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86章:该当何罪

明末黑太子 第286章:该当何罪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陆毅让手下将抓到的商贾都送往原来的府衙,现在就是厂卫的临时办公场所,吃住办公羁押嫌犯都在这里。

代王府已经变成了杨文岳的指挥部,作为克复大同的首功之臣,某太子便本着废宅利用的原则,将代王府赏给了杨文岳。

反正大同乃至整个山茜以后都不会有各种奇葩藩王了,代王府也就不会再供藩王居住了,若是贩售也没人敢买,还不如作为赏赐来使用。

宣大防区,以宣府为先,以大同为重。为了避免被辫子给包了饺子,重心便要设在大同,事先预留出一定的战略纵深,以便让明军撤退,或者说是跑路……

杨文岳在大同坐镇,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居所才行,代王府就非常合适。

当然,这么大的一座代王府,光是用来给宣大总督那就有些太过格了。

某太子索性将王府一分为三,左右两趟归宣大总督与大同知府居住,中间那趟则作为办公场所来使用。

从南面的裕门进入,则是大同府衙,从北面广智门进入,则为总督府衙。

这样文武各持一半,都能住上王府,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一旦有事还可以随时沟通商议,并且提高办公效率。

陆毅让二弟沈腾陪着东厂头目刘青云清点王朴余留下来的金银珠宝,也是送对方一个人情。

沈腾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东厂那边具体如何行事,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这也是在抓捕骆养性的事情上投桃报李而已。

临行前,太子特意叮嘱厂卫,代王府的财宝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真正的大头便是城里的晋商。

以王朴的尿性,就算胆敢公然向朝廷叫嚣,也不会贸然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因为晋商可以为其供给粮饷。

就算投靠皇太鸡,也须要依靠晋商给他牵线搭桥才行,不然皇太鸡才不会相信王朴那厮,王朴的亲笔信都不如晋商的一句话顶用。

“大哥,小弟听说晋商多从张家口堡将物品运出关外,我等在大同……”

要不是抓获王登库这条大鱼,高晓松都担心他们兄弟在大同要扑空了,回去无法向太子殿下交代了。

“三弟无须多虑,殿下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张家口堡之事殿下又岂能不知?只怕哪边已然动手了,此事切勿说与其他人!”

太子连勾结东虏的晋商名单都列出来了,怎么可能不知晓张家口堡的事情,陆毅揣测太子让他们在大同府行动的时候,宣府那边也会同时下手。

“小弟自当守口如瓶!”

高晓松这下就了然于胸了,太子出动如此规模的厂卫,就是要将晋商一网打尽,这种事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对外人泄露就要遭致飞来横祸了。

来的路上,众人都见到了不少流离失所的百姓,其中有很多都在冬春时分遭到了东虏的烧杀抢掠,所以对资敌的晋商,高晓松也就没有半点同情可言了。

京城的商人只是偷逃税款,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补上就行了。晋商所干的勾当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暗中资敌等同于叛国谋反,是要被诛九族的。

从宣大总督的重视程度就能明白一二,杨文岳特意拨给刘青云与陆毅各五百士卒,供其差遣,一旦所查商贾胆敢公然抗命,乃至唆使家丁进行抵抗,那便格杀勿论。

太子有言在先,为了找出晋商的账本、银两与藏匿之物资,莫说弄得大同城里鸡飞狗跳,就算是挖地三尺也在所不惜。

大军远征山茜,跟王朴打了一仗,算上各种开销与抚恤,几十万两就花出去了,这笔钱就必须有人给报销才行。

兵部要求户部追加拨款,户部要求杨文岳进城之后,就要连本带利地把此战的投资给赚回来,必须达到200%才行。

具体怎么赚,杨文岳是没有相关经验的,那就要倚仗太子的鹰犬们了,他们在这方面是驾轻就熟,属于资深业内人士……

“大人,找到账本了!”

一个藩子递交来两本册子,这都是从王登库创下的小箱子里找到的。

“银子呢?”

