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99章:郑氏镇海

明末黑太子 第299章:郑氏镇海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太子拿出来一个还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当场安抚好了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不然满朝文武都得因此而头痛不已。

整个上午的朝会便是专门为解决代国与晋国的国土而开的,尤其是为了测定国界,甚至让工部与科学院的一群砖家来用各种办法进行测算。

最后基本算是搞定了,不过其结果在某太子看来,应该、可能、大概……做到了数分吧!

等到具体实施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本时代的测绘水准本身就不那么精确,到了丈量土地的时候就更完犊子了。

有关库页岛的详细地图还是某太子绘制出来的,对于切如此大的一块蛋糕,工部与科学院的一群人心里都完全没底。

整个切分的过程也是本着让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的原则,连骗带忽悠,让两位藩王乐呵一下就行了……

原本在政事上分歧颇多的群臣此次的态度倒是惊人一致,那就是尽快喂饱眼前这“两头猪”,好让他们快点滚到苦兀去就藩!

只要他们和麾下的家眷还赖在京城不走,朝廷就要依然须向其支付大量的俸禄,而且过些天就还会抵京六位藩王。

如果八位藩王同时上朝,那就盛况空前了,热闹极了,搞不好便会因为抢地皮的事情而酿成大明的“八王之乱”。

尤其是福王朱常洵,就是当年“国本之争”的最大祸根,如今成了太子的皇叔公,辈份甚高,可是不好招惹。

今天不但要将库页岛的事情解决,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待某太子来处理,那就是会见当下大明最重要的武装力量的首领——郑老屁!

据厂卫报告,昨天早上,郑芝龙便已抵达天金,预计今日下午便会抵京。

为此,某太子特意让礼部尚书冯铨代俵自己,出城远迎三十里,去接郑老屁。

下午也不安排朝会了,用过午膳,百官都可以回各自衙门处理事务,两只皇叔也可以自行募兵去了。

害怕自己吃得太饱会犯困,幺鸡特意只吃了个半饱,也不知道郑老屁具体是什么时候能到,就只能让首辅、次辅等几个近臣与自己一起在东宫干等。

大臣们都没闲着,更没打麻将,而是拿着某太子草拟出来的传单,在脑补关于郑老屁的相关信息,免得除了人家的名字之外,芝麻都不清楚。

其父郑士表膝下原有五子,分别以芝龙、芝虎、芝麟、芝凤、芝豹来命名,除芝麟早殇之外,其余四子均已长大成人,成为了海贼王……

虽然郑老屁最后降清,但纵览其履历可知,能够在大明、倭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五方之间游刃有余地坐大自己的实力,脑子决然不笨。

而且郑老屁会说日语、葡语,经常跟荷兰人打交道,或许也会说荷兰话,在语言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天赋。

郑老屁在莫考接受了洗发,洗名叫做尼古拉斯一官,后缀是他的小名,也是对外的用名,与荷兰人签订合约的时候,用的签名就是郑一官。

只不过葡萄牙人非常反感这位尼古拉斯一官同友,主要原因就是这货过于无知,在做礼拜的时候居然对着偶像焚香……

某太子不知道郑老屁到底是无知还是蓄意,不过那场面一定会让人啼笑皆非!

给大臣们的传单上可是没写这事,不然传扬出去,被拿住把柄的郑老屁恐怕就要翻脸了。

这货能够发家靠的就是抱住了倭国巨富李旦的大腿,做了李旦的联络官。

李旦起初是吕宋的华商首领,拥有极大的债权,便被西班牙所觊觎,利用债务纠纷的罪名判处了长达九年的刑罚。

后来李旦逃往倭国的平户,成为了那里的海商首领,并与平户藩主松浦隆信以及长崎奉行长谷川权六有很深的交情。

不论在吕宋还是倭国,李旦集团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海上贸易集团,被称之为“大明

甲必丹”,也就是“Captain-Ming”的音译。

说成是“大明队长”也不过分,因为实力就摆在那里,光是当年西班牙人没收李旦的金条就高达四万块之多。

而这仅仅是李旦财富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是全部所得都被西班牙人侵占的话,李旦也无法在倭国实现东山再起了。

李旦于1625年在平户病逝,继承李旦庞大产业的并不是李旦的儿子李国助或者李旦的兄弟李华宇,而是外姓人——郑芝龙!

