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59章:商议新城

明末黑太子 第259章:商议新城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幸好试射火箭耗时较长,加上沐浴更衣,很快就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不然某太子还得给薄珏免费科普一大锅航天知识,早点把这货撵去攒自行车才是王道。

既然都说了不能好高骛远,那就要脚踏实地,踏不了实地,踏脚蹬子也行,某太子可是对自行车寄予厚望,将其视为继磺胺之后,渣明的又一项高科技出口产品。

一辆赚五十两银子,一千辆就是五万两,每年制造一万辆自行车,刨去相应的成本,科学院的开销就能赚回来一半了,这也就是脑补状态,实际销售情况完全不会雷同。

但在薄大才子眼里,经过这两天的亲密接触,太子对天文地理知识,无所不通,可上天入地的机械,无所不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若不是有幸能得到太子的召见,他仍旧自命不凡,如今却深刻意识到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句话的精妙之处。

每一次与太子攀谈,薄珏都会感觉发散思维,开拓眼界,从未涉猎过的新知识犹如惊涛巨浪,令自身无比震惊。

也逐渐明白,自己的设想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与太子的诸多设计与规划相比,简直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只能变得小心谨慎,虚心受教了。

通过接触火箭,薄珏知道自己与太子的知识面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太子所想所言,自身闻所未闻,听到其内容更是茫然无措。

倘若不是私下与太子商讨巨型载人火箭,发现诸多问题所在,等宋院长主持会议时提出,只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制造能够飞天的火箭,便要学习基础化学知识,之前的那些配置火药的学问犹如小儿科,根本不值一提,薄珏只能耐着性子从头学起。

好在脑子还算灵光,不光是字母与数字,连化学元素周期表都被完整地背下来了,差的就是搞懂化学反应方面的知识了。

要造飞艇,抽时间还得攒自行车,其中涉及航空、动力、机械等诸多知识,工作日常安排地又很紧凑,于是薄珏便告退,回去刻苦钻研去了。

揭暄那家伙也是一并去看过了火箭试射,不过好像有所顿悟,回去便一头扎进自己的宿舍,估计又要趁热写本心得体会了。

这些天都在忙着撰写关于跨海作战的纪要方略,比自己还忙碌,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薄珏还有要事去做,也就无暇顾及他了。

幺鸡见到“挖矿的”终于告退了,才长舒了一口气,幸好刚才没告诉他硝酸可以用来制造成像原料,不然这货非得把自己给弄毁容了不可。

而且某太子相信,只要薄珏了解了成像的原理与工艺,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摄影发烧友,非烧到二百五十度不可……

翌日朝会,在上朝之前,没有太子的提前知会,首辅与次辅还都不知道所需商议的是何等要事。

较于皇帝在位时,如今内阁的工作量下降了不少,难度也大为改观。

除了太子需要批阅的奏疏之外,被打回来就有三种,留中不发,留中不奏,留中不批。

留中不发,就是太子已经批复完毕,但处于某种考虑,要内阁延迟下发。

留中不奏,就是太子看完,就当没看见,内阁也就当没上奏这份奏疏。

留中不批,就是太子看过,但是暂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批复圣裁。

像两淮盐务有三十万两税银不翼而飞,这种蹊跷之事要是批复下发,抓住案犯,也要人赃并获才行,不然就成了长期无法结案的悬案。

只能采取留中不发的办法,然后调派厂卫进行暗访,采用非常手段一举才行能达到目的,事情一旦闹大,别说银子,你就是连人都抓不着了。

御史上奏的内容,有的需要小题大做,有的则需要大事化无,具体情况须具体对待,尤其是对于渣明的这些蛀虫,就不能使用常规办法,不然都得竹篮子打水。

“今日朝会,本宫想听听关于修筑京师新城的汇报,张国维,张爱卿是工部尚书,主要负责新城的设计,就由爱卿来为本宫介绍一番吧。”

