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63章:转进宜城

明末黑太子 第363章:转进宜城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按照冯双礼在战前的设想,只要能够救下张文秀所部就算是可以向八大王交差了,可半路他又临时改了主意,决定派张君用与窦名旺带人去端了官军的火铳阵地。

如若不然这物件给义军马步卒带来的杀伤实在是太大了,不等跑出射程,就得死了七七八八了,还救个甚子,设想倒是没错,只是冯双礼并未想到他的目标也是被重兵保护的。

由一千马卒组成了两道防线,比他派去进攻的兵力几乎多了一倍,而第三道防线则是由炮营下辖的马卒组成,之后全部都是鸟铳手,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两员战将率部拼死冲杀,最后倒是攻入了既定位置,只不过所部人马已经损失过多,成了强弩之末,再也无力在官军的火铳阵地上翻江倒海了。

“……罗岱匹夫!此仇某先记下!他日必报!”

在撤兵脱逃的路上,冯双礼才从窦名旺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非但没有实现初衷,还折了张君用,更别说是役损失了不下半数精骑,这下算是彻底失败了。

回去如何向八大王交差,冯双礼还在挖空心思地想办法,但愿三将军张文秀已经跑回了羊祜山,这也算是自己没有白忙活一场,至于其他步卒能否跑到本阵,他就顾不上了。

从背后射来的箭矢带着凌厉的风声,不断从耳边飞过,用余光便可瞥见有部下中箭落马,吓得冯双礼趴在马背上不敢起身,一旦中招,那他就要被身后的官兵给当场擒杀了。

在义军马卒南逃的路上,还能看到不少跑累了,正在树下暂且休憩的步卒,他们没料到官兵来的如此之快,再想继续逃窜便为时已晚了。

官兵有了战马的高速驱动,手里的武器便产生出巨大的惯性,丈余长的长枪莫说直接刺中,就算被冷不防地抽到身上,都能造成骨折一类的伤害。

漫山遍野都是惊慌失措的义军步卒,总数不是很多,一时间也聚集不起来,顶多三五成群地抱团御敌,但在官军马卒的强行冲杀之下,大部分人倒地之后便再也没有爬起来。

他们以为冯双礼所部至少能拖住官军一个时辰,将其杀退也并非难事,可还没跑到羊祜山脚下,官军便卷土重来了,吓得大家顿时都魂飞魄散了。

那种惊天动地的爆炸式铳弹非常可怕,但在没有掩体的平原上遇到大群的官军马卒同样可怕,连成功脱逃的机会都不存在了。

贼军精骑跑得飞快,这让随后掩杀上来的官军马卒有些恨之入骨,而在追击过程中便只能拿慢吞吞的贼军步卒来出气了。

“停止追击贼军马卒!结队围杀贼军步卒!”

罗岱也看出继续追击就是跟在人家坐骑屁股后面吃灰,没有追上或者歼灭的可能,到不如专心在平原上截杀周遭的贼军步卒。

看样子有不下七百人,好歹也算是一口肉,而且不会折损太多兵马,安全稳妥。万一追到羊祜山下遭到贼军的炮击,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张文秀早就带着所部本就不多的马卒率先跑路了,他也管不了身后慢吞吞的步卒了,一路人马前后脱节,绵延了两里地之遥,这样的部曲被官军盯上便毫无生机可言了。

但他们前番攻城时被守军用各型火铳一顿阻击,而后撤兵之后又被官军马卒包围,还挨了一顿炮轰,兵丁皆已士气低迷,精神涣散,全然没了继续征战的心思。

加之快到晌午,天气异常炎热,脱水严重,体力透支,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要不是为了保住脖子上吃饭的家伙,都想躺在树荫下不起来了。

然而官兵是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先屠了谷城,又来打襄阳,打不过还想掉头就跑,世上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好事?

两千多马卒在平原上收拾七八百身心俱疲的步卒,算得上易如翻掌,根本就不给对方挣扎的机会,要么开弓放箭,要么直接用长枪刺死,完事之后好收兵回去喝酒吃肉。

“驴球子!瞎冲个甚啊???”

