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96章: 殿试舞弊

明末黑太子 第196章: 殿试舞弊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陈之遴万万没想到太子会抽查试卷,而且刚好抽到了自己批复过的一张,他心里很清楚,所谓的批复不光是评分,还要加上一些额外的“工作”。

“本宫很好奇,考生的名字与属地都被封上了,不得擅自拆开,想必要完成此举绝非易事,陈爱卿还需要一些同伙从中的帮衬吧?不然怎能找到那些事先商量好此题故意留白的考生呢?”

第六题值二十分,只要襙作得当,就可以让拥有正确答案的考官为其填写,但这需要上下游的紧密配合,不然在数百考生的试卷里找到某人的那份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因为本次殿试是由太子亲自出题,所以翰林院这边事先根本就得不到题目,更别说答案了,但上有正策,下有对策,某些想赚银子想到发疯的翰林就做了针对性的部署。

很简单,就是整个利益团伙集体为考生舞弊,在直接为其填写答案,这样就极为妥贴了,只要太子不遣人特意审阅就不会出问题。

至于如何将某考生的试卷送到某考官的面前,这就很简单了,有专门的人来收某考生的试卷,然后就水到渠成了,跟某些菠菜电影里的情节如出一辙,而且提前了几百年……

见到这货还想用沉默了对抗自己,幺鸡便笑呵呵地诱导道:“陈爱卿现在说出一个同伙,便能救一位家人,说出十个,便可挽救全家性命。若是执意不说的话,这样可以保全同伙的性命,但陈爱卿的家人就要全部做替死鬼了!本宫也不会可以诬陷爱卿,让爱卿的同僚们看看试卷上的笔迹,再请都察院的相关人员进行鉴别,便知一二。”

殿试舞弊由来已久,今年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只不过有些人不走运,直接撞到某太子的枪口上了。

直接为考生填写正确答案!

你们还真是服务周到啊!

想赚银子不要命了?

行!

你们就作死吧!

京营作完了,翰林作!

真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啊!

等收拾完你们这群翰林,本宫到要看看谁敢接下一棒!

从首辅薛国观开始,七部尚书传阅完了,再由洪承畴、孙传庭等武将阅览,试卷最后落到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手里,他也是殿试舞弊案的主要负责人。

钟炌接过来一看,对照陈之遴的签名与第六题的答案,两处笔迹非常相像,与考生的笔迹差别很大,或许是根本就没考虑到太子会抽到自己所批复的试卷,所以连临摹都放弃了。

你这不是找死么?

眼下军饷贪墨案还在调查,并没有结案,为了殿试的缘故,太子已经事先指示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刻意绕过翰林院和国子监,所以并没有殃及这两处衙门里的人员。

但总有人会“迎难而上”,生怕太子看不见自己,钟炌也知道太子为何让都察院的笔迹鉴定人员也列席殿试了,原因就在于此,而且真的发生了这种事。

事态发展早就在某太子的掌握之中,因为我大怼朝凡是涉及利益交换的事情,就没有不出事的,写几十个字就能进账数百两乃至上千两银子,这些人怎能不动心?

考生给考官上供,等到殿试获得了一个好名次,就会得到一个不缺的机会,等上任之后,再想方设法把上供的银子捞回来,最后为其买单的还不是百姓。

“陈爱卿,杨士聪也是翰林,此人品行如何,所犯何罪,想必爱卿也早有耳闻,不知爱卿想步其后尘,还是悬崖勒马呀?主动认罪,本宫可以网开一面,执迷不悟,那就等着满门抄斩吧!”

到目前为止,翰林里面作死作的最剧烈的就要数杨士聪了,撺掇考生在宫外请愿,然后隐瞒家财,又将收受银两的脏水泼给自己的正妻,欺君罔上还死不承认,种种令人贻笑大方的丑事都成为百官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这种事要是让都察院去调查,一群砖家又得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某太子没啥耐心,凡是想要把他当傻子的人,最好立刻就定罪问斩才好,不然看他们还在喘气,某太子就很闹心,必须除之而后快才行。

“臣……”

形势如此危急,早已不容深思熟虑,陈之遴已经是骑虎难下,一边是血脉相连的家人,另一边则是供同牟利的同僚,如何取舍令他感到万分为难。

若是就此出卖同僚,那今后就再也无法在官场立足了,必定会被排挤冷落,甚至被他人百般坑害。可要是放弃家人,届时只怕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了。

“有罪!”

