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26章:欲攻先苟

明末黑太子 第526章:欲攻先苟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学生万不敢企及岳武穆、徐元帅,能够追随殿下,以圆学生精忠报国之志,已然是学生三生有幸了!”

郑森虽然出身显赫,且家境殷实,却也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一直努力上进,保持着儒生的谦虚谨慎之风,而且继承了其父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说话倒是讨人喜欢。

“先学本事,后图报国,不然精忠报国仅是句空话,而空谈误国。本宫收学生,向来不论出身,不凭相貌,只看资质与本性。你这两样都不错,是否可以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进而光耀门楣,便要看你后天的努力了。入了本门,你便不仅仅是镇海伯之子,言谈举止更是代俵郑家,代俵本宫,代俵朝廷。东宫卫队虽说是本宫组建的部曲,目的却是为了保家卫国,抗击东虏入侵。本宫将你及同期的学生编入该部,便是为了好好锤炼尔等,须知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否则尔等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若无过人本事傍身,何以服众?待学成之后,便可报效大明了。非为本宫,乃是为我大明千万百姓免遭东虏屠戮!”

郑氏打海战是没得说,在近海起码还能凑活,到了远海打不过荷兰人也在情理之中,荷兰现在是海上霸主,钢不动人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论起陆战,只怕郑氏连大明北方的主战部队都无法企及,更别说勇卫营或者白杆军这种精锐之师了。

后来郑成功北伐功败垂成的主要原因便是其严重缺乏陆战经验,导致出动十余万部队,最终还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较于陆地上能征善战,两“啪”名王,差点连吴三桂都收拾掉的李定国,郑成功还需要好好的被某太子锤炼一番才行。

“这块钢”倒是不错,但还需要一个“好铁匠”来仔细敲打,让他去东宫卫队训练,就是先得把他化成钢水,然后才能铸造成自己想要的型态。

“殿下一番话,令学生醍醐灌顶,陡然清醒,定然不忘殿下叮嘱,努力求学,不敢懈怠!”

郑森不知道太子年纪如此之小,在他们老家还是玩泥巴的时候,口才却已经如此之好,一番话说得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趁你叔叔也在,等用过午膳,本宫便带你去东宫卫队的营盘,三个月内,你便在那里同一众同期生训练。无需担心跌打损伤,陆军医院有大明最好的大夫,还有本宫仿自仙界的特效药。若非命悬一线,基本都能康复。”

就算以后这货是个瘸子,也不影响统率部队,尤其是指挥海战或者登陆作战,就在战舰上统筹安排即可,变成了巴博萨船长那模样也无伤大雅。

“殿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郑芝莞觉得与太子爷相谈甚欢,气氛还算融洽,见到时机已然成熟,便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哦?爱卿但说无妨!”

某太子不知道郑芝莞还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只要不太过分,那自己都可以先行答应下来,毕竟现在是有求与人家。

“臣之犬子省英与臣侄年纪相仿,臣亦想让犬子学些本事,只是……”

郑氏兄弟没有一个是傻子,郑芝莞此番北上,也是留有私心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儿子郑省英也以伴读的身份跟在郑森的身边,待到若干年之后,必定会成为世子的左膀右臂。

“原来如此,那本宫亦可收省英为学生,不过也只能像郑森一般,吃苦受累,届时省英可不能喊累!”

郑森这货看似恭敬谦虚,其实由于内里心气很高,所以是很能吃苦的,对于他兄弟郑省英,某太子就不敢轻易断言了。

“殿下厚恩,臣感激涕零,犬子若敢违背圣意,殿下敬请责罚,臣定不敢有一丝怨言。”

能成为太子的门生,那可是天大的恩赐,郑芝莞高兴还来不及,自己这儿子要继承自己的家产,也需要锤炼一番才行,免得沦为纨绔子弟,那就只能丢人现眼了。

“爱卿放心,即便学生不时会有抗拒之心,本宫不打不骂,也有法子收拾他们,就看谁会犯傻了,呵呵~!”

