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83章:天赐良机

明末黑太子 第583章:天赐良机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听到来报的孔有德差点以为自己中了狗蛮子的调虎离山之计,若是盖州城被狗蛮子攻陷,自己一家便算是阖门被屠了,顿感一阵后怕。

至于损失的大清右翼水师,那就并非隶属于自己麾下的队伍了,损失便损失了,大不了择时重建便是了。

大清向来讲求弓马娴熟,便可施“以陆制海”之策,战船都是次要的物件,只要十余万八旗大兵最终能够攻破京城,蛮明水师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硕托听到这个消息,并未露出太大惊讶的神色,连两个甲喇的人马都已经被狗蛮子给聚歼在二龙山了,右翼水师是死是活,都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

眼下贝子爷最担心旅顺那边的战况上报之后,会引得龙颜大怒,进而遭到皇上的严惩,下狱问斩也说不定。

是役算是自天聪三年八旗大军在京城附近会战狗蛮子袁崇焕所部以来,遭遇的最为惨痛的失败了。

被杀得尸横遍野也就罢了,时至今日,己方连对方兵力如何、主帅是谁、目标为甚都没弄明白。

由于对战时又不谙这股狗蛮子的战法,清军打得可谓是莫名其妙,输得更是稀里糊涂,现在还处于猜谜阶段,情报方面的收获几乎为零。

以前大清出兵,特别是在北直隶与山西境内的各地都有晋商负责带路,进兵神速,所向披靡。

这下在本土作战,反而是耳聋眼瞎,啥都没弄明白。就知道旅顺被围,保不保夕,然后直接折了两个甲喇的人马,旅顺二城反而还没保住。

落得如此下场,这仗打得真是让硕托窝火又抑郁,即便是想骂对方的主帅,都不知道人家姓氏和谁……

至于这些早就褪去了昔日神采的手下,硕托也不便于轻易责备,他们都是经过浴血奋战才杀出一条活路的,不然都得被狗蛮子给剁成碎肉不可。

这么一想,硕托又惦念起那折进去的那三百多无比宝贵的巴牙喇了,心中不免哀叹起来,盖州那边情况怎样,他是一点关心的念头都没有了。

硕托就想着如何能够翻身,只是手里无兵,再向皇上请示恐怕也很难得偿所愿,更别说自己那位亲爹轻易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了。

即便皇上心胸宽广,不计前嫌,让自己戴罪立功,可是要无法调动镶红旗那三个甲喇的人马,仅凭檬古八旗和汉军四旗,真能打得赢这场翻身仗?

这两股人马加起来还不足四万,合伙去打兵力高达六七万的狗蛮子,谁也不敢保证可以稳操胜券。

要是二番战再吃了败仗,那后果……

硕托都不敢往下想了!

只有调动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全部人马,再加上檬古八旗和汉军四旗,这样对战这股狗蛮子才能勉强算是势均力敌,连优势都谈不上,除非再算上两蓝旗或者两白旗的人马。

通过实战证明,这股狗蛮子可不只是人多势众那么简单,可是非常能打,对战数百巴牙喇都不落下风,换作在宁锦地区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若是二番战不是由他来指挥,那就更好了。

谁统兵过去,算谁倒霉!

毫不夸张地说,要将这股狗蛮子杀得溃不成军,起码要豁出去整整一旗人马才行!

这可不是檬古八旗或者汉军四旗那些废物玩意,可是实打实的七八千八旗大兵!

一战便须死掉这么多八旗大兵,硕托丝毫不介意,反正又不是他的手下。

他带着不足三千人硬打六七万狗蛮子的时候,其他人不都是在纳凉呢么?

当初硕托被下令驻扎复州,就意味着没有战功便无法恢复昔日的身份。

虽为镶红旗固山额真,却等于是被晾在犄角旮旯里了,任他自生自灭。

这回好了,硕托还是决定见机行事,能不领兵就不领兵出征。

等旁人也兵败辽东半岛,届时他才能有转圜的余地。

更恭顺王孔有德说这么多肺腑之言,完全是看在人家火速出兵的份上。

换成旁人……

呵呵!

见他鬼去吧!

等过些天,让你们这些人也尝尝战马陷进坑里的滋味如何!