参考太子之前所说的内容,圣上已经认定自己有一干同伙,所以眼下只是自己认罪是决计无法祈求太子的宽宥了,唯一的办法便是将那些一起牟利的同僚和盘托出。

“说吧,都有谁?”

文官里面,有些人的确是硬骨头,但更多的都是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会为家人考虑,不然赚那么多银子又有什么用呢?

“……李若琳、韩四维、胡世安、林增志、陈其庆、张元锡、薛所蕴,罪臣官位较低,只知上述人等参与其中!”

陈之遴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将同伙一并供出,说完便伏地叩首,不敢起身,由于人员不足十个,所以不知道太子可否赦免全家老小的性命,心里极为忐忑焦虑。

“抓!”

没什么可说的,某太子一向是先抓人再找证据,只要不是空O来风,就应该可以找到罪证,真找不到的话,那就做一份出来,该死的人,一定要被整死才行。

“臣冤枉啊!”

“殿下明察啊!”

“陈之遴诬陷臣啊!”

被咬出来的家伙自然是死不认帐,纷纷开始大呼小叫,表示自己清白的很,都是陈之遴在颠倒黑白,贻害忠良。

“不得聒噪!!!!!!!!”

这出闹剧让太子很是皱眉,杨进朝瞧出端倪,便尖着嗓子厉声断喝,让对面的一群不知死活的物件都老实一些,惹恼太子,就让你们全家人头落地。

“本宫不好说废话,也没那个时间说废话,就说一点,主动认罪,死罪可免。死不承认,全家问斩!”

老子就不信整个翰林院就凭你们八个人便敢在殿试里兴风作浪,你们又没有猴哥那番能耐,肯定还有一堆人在水下潜伏着。

就在几个人还在犹豫琢磨之际,跪在地上的胡世安便率先抬起胳膊点指旁边的一个人:“启禀殿下,掌院刘正宗也收了考生的银两!”

既然要用同僚给自己垫背,那就要咬出官位更大的家伙来吸引太子的注意力,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胡世安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掌院又怎样?太子连阁老都敢致仕,还把勋贵们的府邸给查抄了,你这厮在太子面前就是一根葱而已。

刘正宗当然不会承认,这可是掉脑袋的罪,而且作为翰林院的掌院,出了这种事,他的罪责最大:“你……血口喷人!殿下,此人有意诬陷臣,还望殿下明察啊!”

一旦作实那就全完了,刘正宗是想借本次殿试把多年上供的银子全都收回来的,可惜天不随人愿,一张试卷就搞得翰林院上下鸡飞狗跳了。

“殿下,胡世安所言不假!”

“殿下,刘正宗确系我等同伙!”

“殿下,除掌院之外,参与其中的还有……”

见到胡世安都把掌院给供出来了,其他同僚自然也不甘人后,纷纷开口吐槽,一下子又供出来三十多个,前前后后总供有四十四人。

真是个无比吉利的数字啊!

你们不去死都对不起这个数字了!

既然有言在先,咬出同伙就可以免除死罪,某太子在想弄死他们,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食言而肥,即便是胖,也要吃肉吃胖才行。

然后他们便能高高兴兴的被送到山栋矿场去挖矿了,不喜欢那里的话,去开滦煤矿也行,总之这辈子就别指望拿笔写字了,这叫“投笔从矿”!

看着下面跪着的一群混帐东西,幺鸡不由嘲讽道:“本宫很是奇怪,诸多翰林赚钱都能赚到殿试上来,还有什么是财迷心窍的翰林不敢干的么?敢情每年的殿试都是诸多翰林赚钱的行当,由此看来,所谓一甲二甲的进士自然也就差强人意了,尔等欺君罔上的绝技玩的是当真精彩呀!刘掌院,本宫才任命你为翰林院掌院几天?你就敢与他们串通一气来蒙骗本宫?好大的胆子呀!”