张献忠在羊祜山上用千里镜将战场上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冯双礼带兵给三儿子解围之后,脑子一热,又去冲阵,结果没打下来不说,回过头还被人家一通掩杀。

不用问,肯定是损兵折将。派给他的三千可都是能够以一敌三的精骑,不是什么一打就散的辅兵,就这样损失了一半,八大王怎能不心疼得发飙?

还有文秀手下那些个蠢材,怎么跑到一半就开始歇息了?以为官军会看着你们走走停停,等天黑再上山?

一个个真是长了个猪脑!

在城下没把你们轰上天都是便宜你们了!

强行攻城不利,八大王也没说什么,如今野战还打成这样,他可真是动了肝火了。

义军与官军交战,历来就是扬长抑短,避实击虚,以偷袭与伏击为主,尽量避免白天在平原上跟官军死打硬拼。

今日可倒好,各种不该犯的错误都犯了,这教训自然是无比惨痛的,八大王心里估算从昨夜至眼下,光是马步士卒就损失了近万人之多,几乎相当于总兵力的一半左右。

这仗是不能再打了,等洪贼率官军主力出现,自己这点仅存的兵马就都得被包圆了,张献忠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襄阳城,打算南下宜城碰碰运气。

在派人分别去联络两个在外带兵佯动的儿子,让长子可望与次子定国率部在宜城附近与自己汇合,届时三路人马合起来才有继续跟洪贼周旋的把握。

“父帅,孩儿无能,让所部损兵折将,亦未能攻下此城,还望父帅责罚!”

张文秀灰头土脸的跑回来,这次他算是撞了南墙了,什么便宜没捞到,带下山的五千五百人马最后只跑回来千余人,剩下的都等于是送入虎口了。

自追随八大王起事以来,张文秀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好不容易单独带这么多兵马,还想在父帅面前露一手,没想到就连吃两番败仗,真是颜面扫地了。

“算了,化龙那边亦未得手,加之前番夜袭,可见城内已然是早有准备,我儿下去整顿兵马,准备随为父转进!”

张献忠已经懒得再骂了,骂了也没个鸟用,又不能让那些折损的兵马活过来继续为自己冲锋陷阵。

既然这襄阳取不得,那咱就另取他处好了,就不信这偌大的湖广地区,所有城池都像襄阳这般固若金汤,总会有些疏漏之处的。

倘若战事不利,八大王不是没想过转进勋西,去与罗汝才等人汇合,但如此一来,被洪贼杀败再回去,势必将会遭到义军其他将领的嘲讽挖苦。

八大王看似豪情万丈,可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在义军头领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绝非一般人物可比。

再者说通过对俘虏的唐通麾下将领的审问,张献忠得知此番朝廷进剿计划,由洪承畴率十万兵马围攻己部,而勋西的各路义军则要遭到被重新启用的孙传庭的进攻。

这位文官收拾义军可是毫不手软,曾经打得李自成都溃不成军,如今躲在山里还要靠自己来接济,其能力决计不在洪承畴之下。

自己率部西进倒是可以与罗汝才等部并肩作战,届时西有孙传庭,东有洪承畴,可谓是腹背受敌,骑虎难下,并不比南下宜城好多少。

实在不行就去大别山找革左五营,那里进可攻,退可守,官军还无力围剿,倒是个不错的地方,比起乌烟瘴气的湖广北部好太多了。

八大王不想去狼多肉少的地方,最好能够继续吃独食,就算大家要凑到一块,他也得是“头狼”才行。

到了勋西,资历最老的当然是“曹操”罗汝才,各部头领都要尊称一声大哥,然后才是八大王。

过去是自讨没趣,不如趁着洪贼大军未到之时,咬牙快速南下,伺机攻取几座城池,吃饱喝足,再溜之大吉。

战机瞬息万变,当须快刀斩乱麻,说走就得走,不能再耽搁延误了,以免夜长梦多,真的被洪贼咬住,便难以脱身了。

八大王赶紧让传令兵过去,将分散在四处的将领及所部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从羊祜山出发,经紧邻的岘山,直取宜城,再下钟祥,最后是武倡。

前后用了半个时辰,但已经算是很快的了,经过大致清点,王定国所部为两千人左右,张化龙麾下尚存两千九百余人,冯双礼带回来一千四百余骑。

三子张文秀所部仅剩不足八百人,四子张可望的两千人马倒是没有丝毫的损失,加上八大王亲率两千精骑,总兵力约一万两千,几乎比之前少了将近一半。

令张献忠最为心痛的便是折损掉的四千精骑,真是相当于少了左膀右臂一般,等于一战便打没了三成多的精锐,还得不到任何的补充。

“全军即刻南下,不得有误!”

