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94章:川东失守

明末黑太子 第394章:川东失守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商定当下的转战方向之后,两股义军便合兵一处,向西南方向急行军,目的地是川东重镇大昌。

转战四百里之遥,还都是山路,前行着实艰难,但对义军来说,目前形势严峻,若想反败为胜,必然要在暴明的薄弱之处有所作为才行。

不过听说川兵孱弱,好打得很,巴蜀富饶,钱粮充足,只要破城,银子与女人尽可取之,这才让将士们牢骚满腹的消极情绪有所缓解。

四天之后,大军便抵达了位于大昌东南部的桥头堡——观音岩,此地由官军副将邵仲光领两千人马驻守。

然而就像义军上下听说的那样,川兵士气低落,纪律散漫,在义军的猛攻之下,稍作抵抗便全线崩溃了,直接将这座水寨拱手相让。

这让身后负责追击的八位总兵官始料不及,没等他们率军与当地守军来个前后夹击,守军便已经在贼军的重拳打击之下,烟消云散了。

其中也有判断失误的原因,贼军合兵进军之后,尾随追击的官军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

秦军的四位总兵官引四千马卒在前,而杨御藩、牟文绶、唐通、姜名武等领万余马步军随后。

然而观音岩的迅速失守让追击贼军的官军极为震惊,他们还打算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从背后杀出,继而重创贼军。

没想到贼军只攻了一次,此地的守军居然就不想据守,主动放弃营寨,选择落荒而逃了,简直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翌日,贼军在初战告捷之后,并未就地修整,反而是趁着士气正旺,打算围攻西北方向的军事重镇大昌。

但让罗汝才、张献忠等人没想到的是,此地守将张奏凯听说观音岩失守,贼军数万大军直扑自己这里,居然吓得带着五千守军放弃城池,跑到山上去避战了。

这使得义军不战而胜,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大昌,将城内的钱粮搜刮一空,甚至连百姓都懒得屠戮,便带着大量战利品从此地撤离。

取代前任巡抚邵捷春的傅宗龙就坐镇与大昌不足百里之遥的奉节,接到战报顿时暴怒不已,要立斩这两个怯战之将。

旋即命令总兵方国安率本部五千兵马,力争迅速夺回被贼军攻陷的大昌。由于贼军进兵迅猛,等到方国安率部抵达大昌时,此城早已被两大都帅所部收复。

傅宗龙也知道方国安所部战力有限,很可能被贼军击败,但当下必须如此这般,否则等到川东大片地区失守,自己固守奉节便是笑谈了。

更何况奉节有瞿塘关作为依托,此处乃至天然屏障,历来易守难攻,纵使数万贼军来犯,只要固守待援,便可令贼军无可奈何。

由于前任总兵官罗尚文侵占粮饷,导致方国安麾下的人马长期受制,兵器简陋,衣着褴褛,盔甲稀少,即便刚刚有所补充,也的确难堪大用。

方国安率部到了大昌之后,对于向西追击去往开县方向的贼军就不那么主动了,马卒跟步卒一个行进速度,完全是在消极抗命。

傅宗龙此时所能倚仗的就只有由一品诰命夫人、都督同知、太子太保秦良玉所率领的两万白杆军,以及张令所部的人马了。

在蜀王被锦衣卫带走之后,蜀王府邸里囤积的所有钱粮也暂时重做军需物资了。

由于巴蜀只有一个藩王,最近的瑞王朱常浩也在汉中,所以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从蜀王府及隶属于蜀王朱至澍的宅院里的钱粮全部被搬运一空。

清点之后几乎可以养活整个川中的兵马了,年已六十六岁高龄的秦良玉便得益于此,在圣旨的特批下,得以将白杆军扩充到两万。

加上秦良玉自行招募的一万溪峒土兵,总兵力达到三万。白杆军也是整个南方地区,唯一一支被朝廷允许大规模扩编的官军。

在朝廷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万兵马,秦良玉认为并无不妥之处,圣旨写明自己可以将所部的作战兵力增至两万,负责运输粮草的辅兵另算,这暗示就很明显了。