郑芝龙能够后发制人,除了依靠自家兄弟所组成的小集团之外,再就是收买了李旦集团里的一些实力干将,而由他负责的与荷兰人的贸易也是可以拿出来要挟的工具。

李国助曾向荷兰人求助,要求双方联手讨伐郑芝龙集团,争取来个内外开花,一举将其剪除。

但没等荷兰人动手,郑芝龙便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证明了自身的实力,于天启七年率领数万海盗攻陷厦们,震惊朝野。

不信邪的荷兰人纠集了十艘大型战舰,准备击溃郑芝龙的舰队,以换取与大明的贸易往来。

结果迎头撞上了在附近海域巡弋的郑氏主力舰队,亲手酿成了10V300的悲剧,被对面打到连亲妈都认不不出来了……

在意识到郑氏的战舰好像比己方的士兵还要多之后,荷兰人终于放弃了用军事手段迫使郑芝龙屈服乃至战败的想法。

双方于1628年10月在停泊在漳州湾的荷兰战舰“德西”号上,签署了一份有关大批量采购生丝、砂糖、生姜、丝绸、胡椒等物资的贸易合作协议,也算是停战的直接证明。

但是荷兰人在水下紧着捣腾的爪子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选择了采用代理人的办法来遏制郑芝龙在福健至倭国之间的势力扩张。

得到了荷兰人私下支持的海盗钟斌、周三、李魁奇、陈盛宇等人,先于甩锅二年在同安县海域与郑氏舰队展开决战。

然而却是三战皆负,被郑芝龙的舰队夺沉战舰数十艘,毙伤数百人,从闽南追杀到粤北,可谓是一败涂地。

贼心不死的荷兰人随后便支持在这片水域后崛起的海盗刘香,妄图再次联合海盗的力量来打压郑芝龙。

新上任的大员最高长官普特曼斯宣布之前双方在“德西”号上签署的协议无效,有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只不过这次荷兰人的战略合作伙伴仍旧不太给力,刘香与郑芝龙在广河赤岗展开战略决战,却被对方斩首六百余人,俘获近千人。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刘香集团,普特曼斯亲率荷兰舰队在沿海地区进行劫掠,以牵制支持郑芝龙的大明水陆两师。

但这种隔靴搔抓的打法并未受到明显的成效,连荷兰人自己记载的战果上也仅抢到了猪、牛、马、羊之类的物资,最尴尬的就是某次出击居然抢到了一船西瓜……

见到用袭扰战的办法无法重创郑氏舰队之后,普特曼斯便决定亲自上阵,联合刘香集团,主动打上门去,敲开福健水师的基地——金门!

普特曼斯通过海盗在当地的细作得到了准确情报,郑氏舰队的战舰就停泊在港内,偷袭正好合适。

只是他并不知道,福健巡抚邹维琏早已得知实情,并调动附近兵马严阵以待,就等着偷袭前来偷袭自己的荷兰人。

荷兰与海盗所组成的联合舰队没等抢占先机,便遭遇了港内驶来的纵火船的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邹维琏与郑芝龙分工明确,官军负责岸上与港口,郑氏舰队则要实施海上歼敌,由于事先筹备,指挥有方,应对得当,便有了这次“料罗湾海战”的胜利。

当然,这里面仍旧少不了堪称戏精的甩锅爹,这可是本部长片大剧的主角啊!

崇祯皇帝鉴于荷兰人滋扰沿海,伤其子珉,遂将邹福健巡抚维琏革职回籍……

某太子对此不得不目瞪狗呆,暗挑大拇指,称赞自己的便宜爹又干了一次“英明神武”般的圣裁!

崇祯皇帝就属于那种认真看地图,浑然不觉自己把地图拿倒了的讲究人。

你要是指出他的错误,他就立刻会暴跳如雷,恨不得将你立刻腰斩了!

这货作出的所有圣裁,基本上有九成是错误的,余下一成也是侥幸得到了正确结果。

也许在崇祯皇帝眼里看到的世界与常人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否则这样的判断力就不能用低能来形容了……

在外面领兵打仗的将领,你要是按兵不动,崇祯皇帝会认为你拥兵自重,抗旨不尊。

吃了败仗的下场就不用说了,你要是打了胜仗,那就更不得了,分明是功高震主。

反正在这位皇帝面前,下面的人横竖都得死,唯一的利好就是可以选择怎么死!