不能提南下剿寇,就要给大臣们找个饶有兴趣的议题,大家还都等着在新城置办家产呢,所以某太子也要顺应下属的心愿。

作为新城的最大地产商,带着狗腿子们供同致富就可以要买人心了,而且用这种办法的投资成本不高,收益却让人心动。

太子殿下问及自己的份内之事,张国维作为大明的AAAAA级工程师自然责无旁贷,出列疏言道:“启禀殿下,依臣测算,新城仅四面城墙,其造价便须二百万两。城内建筑,不含皇城,则需二百万两,含皇城,则需四百万两,总造价为六百万两白银。若户部每年拨款一百万两,除皇城之外,新城可在四年后竣工。工部预计征召五万劳力,进行施工,现周边测量业已展开,本月开始征地,预计于五月初开始挖掘城墙地基,城墙将于年内竣工。”

本来修建城墙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但是太子非要另辟蹊径,按照西式堡垒的方式来建造。

这么设计倒是可以固若金汤,即使东虏调集上百门红夷大炮,都未见得能敲开新城的大门。

可问题随之而来,造价高昂首当其冲,自大明开朝以来,还没听说过哪座城池光城墙就需要两百万两银子。

太子执意如此,张国维也只得领命照办,只要银子不是工部来出就行,哪怕将新城修成一座巨型堡垒,工部也能办到。

这只是张国维的乐观估计,修一座大殿便须不下一二十万两银子,只怕光是皇城,没有三五百万两银子都下来不来。

要是在朝会上将这则内容上奏,势必会引起朝臣们的议论,于太子不利,看在经常打麻将赢钱的份上,张国维也就选择避实击虚的策略了。

幺鸡细细思量老张头的报告,貌似也没多大水分,而且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也就同意了这个预算草案:“本宫有言在先,皇城与宫城均无需户部拨款,今太仓虽较为宽松,然银两来之不易,不能因私而废公,本宫会从内帑调拨资金,予以修筑,此事无须工部与户部费心。工部仅需做好新城城墙、城内衙门及公供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便可,户部今年先拨付两百万两银子,保证城墙部分的修建,从明年开始,每年拨付一百万两,保证城内建筑的修建。”

四百万两银子建一座新城,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尤其是城防,是重中之重,阶梯式城墙、马面棱堡、反斜坡外加碉堡式城楼,就是让辫子见到新城的神龟外形,就会主动放弃攻城的打算。

即使辫子真的想用炮灰来试探新城的防御能力,也会让他们不虚此行的,不打死打伤几千人,都对不起耗费这么多银子修建起来的城池。

等到京师新城修建完毕,那就是东方第一要塞,甚至是世界第一城,比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还要坚固。

没有巨型臼炮,光凭红夷大炮是不可能实现破城目标的,除非采用挖掘地道的办法,不过有诸多棱堡做掩护,这个办法也不会轻易成功。

这两百万两银子的城墙经费要花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行,对新城来说,固若金汤可不只是个形容词。

听说太子要用内帑来建造皇城,张国维闻言大为感动,这样自己的工作就轻松不少了:“殿下英明,臣定竭尽全力修建新城城墙。”

至于内帑是否有钱,那就不是他该襙心的事情了,而且听说紫金债券售出了上千万两银子,说明太子计划用募集来的银子来修建新城的皇城,那应该是完全够用了。

太仓压力不算太大,户部尚书李侍问也出列应承道:“若新城仅须户部支应四百万两银子,分三年支付,当是不难做到。”

