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85章:随便活动

明末黑太子 第485章:随便活动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尽管明白自己是在口是心非,但也是迫不得已之举,眼前这个小崽子年纪虽小,却行事雷厉,丝毫不念及宗室之情,福王朱常洵在心里已经将其与白眼狼等同了。

现在只是一只小白眼狼,可威胁仍然不可小觑,稍有不慎便会悔之晚矣,加之其他藩王全都是随风倒的墙头草,朱常洵也只能选择暂时虚与委蛇了,等挺过这阵子再说。

“福王皇叔公所言不错,我大明之所以有当下之局势,原因诸多。其中有一条,那便是疆土不够大,若是拥有南洋粮仓,由何愁中原受灾难以赈济?今受限于荷兰与西班牙两国之威胁,我大明暂时无法向南拓展领土,他日必定要改变当今之态势。”

如果海战无法战胜这两个西欧来的强盗,那么即使吞下南洋,往后也得被打得再吐出来不可。

更何况眼下海战还要倚仗郑老屁的舰队,朝廷的舰队更本就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十年之内都没办法实现这个目标。

一艘标准的夹板船,也就是排水量在两三百吨的西式盖伦战舰,估算造价五万两银子,一百艘就是五百万两。

投资成本倒是不多,但朝廷急缺大量富有远航与海战经验的水手,即使造出远洋战舰,短时间内也无法具备远洋作战能力。

到头来还要指望郑老屁帮忙,以当下朝廷水师的战斗力,只能在琼州附近海域给郑家舰队打打下手而已。

理论上只要占领安南或者吕宋其中一地,将一个产粮地据为己有,那么中原的饥荒便可以得到大幅度的缓解。

问题在于,第一,朝廷没有远洋舰队,进攻吕宋几乎全要仰仗郑老屁。第二,陆军主力都被拖在主要战区,要么防备辫子,要么正在剿寇,根本无力南下。

某太子是憋得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出动大明最具重磅级的武器——诸多藩王,给朝廷排忧解难了。

将这些“猪”从“猪圈”里迁走,可以大幅度地减轻朝廷的供给压力,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分散皇太鸡的注意力。

粮食还需要积攒,流寇还得继续进剿,在搞定这两件事情之前,没有其他主角自带的胜利光环,对辫子野战就不可能打赢。

某太子估计皇太鸡对辖区进行总动员的话,辫子的总兵力可以达到二十至二十五万之多。

而明军机动兵力必须达到三十万以上,才能做到不输,这还得是在装备大量的先进武器的前提下,否则野战还得被对面打跪。

如今军饷是有了,武器装备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生产,粮食还得攒个两年,所以眼下大明帝国的战略就是坚决的龟缩防御,尽量避免有生力量在野战时被辫子聚歼。

至于能否挺过这两年,只有天知道……

“本宫也非对宗室严苛,从今往后,只要诸位藩王同意,就藩于海外的藩王只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可以随意前往其他藩王封地居住,无需请示朝廷同意。像潞王、周王、崇王、福王的封地靠近北极,冬季便可前往惠王、襄王、秦王的热带封地避寒,食宿费须自理。”

你们可以南下度假,但藩国的子珉必须留在自己的封地里,不然人就都跑没了,等于那么大的地盘最后白白便宜了沙俄。

在摆脱了黄金家族的統治之后,自伊凡雷帝以来,沙俄对外扩张,尤其是向东进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某太子相信此时的沙俄已经将自己的熊爪伸到了贝加尔湖一带,往西全部已经沦为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沙俄在当地的驻军兵力大概在三千到五千,绝大部分都是哥萨克骑兵,这是一支野战能力极强,而且悍不畏死的雇佣军。

这些来自黑海沿岸地区的哥萨克不但身强体壮,而且吃苦耐劳,不畏严寒,由于长期与奥斯曼帝国的部队交锋,大多都极富战斗经验。

在得到了新雇主的火枪之后,本身就坐拥顿河马的草原哥萨克骑兵更是如虎添翼,野战突击能力更是在远东地区所向披靡。

顿河马兼具大胡子马的冲刺能力与檬古马的抗寒能力,是在非热带及带热带地区作战的骑兵的不二之选。

无论是喀尔喀檬古还是盘踞在黑水以北的北山女真,都远远不是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的对手。

