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48章:两大支柱

明末黑太子 第248章:两大支柱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横山拓也上午就在皇城里侯着了,中午内侍已经为其送过午饭了,可考虑到下午很有可能得到大明太子的召见,所以根本就不敢多吃,勉强给自己的肚子垫了个底就算完事了。

真要是往饱了吃的话,下午必然会犯困,他可不愿意好不容易才等来的机会,因为自己的睡意就这样错过了,更害怕犯下大不敬之罪而激怒太子。

“无须客气,先生请用便是!”

从此之后大明拉面就将拉出国门,拉向亚洲了,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冲出亚洲,拉向世界呢。

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步,自然要走得稳健一些才是,眼前这货走南闯北,吃过百家餐馆,更品尝过明倭双方的高级菜品,能征服其味蕾便算出成功了一半。

“……殿下如此厚待鄙人,鄙人恭敬不如从命了!”

由于上午朝会结束的较早,朝臣们用餐时间也就提前了,作为外宾,更是可以享受到一品大员的待遇,横山拓也的午餐吃的也比较早,而且顶多吃了个半饱。

所以到了下午,肚子未免就有些不高兴了,尤其是问道牛肉拉面飘散过来的香味,几乎让他垂涎三尺,横山拓也在本土从未闻过如此奇香,堪称天下一绝。

等到热气腾腾的一大碗拉面上桌,直接将横山拓也的一半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大明太子若是不开口的话,他几乎要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不过即使主人吩咐过了,当着林林总总这么一大群人的面,独自吃面,他也有些矜持羞赧之色,如果是普通人围观,自然没什么,但对方的身份尊贵,自己就有些唐突了。

但美味食物就在眼前,横山拓也急切地希望品尝到其中的味道,想来想去,只得将夸大的袍袖遮挡在面前,免得让大明太子看到自己狼吞虎咽的窘态。

对于倭人喜好的口味,某太子有些拿捏不住,即使吃过很多后世的东瀛土特产,那也是三百多年之后的偏好,当下还要重新做市场调查才行。

在贵宾吃面的过程中,幺鸡都没有再说一个字,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这货把一大碗拉面吃完,喝地连汤都不剩,看起来自家的产品还算是拿得出手。

“鄙人敬谢殿下赐面,此等美味,鄙人在鄙国都不曾享用过。”

横山拓也吃干喝净之后,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可当着太子的面,又不能再要一碗,而且还得马上夸赞所食之物才行,毕竟这种汤面的味道实在是好极了。

“只要先生喜欢吃面便好,先生若能说服德川将军阁下,本宫便将此面的秘方交予先生,先生即可成为倭国境内唯一知晓秘方的商家,每年售出上百万碗拉面,想必不成问题。”

某太子这等于就白送对方一万两银子,这买卖若是经营得好的话,那赚的钱就远远不止这个数了。

至于这货会不会经营面馆那并不重要,即使不会管理,只需将总代理牢牢窝在自己手里,转售各地的面馆经营权就行了。

“鄙人多谢殿下厚恩,定会尽快返回倭国,说服将军阁下!”

有了汤面的秘方,就等于掌握了发财的秘诀,横山拓也仿佛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银山在向自己招手。

“此面仅为感谢先生的礼物之一,再有便是大明以前每年从贵国进口五千支鸟铳,也就是贵国所称的‘铁炮’。今后每年将会进口一万支,其中的五千支将直接向先生旗下的作坊采购,为期五年,总数为两万五千支。”

这个只是最低数额,如果扩军速度过快,而大明的各个军火工厂赶不上进度的话,那就向倭国方面追加订单,哪家质优价廉,哪家就会得到这笔巨额订单。

横山拓也闻言大喜,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意,考虑到还有汤面的好处,便做了大幅度的让步:“多谢殿下,鄙人麾下作坊将以每支七两的成本价向殿下提供足量铁炮,且保证性能,其中若有瑕疵,可立即更换新品。”

