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66章:放火烧山

明末黑太子 第366章:放火烧山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两位总兵坐拥的兵力大致相当,但单论部曲的战斗力,杨御藩所部是逊于牟文绶那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牟家算得上是人丁兴旺的大家,在当地首屈一指。,

这次随牟文绶出兵的牟家男丁,光是千总以上的高级军官便高达十余位,算上牟家圈养的武装家丁,仅亲兵规模便有近千人之众,与辽东的祖家已经不相上下。

所谓的“关宁铁骑”只是外表吓唬人的称号而已,祖大寿称霸辽东靠的是檬古骑兵,没了这五千雇佣军人马,自诩“天下无敌”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由那木气、吴马什等将领所统领的亲明的檬古骑兵为利爪,而祖家麾下的三千家丁为剑齿,锦州为虎口,山海关为尾巴,这样才能算是一头横卧在辽西走廊上的猛虎。

相比之下,关内的各路总兵就没这个财力来招揽檬古骑兵为自己效力了,穷得连自己人都快养活不起了,就别提征兆漠南地区的雇佣兵了。

马卒就更加缺乏了,在战时,一匹重达六百斤的战马日需进食六十斤,占其体重的十分之一。官方标注为月耗料三石,“料”指谷物、豆类、盐等饲料,普通草料须另行计算。

光吃草也可以,但是这样伺候战马,到了战场上,坐骑也不会展现出多大的体能优势,驮着马卒跑个四五十里路,那就基本上废废了,得缓上好一阵子才能继续赶路。

没有战马,马卒也就无从谈起了。之前洪承畴七拼凑,才给罗岱凑出了五千马卒,否则兵力太少就驰援过去,即便发现了张逆在率兵围攻襄阳,也无法给守军解围。

杨御藩麾下只有五百马卒,金贵得很,弥足珍惜,只要不是在平原上追击贼军,凡是涉及进山或攻城,都一律要投入大量步卒,最多用火铳来掩护进攻。

在南方作战的官军就是这样不堪入目,除了火器上的优势之外,在兵力上并不占优,而马卒方面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规模比流寇要小得多,所以才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好在对面的王定国所部也很渣,兵力仅有两千,而且丧失了大半的重型火器,原因是某位将领脑子一热,居然在岸边跟襄樊水师展开对轰

结果就是连人带炮,都被官军的战舰给一锅端了,在岸边被对方轰得抱头鼠窜,军校士卒都撒鸭子往腹地跑,再也不敢跟船坚炮利的水师去硬碰硬了。

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便是在万山遭遇官军的尾随攻击时,除了十余门小型火铳能够提供火力支援之外,连马卒都所剩无几的王定国不得不依靠步卒来抵挡对方的猛攻。

而义军出动的步卒大部分都是辅兵,战斗力有限,真正的精锐并不多,大王也不会将为数不多的精锐调拨给王定国来使用,会优先考虑他的三子张文秀和四字张能奇。

“官兵孱弱!一刀便死!斩杀总兵官赏银千两!”

王定国没念过书,也没什么鼓舞麾下士卒们的好办法,只能拿出了自认为最为实惠的激励方式,众人对此也是极为认可的。

“好嘞!”

斗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喽罗们虽然不认识对面的总兵官,但千两银子却都想拿,所以王定国的言辞仍旧得到了一呼百应。

普通士卒没什么高雅的追求,每月能赚百十两银子,顺便抢一两个女子玩一玩,那便是天大的快事了。,

“给额上!官兵有钱,砍死一个,都归自个!”

纵然冲过来的官兵多如牛毛,不计其数,但作为小头领的把总们是不敢忤逆王定国的决定的,要是怯战,首先被砍的也是他们这些低级军官。

把总也很会蛊惑人心,他们无法开出王定国那样的悬赏,但是也很清楚大伙的心思,打赢之后能捞些油水就是件好事。

“杀啊”

早上在江边被战舰一顿轰,然后看着官军的马卒冲杀而去,他们也不想继续挨打了,众人便挥舞着各种兵刃,向迎面而来的官兵厮杀开来。

眼下这些好恶劳役的家伙想得非常简单,就是要想方设法砍死官兵,否则必然会被官兵砍死,自己能够砍死多少人尚且不知,先定一个人的小目标

没打过仗的人不知道,歼灭多少敌兵是将领需要考虑的问题,绝大部分士卒在战时都是想着自己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事实也证明,在自身武艺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好高骛远是不对的。除了那些战力超群,可以一个打十个的杀才,大部分人都是一打一都费劲的普通货色。