除了账本,陆毅最关心这个,因为这是太子最关心的物件,自己必须人赃并获。

“禀大人,已搜出四十三箱银两及财宝,正在装车运回府衙!”

这些商人可真是有钱,家财全然不逊于京城的商人,可是让参与搜查的藩子大为惊诧。

“好!城内窝点不止一处,命其家人都说出来,胆敢抗拒,便可大刑伺候!”

让这些晋商家破人亡又如何,他们所干的勾当让大明境内数以万计的百姓家破人亡了,这些晋商死不足惜。

陆毅攥着账本,又对高晓松说:“走吧,回府衙断案去!”

这箱子装两千两银子,四十箱也不过八万两而已,距离既定目标相差甚远,陆毅认为在城内的商贾身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抓住了名单上的一条大鱼,加上网内的一些小鱼,若是只带回二三十万两银子,恐怕根本就没法向东宫复命。

陆毅的心理底线是五十万两,哪怕让这些黑心的商贾都去卖儿、卖女、卖妻妾,也一定要凑齐这笔钱才行。

代王的家财那是归太子所有,并不会送入太仓,所以才会让刘青云带来的东厂藩子负责追查。

晋商赚取的带血的银子可是早就被户部预定了,为此户部还派过来一个大约五十人左右的小组,由一名郎中和两名主事带队。

其目的就是随行监督,并且参与押运,在大同封箱启运之前清点一遍,等抵达京城太仓,再当众开箱二次清点一遍,这样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太子监国之后,对中饱私囊的行为严加惩处,鉴于俸禄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只要不是利欲熏心的蠢货,都不会顶风作案。

要是被同僚或者家仆举报,因为了十两银子都可能搭进去身家性命,这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一般说来,每次行动完毕,不论文武,太子都会大肆犒赏有功之臣,得到的月俸将高过规定数额很多,所以很多人也就不会以身试险了。

在太子大力推广举报奖励制之后,很多人也就盯上此道了,同僚莫伸手,伸手看见必被捉!

只要厂卫们根据举报搜查对方宅院,搜出的银两高于官员自身积累的年俸,那就需要到镇抚司说道说道了,说不清楚的后果应该很清楚……

举报者能够得到蛀虫所藏金银的一成,反之,诬陷别人一经查实罪过等同于贪墨,这样就在无形之间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王登库,本官不知应当称呼你为先生、员外还是大官人呀?”

坐在知府位子上的陆毅嘴上很是客气,言语之中却带有一丝戏谑之意,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过一把当知府的瘾。

“草珉乃是一介布衣,并无功名于身,更未曾教授,大人比不拘泥于此。”

跪倒在地的王登库此时仍就是彬彬有礼,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还不清楚对方是否真的存有敌意,在摸清大致脉络之后才能有的放矢。

“大人”这个词也是之前见到藩子如此称呼,他才现学现卖的,不然还是须以“官爷”来称呼对方。

为了避免在行动时暴露具体官职,某太子才在厂卫里推行“大人”这个新式称谓,下属见到上司一律可用此称谓,免去了泄密的风险与繁冗的别称。

“王先生过谦了,在本官看来,你所作之行径大可当得起此称呼。本官看过这两本账目,王先生记账之精妙,非同一般,着实可当商贾后生们的先生啊!”

押往北镇抚司之前,陆毅还是可以在大同当地对嫌犯进行初步审理的,这是某太子特批的权力,因为担心在押往京城的路途上,嫌犯担心要被惩处,继而畏罪自杀。

陆毅已经大致浏览了几页,对照每月总额的进出账目明细,以及所缴税款,便可看出王家的买卖可是好得很,只不过在对外的账面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所有的门道都在对内的那本账上,就在上个月,王家的车队便向关外运出了不下三千石粮食,每石五两银子,入账一万六千余两之多,而对外的账本上只缴了三十二两的税费。