幺鸡知道大明的鸟铳,兵部采购价少则八两,多则十两,这货开价七两已经算是很够意思了,因为这里面还有海运的成本。

对某太子来说,只要能够及时列装新部队,从倭国多买一些也无伤大雅,实在不行,就将每年的进口量提高到两万支。

想到这里,便再画了一张大饼:“先生果然是豪爽之人,既然如此,本宫便可放心大胆地向先生采购鸟铳了。如若第一个五年订单顺利完成,本宫便会与先生续约五年,并愿意扶持先生成为倭国最大的武器商人。”

倭国也有很强的军火生产能力,足以满足十万大军的常年作战需要,但在德川二货大将军的打压之下,本土已经没有什么大型战事了。

军火订单极具萎缩,相关的从业商人只能向海外拓展市场,尤其是大明和东南亚地区是各家厂商重点发展的客户。

横山拓也原先每年只能出口大约一千五百支铁炮,其中有三分之二会销往大明,算是兵部对口的几家主要进口鸟铳供应商之一。

现在太子开了金口,自家的出口量便一下子被拉升到了六千五百支,几乎在一夜之间便跃居倭国铁炮商出口量的三甲之列。

虽然利润已经微乎其微,可好歹也算是攀上了大明太子的这层关系,而且还有汤面秘方作为补偿,里外里这么一算,不但不亏,反而赚得比以前还要多不少呢。

横山拓也最先想到的事情便是回去之后便要立即招募工匠,大幅度地扩充自家作坊的产能,这可是与大明太子定下的生意,必须按时保质保量的交货才行。

为了保住这项生意,要尽可能地提高铁炮的质量,一旦查验之时出现残次品,便可以为对方立即进行更换,所以要比定额多运过去一些才行。

如果大明太子真的能够兑现诺言的话,那么五年之后,订单总额势必会翻倍,这样才能扶持自己成为倭国最大的武器商人。

但做生意都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合作伙伴的情况来对生意进行相应的调整,五年之后的事情没人能够言之凿凿。

大明太子小小年纪,便能说出如此敷衍商人的言辞,当真像市井传言的那般不好对付,自己必须加倍小心才是,而这个宏伟目标,横山拓也只当这是个愿景而已。

“想必先生已然看过《京师日报》了,若是能在贵国也开设如此一家报馆,发行类似的报纸,必定能够大获成功。本宫可将经营报馆的策划书交予先生,不论先生自用也好,向将军阁下进献也罢,都能算作本宫的一份心意。”

《京师日报》可是个年赚万两的买卖,放在倭国也是如此,即便盈利金额缩水一半,那每年也是个能够落袋价值五千两银子的生意。

除了大名与各地的将军及财力较为雄厚的之外,倭国没多少人能年入五千两银子,落到某个人手里,其他人必然会心生羡慕嫉妒恨。

“殿下英明宽厚,鄙人对殿下感激不尽!”

即使大明太子不这样安排,横山拓也也打算拿回去几份报纸献给德川将军,如何行事便是上峰的事情了。

哪怕相关人员不会,仿照《京师日报》的版面,作出相应的内容,印刷出来便可上市贩售了。

如今有了策划书,那他便可以事半功倍了,德川将军看过之后,定然会心悦诚服,对自己大为赏识的。

“先生乃是贵客,无须这般客套!”

本来还想送你家二货将军一辆自行车,可这玩意做起来很费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家将军是个大胖纸,弄不好车胎都会被他给压爆了。

真相骑上自行车的话,最好先减肥三个月,去掉三十斤肥肉才能试驾,毕竟这货的手下也不忍看到自行车被他们的将军屡屡压倒爆胎……

想来想去,把白糖送给二货将军,让他自行定价,这已经算是一份超级大礼了,如果能够砸得他答应出兵,届时在送过去几辆自行车也不迟。

这样一来,上家、下家以及中间商都得到了各自中意的东西,绝对算得上是一次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的真诚合作。

从京城到江户,少说也需要十天,弄不好一来一回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就算德川二货大将军同意出兵,还要商讨具体兵力,那边还要调动人马。