人、马、枪这三方面均胜出对手一筹,除非遭遇了皇太极的主力部队,否则三千哥萨克骑兵便可以横扫喀尔喀檬古了。

喀尔喀檬古最后没有被哥萨克所消灭并不在于自身实力有多么强大,而在于沙俄帝国一心想要征服西伯利亚,将帝国领土直接拓展到原先的三四倍。

比起得到上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一片荒芜的檬古高原上追逐失魂落魄的鞑靼人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某太子知道藩国的这些炮灰远远不是哥萨克的对手,但自己也能调派三五千人前去助战。

以当下沙俄的军事投送能力,能够抵达西太平洋沿岸的哥萨克应该不会超过一千人,要是一万打一千再打不赢的话,那就可以滚去北美拿印第安人练手了……

如此一来,在西伯利亚地区,就会上演沙俄、大明、辫子的新版“三国演义”!

沙俄的兵锋最盛,大明的人马最多,辫子距离战区最近,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有一点可以确定,依靠郑家舰队的远洋运输能力,己方至少可以保住在苦兀岛的地盘。

考虑到今年抵达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的藩国百姓不会很多,那么仅仅掌握住沿海地带的定居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越往内陆拓展就越危险,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就要看几个藩王以后如何抉择了。

“殿下英明!”

崇王是不愿意常年都呆在天寒地冻的堪察加半岛的,若是能在冬季南下南洋地区避寒,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也好顺势看看那里的热带风情,享受碧海蓝天的美丽景致,至于食宿费用,那都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殿下体恤臣等,臣等感激涕零!”

周王自然对如此决定也极其支持的,年纪一大,到了冬天就会腿疼,若是能到南洋藩国呆上半年,就能避开寒冬腊月了,待春暖花开再行返回藩国亦不迟。

徽王、潞王、福王,乃至代王和晋王都一致觉得小太子的决定是非常的明智的,具体的避寒地他们倒是不挑,只要能给找个落脚点就行。

这下诸多北方藩王急忙对南方藩王开始挤眉弄眼地勾搭上了,秦王、襄王、惠王这三位藩王自然成了北方七大藩王眼中的香饽饽。

“诸位无需着急,只要在离岸之前达成一致便可,首批登船的为代王与晋王,其次为崇王与周王,然后是徽王、潞王、福王。南洋的诸王可以稍后些许时日,你们的封地并非寒冷,大可放心。”

运输日程当然是北方藩王被优先考虑,不然等到飘雪之后,藩国百姓上岸就得被冻死在岸边。

必须在十月之前将第一批藩国百姓运送上岸,利用半个月时间搭建好临时居所,哪怕是木屋也好,待来年再行大规模扩建。

“谨遵殿下安排,臣等不急!”

秦王朱存极对自己的封地是较为满意的,除了距离本土较远之外,算是一切都好,由于新封地四季常新,土地一年三熟,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自己也能在藩国里作威作福了。

与秦国距离不远的襄王与惠王,以及封地远在新西兰的赵王和郑王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的封地远是真远,不过没有了辫子的袭扰,总算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等在京城买足了就藩的必需品再行登船也不迟,先让北地的诸多藩王登船,无伤大雅,也省得伤了宗室之间的和气。

“诸位皇叔公、皇叔无需多礼,可以随意用膳,本宫在仙界也学了若干美食,诸位皇叔公、皇叔若是觉得菜肴还算入口,可以派府邸的厨子前来学习,等到了封地也好有口福可享。”

南洋的藩王还好说,估计北地的藩王以及麾下的郡王,往后就只能吃东北特产——地三鲜了,还有著名的“八大炖”。

尤其是对藩国百姓们来说,在那种天寒地冻的地方吃这个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由于当地的鱼多,完全可以实现大明版的鱼、菜、饼子乱炖!