从新任泗川巡抚傅宗龙那里领到了三十万两饷银以及五万石粮草之后,老将军在自己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所部兵马规模扩充到了一个较为可观的水平。

由于秦家世代忠良,为大明南征北战,战绩彪炳,且秦邦屏与秦民屏先后在讨伐东虏与进剿反贼时战死沙场,故而某太子才特意赐予了秦良玉比傅宗龙的品级还高的官职。

其子马祥麟以及侄子秦翼明、秦拱明三人均被封为总兵官,秦佐明与秦祚明晋升为副将,孙子马万年、马万春被封为游击。

某太子赐予秦良玉尚方宝剑,武将之内,不论何人,甚至总兵官,只要被其视为进兵迟缓,或临阵脱逃,皆可先斩后奏。

白杆军每到一处,可获得兵器及粮饷方面的优先补充,各地官员必须预计积极配合,违令之人,一旦被核实情况,均严惩不贷。

对于秦良玉一部就拿走了接近三成的饷银,傅宗龙也认为并无不妥之处,放眼整个川中,唯一能征善战的部曲,也就要数白杆军了。

倘若自己手里没了这张王牌,光靠他部那些毫无足恃的兵马来拒敌,贼军一旦入川,便如入无人之境了,届时官位不保,脑袋也保不住了。

到任之后,接到某太子指示的傅宗龙在了解了川东的情况之后,结合贼军可能入川的方向,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部署。

主要是在长江沿线以及诚都一带设防,前者是防御川东,后者则是要防御腹地。

尤其是要将精锐部署在川东地区,避免该地区的各州府遭到贼军的大面积攻占。

之前傅宗龙的部署是邵仲光领两千人马守观音岩,张奏凯率五千士卒守大昌,方国安部据守奉节,秦良玉的白杆军进驻云阳,张令所部防守万县。

可是观音岩与大昌的迅速失守让坐镇奉节的傅宗龙瞬间感到措手不及,贼军攻打观音岩用了不到半个时辰,拿下大昌更是兵不血刃。

原本傅宗龙的计划是只要这两个地方的守军固守待援,能够阻敌三天,最多三天,上万援军便会赶到为其解围。

但是邵仲光与张奏凯这二位的表现显然有负巡抚的重托,一个只是装模作样的招呼一会儿便溃败下去了,另外一个连打都不打就率部跑路了。

无奈之下,傅宗龙只好派出飞骑,将前方的战况迅速告知秦良玉与张令,让两人从云阳和万县出兵,对深入川东的贼军进行围追堵截,务必不能使其推进至南充一线。

本来傅宗龙还想说阻敌于达州以东地区,可一看地图,从时间上来掐算的话,贼军说不定已经过了马家寨,再穿过彭溪便是开县。

开县以西是新宁,新宁的西北方向便是达州,傅宗龙估计官军是来不及阻止贼军进攻达州了,能在阆中与南充一线遏制住其攻势就相当不错了。

其他各部的战力孱弱,主将更是畏敌怯战,眼下傅宗龙所能指望的就是三万白杆军以及张令所率的五千兵马了。

傅宗龙原先的计划是主动防御,让白杆军作为机动部队,对进攻某处节点的贼军进行攻击,但之前的计划都因为战况的变化而化为乌有了。

本地的官军从主动防御变成了被动追击,而且必须要比贼军的推进速度更快才行,否则真让贼军过了嘉陵江,逼近诚都,那里可是没有多少守军来防御的。

在连续得到两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坏信息之后,傅宗龙总算是得到了一个令自己甚感安慰的好消息,那便是秦军与洪承畴麾下的上万兵马也顺势入川,寻歼贼军了。