等到万事俱备,倭军上船启航,估计都要到六月份了,抵达辽东半岛算六月中旬。

打到九月中旬就得收兵,再冷的话,就会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还得配给二货大将军不少抚恤银两。

这么一算,前后也就能围殴辫子三个月的时间,就看倭军的作战效率有多高了。

五万倭军打五千辫子,场面就是一边倒,完全没啥问题。

对方人数增加一倍,如果不是辫子精锐的话,仍然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要是一万五到两万的话,估计倭军就有点吃不消了,除非二货大将军这边派出了的也是精锐才能硬钢。

辫子兵力高于两万的话,那倭军就可以果断选择溜之大吉了。

然后从另外一处海滩登陆,几乎开启五万打五千的体感游戏。

假设倭军一打一,不是辫子的对手,那就五打一,甚至十打一好了。

确切地说,倭军利用舰船的优势,可以在半岛的任何一处形成十倍于敌方的兵力优势。

在短时间内,对防御登陆地点的辫子进行毁灭性打击,在其援兵抵达之前便能将其聚歼。

利用这种神出鬼没的海上游击战术,倭军完全能够打得皇太鸡将复州以南的半岛兵力以及百姓撤至内陆地区。

否则即便皇太鸡仍旧宣称控制着半岛全境,也对战局无济于事,负责防御该地的“大清王师”的某部人马随时都有可能被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倭军歼灭。

除非皇太鸡在一气之下,将半数辫子主力调往半岛以图击退从海上进犯的倭军,稳住该地的局势。

但这样一来,在夏秋之际与倭军拉锯了三个月,等到入冬十分,恐怕“大清王师”已经没有多少余力入关劫掠了。

某太子的计划是让倭军至少吸引五万辫子,这样皇太鸡在冬季入关的兵力就只能在十万左右。

如果像历次一样兵分两路进攻关内各地的话,明军集中优势兵力,重创其中的一路还是很有可能的。

同时让王在晋下令辽西各部出去得瑟一下,不求有功,只须他们向东北方向孟浪一百里然后拍马回来便可。

佯攻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某太子是可以肯定的,但也要做出一定的进攻姿态,让当地的辫子守军紧张起来才行。

要是在半岛发动的夏季攻势情况不错,入冬之后,也可以让倭军前来助战,赚一个月的快钱,打完套现就能回家。

雇佣兵在欧洲地区是非常流行的,而在华夏大地上,早在战国时期,齐国便大规模采用了雇佣兵模式来应对周边冲突。

对此,荀子曾予以猛烈抨击,称雇佣兵乃是“亡国之兵”。

但雇佣兵能够成为一项生意,这就说明较于同行们有着明显的优势特点。

首先,战斗力要高,起码比雇主的部队强出一筹,将战场上奋勇作战当作自身的推销履历,才能引起雇主的兴趣。

其次,性价比高,雇佣兵的价钱虽然贵,可参照其战斗力进行折算,总是能够落在雇主的承受范围内。

最后,雇佣兵名声不好,可在单次战役时,少有临阵倒戈的情况发生,因为对一个雇主失信了,其他雇主也就不敢用了。

在短期内,某太子还指望不上自己的东宫卫队,能够组建起来便可迅速投入战斗的,就只能是陕北的三万新军。

孙传庭的秦军便是基于榆林等地的珉兵武装组建起来的一支强悍之师,因为部队里都是自家的兄弟与乡亲,只要粮饷充足,便会士气高涨,勇猛无畏。

公元前105年发生的阿劳西奥战役,便是三十万日耳曼部落武装对十六个罗马军团展开的猛烈进攻。

尽管罗马方面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在一天之内,所有参战部队全部被敌军歼灭,是“部落”对“联盟”的一次辉煌胜利。

对于眼下的烂摊子,既然官军炮灰部队已经无所作为,那么某太子在军事上便要依赖珉兵武装与雇佣兵这两大支柱力量。

陕北珉兵分成三期培训,每期整编三万人马,总计九万。

加上五万倭军,这就算是北方牵制辫子入关劫掠的主力部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