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83章: 利益均沾

明末黑太子 第183章: 利益均沾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虽然有高高长长的烟囱用来导烟,可炉子周边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呛人,小内侍被呛得掩口咳嗽,又不敢大声咳出,还得照顾炉子里的火势,忙得实在不亦乐乎。

但生火就是如此,哪有一点都不冒烟的,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恭顺侯吴惟英及时奉上一记马屁:“此炉生火如此迅速,火势凶猛,必定构造精妙,殿下心灵手巧,臣敬佩直至!”

其他六只勋贵也旋即交口称赞起来,虽然有夸大其词的意思,可部分说地倒是实情。

既然这七家都愿意合作,也拿出了十四万两银子,自己也就没必要继续藏着掖着了,幺鸡将实情和盘托出:“诸位爱卿,这炉子再普通不过,奥妙全在这煤上!先将煤块碾成煤粉,再把适量的水掺入煤粉里,将煤粉搅拌成糊状,用模具做成圆柱状,中间插入七根木棍,带凝固之后便会留下孔洞,此便是‘蜂窝煤’,放入炉内之后,在风力的推动下,火苗将沿孔洞上窜,助涨火势增大,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过。跟包饺子一样,只要潜心研究,自然会得偿所愿!”

“蜂窝煤”这玩意一点都不难,做牛肉拉面的大厨们现在就用蜂窝煤在东宫的院子里做饭,四五分钟之内,炉温便可升至三百度以上。

不然指望普通柴火给炉子慢慢升温,那可真是让某太子好等了,一群人直接转入大眼瞪小眼模式了……

新城侯王国兴听得连连咋舌,明白其中奥秘之后便赞叹道:“原来如此,殿下聪明绝顶,一番话令臣茅塞顿开,此‘蜂窝煤’实乃巧夺天工之物也!”

听太子所言,这“蜂窝煤”做起来很容易,可就是没人想到,确如同包饺子,知晓过程倒是不以为然,可若是蒙在鼓里,那便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幺鸡告诉他们“蜂窝煤”的制作原理,其目的就是要让他们不能闲着:“诸位爱卿可在京城城内或城外设立一处加工厂,专门用来碾磨煤块,搅拌煤粉,大批量制造蜂窝煤,经过大约五至七天的晾晒,便可上市销售了,这银子赚起来当是不难吧?”

买块地皮,盖个简易厂房,弄几部石磨,雇些壮汉和牲畜,再找木匠把模具捣鼓出来,这事就算齐活了,貌似这是成产流程最为便捷的能源类产品了,其他都比这要复杂得多。

太子此举这就是给大家投桃报李,新乐侯刘文炳急忙拱手致敬道:“确系不难,臣等深受殿下圣眷,定当鞍前马后,尽心竭力!”

只要七人齐心协力,不出一个月就能见到回头钱,这当然会让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且今后畿辅一带的煤炭生意只怕要被他们垄断了,那可是数十万两的活计啊。

细算起来,他们每家就给太子七万两银子的好处,而且不是捐赠,只是借贷,便能得到如此巨额的买卖。

对比那些吝惜金银的家伙,真是太有远见卓识了,这些人不光连家财没保全,就是连脑袋都没能保住,与太子对抗,那就是该死。

见到赚钱的生意近在咫尺,勋贵们个个都喜形于色,幺鸡解释道:“本宫为什么要跟诸位爱卿说这个?因为新城修筑在即,今后要建立我大明境内规模最大的钢铁厂、武器厂、炼油厂、化工厂、糖厂、酒厂等等,所需煤炭须以数十万斤甚至百万斤来计算,从开滦煤矿运抵京城的煤炭不愁没有销路!做蜂窝煤只是个开端,顶多算是小打小闹罢了,真正的生意是为各类工厂提供货源,本宫所说的不愿与珉争利便是于此!”