这还只是粮食这块,除此之外,还有盐、糖、茶、布、瓷、铁等物资,涉及银两高达两万七千余两,即使均按最低的三十税一来计算,也须缴纳九百两银子的税费。

偷逃税款倒是其次,上述物资都是不准出关的,因为关贸往来早已在朝廷的勒令下停止,擅自将任何物资运到关外,那便是俬通外敌之罪。

“此乃管事记录其行径,草珉委实不知实情,若非大人今番搜查,草珉还被家仆蒙在鼓里,被其诓骗许久,回去定当严惩此等家贼,所欠税费将一并补足,定然不会叫大人为难。”

王登库直接将责任推给了管事,谁记的账,谁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偌大的王家找个替死鬼很是容易,大不了给其家里多发些银两就行了,让其家人可以无忧下半生了。

“是么?本官怎么看像王先生的笔迹呢?可否请鉴定人士前来品鉴一番?对照王先生书房中的其他墨宝,定然会查个水落石出。对了,此册上并无管事的指纹,仅有先生一人的指纹而已,先生对此做何解释呢?”

陆毅打算先迫使王登库承认这是其自撰的账本,然后再一步步深入挖掘,让其没有任何抗拒的余地。

在太子提取指纹之后,厂卫们也都学会了这招,在审讯的时候非常管用,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会一模一样。

很多嫌犯都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理屈词穷之后不得不招供画押,否则就要被大刑伺候了,被锦衣卫“啪啪”之后,如果还能扛得住,便能享受“东厂一日游”……

“定是管事刻意诬陷草珉,找人临摹草珉字迹,指纹也定然是管事找人篆刻之后按上去的!”

既然王登库选择将污水泼给管事,那对方就要将所有罪责一并揽下了。

“那好吧,将管事请来,你二人当面对峙好了。要是对不上,就别怪本官翻脸无情了!”

陆毅就不相信管事能够一句不差的跟嫌犯对上审问的内容,除非是事先商量好了。

“大人,此管事已于围城之前去往太原府,至今不曾归来,想必是害怕东窗事发吧。”

王登库可不会傻到让锦衣卫得到当面对峙的机会,那自己必然会露出破绽。

“哦?是么?此人姓氏名谁?在何日出城?”

陆毅知道对方就是在胡说八道,倒是要看看这个晋商究竟是何等的奸猾狡诈。

“……此人……姓刘……名远……于三日前……出城!”

王登库只好现行杜撰出一个人名,只要让他早些出城,锦衣卫便无从查询了。

“原来如此,那本官就要问问你府上的其他人,是否有刘远这个管事了,若是没有,本官可就要对你用刑了!”

这种账本怎么可能让旁人来记录,他这纯粹是作茧自缚。

“……或许是……草珉……记错了!”

王登库的额头都开始冒汗了,账本被拿到,这就是自己最大的把柄被对方握在手里了,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那究竟是谁呢?”

陆毅气定神闲地坐在太师椅上,就等着这个嫌犯语结。

“这……草珉愿向大人献上白银万两,只求大人莫要追究!”

黔驴技穷之后,王登库只得祭出百试百灵的法宝——银子!

“没想到王先生还挺有钱的嘛,如此说来,这账本上的内容都属实喽?不然王先生也不会有如此雄厚的财力了!”

陆毅听说晋商有钱,没想到对方一出手就是万两银子。

只是这银子万万拿不得,锦衣卫上上下下都盯着自己。

有一人的嘴没被堵上,传到太子那里,自己便会大祸临头。

“大人就不必深究了吧?若是允许,草珉愿再加五千两!”

王登库认为对方还不肯退让,就是觉得自己开出的价钱没有达到对方的预期。

“一万五千两?”

陆毅也是对这个晋商赞叹不已,这么一大笔钱装箱的话也要七八个大箱子才行。

“正是!大人何不行个方便?”

见到对方正在犹豫,王登库便意识到机会或许真的来了,可以花钱买条生路。

“都记下来了么?”

陆毅也不作答,而是询问旁边的录入官。

“记下来了!”

为了避免遗漏,陆毅特意安排了两名记录官。

“嫌犯王登库先行偷逃税款,而后当堂行贿本官,敢问该当何罪啊?”

这银子是要拿的,但陆毅会从太子殿下那里领取,而不是在当下赚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