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89章:上下前后

明末黑太子 第489章:上下前后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在朝廷大员们想着能用十两银子吃到一桌子美味佳肴的时候,某太子已经与一群心腹在东宫开吃了,本次吃饭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下昨天在科学院的讲课效果。

前来参加用膳的有薄珏、方以智,驸马巩永固,小同学孙云球,以及宋应星和熊人霖这两位“老同学”,人再多的话,某太子就要供应不起了,因为吃的东西很特别……

“猪身上有四个好吃的地方,那就是‘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上是指耳朵,下是指蹄子,前是指拱嘴,后是指尾巴!”

明朝对同音字“猪”与“朱”并不避讳,不论是《御制大明会典》,还是太监所写的《酌中志》,以及珉间的地摊合订本《三言二拍》,都直言“猪”。

像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故事所涉及到的“万三蹄”,那是鲜有之事,特别是到了明末,朝廷早就被内忧外患折腾地火烧眉毛了,根本就没空管鸡毛蒜皮的那些破事。

某太子对于下酒菜无疑是非常在行的,即便这副躯壳还没到畅饮的时候,但就着冰镇酸梅汤,也能把卤过的熟食当成饭来吃。

养活畿辅周边的数万人马,每天都要杀几头猪来犒军,好吃的部位自然先得预留出来送到后邸,特别是某太子指示要吃的这四个好地方。

“本宫与诸位早已熟络,到此便无须客气了,请用吧。这可是秘制酱料熬煮过的,在夏季食欲不振时享用自然非常畅快。”

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个切开的大猪蹄,一个猪耳朵、一个猪尾巴和一个猪拱嘴,所以客人多了的话,某太子也供应不起。

余下的猪蹄早就被内侍送到了后院,某太子的弟弟妹妹们正啃得欢呢,一群小吃货巴不得天天能吃到这种味道极好的玩意呢。

六位客人都与某太子围坐在一张长条桌前,连小孙同学的都得到了成年人饭量的优厚待遇,这下可以免费大快朵颐御用美食了。

“殿下真乃美食大才,臣等有口福可享还得多谢殿下!”

虽说是客随主便,但作为一行人的头目,宋院长在队员们动筷之前,还是需要礼貌地客套一下的。

科学院与报馆的这些人的收入都很高,在外面的酒楼也能吃到类似的食物,但二者的味道决计有天壤之别。

御厨的水准可不是随便哪个厨子都能达到的,换言之,若是某座酒楼的菜肴能达到御膳的味道,一年赚个几万两都完全不成问题了。

“宋院长无需多礼,都是些家常美食,本宫让御厨们做来享用便是了,就怕两位院长牙口不好,呵呵。”

在后世这些自然是每家每户几乎都吃得起的玩意,但在明末,只怕地主家都不敢这么狠吃,否则一定会心疼死的。

每人桌前的东西可是价值至少一两银子的,通俗地说就是在“吃钱”,不过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不这么做也不会好吃。

嘴、耳、蹄、尾这四处卤过之后,再晾凉了吃到嘴里,那味道堪称一绝,既保持了卤味的香浓,又有了筋道的口感,尤其是吃耳朵与蹄子,咀嚼起来可是要费些力气。

“臣承蒙殿下眷顾,牙口尚好!”

美食当前,又是太子爷请客,那怕牙口不好也好吞下去,不过宋应星与熊人霖这两位老家伙身体状况很是不错,牙齿也还都保全着,吃这些卤味完全没问题。

“殿下厚爱,臣这厢先行谢过!”

熊人霖在科学院忙活了大半天,中午也就简单应付了一下,没等下班就早已感到腹中空落了,这下总算是捡着大便宜了。

“那就开动吧!”