凡是蹲过小黑屋的人,出来之后都跟孙子一样,再也不敢闹事了,这是东宫卫队里的一些蠢货用自己的血泪史得出的经验。

然后憋着坏水去忽悠其他袍泽兄弟,说里面可好了,他们吃得饱、睡得香,谁有幸进去,谁就会舒爽得不得了……

结果就是越坑人越多,最后大家都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了,再也不敢没事找事了,全都变得服帖起来。

“不过爱卿,本宫听闻爱卿只有一子,这就远逊于爱卿其他兄弟了,爱卿尚须继续努力才是呀!”

别说镇海伯郑老屁,就算是他本家大哥郑芝鹏膝下也有五个儿子,郑芝莞的独子万一战殁,可他们家就算是中落了。

所以郑芝莞必须多多努力才行,家里养着那么多妻妾,每天锦衣玉食,一群丫鬟伺候着,结果就给他生了一个男丁,这也太坑了,起码五个打底,多多益善。

“……殿下所言极是,臣定当努力,不负圣恩!殿下,臣还为殿下带来五人,名叫万礼、甘辉、黄廷、刘国轩、陈永华!”

被一个黄口之年的孩童教训该多生娃,这让郑芝莞内心真实哭笑不得,由于对方身为太子,自己还得应承下来。

好在自己还给太子爷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虽然这是太子爷指定给他大哥郑芝龙寻找的,但由他带来也算是没有空手而来。

“哦?不错!不错!有劳镇海伯与爱卿了!”

这几位都是某太子让郑老屁寻找的目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郑氏的办事效率还真是不低呢,以后开个快递公司得了。

前四人都是当年郑森手下的大将,后一位便是忠心无二的陈总舵主,能把他们找到,那就说明有机会组建福健籍的陆战队了。

陆战队专门负责两栖登陆作战,从将领到士兵都必须会游泳,尤其是在海里狗刨,北人显然无法胜任,那就必须用南人。

以浙、闽、粤三隅的南人为兵源地,因为郑氏的关系,当下自然以提拔闽人最为合适,

若是三隅的人都加入,那基本上就变成三个山头了。

万礼与甘辉都已经二十来岁,训练几个月便可以让他们带兵了,黄廷今年不到二十,还能参加第一期的学习班。

找他就是因为这货特别能活,比还想多活五百年的康鸡大帝还能苟活,苟到了九十七岁才蹬腿,绝对可以收做自己长期的狗腿子。

这么一算的话,黄廷至少还有五十年的军旅生涯时间,平摊到前期的投资成本里,自然是超划算了,某太子从来就不做赔本的买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这个“苟活典范”带队西征,估计可以从西太平洋一直打到波罗的海……

刘国轩才十岁,掰弯这小子还来得及,不然这货见势不妙,就得直接投靠辫子了。

论龟缩,这货还是很有一套的,在澎湖岛上的炮群给施琅的舰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万礼与甘辉能钢正面,黄廷与刘国轩特别能苟,绝对符合某太子“能钢又能苟”的战略战术。

目前,辫子处于攻势状态,大明野战怼不过人家,那就只能被动防守,防守就是要苟好,不能损失太多兵力,而且“苟”就是为了积蓄发动反攻的力量。

具体反攻时间得看祖大寿能在锦州苟多久,这货要是能稳苟三年,那再好不过了。能苟两年也凑合,但不能少于这个时间,不然某太子没时间整顿兵马。

进一步说,即便能给锦州解围,也会打得两败俱伤,短时间内仍旧改变不了双方的攻守态势,大明还得继续苟,尤其是要保住能够野战的兵团,不给皇太鸡可乘之机。

只有保住反击的力量,才有翻盘的可能,否则连苟的可能都会丧失掉,沦为任辫子宰割的鱼肉了。

虽然这战术名字不好听,但只要适合眼下的大明王师就足够了,野战打不过,就必须这么苟活下去,不然出门就是给辫子主动送餐了!

王师先苟三年?

没错!

某太子就打算这么干!

有敌人就先让倭军顶上去!

对辫子,特别是皇太鸡来说,这是极其厚颜无耻的战术!

