损失对汝宁王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郑氏船队运输的原则是先紧着周王与崇王这两位藩王的人马来,然后才是诸多郡王,平均下来,每家也就得到数百个登船名额而已。

今年虽然抵达北地的时间较晚,不过计划里应该还能运一次,届时谁的人马更多,便可水落石出了,但要再等近两个月才能有结果。

修武王与安吉王膝下倒是不缺未许配的适龄子女,联姻毫无对象上的困难,顾虑所在便是其他郡王是否也同意用这个办法夯实这个集团内部的多边关系了。

没过多久,四位郡王便先后前来,等众人到齐,汝宁王朱肃澲便将之前的联姻提议又重新说了一番。

新来的四位郡王倒是对联姻之策没有多少异议与抵触情绪,因为这时候拒绝此策便等于得罪了汝宁王,更是放弃了与众人联手的可能。

出门之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寻求周王的庇护,要么直接投奔仪封王联军的阵营,想要观望的结果只能是两边挨打。

于是经过七位郡王仔细商量,一致同意了这个亲上加亲的办法,算上新到北地,有了实实在在的封地,这边算是双喜临门了。

每家出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两家郡王的儿子,这样便可结成较为牢靠的姻亲联盟了,比之前的口头协议要稳固得多。

在第二批人员抵达北地之前,要想不受仪封王联军的欺负,就只能采取如此手段,起码不会连大营都保不住了。

即便要全力防范敌军的轨迹,观察对方的动向,无力派人外出打渔捕猎,七家也可以筹钱从周王等人手里购买鱼肉。

以在场郡王的财力,仅仅熬过一个冬天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待明年开春之后,周国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仪封王等歹人即便可以得意一时,不论如何也得意不了一世,更不可能在周国称王称霸,真要如此,周王也不会允许。

对于周王的心思,众人也很清楚,不过周王又没有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眼下大帐里所锁定的敌人只有一方。

最大的问题在于七家的大营并不全挨着,只有内乡王与颍川王两家是比邻而居的,其他都是被另外的郡国给隔开的。

有的更是挨着敌军其中的一家,情况并不乐观。

形势要是犬牙交错倒还好办,当下是一字排开。

最远的海阳王大营距离汝宁王这里有十二里之遥。

单看距离到不远,可众人手里绝大部分都是步卒。

一旦其中一家有事,援军跑路可是得一会儿才能到。

“莫不如围魏救赵?”

于和贵想到了一个折中办法,只要有一家大营遇袭,其他相距事发地较远的盟军便可攻击距离自己最近的敌军大营。

“此策甚好!”

你打我的盟友,我够不着,我就打你的大营!

这是目前最好、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海阳王打算去跟周王请示一番,将自己的大营搬到汝宁王这边来。

大不了不要之前定好的国土了,这时候自保都成问题,还惦记甚子国土啊?

等打败了仪封王一伙,令其吐出一些位置较好的土地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