但是对面要是开弓放箭,乃至使用佛郎机这样的火器,就基本属于玩赖了。

在战场上,谁能打赢,谁就有理,哪怕挖坑用套索,只要能灭了对方就是本事。

杨御藩所拥有的火器优势并未过于明显,小佛郎机的射程才两百来步,虎蹲炮就更近了。

由于受潮了,导致射程大打折扣,最后不得不直接与贼军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股人马就像潮水一样碰撞在了半山腰的位置,漫山遍野都是刀兵磕碰之声。

义军没有多少火器,兵力也仅有对方的一半,导致无法发挥己方所拥有的地形优势,无力将冲杀上来的官兵赶下山去。

官军则因为受潮,火器性能大幅度下降,只能用大量步卒来强行攻山,面对山上敌兵的nn,也难以快速取胜。

仰攻是很困难的,士卒不但得爬山,还得与敌兵进行殊死搏斗,然后继续爬山,在此过程中,还要躲避对方的冷箭。

所以官军的推进过程是举步维艰,速度更是极其缓慢。在后方督战的杨御藩用千里镜看了只能干着急,可是也没什么立竿见影的良策可供实施。

攻山这种事可不是将领发号司令,校尉们卖力吆喝,全军敲锣打鼓就上去了,真要那么容易,人人都成司马懿了。

万山并不算高,可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夺取的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何况遭到了对方的拼死抵抗。

宋度宗咸淳三年,即公元1267年,元军为了攻占重镇襄阳,便先行夺取了襄阳的西侧屏障万山。

作为襄阳守将的吕文焕闻讯,率上万兵马来夺未果,宋军又先后数次败兴而归,导致最后吕文焕投敌,襄阳失手,仅过了三年,元军便攻克了南宋都城临安。

“此贼当诛!传我将令,全军压上,务必尽快夺取此山!”

今日不同往昔,杨御藩完全可以率兵绕过万山,直接与在岘山南部阻击张逆贼军南下的牟文绶汇合。

只不过既然遭遇了,那就要将其重创,乃至歼灭,贸然绕路,多半会遭遇对方的截击,部曲被拦腰截断,便更为不智。

这里一发炮,想必与牟文绶接战的张逆便会知晓身后已有官军尾追,必定会有所动作,但要快吃掉牟文绶所部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面前的“骨头”虽然难啃,却是眼下最为稳妥的进兵之道,只要取胜,便可令张逆贼军首尾不能兼顾了。

攻山也没啥好办法,就是用人堆,唯一让杨御藩感到欣喜的便是,他观察到貌似贼军并无重型火铳,连开火的轻型佛郎机都屈指可数,这便大大降低了攻山的难度。

杨御藩决定除了马卒、铳手、伙夫、辎重兵之外,其余人等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上阵杀敌,他不信一次投入三千余人,还攻不下眼前这座山。

就算这样,官军仍旧停留在半山腰的位置,难以一鼓作气推上去,而且还折损了五六百名将士。

“爷!官军攻势愈发猛烈,该当如何是好?”

牙将见到己方的防线已经被挤压得越来越靠近山顶了,虽然还未崩溃,但也为期不远了,便急忙询问其主人的意思。

“哼哼!以为爷甚子驴穷了?当下刮的是东南风,我军大可放火烧山!传令下去,立即点火!”

王定国从大王那里听过黔驴技穷的典故,但只记住了“驴”和“穷”,不过并不妨碍他在下属面前卖弄文采。

前番自己已经在江边先折两阵了,再找大王兵力,只怕要被扇个红彤彤的大耳光,要想抵挡住这股气势汹汹的官军,那就只能向老天爷“借兵”了。

等山火烧起来,大爷我看你如何攻山,最好一把火就烧得寸草不留才好,反正咱爷们打完就走,你们群狗官军就在这收拾烂摊子吧。

义军士卒们也知道己方快要招架不住了,官军折损的兵力不少,他们没有火器支援,战殁的兵力就更多了,得令之后便迅速点火,寄希望于山火能够迟滞官军的推进。

湖广北部倒是也照常降雨,雨量虽不算充分,却并不像河楠那样土地开裂,赤野千里,点火时能点着的,而且火借风势,很快便向山下蔓延开来。

“咳咳”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眼看就要取胜的官军将士并没料到贼军还有这一手,纷纷被山火所产生的浓烟呛得不住的咳嗽,同时涕泪横流,不得不败退下来。