某太子一声令下,老少爷们们也就不再顾及冗繁礼数了,开始上手抓着猪蹄开啃,用筷子可是不能吃个痛快的,这时候继续文质彬彬是木有用处滴。

在闷热的天气里,也就是吃这种熟食能够入口,换成冒着气又烫嘴的热菜,只怕一群人就都得大眼瞪小眼了。

孙云球同学是第二次到东宫来,依然是谨小慎微,跟在他师傅薄珏后面,落座之后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见到一群前辈都上手了,连师傅都斯文扫地地抓着猪蹄开啃了,他也就放下心来,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后邸的御膳倒是非同一般,刚撕下一块外皮,送到嘴里,嚼了两下,咽到肚子里,小孙同学就感到好吃到极点,以致于感慨到直哼哼……

某太子看到小孙同学的此等模样,为了不吓到他,也就没多言,与大家一块使劲啃食,漂亮亲妈那边也没少吃这个。

在听说猪蹄能够美容养颜,特别是对肌肤可以起到呵护的作用之后,从皇后到贵妃,一群女人每天都要吃一个才会感到心理安慰。

只不过给后妃们用的方式是炖煮,好将里面的胶原蛋白给弄出来,不然不好吸收,没有男士们的卤味吃起来这么酣畅淋漓。

“猪四宝”配上几道可口的小菜,喝着冰镇酸梅汤,在夏日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估计仅次于“啪啪”烧烤了。

某太子别的不会,后世的佳肴美味可是知道不少,用来给一群心腹们打牙祭再合适不过了,这些人可是赶上八辈子都盼不来的好时候了。

“过些时日,本宫会遣人在内城开设一座酒楼,专营本宫从仙界学来的美食,诸位届时便可以随心所欲地点菜享用了。”

某太子这么做有几个目的,一来是要让京城的有钱人都享受到仙界美食,二来也是为了要把撒出去的部分银子再收回来,三来则是要将这座酒楼发展成一处情报站。

这次就无需跟勋贵们合作了,由尚膳监与厂卫们全权负责,在京城的新城和老城都开设两处酒楼的话,每天每店净赚一百两银子,一年的纯利润便可超过十万两。

能达到这个收益水准的话,后邸的吃喝费用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了,余下的还能当作弟弟妹妹们的零花钱,过年过节可以包个大红包。

最重要的是,某太子可以肯定,自己开饭馆的话,普天之下,包括东林与乞丐在内,没人敢来砸场子。

谁想砸,就要想清楚后果,可是要直接砸进厂卫的大牢里,那里有一堆免费的“美食”……

“臣等收入低微,还望届时菜价不贵!”

熊人霖这时候也会装穷了,他作为科学院的副院长,年俸足有两千两银子,而且是提前足额发放了,一家人的吃喝完全不用发愁了。

论薪俸待遇,已经达到了朝廷正三品的水准,算是一步迈入了高收入的大员之列了,相当于正三品的各部侍郎。

哪怕是作为院士的薄珏,也能名正言顺地年入一千两银子,这可是完全免税的收入,算上各种奖金,年入两千两以上完全不成问题。

科学院这帮人都是整个大明帝国的高收入人群,虽说比不了大商人,但在各自的阶层都是翘楚。

譬如工匠行当里,年入百两的工匠可是了不得,科学院便有一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高级技工在任何时代都是很贵的“兵种”。

这可是正二八经的手艺人,某些技术环节,换成是普通工匠就是做不出来,即便做出来也达不到人家的那个水准。

某太子曾多次视察过盔甲厂与战车厂,对于工匠们呈现出来的手艺,自然了如指掌,这两处工厂里有不少传说中的“八级技工”。

他们做出了的东西行不行,能不能达到军用的标准,在N时代混迹过N年的某太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只要做出的东西合格,不但有奖金,还能得到大幅度涨工资的待遇。其他人眼红也没辙,工匠卖的就是手艺,没手艺还赚什么钱?

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大明的兵工厂不可能永远维持现有的作坊式经营模式,早晚要迈入规模化生产时代。

有了蒸汽机之后,便可以批量制造用以成产半成品与零部件的车床了,这东西就是要替代部分顶级工匠的手艺的,进而实现部件尺寸的标准唯一。

如果前线作战的坦克零部件都无法通用,那对作战部队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后勤供给的压力更是无法想象。

至于蒸汽机这玩意,目前还处于“不定时的炸弹”阶段,项目研发进度都取决于在桌前吃猪蹄的几位……

“爱卿放心,酒楼所用食材都是很普通的,不涉及到飞禽走兽,价格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方主编和姑父就更不用担心了,届时自有商家宴请。”