在关外,尤其是黑水以北的苦寒地区,必须吃高热量的食物才能保持足够的体力,不然体内的热量会随着低温而持续的快速流失。

东北菜的特点就是简单、方便、量大管饱,以肉为主,以菜为辅,不管味道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能吃得满头大汗就最好不过了。

“殿下考虑周全,如此甚善,臣等感激不尽!”

说到吃,这里年纪最小藩王的就是崇王朱由樻,其他藩王都是爷爷辈的,多半已经日暮西山,没几年好活了,而他却跟崇祯皇帝是同辈,无论是身体还是食欲,都处在峰值状态。

皇帝是已经有不少皱纹和白头发了,但这位藩王自就藩以来便衣食无忧,每天好吃好喝,顿顿都有几十个菜,即便到了新封地,只要有条件,还能大快朵颐一番。

崇王听说自己的新封地里有很多熊,有黑、有白、有棕,只要能逮到,顿顿都能吃到美味的熊掌,辅以仙界佳肴,再有几个美人相伴,也算是一件乐事。

对朱由樻来说,在冰天雪地的堪察加,吃与赚钱是等同重要的事情,子珉们负责捡硫磺给他赚银子,而作为一国之主,他主要负责吃……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某太子不知道这些藩国未来的前途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藩王们肯定不会是被饿死的。

我大明帝国的藩王别的特长不会,就是特别能吃,飞禽走兽无所不吃,到了北方封地,估计连北极熊都不会放过。

这时候前往北方封地的藩国百姓不会太多,而且靠近北极圈的地带只有少量土著居住,北极熊一时半会还不会被吃光。

桌面上摆着的菜肴,藩王们大多都吃过类似的,只是水晶肴肉与地三鲜还是头一回尝到。

肴肉的胶冻色泽透明晶亮,柔韧上佳,肥而不腻,蘸上香醋酱油以及少许蒜酱,入口极其爽快,乃是夏日不可多得的美食。

地三鲜即使食材非常简单,却因为勾芡的关系,使得每一块菜都被浓稠的芡汁所包裹,轻轻一咬便会汁水横流,引人味蕾大动。

吃得不少藩王不住地点头,纷纷认可了小太子的推荐与御厨的功力,更是要让自己的厨子也学会此等美食。

某太子则在心忖:吃吧,学吧,反正往后北地的一群郡王们也就只能吃这玩意了,不想被像猪一样圈养在本土,就要吃一辈子地三鲜!

不过那边盛产鱼子酱,甚至可以用鱼子酱当饭吃,这是其他地方绝对比不了的事情,鹿茸与熊掌更是寻常之物。

哪怕是普通百姓,只要手脚麻利,干活利索,也可以顿顿吃到鱼。这在本土是不可想象的,鱼就是肉,哪怕是有点家底的地主都不敢这么吃。

可在北边,到了产卵的季节,鲑鱼多得可以用长矛直接插,一家弄几百条鲑鱼猫冬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下雪之前盖好木屋,赞好柴火、鱼、鹿肉等必需品,只要粮食省着吃,普通百姓度过寒冬还不算太难。

沙俄的哥萨克骑兵再厉害,一时半会应该不会打到海边,除非他们是来抢大明百姓手里的鲑鱼的……

在第一批大明移珉在海边建立定居点之后,到了第二年春季,就可以向内陆逐步拓展地盘了。

估计到甩锅十七年,也就是大明帝国土崩瓦解的时候,应该可以将活动区域向内陆地区延伸数百公里了。

至于靠近北极圈的那座金矿,今年是甭想开挖了,最早也要等到明夏才行,反正金子是不会自己长腿跑掉的。

哥萨克又不知道具体位置,只有藩王会派人前去开采,希望不会埋得太深,不然等挖出金子就是后年甚至大后年的事情了。

藩王们会不会因此而生气,某太子不知道,但金矿就在那里,没挖着的话,要么是挖得不够深,要么是挖偏了。

也幸好是在那个鸟不拉翔的地方,换作位于热带地区,只怕早就被当地的土著们给发现了。

西班牙人一直安于北美的南部地区,就是相信以北的区域是一片荒芜,根本没有他们需要的金矿。

距离他们属地最近的金矿其实就在加州,只是眼下西班牙人对加州的勘探情况还够深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