八大王握着牛皮水袋,喝了口还算清凉的溪水,最后看了一眼令其垂涎三尺却又难以染指的襄阳城,然后便骑马消失在羊祜山山顶的密林之中。

即便正午时分行军,义军上下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八大王正在气头上,谁敢主动闹不痛快,那就等着被八大王点天灯吧。

这时候向南进兵,对将士们来说自然非常难受,可也是最为安全的时间,因为官军出来也同样要遭受烈日暴晒,故而己部遭遇尾随掩杀的可能性最低。

宜城距离襄阳不过数十里,就位于岘山的东南侧,紧邻汉水,只要义军行动迅捷,在最迟在明日清晨便可对宜城发动进攻,突袭而下也不意外。

这次前队便后队,改由四子张能奇率部作为前锋,其他各部随后跟进,翻山越岭虽然困苦,总好过被官兵一刀给剁了。

“来了!让众人不得聒噪,违令者斩!”

凤泗总兵牟文绶看到从北面来了一队兵马,打着张字旗号,并未瞧见官军旗帜,便猜到是张逆所部,他率部在此地恭候多时了。

之前与唐通、姜名武、杨御藩等三总兵一同进兵谷城,但是由于彼此之间沟通不畅,最后牟文绶仅能与杨御藩保持及时的联络,等发现唐通所部遭遇伏击已经来不及驰援了。

他们在山里倒是听见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但是无法确定具体方位,最后牟文绶召集诸将集思广益,决定暂时偃旗息鼓,先派出探马摸清情况,再做打算。

等赶到事发地之后,牟文绶见山谷里都是官军将士的尸体,很多貌似都是被俘杀的,便意识到唐通所部已然全军覆没,姜名武一部尚且联系不上。

待杨御藩率部靠拢过来之后,二人根据敌军留下的脚印来判断,其部已经向东南方向进发,目标极有可能是重镇襄阳,便商定先行派人禀明尚不知情的洪少保,己部在后面尾随。

待张逆所部驻扎在羊祜山上,杨御藩便带人停留在羊祜山以西的万山,而牟文绶则率兵埋伏在岘山南部,这样可以防止贼军在攻不下襄阳时从这两个方向脱逃。

往北与向东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水就流经这两个方向,除非张逆找到了大量的船只,否则根本无法让贼军渡江而去。

对牟文绶或杨御藩来说,若是二人合兵一处,或许还有一些胜算,单就一路来说,仅凭手中的五千兵马的确难以抵挡张逆的上万贼军的进攻。

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采用伏击战术,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就像张逆在荆山里伏击唐通所部一样。

至于张逆能否上钩,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两位总兵约定,只要其中一路官军人马的防区出现战事,另外一路必须尽快驰援,否则必定会遭遇张逆贼军的猛攻,导致全军覆没。

能否力挫张逆,连牟文绶自己都不敢断言,好在主要将领都是族人或者嫡系,之前又补充了很多的粮饷,各部的士气高涨,还算是军心可用。

既然昨夜至今晨,炮声不断,如今贼军又突然南下,恐怕是攻城不利,被守军挫败了,打算进攻他地了。

故而不论胜败,眼见贼军已近,牟文绶都要赌上一赌,决计不能让张逆就此南下,说不定还能有所斩获。

更何况他与杨御藩并未按照洪少保之前的吩咐率部抵达谷城,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选择尾随张逆贼军。

是役若是畏敌怯战,让张逆就此溜走,洪少保便要雷霆震怒了,在粮饷充足之时,还能让贼军逃窜成功,这就要上奏朝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