号称“儒雅之地”的翰林院到了当下也是藏污纳垢所在,一切都要向银子看齐,不以赚银子为目的的翰林就不是好翰林,俸银只是零花钱,做副业才是主要收入来源。

“臣……”

刘正宗语结了半晌也不敢回答,认罪的话,多半要被枭首示众,不认的话,又不知道说什么才能洗脱自身的罪责,太子认定的事情是很难扭转过来的,更何况自己本来就做了亏心事。

“正化,派人抄家,这四十四家都要抄!”

“臣遵旨!”

对东厂和锦衣卫来说,这些天的工作压力很大,累得身心俱疲,因为勋贵与朝廷大员们的府邸里的家当实在是太多了。要不是太子已经放话,将会犒赏广大厂卫校尉,大家听了倍受鼓舞,不然都快扛不住了。

在某太子看来,厂卫就是搬家公司,藩子都是负责搬运的员工,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勋贵和朝臣们的家财都搬到宫城里,这根当年快递李哥所谓的“追赃助饷”有异曲同工之妙,眼下城门紧闭,谁也别想趁机溜出去。

“刘爱卿,说说这次殿试收了多少银子呀?”

要说就说干货,这才是大家最想听的,而且大家都很希望见到贪了这么多银子,最后一两都没得到,全都归了太子,这种痛心疾首的悲惨遭遇才是大员们喜闻乐见的美事。

“……”

刘正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当着众多同僚的面来开口作答,被翰林咬了出来,就意味着积攒多年的家产都将付之东流了,他已然是身心俱疲,不想作践自己了。

“不愿意说就算了,陈之遴,陈爱卿,你来说说吧!”

有人不愿意说,也许就有人愿意说,特别是那些希望抓住救命稻草从而上岸的那几位。

陈之遴没了退路,只能选择一种与同僚恩断义绝的方式来洗脱自己的罪责,索性也就无所顾忌了:“启禀殿下,此次殿试准备周密,考题不曾泄漏,考官在批卷时方获得答案。根据参与舞弊翰林的约定,进入前十名,考生每人缴纳一万两。进入前二十名,每人须缴纳五千两。前五十名,每人缴纳两千两。前二百名,每人缴纳五百两。总计三十一万两,臣可分到两千两。”

两千两看似不多,可想想只需准备几天,就能赚到如此数额,绝对是一项极其高效的收益,其余时间翰林们自然就可以逍遥快活了。

一年一次,稳稳落袋,在翰林院当差只怕是大怼朝最为悠闲的职务了,名声好不说,还真有油汪汪的实惠可拿。

“具体如何评分?”

这次不同于以往,幺鸡不设三甲,而是改为分数制,不知道这帮蛀虫时怎么暗中运作的。

“启禀殿下,收卷之后,根据考生缴纳银两的数额,送抵给对应的考官手中。由于本次殿试为总分高低方式决定考生位置,故翰林约定交了银子的就要得到特殊照顾,至少要达到六十分及格线,再根据缴纳银子的数额来决定具体分数。前十名须在九十分以上,前二十名须在八十分以上,前五十名在七十分以上,前一百名在六十分以上。若考生无法写出答案,则由考官来填写!若未缴纳银子的考生答案较为接近正确答案,则须压低分数!”

陈之遴说的行云流水,就像是在叙述一项计划周密的工程。

国子监的老师为了避嫌,没有参加本次批卷,这个肥差也就落到了翰林院头上。

翰林们这么干也不是第一次了,不然绝对不会做得如此详实,就像一个专业团队。

“啧啧~!好啊!好啊!尔等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啊!殿试都被尔等参透!将殿试视为一门赚钱的行当,不知道尔等是否感觉有颜面去对列祖列宗啊?不如都押赴山栋挖矿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