即便经历了京营的一顿祸祸,只要做好防疫工作,人口便会慢慢恢复的,而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会吸引周边地区的土着前来谋生,他们不是固定居珉,也是半固定的,毕竟还需要个住处。

从今往后京城居珉将只多不少,等基础工业发展起来,工厂开始大规模招工,吸收上二三十万劳动力根本不是问题,他们拖家带口的过来,便能让京城重新繁荣起来,十年之内媲美江南诸城并不困难。

目前大明最大的钢铁厂在广东,运输距离太过遥远,不如直接从马鞍山采矿,经过漕运便可直抵京城。

但问题是钢铁厂污染太过严重,京城冬天的空气质量会非常不好,某太子还小,不想玩自己坑死自己的游戏。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马鞍山建一座钢铁厂,刚好毗邻长江,采矿与取水都很便捷,淮南还有煤矿,可以通过漕运轻而易举地供给炼钢所需的燃料。

等将半成品运到京城再进行来料深加工,变成武器级钢铁,用于大批量锻造各种类型的新式武器。

准高科技武器不会让南方各地的工厂来生产,必须集中到京城,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的降低泄密的可能性。

像飞艇这种逆天级别的武器,最好能够保密三五年时间,哪怕辫子最后得到了制造工艺,可能减缓清军装备的速度。

不然一年之后,在战场上就能看到无比壮观的大清空军了,地面打不过,天上还打不过,那就真特么滴坑爹了……

这几个家伙这么有钱,是不是再撺掇他们开办个钢铁厂?

从自家矿里挖出来的煤就可以直接拉进自己的厂子里去了!

想法倒是不错,但已经榨出十四万两银子了,再使劲榨的话,勋贵也要肉疼了,还是留着以后再说吧。

直供武器厂的钢铁可以由自己的钢铁厂来提供,反正手里也有不少银子,自己的财力完全能够建一座准现代化的钢铁厂。

就怕到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说成是与珉争利,让一群文盲牲口跑来闹事,还得派兵驱赶,烦都要烦死,更别说朝会上了。

还是找几个代言人比较靠谱,银子自己拿大头,有锅就让他们背,这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呀。

只要有利可图,想必希望为太子背锅的应该是大有人在吧。

如果一年能赚几千两银子,甚至上万两银子,别说背锅,连命都可以豁出去了……

太子打算建造新城,勋贵们已经都知道了,原来太子是要在新城开办诸多工厂,煤炭生意自然能够如鱼得水。

这样挖出来多少都能卖掉,大家心里就更为高兴了,诚意伯刘孔昭恭维道:“殿下志向远大,又得太祖高皇帝陛下之点拨,从仙界游学归来,定能中兴大明,臣等虽才疏学浅,但必惟命是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刚开始几个人只是不屑与“黄豆公”等人为伍而已,并非真心赞同太子所颁布的诸多政令,对于自己的家产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太子惦记上,被直接查抄了。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太子处理棘手难题都是游刃有余,且不惧朝臣们的百般阻挠,又大力稽查百官里的蛀虫,并未敷衍了事,倒是有一代明君之端倪。

此番合作开滦煤矿的买卖,勋贵们已经算是心悦诚服了,能跟着太子日进斗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就算是侯爵伯爵去卖煤,那也是奉旨卖煤,旁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如果在煤矿生意上合作顺利的话,幺鸡还想继续带着勋贵们玩,比如合伙开办一个炼油厂之类的,放眼整个京城,乃至畿辅一带,有他们这样财力的商贾几乎都是自己的打击目标。

即便有人合法经营,那也是凤毛麟角,更何况忠诚度无从谈起,远没有七只勋贵这么听话,保不齐哪天就把手里的商业机密卖给皇太鸡了,这个时代商人几乎不知节襙为何物。

如果要大规模开采延长油田的话,那么不论是军用还是珉用,采出来的原油必须经过初步加工才能流通到下一个环节,炼油厂的建设就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幺鸡想过在延长本地兴建一个炼油厂,而且也打算这么做,但是在京城必须见一座炼化能力更大的炼油厂,这是要为畿辅地区乃至辽西军事集团提供燃爆武器。

如果是守城或者野战,一次消耗几百吨燃油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说起来,燃油是破棉甲最好的武器,装进玻璃瓶子里作为某托夫鸡尾酒丢出去,一定能让辫子们爽歪歪了。