关于实战的具体情况,硕托连孔有德都没透露分毫。

现在他巴不得别人也在狗蛮子面前栽个大跟头呢!

想看爷的笑话?

好啊!

等看完了,就该轮到你们上阵了。

届时,爷看你们所有人的笑话!

“报复”这种事,有的时候并不需要亲自动手。

这么一想,硕托心里就舒服多了……

*********沈阳皇宫**********

头顶宝石凉帽,身着藏蓝色真丝便服的皇太鸡最近心情很好,应该说非常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即便大热的天气,也没有感到一丝心烦气躁。

鼻血不流了,气也喘匀了。原因无他,蛮明皇帝病重,方才黄口年纪的太子监国,关内特别是畿辅地区被搞得鸡飞狗跳,一片大乱。

这就意味着大清夺取天下的时候来到了,这可是天赐良机,大清君臣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居然就堂而皇之地出现了。

皇太鸡身旁的龙椅上还放着一份数月前出版的《京师日报》,上面写明了梗概情况,为此他还看了不下十余遍。

在安插在京城里的探子送回关键情报核实之后,大清的文武群臣几乎要欢呼雀跃起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手里夺取蛮明的万里江山实在是太容易了。

没了狗皇帝崇祯指挥调度,蛮明这下算是群龙无首了,各地总兵都会六神无主,面对十余万大清铁骑,只有开城乞降的份了。

原本在锦州外围松山地区作战失利的阴霾被这个好消息一扫而空,当下群臣讨论的便是大清该择何时入主中原,取蛮明而代之。

此时,身为大学士的范文程出列进言:“启禀吾皇,以奴才看来,如今蛮明太子监国,无法服众,朝廷混乱,流言四起,南方尚有十数万流寇反攻蛮明各部。我大清王师不能照之前出兵的初冬时间,理应提早入关,最好在夏末秋初,这样正是关内收获粮食之时,王师可帮百姓免去蛮明之重税,也好以战养战!”

范文程的计划便是趁火打劫,帮着关内的百姓收庄稼,只要向大清王师交了粮食,待大清入主中原之后,自然可以善待这些良珉!

粮食是皇太鸡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自从晋商被狗太子斩尽杀绝之后,加上蛮明朝廷下令封锁关隘,严禁一切物资出关,大清已经很难从关内得到足够多的粮食了。

虽说大清这边也有些许存粮,不至于现在就吃了上顿就没下顿,可时间一长,终究扛不住这种封锁,还需要提前未雨绸缪一番才行。

都察院承政张存仁旋即出列附和:“臣附议范大学士所言,且臣以为此次出兵非同以往,若是我大清要夺取蛮明万里江山,当下编有之兵力则需立即扩充,否则断然无法在占领关内城池之余,再行抽调兵力南下。”

如今大清国除女真八旗的六万精锐之外,还有檬古八旗、外藩檬古三旗、汉军四旗,以及天佑军、天助军和续顺公沈志祥一部。

女真八旗为完全脱产队伍,并不参与平时的耕作活动,檬古八旗与外藩檬古三旗为三丁抽一得来,前者编有一万八千人上下,后者则约九千有余。

恭顺王孔有德与怀顺王耿仲明供同统领的天佑军兵力约一万七千,智顺王尚可喜所部约一万,续顺公沈志祥所部约五千。

这些都是野战队伍,除此之外,大清还在各地驻有约一万“守兵”,这些都是女真八旗,在必要时刻可以编入“战兵”之列。

大清国的战兵总兵力约十二万,各地的守军,包括非八旗兵约两万,总兵力约十四万,但只要粮食充足,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十分看不起出身降将的张存仁,这厮之前跟过祖大寿,在大凌河一战之后便归顺了大清,不过降将就是手下败将,就会说些危言耸听之词:“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我国天兵,一可当十,十可当百,百可当千,千可当万!六万八旗天兵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更可击败六十万蛮明大军,何须扩充乎?儿臣以为出动六万八旗天兵,辅以数万仆从,便可夺得蛮明的万里江山了!”

出动十二万大清王师还打不下来狗蛮子的江山?

怎子可能???

张存仁此言分明是涨他人威风,灭大清的士气,十分可恶!

皇太鸡看了看抱拳施礼的豪格,心里不免慨叹起来,身为长子,却无战略眼光,城府又不深,遇事总是不经思索,武断决定。

以后还怎么继承自己的皇位?