都说蜀汉后主刘禅昏庸,但这位爷也没说把拥兵自重的姜维给砍了吧?

而以勤政着称于世的崇祯皇帝,在其执政期间,为其背锅的文臣武将不下数十人。

纵观千年华夏历史,只有这么一位皇帝,堪称昏君曝君的结合体,然后自认为非亡国之君!

无统军之才,无用人之才,无惠珉之才,属于正二八经的三无皇帝!

让打了胜仗的邹维琏背锅……

对此,某太子只能说:崇祯帝的世界,你不懂,脑子里面的海水太多,都特么开始往外溢了~!

朕很孤独!

朕很无助!

朕很惶恐!

朕最后怎么就成了孤家寡人呢???

等到没人再愿意为崇祯皇帝背锅的时候,大明也到了就被他给折腾垮的时候了!

连唐肃宗的本事都没有,一手好牌没等打,就被自己给撕了……

“殿下,总兵郑芝龙觐见~!”

“好!好!速宣!”

在内侍引领下,从院外走进来一位身形伟岸,相貌堂堂,颇有帅哥风范的中年男子。

虽然身着官服,但明显看得出这位并不适合穿这种衣服,一些部位有些褶皱和紧绷。

但瑕不掩瑜,虽然常年纵横于海上,但由于早年从事翻译与五官较为立体的缘故,确有些许儒将之气。

来人一甩长袖,跪倒在地,准备施礼:“臣郑芝龙叩见太子殿下,祝……”

幺鸡不等对方说完客套话,便立刻离开自己的座位上前搀扶道:“免礼!免礼!郑爱卿一路辛苦,繁冗礼节不必遵循,快坐下歇息!”

通过适才凑近观察,某太子发现郑老屁确实有点……

龙扬君的气息!

这可是当年魏王的宠臣,为了龙扬君,魏王可是无视了一大群美女。

为了报答魏王的垂爱,善舞长袖的龙扬君也是替魏王摆平了不少事,无愧是史上最出名的宠娘……

幺鸡刚才好像嗅到了一丝脂粉的气息,不知道是这只海贼王自带的,还是他身边某位小妾特意涂抹的。

根据一些砖家研究,郑老屁好像真的有点娘化!

因为“男娘”在本朝的福健海商之中,非常盛行!

对某太子来说,这貌似很恐怖,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郑芝龙之前是副总兵,但对照其发挥的巨大作用来说,这个军衔明显不对等。

某太子直接将其提升为总兵,作为自己监国初始,对郑芝龙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奖赏。

封为总兵自然无须来京觐见,只要兵部发文,授予本人印信就足够了。

但某太子有意授予郑芝龙伯爵之衔,还能世袭妄逆,这就很诱人了。

郑芝龙本人对于这个头衔也很期待,这意味着不但郑家被朝廷认可,还一跃成为了大明的勋贵阶层。

“本宫虽然年幼无知,却也听闻朝廷屡有奏报,言明郑氏舰队追击贼寇于海上,驱除红夷,保我海疆,功不可没,若是论功行赏,可与开国功臣徐达相当,封为公爵亦不过分。”

幺鸡先来个投石问路,刻意抬高郑氏的功绩,看看郑老屁如何作答。

“殿下万万不可如此谬赞,郑家穷于海上,幸得朝廷招抚,且一官被殿下擢升为总兵,已然是感激不尽,从今往后,郑氏上下定会为殿下效死命尔,再无他奢望!”

对于伯爵头衔,太子爷不发话,郑芝龙当然不会主动提出,否则就是自寻死路了。

“本宫在信中已然言明将会封爱卿为伯爵,自然不会收回。只是爱卿须为本宫办好一件事,本宫便可向朝廷申请,封爱卿为‘镇海伯’!”

幺鸡缺船运人,郑家正好可以出力,还能从中渔利,也算是没有亏待他们家了。

“一官不求封赏,只愿为殿下办事,敬请殿下吩咐,莫说一件事,纵使一百件事,一官也会尽心去办!”

郑芝龙这下可以确定,封伯确有其事了,否则定然会是个引自己赴京的借口而已。

当初他力排众议,决定赴京,可是遭到了自家兄弟的不少非议,现在看来算是虚惊一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