辫子入关有两个目的,一是四处劫掠,以补充自身所需的给养,用大明的人畜钱粮来养活大清。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不断寻歼大明的野战部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消耗大明国力的同时,削弱大明的军力。

皇太鸡明白,仅仅是打击大明的经济,还无法让大清入主中原,必须先行寻歼关内蛮明军队的主力,最后再收拾关宁地区的人马。

如若在多次入关之后仍然无法得手,那么就要在关外发动决定性战役,譬如围攻锦州,让蛮明朝廷处于压力,派遣大军前来解围,这样他们便可以以逸待劳了。

摸透了皇太鸡的战术,某太子才能见招拆招。

你围攻锦州,咱就让祖大寿一苟到底,让你来个老虎啃王八——无从下口!

你要是入关来打劫,咱就拼命龟缩,只要打不下来京城,又能保存大量有生力量就够了。

皇太鸡的辫子军要是真厉害,大可以前来围攻京城,某太子届时一定会送给他们一个超级惊天大礼包的……

前来攻城的辫子要不死伤两三成,某太子往后就从“朱”改姓“猪”!

这样一来,皇太鸡在关外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到了关内,也只能打家劫舍,实现不了削弱大明军力的目的。

反正短时期内是挡也挡不住,索性让辫子军随便打劫,北方除了几个做大城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穷得不能再穷了。

某太子就让手下守好京城、保定、天津、太原等地就足够了,其他地方都可以送给辫子刮地皮,真能刮出来金子,那就认栽。

只要保住银子和军队,粮食都可以从江南和南洋地区运过来,有了这三样东西,就有了反攻辫子的本钱了。

这战术就叫做“欲攻而先苟”!

光是听上去就能让人不明觉厉!

战略大家司马懿便是个中高手也,深谙此道,乃至诸葛亮被这货给活活苟死了!

要是双方对攻,抱歉,西晋和东晋就都木有了……

魏蜀两国特点鲜明,曹魏国力强,而蜀汉军力强。

司马懿因势利导,制定的战术就是以苟为主,伺机反击!

长时间的消耗蜀汉的国力,用苟术来迟滞蜀汉的机动作战,转变为对己方有利的防御型消耗战,这样便可以化劣势为优势了。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能赢的办法就是好办法,与要不要脸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赢了,不要脸又何妨?

故而,苟乃兵家王道也~!

二十年前,神宗就是没什么耐心,在敌情不明、军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便贸然决定主动出击,结果在萨尔浒一战而崩!

好好苟几年,厉兵秣马,攒足粮食再进攻的话,努尔哈鸡翅再猖狂,他的铁骑再能打,也钢不过二三十万明军。

某太子跟欧陆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法国采用的战略一样,有事先让友军顶上,等双方打得差不多了,再亲自上阵。

用倭军和关宁军来不断消耗辫子的有生力量,耗上两三年,等关内的王师膨胀到三十万人,加上从欧陆运来的雇佣军,就可以出去名正言顺的反攻倒算了。

某太子随后便设宴款待了这对叔侄,旋即让内侍出去通知即将移藩北地的七位藩王前来觐见,正好商谈分配船只的事情。

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的封地虽然都靠近南方,但这两位藩王是最先抵京的,一个被王朴给祸祸了,一个自投罗网,让他们先行一步也算是变相的补偿了。

周王朱恭枵的封地在马加丹及北堪察加,崇王朱由樻的封地位于南堪察加,这两位藩王的封地气候算是最为恶劣的,故而在夏季便必须尽快过去建设基地。

不然到了冬季,藩国子珉便会受冻了,户外零下四十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有大量的北极熊出没,别等藩国没建咋样,人都变成熊粪了……

这四位藩王可以享受优先待遇,尤其是在船只分配方面,他们可借用三百艘商船,余下的部分供其他三位藩王使用。

加上从倭国与泡菜国弄来的商船,估计可以达到千艘之多,只要能够用来载人,哪怕是渔船也是好东西。

能买就多买,实在买不到的话,就去泡菜国沿海直接征用好了,这算是对大明爸爸的补偿,绝对不能算抢!

大明爸爸当年为了给干儿子退敌,可是话了不少钱,如今当儿子的必须孝顺爸爸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