都是同龄人,你可是比你多尔衮皇叔差远了。

想到这里,皇太鸡甚至开始有些担心豪格的未来了。

豪格都年过三十了,多尔衮才二十八,皇太鸡已经不止一次为此事发愁了。

往好了说,豪格也就是多铎那类的逞强好胜的匹夫而已。

若是自己不勤加教训,恐怕要向莽古尔泰那厮靠拢了……

自己百年之后,将大清国的万里江山交给豪格怎能放心?

万一多尔衮学蛮明的朱棣,来个大清国的“靖难”,豪格该如何是好啊???

比拼脑力,毫无疑问,豪格根本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皇太鸡觉得蛮明都没豪格让自己感到如此的头疼……

“好了,张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我大清此番入关,并非为了收敛财物,而是要入主中原,改朝换代!不但要消灭蛮明的人马,更是要守住已经攻占的城池。如此算来,当下王师倒是有些兵力不足。八旗人口有限,各固山额真仅需在出征之前,足额补充旗下人马即可。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施‘三丁抽二’之策,须在夏末之前,将兵力扩充至现有的一倍。天佑军可扩充至三万,天助军扩充至一万五千。各地守兵无需调动,须防止宁锦一带的蛮明队伍有所异动。在秋初之际,可入关的王师兵力大致可达十六万!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张存仁是皇太鸡亲自任命的都察院承政,承政可是都察院仅次于“主管”的职务,主管都是贝勒,除此之外,便是承政了。

皇太鸡不会因为豪格吹嘘八旗天兵的超强战力,而偏袒自己的长子,即便豪格说的是实情,这种内容也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启禀皇上,奴才以为若是王师主力进发关内,欲防范关外蛮明各部人马,再行动员一万守兵八旗勇士,附议三万汉兵,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在范文程与张存仁相继发言之后,宁完我也要有所表示才行,这可是大清入主中原的天赐良机,时不我待,届时自己也将是大清国的股肱之臣了。

一般来说,王师主力入关,在关外都会留有两旗人马负责守卫沈阳,以及看守关外蛮明人马,入关的只是六旗外加檬古骑兵以及些许汉军而已。

倘若八旗此番都要入关的话,那么关外必须留有两万八旗守兵和三万的汉兵加以防范才行,不然恐怕被困锦州多时的祖大寿多半不会坐以待毙的。

十六万大军入关,留四万在关外驻守,看起来还算是稳妥之策。

文臣武将并不担心十六万王师入关之后遭遇败仗,能与王师对阵的蛮明人马早就丧失殆尽了。

主要是担心祖大寿会狗急跳墙,这时候联合其他各部,出动数万兵马渡过大凌河,一路北上,那就会让大清上下非常难堪了。

掌管正红旗的代善想了想,出列道:“皇上,臣附议宁大学士所言,祖大寿此人反复无常,我大清不可不防!只是增加一万八旗守兵,尚且在各旗承受范围之内。各地有两万守兵辅以三万汉兵,再行抽调五千檬古骑兵助战,定可叫叛逆祖大寿,乃至王在晋那老混帐不敢轻动!”

换作之前,各旗旗主是不会同意在这时候抽调麾下的奴才进行备战训练的,因为会耽误耕种,自家的地没人收拾,到了秋季还收获个屁啊?

但此番王师入关就是要夺取大明江山的,可谓毕其功于一役,只要攻入了京城,控制了长江以北地区,银子和粮食就都有了,种不种自家的地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身为太祖之侄,现统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与皇太鸡关系莫逆,属于嫡系之人,不愿意看到代善这厮讨好皇太鸡,便进言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此番我大清立志改朝换代,便要尽起八旗天兵,除六万铁骑、两万守兵之外,还可组建两旗铁骑,臣以为可将后招之兵作为守兵,现有守兵作为战兵。若皇上亲统十旗之天兵,附议十万大军,天下自然归我大清所有!”

十旗就是七万五千人,加上两万守兵,总兵力便接近十万了,几乎是八旗子弟动员的极限了。

既然马上就要夺得天下,说不定新年都要在京城过了,谁还关心种不种地的事情啊?

粮食?

好说!

吃蛮明的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