除此之外,孙传庭与洪承畴在近百里的后方引领近十万大军,不日将至,打算与傅宗龙联手,窜入本地区的贼军在巴蜀一带悉数歼灭。

这让以为自己独木难支的傅宗龙不禁豁然开朗起来,有了十万大军的鼎力支持,想要围追堵截,乃至聚歼掉接连攻城略地的贼军就不是空谈了。

不到三天,双方在竹箘坪会师,洪承畴携马科、冯举、杨国柱、刘国能等四总兵前来,留李万庆驻防谷城,苗有才驻防樊城,罗岱驻防襄阳。

孙传庭则带着白广恩、击毙白贵的龙在田,以及率部赶至的榆林总兵、羌汉总兵赵光远赴约,留孙显祖、李守荣、薛敏忠、祖大弼等四总兵收拾均州一带的贼军。

洪承畴所部人马较多,大致有五万五千余人,孙传庭所率人马较少,可也达到三万五千,总计不下九万官军,连营十余里。

相比之下,只有傅宗龙较为尴尬,在当众处斩了失守防区的邵仲光与张奏凯之后,收拾两部人马,加起来不过七千人而已。

方国安所部已经装模作样的西去追击贼军了,可傅宗龙对该部期望不大,暂时只能仰仗远道而来的两位同僚了。

“二位少保,在下打算在阆中与南充一线阻击贼军,若是追击迅速,或可与其在营山一带交战!”

见面之后,鉴于观音岩与大昌相继失守,傅宗龙也不打算,也不敢在两位知兵的同僚面前说本地官军可以固守达州了,万一达州真丢了,那就颜面扫地了。

“……不知此一线兵力如何?”

孙传庭看过地图之后,便询问起来,以贼军的攻势以及本地兵马孱弱来推测的话,光凭守军只怕收不住这条防线。

“阆中有罗万象所部两千人马,南充有韩光荣所部两千兵马,南部与蓬州各有刘贵与谭绎的千余士卒,方国安已率本部五千兵马前去追击贼军,秦良玉与张令亦分别从云阳与万县向北出击。”

这么一算川中地区对付守军不下一万两千,加上傅宗龙亲率的就接近两万了,但分摊到细长的防线上,那就真不够看的了。

“不知阆中至南充一线的守军可固守几日?”

洪承畴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每地要有四五千守军还行,只有一两千,那根本无法阻止贼军的猛攻,这完全就是一条纸糊的防线啊。

听说驻守大昌的张奏凯带领本部五千人马居然不敢迎战贼军,直接跑路上山躲避,可想而知川兵是何等的不堪入目。

“……或可抵挡两三日吧!”

傅宗龙被问得无比尴尬,也不好往多了推测,只能说了一个较为符合现实的时限,这还是在守军不会主动脱逃的前提下。

“嗯!”

洪承畴也清楚这位同僚的处境,换成自己,纵然计划周密,指挥有方,可手下都是一群贪生怕死之徒,怎么可能挡住穷凶极恶的贼军呢?

固守两三日兴许还是往多了说,阆中、南部、蓬州、南充这四处重镇,每一处都抵挡不住贼军的进攻,而且是一点突破,便会全线崩溃。

“但愿可以阻贼于此道防线!”

孙传庭从薛成才那里得到的情报与傅宗龙揣摩的大致相近,贼军确实打算进攻开县、新宁、达州一线,之后的目的地暂时还不得而知。

只要贼军侵占达州,就只能选择继续西进,进攻诚都,或者北上广元,进而出川入陕。孙传庭是不相信贼军会取道重庆,继而攻入馈州的。

两位都帅与一位巡抚经过简单商议,便不打算再在此地耗费时间,在合营之后,立刻宣布西进追击贼军。

由本地马卒带队,先行出发五千精骑,力争缩短与前方尾随贼军的八位总兵官所部取得联系,然后伺机从侧翼包抄贼军。

这样跟在贼军屁股后面追击,若是贼军攻城消耗不少时间倒还好说,守军都像大昌这样,贼军可以尽取城内钱粮,又不花甚子时间,那对官军的形势便不容乐观了。

傅宗龙此前已经严令各地守将率部固守防区,若有怯战溃逃之行为,定要严惩不贷,可是川中的将领都畏敌如虎,根本不拿巡抚的命令当回事。

有了邵仲光与张奏凯这两个混帐,保不齐往后不会出现第三个违抗军令之人,对于能否在阆中与南充一线成功阻击贼军,傅宗龙也心里没底。

跟两位同僚谈的内容都是他所拟定的计划,先头在川东防御贼军的计划也如期实施了,效果堪称一塌糊涂,连给朝廷上奏的战报,傅宗龙都不知如何下笔……

明末黑太子9...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