即便辫子们吃过一次亏后会有所防范,可以将己方士卒的棉甲淋水打湿,可燃油并不溶于水,遇水仍然会在棉甲上燃烧,将辫子活活烧成一只死辫子……

装甲火枪兵每人装备五颗手榴弹和两瓶鸡尾酒,在近战的时候丢完再用刺刀捅,怎么也能实现一换一,只要战损比保持在这个比例,那对大明来说就是大赚了。

皇太鸡进行总动员,清军的总兵力也就三十万左右,每年零敲碎打,争取干掉一万只辫子,累积十年就能让辫子团伙元气大伤,将他们拖入无比残酷的消耗战之中不能自拔。

入关的辫子都是非常聪明的,不会轻易与明军打攻城战,尤其是进攻京城这样防御严密的大城,顶多打打济南这种没有天险保护周边援兵又少的地方,劫个德王也就到头了。

王在晋能在山海关有所作为的话,那样就再好不过了,一直蹲着也没事,大不了某太子自己派兵从金州、盖州、复州等地登陆,一顿“啪啪”之后就拍屁股走人。

辫子会的,明军也会,因为一百年前倭寇就用这招在东南沿海地区一顿“啪啪”。

到时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咱们井水河水互相犯,看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

呃……

本来是跟勋贵们合伙开个煤矿,然后就联想到了炼油厂,最后变成了啪啪辫子,本宫的思维实在是太过发散了,堪称病毒式神游啊~!

“刚才说到哪了?哦!对了,采矿卖煤!开滦露天部分大概在一百五十亿斤以上,本宫希望在十年之内便将过半原煤开采出来,按照每年开采十亿斤计算,刨去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每天大概须开采三百万斤。倘若每名矿工每天可挖出一千斤煤,矿场须招募三千名矿工,若是开采能力减半,便须招募六千名矿工,想要加快开采速度,便要招募上万名矿工。按照两斤煤兑换一文钱的标准来制定薪酬规范,管理人员若有中饱私囊之举,一律严惩,本宫有言在先,诸位爱卿不得为任何人求情,若是求情也可以,每求一次,便罚没该人百分之一的煤矿股份!”

这个开采价格并不高,不是某个矿工把煤从地下凿出来,往旁边一丢就齐活了,这是要运到称重点来称重,然后统一搬运上船的。

要是不想让车夫分到自己的一半钱,矿工就要用板车将煤拉到称重点,只怕得走几里路才能到达指定位置,一天也走不了几趟。

如果在工作中受伤,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官方是不可能给你支付任何医药费的,开采和运输的时候必须处处留神才行。

为数不多的好处就是露天开采不用下矿井,更不用担心自己被活埋,不管有多大力气都能派上用场。

某太子也想到勋贵们会在煤矿安插自己人,那些自作聪明的蠢材仗着有主子撑腰,在矿上可以大举敛财,等到东窗事发再回头去抱主子的大腿。

有恻隐之心的勋贵们便要放下身段,跑到太子面前跪求给他们个面子,不过制定了这个措施之后,他们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敬请殿下宽心,臣等万万不敢为违规之徒求情!”

求一次就罚没百分之一,每家总供才有百分之七的股份,不知道他人是如何思量的,反正惠安伯张庆臻是不敢有此奢望了,那可真是从自己身上割肉啊。

已经说好大家均要遵守规章,有人的家仆胆敢肆意妄为,那便是与太子公然作对了,被罚没股份也是理所应当的。

与其被罚没价值几万两银子的股份,还不如砍了那个不听话的家仆更划算,毕竟啥样的家仆也不值万两银子啊。

“这便好!”

张庆臻之后其他六只勋贵也急忙信誓旦旦地保证,幺鸡就算是基本放心了,等自己把白纸黑字的章程草拟出来,勋贵们缴纳了如数的银子,写个一式八份的合同,让大家签字按手印,这事就算是成了。

某太子期初倒是想将开滦煤矿划归距离更近的老王头管理,但又害怕其快速实现军阀化,变成第二个袁都督,所以还是自己和勋贵们分蛋糕更为妥当一些。

每年开采出十亿斤,每百斤净赚一钱银子,总额就是一百万两之巨。

给勋贵们分掉49%,自己还能剩下五十一万两银子。

前期或许没这么高,但步入正轨之后肯定能达到这个数。

收益如此之高的买卖,当然要握在自己手里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