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69章:不可多得

明末黑太子 第469章:不可多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两位若是不嫌本王凑热闹,本王也愿移藩‘北地’!”

徽王朱翊铖不愿意带着一家老小去万里之外的“东地”,而且由于坐船都需要四五个月,在路上是死是活都难说。

即便真能顺利抵达“东地”,从大明本土运来的补给也只能每年得到一次而己,换成移藩“北地”的话,三个月便可得到一次,比“东地”方便得很。

此地的金矿虽然靠近极北,可总比“东地”那座金矿更往南一些,相比开采起来也更为容易。

朱翊铖认为老谋深算的周王朱恭号选择“北地”自有一番打算,他暂时还猜不出些许奥妙所在,不过跟着过去总归是没错的。

“殿下,臣亦愿移藩‘北地’!”

赵王朱常臾见徽王朱翊铖都表态了,自然也想要跟风,实际上若不是小太子强行指定新封地的话,没人愿意去遥不可及的“东地”。

“北地”冷是冷了一些,可好歹能够时不常的得到大明本士的帮衬,若是有一支水师战舰常驻苦兀岛的话,那就事半功倍了。

太子在苦兀岛南端标注了一处港口作为水师基地,说明要努力经营苦兀岛,而且也能及时给子西岸各国必要的支援。

从苦兀岛出发,水师战舰最多三天便可抵达西岸藩国,这对诸多藩王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

藩国的将士们再弱,面对东穷百十来个的散兵游勇,也不全于连三天都抵挡不住,等到水师战舰抵达,使可击退来犯之散了。

“臣亦愿移落‘北地’!

潞王朱常淓也不甘人后地向太子家明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已经有四个潘王都回意移懂“北地”了,他再不表态的话,恐怕连好位置都全以抢到了。

“北地”虽然广袤,但毫无疑问,最好的位置就是距离东虏控制区数百里,又较极北之地更往南的沿海地区。

也就是从黑水的出海口,一直到鄂霍茨克海最北端的这一带,属于黄金地段,深入内陆不便于得到保护和补给,往南会遭到东虏的威胁,往北会寒冷刺骨。

再就是堪察加半岛,这里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东虏累死都不会绕路上万里,跑到堪察加半岛最南端去进攻这里的大明藩国。

堪察加半岛北部的情况是非常恶劣的,只适合北极熊这样的奇葩动物生活,但是该半岛的最南端的气候几乎跟库页岛北部相差无几。

这里虽然是典型的苦寒式封地,种田的地方也很有限,却有一杜极容易赚钱的买卖,不至于让补给船队空船归航,说不定每次都会满载而归。

“臣亦愿移藻‘北地’!”

郑王朱栩钟急忙拱手开口,这要是自己再不言语一声,只怕偌大的“北地”都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起先他还以为有漫王会愿意士“东地”,毕竞那边量说远一一些,可好歹也算是跟大明本土气候差异不大的地方。

可由于号召力最强的周王不想劳苦奔波到万重之外的地方,选择“北地”作为新封地,这样其他簿工也就或多或少的都受其影响了

“……臣亦愿移藩‘北地’!”

福王朱常洵是不想去寒冷的“北地”的。可是身子发福太多。没利夏天就感到无比难熬,

即使一天吃五顿冰沙也会汗流浃背。

现在就是这样,在院于里坐了没多一会儿,便在不停的擦汗,这还是身后有内侍在扇风,头顶有遮阳板的情况下。

既然河楠的藩王都打算移藩“北地”,那朱常洵也只能从善如流了,往好了想想,起码“北地”不会像中原这般炎热,夏天会好过许多。

七只河楠藩王这下云集“北地”,倒是可以统筹安排登船的事宜了,可问题也就来了,谁都不愿意去内陆,都想留在海边发展。

“诸位皇叔公、皇叔如此抉择,本宫甚感欣慰,不过想必诸位也能猜出接下来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封地的具体位置,以及金矿的分配情况!”