报馆可是成了众人眼里日进斗金的香饽饽,若不是经营者是皇亲,只怕早就被歹人给拱翻在地了。

一份《京师日报》仅售十文钱,但是架不住买的人实在太多,光是包年订阅的份数就达到近六千份。

如今驸马府囤积的订阅银两便超过四万两之巨,而加上零售的部分以及广告商送来的预订版面的银子,让公主夫妇的收入直接超过了十万两大关。

仅仅是一份报纸,因为附加了天下消息,就能让自家在短时间内实现暴富,对乐安公主与巩永固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夫妻俩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而且无需太久,这些银子就会从收入变成利润,也就是说,其中的一部分归他们夫妻俩所有的私人财产了。

这也导致驸马府上门庭若市,若不是顾及到乐安公主是皇室,外人轻易不敢叨扰,只怕来找巩永固的“朋友”会多如牛毛。

也正因为乐安公主是皇室,更是某太子的姑姑,才能得到这个被其他人觊觎的巨额盈利项目。

某太子的初衷是让夫妻俩自食其力,这样就无需依靠后邸了,而且这样开夫妻店的话,其实赚得更多,日子会过得更好一些。

报馆馆长巩永固是当朝驸马爷,主编方以智他爹是湖广巡抚,里面还有某太子的股份,这样的报馆谁敢去捣乱?哪怕是红眼病人也轻易不敢下手。

由于报纸持续热销,甚至在全天加印之后,仍然出现不时脱销告罄的状况,巩永固已经来过东宫多次了,目的就是要请教某太子是否增加版面的事情。

关于这件事,某太子要让这位姑父明白目前报馆的审核内容的信息量与印刷厂的印刷量是否处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要光看重广告商的银子,也要同时权衡自身的实力情况,因为版面数量大幅度增加,报纸重量便会随之增重,运输量便会降低,这是明显成反比的。

某太子预计当下《京师日报》最多能够增加到每份四十八版,也就是十二张大纸,版面再多的话,多份报纸的重量就会达到让报童难以承受的地步。

其实由于活字印刷的小字并不太小,本时代的一个小字做到最小也只能相当于后世四个小字的面积,一份报纸刊载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

某太子也想要多看些信息,不过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较目前看来,四十八版就是上限了,暂时不能再高了。

如今西至宣府,东到天金,南抵保定,北达密云,几乎半个北直隶的城市都可以看到三天之内出版的《京师日报》。

随之而来便是滚滚财源,光是外地的销售数量,每天便可达到上万份之多。公主夫妻俩每份赚一个铜钱,一万份便是十两银子,半年就能达到一千八百两。

包括畿辅地区在内,如今《京师日报》每天的销量都稳定在两万份以上,每天的广告收入不少于六百两银子,税后利润可达四百两。

公主夫妇可以得到三成的红利,每天能问问落袋一百余两,全年便是三万多两,哪怕没有一亩良田,收入也都不比任何郡王要低。

不过无比善良的某太子又给自己的姑父支了一招,可以用来增加收入,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广告夹页”。

就是将广告内容并不因在报纸上,而是单印一张纸,夹在报纸里,这样在不增加报纸篇幅的前提下,还能多赚好几份钱……

一份报纸夹五页,单个广告向商家收三十两银子,一天便能增收一百五十两之多,一年下来又能增加超过五万两银子的收入。

至于商家选择在报纸上刊载,还是单上夹页,那就看其如何抉择了,报纸上版面的可信度较高,而夹页的面积更大,算是各有优势。

“臣等多谢殿下美意!”

自从有了《京师日报》作为自家的生意,巩永固现在可是京城数得着的红人,夫人是皇后的妯娌,当朝太子的亲姑姑,这关系是无比的牢靠。

有了如此根基作为后盾,报馆那边的情况当然是相当的红火,而且有了银子的激励,各式内容的稿件便会络绎不绝地被记者们主动送过来。

这下太子爷又打算开设一家以仙界美食为主的酒楼,巩永固与方以智便有了口福了,尤其是不需要自己掏钱就能吃到这些佳肴美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