要让户部一次性拿出四百万两银子,那李侍问就肯定不会答应了,死活都要进行一番唇枪舌战。

改成三年建设期,支付模式为“二一一”的话,对于年入两千五百万两银子的户部来说,的确不是什么棘手之事。

杨文岳率兵前去大同讨伐王朴,李侍问的心思则早就飞到晋商的家财上面去了,五百万两银子对于户部来说可是一笔巨款。

还没运入太仓,户部尚书就在惦记着如何花销了,既然太子说晋商富可敌国,那决计没错。

最近二十年,东虏从辽东及关内各地劫掠了数千万两银子,其中近半都会用来购买所需的粮食与铁器。

晋商是其最大的卖家,由此产生的收益自然是无比惊人的,所以李侍问笃信太子对于晋商家财的估算,而且只高不低。

对于这种卖国求荣的叛徒商贾,李侍问没有半点的怜悯之情,最好悉数抓获,将其家财一点不剩地全部充入太仓。

太子说不用户部为新城的皇城拨款,李侍问是非常高兴的,这就意味着能够节省至少两百万两银子了。

换作是皇帝的话,那决计不会少,光凭前番内帑剩余的那点钱,莫说兴建新城,就算是百官月俸都难以支应。

太子监国,利弊均现,擅权倒是让朝野无奈,投票制更是令大家错愕,可是由此带来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不愁银子了。

只要朝臣们服从圣裁,那么太子就会用白花花的银子来让朝臣们称心如意,不论是每人的月俸还是各个衙门的开销,都不会受到制肘。

太子在几个要员打麻将时便说过,钱不是万能的,但万万不能没钱,此话虽然市侩庸俗,可其中的道理却令人不得不信服。

尤其是对于户部来说,若是太仓没有银子,那堂堂大明的户部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衙门了。

通过这么多天的博弈,大家都明白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太子负责赚钱,群臣负责花钱,只要不中饱私囊,一切都好商量。

谁要是不服,大可以跟太子互换位置,让你来赚钱,太子和群臣来花钱,那该人肯定不会同意。

换作以前,用四百万两银子来修筑新城,群臣一定会认为圣上疯了,因为户部根本就连一半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如今户部可以轻轻松松地支持修建新城,而且不会伤筋动骨,诸如辽西军饷及各地的以工代赈计划都可以同时展开。

在这一个月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太子殿下还说要雇佣倭军登陆辽东来对东虏境内进行袭扰,此举无异于痴人说梦。

“新城所用的城砖硬度如何?”

银子是有了,监工与劳力也就为了,就差码长城了,但砖头质量一定要保证,不然就是典型的超级豆腐渣工程了。

“敬请殿下稍后,臣这便遣人奉上所用城砖!”

张国维早有预料,但凡要事,太子均会过问,城砖自然不会放过,他便有所准备,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过了不到五分钟,便有工部官员捧着一块硕大的样品前来,看样子很吃力,这玩意倒是不轻。

张国维顺势接过来,宏声介绍道:“殿下,此砖重达八斤,臣曾亲自测试过,可抗刀斧与鸟铳,用来筑城着实不错。”

殿内的很多人,包括漂亮亲妈在内,都是首次看到单独的一块完整的城砖,大家见到的要么是城墙,要么是被轰城残破不堪的砖头瓦砾。

幺鸡心里一换算,八明斤就是将近十斤,倒是不轻,按重量来算,应该挺敦实,不过耳听为虚,还要现场测试,以正视听。

“诸位爱卿后撤,派名大汉将军上前一试!”

某太子当然不会让狗腿子上演胸口碎城砖的把戏,但起码要在众人面前用腰刀砍几下,不然大家都对样品的硬度心存疑虑。

众人散开,两只内侍搬来一张桌子,将城砖放在桌子上,有幸出场的大汉将军倒是膀大腰圆。

先是对皇后与太子深施一礼,然后大步流星上前,抽出挂在腰间的利刃,轻轻的落下,算是瞄准的步骤,接着将腰刀抬起,飞快地向下劈砍。

“当~!”

幺鸡觉得光听声音,会以为这货砍到石头上了,说明城砖的硬度的确可以,否则就是热刀切黄油了。

大汉将军又接连尝试了两次,前后劈砍了三下才收手撤回原位,样品首先被送到皇后那里观瞧,继而是某太子这里。

之后被拿去给朝臣们传阅,大家不住地点头,算是认可了城砖的品质,因为面对如此势大力沉的劈砍,上面只留下三个很小的缺口。

用这样的城砖来筑城,完工之后确是能够让朝廷放心,东虏必然不敢觊觎京师新城。

若新老二城能够形成犄角之势,东虏心生忌惮,朝廷便可高枕无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