某太子都没想到在移藩的事情上,这些着王居然会抱团取暖,周王一带头,余下的五只藩王就都一股脑的被牵走了,他们也不怕被这头臣无缺着王给挤得没地方了。

藩王们当然关心这方面,一个是封地,另一个就是金矿,封地大小和位置决定令后藩国的发展潜力,金矿的分配多少则关乎自己的收入几何,可是马虎不得。

“本宫以为应按照决定移藩北地”的顺序来排,崇王是最先决定移藩“北地”的,自然拥有选择封地位置的优先权,周王其次,然后依次类推。”

这么一来,福王就被排到了最末,某太于就用这个办法来回击开始没给自己好脸色的死胖子,让你刚见面就得瑟,本宫的小鞋这就给你穿上。

福王朱常洵顿时就不乐意了,听太子的安排,自己就是最后了,那根本就不是选,分明是捡别人吃剩下的而已。

可是看到其他藩王都没有表态,他只能强忍怒火,按理说周王之后就应该是他,可是却被这个小崽子排到了末了,真是岂有此理!

对这个安排,崇王可是一百个赞同,这些藩王里,数他实力最弱,辈分最低,可是排到了第一,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原本崇王还以为只有自己去“北地”,可是在周王点头之后,余下的藩王也就都跟着过来了,这下“北地”可不再寒冷了,反而是非常热闹!

“先说金矿分配的事情,崇王与周王最先决定移藩北地,本宫以为周王的郡王最多,可以占三成,崇王最先决定,可占两成,余下五成,五位藩王各占一成,不知诸位皇叔公、皇叔意下如何”

福王与崇王都有两个郡王,潞王只有一个郡王,郑王有十个郡王,徽王有十二个郡王,赵王有十五个郡王。

诸王不满意周王占得分成多又如何

你们绑在一起打得过有三十七个郡王的老周头么

到了海外,那就是谁的拳头大、人马多,谁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徽王朱翊铖与郑王朱翊钟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是神宋一辈的人。

潞王朱常淓、赵王朱常臾、福王朱常洵这三位则是光宗的兄弟。

崇王朱由樻自不必多说,当然是熹宗朱由校和当朝皇帝朱由检的弟弟。

而周于朱恭枵则不同,郑王是仁宗启封,赵王是成祖启封,周王则是太祖启封。比起神宗启封的福王,那真是有天壤之别。

大明帝国的诸多开国一字王里,在这个院子里,能跟周王平起平坐的,只有山茜来的代王与晋王,这俩都是太祖启封的藩王。

就算大家都是藩王,实力也有强有弱,毫不夸张地说,按实力对比来比喻约话,周王的胳膊都比福王的大腿粗!

周王楚下有三十七个郡王,一个郡王拿出一百个家丁,周军的总兵力也高达三千七百人之多,这要是占出来一大群的话,哪个潘王不害怕

北极的那座金矿,周王一个人占三成,在坐的其他藩王没人敢说个“不”字,即使现在敢说,过后也打不过人家。

“臣无异议!”

周王朱恭枵当然是乐意见到太子如此分配金矿采掘收入的,这较于之前倒是缩减了不少,可自己仍旧在诸多淄王里拿了大头首发

“臣附议!”

崇王朱由樻的收入由于其他藩王的介入,也直接少了许多,可最后好歹也能保住两成,已然是非常不易了,当然罗立即赞同才行。。

“”臣亦附议!”

徽王朱常淓的郡王虽多,可不能在这就跟实力最强的周王翻脸。就算心里不乐意,脑子里也得合计合计自己手头这点兵马能否打得过人家才行。

潞王、赵王、郑王自然也同意小太子的提议,貌似这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分配方法了,除周王与崇王之外,谁都不愿意见到其他藩王平白无故地就比自己的收入多。

福王也只能点头称道,不愿意又当加何?自已的家财都被厂卫给抄没了,家丁倒是还没遣散,但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莫证争论金矿,就足用来保命都堪优。

“这便好,接下来就是封地的事情,除最先决定移藩北地的崇王与周王之外,余下五位藩王抽签决定,抽签排名顺序按照之前的决应顺序来排定。”

这么一来,死胖子还是最后,要是前四位都抽不到靠前的排名。他才能排到前面去,否则,你就给本官老老实实地当“垫底王”!

