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90章:论功行赏

明末黑太子 第290章:论功行赏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打赏完陆毅之后,幺鸡又对刘青云、沈腾、高晓松等人论功行赏,不为别的,光是送进东宫账户里的二十余万两银子,便是这几位的功劳。

原来是代王朱传齎的,现在就归某太子所有了,这部分钱财是不会被收进太仓里面去的,所以他们都算得上是得力干将了。

按照百户三千两、总旗一千两、小旗五百两,职务最低的力士也有五十两银子的标准,今日便会将所有人的奖金拨发下去。

打赏的钱都是由东宫来支应,不会与户部的账目相冲突,实际上也是代王朱传齎给大家报销,毕竟从邪恶的王朴的虎口里脱险,怎么也要表示一番嘛。

杨进朝让内侍带着四个人去东宫的账房那里领赏,签名再按过手印之后,就能拿着凭证随时去兑换现银了。

作为平叛大同的参与者,领完赏钱他们还不能走,太子接待其他人的时候,就得在外面侯着,等待圣上的召唤,到了五点下班的时候才能离开。

不过也有相应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吃到惦记许久的牛肉拉面,众人吃过一次就上瘾了,一直盼望有第二次机会,今天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但太子的规定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每人最多只能吃三碗,不然就要被活活撑死了,吃完半个时辰之内也必须站着,用以消化,否则会发生胃痛。

“末将刘光祚、高杰、虎大威、李成栋、许定国、贺赞、贺诚叩见太子殿下,祝殿下……”

“好了好了!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来此便勿要多礼了,都免礼平身,赐座吧!”

这些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贺氏兄弟的兵马加起来虽不足一千,可在大同之战中也算是拼尽全力了,所以这次凯旋而归更要好生接待一番。

“本宫已从杨文岳的奏报中得知战果,是役诸将所部每战必奋勇争先,能够一日破城,追叛逆王朴至关外而正法,诸将皆是居功至伟,本宫甚感欢喜,若长此以往,定可扭转当下态势,实现中兴大明之夙愿,还望诸将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本宫定会不吝赏赐!”

话说回来,有了迫击炮助阵,加上特意用来破城的攻城车,你们在三日之内拿不下大同城就都是一群废柴了。

就王朴手下那群乌合之众,也能叫军队?

除了洗劫百姓之外,就没别的什么本事了。

比较起来,王朴所部的战斗力恐怕连刘光祚都不如。

就这种自不量力的玩意还想自立为王,脑子进煤灰了吧?

他亲手缔造起来的“前晋帝国”,貌似加起来也就立国十天而已。

然后就被前去征讨的大明王师给一巴掌拍死了,王朴父子都命丧荒野。

这就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因为冬季时临阵脱逃,害怕被朝廷惩处,就选择铤而走险。

要是直接走关外投奔皇太鸡,说不定也能被封个王爷做。

只可惜脑子不够用,犯二了……

瞧见杨文岳派人送来的“前晋”大旗,幺鸡真是快要笑出猪声了。

这分明就是想学后晋的石敬瑭,结果没人家的本事,没等拜皇太鸡为干爹,就被大明王师给弄死了。

要真是让王朴得逞的话,别说大同,就是整个山茜,乃至北直隶,朝廷都得被迫放弃。

只要辫子占据了大同,便可以绕开宣府与蓟镇,随时进攻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明军根本无力招架。

耗费巨资修建的宁锦防线瞬间沦为马奇诺,连最后的一点价值都会被抹掉,完完全全地成了摆设。

这次能够有惊无险的收复大同,没让这座战略重镇落入辫子之手,而且平叛部队的伤亡并不太高,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末将定谨遵圣令,必不辱使命!”