他们能够战胜贼兵,但却不能力敌愈发猛烈的山火,一道道火墙几乎是血肉之躯难以逾越的,若是在身上不能被泼洒到足够的水的话,就要被火苗给燎着了。

官军迫不得已,只能步步后撤,最终彻底放弃了已经夺取的半山腰,开始大规模的向山下撤退,凭借王定国的神来之笔,义军一举扭转之前的颓势,仍旧控制着万山东侧。

“全军沿山下向东挺进,绕路羊祜山!”

见到火势一时难以熄灭,杨御藩也不能让麾下的将士们硬闯火海,便当机立断下令放弃攻山,部曲从襄阳城下经过,对张逆所部实施迂回包抄。

与宋军不同,如今官军采取的是攻势,而且控制着襄阳城,万山也就不再是官军的必经之路了,倒是对贼军来说,是个必守之地。

杨御藩就不信贼军能把万山、羊祜山、岘山全都点着,真那样的话,他们的“大王”也会葬身火海的。

“报!将军!狗官兵退了!”

“哈哈哈哈好!”

王定国也看到了官军架不住扑面而来的山火,纷纷撤退到了山下,心中更是得意,爽朗地开怀大笑。

之前连吃败仗,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纵然所部损失了不下近千士卒,那也是逼退了官军的进攻,保住了万山阵地,着实可喜可贺。

瞧这架势,山火估计能烧到傍晚,届时大王早已率部远走高飞了,洪贼大军就算抵达此地,也是追赶不及了,他便算是完成了断后的任务了。

山顶的义军倒是没有被大火困扰,但是在携带的水喝光之后,还遭受太阳的炙烤,所以他们比下面掉头跑路的官军并没好多少。

下山取水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从身后的山涧里接一些,勉强够这千百人解渴之用,否则对面的官军攻不上来,依然可以用佛郎机实施炮击。

王定国所部并不知道进攻他们的官军所携带的大部分都已经受潮了,否则便会更加有恃无恐了。

山火迫使杨御藩不得不改变之前拟定的前后夹击的进攻计划,牟文绶仍旧在岘山南部阻击张逆,而他则要改由从侧翼向张逆所部发动进攻。

既然已经被发现了,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突袭了,牟文绶所部在前方若是能够挡住张逆的进攻,那两路人马便是合围贼军,否则就变成了追击。

“杨兄!莫急,俺来也!”

说话之人正是唐通,听说牟文绶与杨御藩的兵马已到,正准备合围张逆所部,唐通便怂恿姜名武出兵,顺势向杨世恩借了两千兵马。

这样守军也出战五千,好歹也是一番心意,算是之前答谢两位总兵协力守城的功劳,等到洪少保驾到,也方便上报战功。

牟文绶与杨御藩夹击张献忠,并没有多大胜算,最多是拖延其逃窜时间而已。

等到唐通与姜名武两部人马加入,官军的实力便增长了许多,几乎到了可以与贼军决一死战的程度。

但战归战,想要聚歼这股贼军,还是做不到。大王执意率部突围的话,官军多半也阻拦不住。

唐通所部原本有七千余人,但在蓟州老巢留下了千余人,主要是看管重型火器。南漳尚有患病与水土不服的千余人,随其进山的不到五千。

等到此番扳回一城之后,他便打算向洪少保借兵三千,然后加上原本的两千来人,便又可东山再起了,距离一无所有还早得很呢。

想得到是挺好,不过也要看此番的结果如何,若是官军得胜,唐通的计划便可得以实施了,如若不然,就要顺势延后了,所以唐总兵可是看中是役的结果。

姜名武倒是没有唐通那般渴望翻本的心思,但是在山里没等遇到贼军便掉头跑路,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为了在洪少保回援襄阳之前捞些可以功过相抵的本钱,他也要大显身手才行,南线的四位总兵能够联手重创张逆,那便再好不过了。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