七只藩王互相看了看,都表示同意了这个安排,福王只得继续忍气吞声,想者着自己如何才能后来居上。

“殿下,臣不知该如何挑选,还望殿下指点一二!”

崇王拿到了优先权,这可是天赐良机,很明显,他已经感到了太于释放出来的善意,自然会顺杆爬。

太子在仙界得到了太祖高皇帝陛下的点拨,定然对“北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只要吐露些许天机,那就足够自己享受的了。

大不了自己过后再送一万两银子的礼品作为回报,反正已然有了金矿的两成收入,送出去的这点钱用一年时间便可赚回来了。

某太子对崇王招招手,朱由櫝立刻会意,屁颠屁颠地过去,侧耳倾听,其他藩王不明所以,只见小太子对崇王耳语了几句。

崇王的眼睛便亮了起来,然后挺直了身子,在地图上伸手一指,具体位置就是堪察加半岛!

其他藩王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好的,此地远离大陆,比西岸更加靠近极北之地,真不明白崇王到底看中了甚子玩意。

不过崇王却是心满意足的样子,幸亏自己多嘴问了一句,不然真就错过了如此天大的好处了。

勘察加半岛的确是不毛之地,除了最南端可以有耕种的土地之外,往北都是一片荒芜,终年被积雪覆盖的火山区。

正因为加此,崇王才能经营自己的硫磺生意,郑家的补给船队在卸下物资之后,可以装满硫磺返航,这是军事工业必须的战略物资。

今后大明王师将实现高度火器化,崇王能提供多少硫磺,某太子就能吃进多少,而且全都可以支付现银或者进行易货贸易。

勘察加半岛很多都是活火山,这就意味着硫磺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活火山越多,硫磺的产量就越高。

火山灰就是最好的肥料,火山看似危险,但如果不是靠的太近的话,一座火山就是其实就是一座纯天然的化肥工厂,所有产品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

所以火山附近经常会有不愿意迁走的百姓长期居住,因为火山脚下的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根本就不用施人工肥。

由于被抄了家,所以崇王对一切能够赚钱的生意都极其感兴趣,硫磺这玩意听太子说在火山地区多得是,一个百姓一天能检十几筐。

若是真能把硫磺当作生意来做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一分钱不花就能年入万两银子了而且百姓们也有了相当不错的活计,不会到了新地方而忍饥挨饿了。

太子说半岛上有不计其数的温泉,这里的气温虽然低,可是自己可以天天泡温泉,比唐明皇还会享受生活。

真要是这样的话,朱由樻便没理由拒绝太子的好意了,毫不犹豫地便选择堪察加半岛作为自己的新封地了。e

这么大的一笔买卖,崇王一个人当然吃不下,周王尽管有了三成的金矿收入,可也得到了半岛北部地区。

周王的新封地包括整个马加丹地区、金矿所在的楚科奇地区,以及堪察加半岛的北部,以位于半岛中部的火山群为界,以北为周国,以南为崇国。

对于平白无故就多了一笔极其可观的收入,周王当然也是非常满意,要知道“北地”除了动物皮毛和黄铜之外,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了。

只要不让补给船队空船返航,装上什么物资都可以换取大明本土出产的商品的,听太子的口气,每年光是硫确一项,采购金额不会低于十万两银子。

要知道硫确可是火山喷出来的玩意,让藩国的百姓过去捡就行了,除了支付开销之外,没有任何成本可言。

两位藩王都可以轻松实现年入三四万两银子,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呢

最重要的是,堪察加半岛上的火山距离海岸非常之近,百姓们从山上采集到硫磺,用马车很快便可以运抵海边,装船就很是便捷了。

这么一想,周王与崇王这一老一少,眼中都充满了得意之色。

这“北地”可真是不能貌相,确系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呢!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