能够听到太子殿下的这番评价,诸将也是颇为高兴的。毕竟太子不像皇帝那么穷困潦倒,只要能够取胜,便会有银子可拿,不会让将士们忍饥挨饿。

尤其是高杰、虎大威、李成栋、许定国等人,在平定京营叛乱之后,又在征讨王朴之战中获胜,众人都是信心大增,一扫之前的颓靡之态。

“如此甚好!封高杰夫人邢氏为二品诰命夫人,赏银五千两,封子高元爵、甥李本深为偏将,各赏银一千两。刘光祚阻击有佳,赏银五千两。虎大威、李成栋、许定国三人皆作战勇猛,各赏银三千两。擢升许定国为总兵,虎大威官复原职,领总兵衔。贺赞、贺诚均赏银两千两,贺赞功过相抵,本宫既往不咎。各部伤亡将士均按之前抚恤标准实施,伤员可送入医院治疗,待伤愈后归队,所缺差额可上报后,由兵部如数补充兵士。”

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高杰,其麾下原有两员副将——李成栋与许定国,前者追杀王朴,算是居功至伟,后者则在城墙倒塌之后,率兵攻入城内。

这两人虽然能力出众,但都是极难驾驭之辈,尤其是许定国,完完全全就是一只永远都喂不饱的白眼狼,随时都可能成为第二个王朴。

某太子凝视了叩谢圣恩的许定国片刻,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现在斩杀功劳甚大的许定国,那么势必会引起高杰所部将领的极大不满。

由此导致第二次京城之变也说不定,但还是要耐心等待机会,许定国这种不愿居于人下之獠,早晚会有所动作,届时再将其连根铲除也不迟。

考虑到高杰麾下的胡茂祯、吴胜兆、王之纲等偏将也是能征善战之辈,幺鸡便将许定国单提出来,擢升为总兵。

许定国手下士卒入城后曾不听命令,洗劫百姓,啪啪妇女,杨文岳派人缉拿涉事士卒之后,许定国居然带兵还向其索要。

与杨文岳麾下副将张德昌所部发生对峙,几乎差点就打起来,好在被赶到的高杰阻止,最终弹压下去。

念及高杰,杨文岳才将这些目无法纪的士卒悉数释放,不过双方的梁子也就此结下,许定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杨文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写进了奏报里,某太子只是回复其安抚好各部,近期是没办法因此而惩处这个坑货的。

这七个前来觐见的将领里,高杰所部实力最为雄厚,刘光祚所部虽然人多,但若是虎大威与贺氏兄弟合兵一处的话,实力也能旗鼓相当。

之前刚刚封过高杰,这次就把奖励给了他的老婆邢氏,作为快递李哥的前妻,某太子要好好粉刷一遍李哥头上的帽子,让大家都能看得见才行……

高杰战功越大,邢氏便越发的光彩,李哥头上的帽子也就越发的闪亮,那叫一个刺激啊~!

好好利用高杰这路人马的话,其战斗力并不会逊于装备精良的东宫卫队。

在目前可以用来抵挡东虏南下的大明王师里,黄得功的勇卫营战斗力最为强悍,几乎可以与同等规模的关宁军持平。

这是在各兵种的数量都大致相当的前提下来做对比,要是关宁军那边全是骑兵,那就没法相提并论了。

孙传庭的秦兵与秦良玉老大妈的白杆军算是二档部队,杨文岳、曹变蛟、猛如虎等部略逊一筹。

周遇吉正在组建和训练的东宫卫队还得加以时日来磨合,现在连三档都算不上,连血都没见过,还不如王朴的那群乌合之众。

高杰的人马虽然此前多为流寇,后被招安,但其战斗力就摆在那里,基本实力就是二档部队,如果打顺风仗,比如这次征讨王朴,那就能当勇卫营来使。

只不过有时候会桀骜不驯,不太听话,有点功劳便会眼高于顶了。这种部队可以重用,但不能相信,在必要的时候,就要……

幺鸡本想将虎大威与贺赞、贺诚三部整合在一起,但是东宫卫队那边的骑兵缺编严重,亟待人员补充。

像祖宽这个骑兵旅旅长,所部定员五千,现在只招募到大约五百名算是基本合格的马卒,杂役倒是招了不少,可没法充抵现成的战力。

贺赞与贺诚的部队都是骑兵,班师回朝的尚且有近七百人,再从北直隶与山栋两地抽调一些,就差不多能凑足三千的定额了。

骑兵与炮兵是东宫卫队保命的本钱,至于步兵,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和粮食,想招多少都能招到。

某太子甚至考虑将虎大威吸收进东宫卫队,他的炮兵部队是参加过实战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实战一次比演习十次还顶用。

如果加进来的话,倒是不错,周遇吉麾下就有一个骑兵旅和三个步兵旅了,这三个步兵旅展开之后,就能让本阵变得更为稳妥一些了。

而且还能给朝廷省下一笔钱,户部也不用再为这两千人来买单了,每人每年消耗五十两银子,一年也要十万两之多。

进了东宫卫队,就加成为了某太子的私人武装力量,全部粮饷与军械开销自然由某太子来承担,无须户部支应一两银子。

“本宫听闻李爱卿在追击贼人王朴时被射伤,不知伤势如何?”

在这些人里,只有李成栋这个倒霉娃受了伤,幺鸡还要对其嘘寒问暖一番。

“末将有劳殿下关心,此乃皮肉小伤,末将筋骨康健,并无大碍!”

对于太子的问候,李成栋还是心怀感激之情的,有人安慰总比全然无视要好很多。

“本宫虽年纪尚小,不曾征战,可亦知箭伤乃是大事,稍有不慎便会落下残疾,李爱卿怎能如此大意?进朝,一会儿派人陪李爱卿前去医院诊治一番,务必要用最好的医生和药物,使李爱卿能够痊愈。”

这条狗还有利用价值,不能就这样就变成“铁拐李”了……

“是,奴婢遵命!”

对杨进朝来说,这事态好办了,他也知道主子正在要买人心,故而也要配合千岁爷一起演下去。

“末将叩谢圣恩,定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许定国被擢升为总兵,自认为功劳在其之上的李成栋自然有所不满,不过听到太子特意惦念自己,愠怒的情绪便被冲淡了许多,暂时也就不与许定国那厮计较了。

待身体恢复之后,定会再立新功,届时必将得到总兵一职,当下还是要静养一段时日。李成栋也明白疮口虽然不没有伤及骨头,但也挺深,的确需要多加小心。

“好了,没什么事的话,那就到这吧。想吃面的可以到那边去,本宫这里别的没有,就是拉面可以管饱!”

细细算来,某太子也就对拉面这玩意还算有些信心,哪怕是首辅大人只要吃过一次,再闻到那股特殊的香味,就会产生本能反应。

现在百官与商贾之中的很多人都是牛肉拉面的忠实簇拥,使拉面成为了与报纸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对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拉面这东西价钱不贵,却非常的好吃,而且符合太子提倡的勤俭标准,你就算吃加肉的PLUS版也不算违规。

首辅大人是陕茜人,自然好吃面,牛肉拉面正合其胃口,加之是太子准女婿所创,更是推崇备至,甚至在家用来待客,说是鼓吹也不过分。

在薛国观的带动下,尚书与侍郎几乎家家都成了御膳拉面的常客,而且由于顾客太多,尚膳监有点供不应求,所以必须要提前预订才行。

商贾也将买拉面视为一种投献方式,对象自然是太子爷,一天订购一百碗供家眷与仆人们食用,全年少说也要花出去五六百两银子。

还有一种大号投献方式,那就是在上做广告,不过由于版面有限,这个排队要等很长时间。

首当其冲的就是盐、茶、布、粮等商人,每家都希望获得独占一版的机会,但是其他同行是不会乐意的。

最开始在报纸上登广告的那两家茶商,起先被同行们视为傻缺,砸进去的银子连个响声都不会听到。

结果这两个商人得到的回报却让众人大跌眼镜,每日的收入曝增五倍以上,连当事人都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许多顾客都是看了广告之后慕名而来,这两家的茶叶好不好他们不知道,但是能上报纸的茶叶,大家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好茶叶。

其他家的茶叶也好,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敢上报纸呢?

这就是最大的症结所在,报纸的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

上报纸的茶叶就是好茶叶,这就是最简单的逻辑。

这俩位茶商起初就根本没打算赚钱,全当是示好太子爷。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大大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登门的顾客络绎不绝,还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人。

用六百两银子就能做到在畿辅地区声名鹊起,远至保定与天金,这是绝对的一本万利。

为此还急忙预订了下个月的版面,位置相同,却被主编方以智告知只有二十版之后尚有位置。

因为其他版面的位置全被其他商贾们哄抢了,要不是他们来的还算及时,连个犄角旮旯都捞不着。

方以智是念及这俩位是报纸创办以来的老主顾,才给他们半版位置的,不然莫说半版,就算是最小面积的广告位置都不会预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