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41章:地洞御敌

明末黑太子 第241章:地洞御敌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用卖保险的销售策略只能忽悠二傻子,哪怕在战场上十换一,辫子早都吓得跑回到树林里去了。

有人会说就算是十万头猪,敌人也得抓一会儿……

说这种话的本身就是一头猪,因为人有一个猪没有的致命缺点。

人是会投降的,而猪不会!

辫子这次入关劫掠,在进攻济宁时,佐领祖大春就被守军击毙。

祖大春与祖大寿什么关系就无须赘言了,他是怎么加入辫子的,想必更不用解释了。

结合当下的敌我态势,想要让各路明军不投降、不溃逃、不被全歼,唯一的办法是尽可能地避免发生野战,据守城池,等辫子抢够了,自然会撤出关外。

这个策略看着很是窝囊,可能够保全明军的有生力量,避免主力遭到辫子的毁灭性打击,新兵随时可以招,可要做到能够出战,至少要锤炼两三年。

跟辫子打野战不是喊两句口号,撒几十万两银子,大家群情激愤,就能战而胜之的。

真有胜利光环的话,别说辫子了,就算是威震天与紫薯精,都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

某太子也不想让大明百姓四处打洞当耗子,无奈形势逼人强,明军眼下在地面上就是打不过辫子,这是明摆着的事,不论是朝廷官员还是黎民百姓都一清二楚。

嘴上还死咬着抗虏不放,信誓旦旦地要舍生取义,绝不苟且过活,可心里早就认怂了,不主动开门迎接“大清王师”的驾临,那都算是有骨气的了。

明军收缩兵力,在多处战略节点屯以重兵,那么势必将放弃诸多地区,尤其是顺天府还是平原地带,根本就没什么天然屏障可言。

为今之计,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号召村珉们深挖地洞,让辫子们就算站到他们头顶,都没办法将百姓们怎么样。

只是冯元飙并不认同太子的战术,反唇相讥道:“我泱泱大明,幅员辽阔,带甲百万,曾几何时,百姓竟然沦落到以鼠辈之法,而苟且偷生,又有何颜面连见列祖列宗?此法亘古未有,一旦实施,必定贻笑大方。上愧对太祖高皇帝,下有悖我大明亿万黎民,万不可行也!”

朝廷下令各地的百姓要像老鼠一样打洞,莫说百姓们反响如何,就算是各地官吏也会予以抗拒。

看来这个老东西真是很顽固,幺鸡收起笑容,问道:“那不知冯爱卿有何保境安民之良策?”

说我的地洞战术很陋,你要有高见,本宫还是可以洗耳恭听的,别告诉老子你特么啥也不会,就会一个劲儿地狂喷。

既然太子问起,冯元飙便脱口而出:“臣以为当下太仓丰腴,朝廷须整饬武备,重建京营,修缮边关,以御顽敌,长此以往,卫戍无虞,京城安稳,而奴酋必被擒也。决计不应用旁门左道,危害非浅,有伤天和,实乃误国误民之术也,望殿下明鉴!”

幺鸡也听明白了,这货完全就是长了一颗榆木脑袋,属于油盐不进的玩意,与之前的刘宗周黄宗羲相差不大。

那就顺着他的策略往下说,看看他还能不能答上来:“依冯爱卿之策,朝廷今岁须组建人马几何?随需银两几何?‘长此以往’是指几年?在此期间若是东虏再次入关劫掠,乡村百姓如何保护自身安危?”

老冯头的两位副手王家彦与金之俊都是第一次上朝,可已经明白太子年纪虽小,却绝非能够敷衍了事糊弄过去的,同僚们所传太子精明非凡确系不虚。

面对太子的一连串问题,冯元飙不慌不忙地说出自己的远景规划:“臣以为须重建京营十万兵马,各地再行编练十万兵马,加之洪承畴与孙传庭所部及辽西诸部,总计不下四十五万,足以应对东虏之威胁。编练二十万,每人花销四十两,合计八百万两,持续五年必然可以令我大明王师重整旗鼓,击退顽敌。乡村百姓穷困潦倒,东虏早已劫无可劫,自会转危为安,此乃上策也。”

幺鸡听了挠了挠头,良久无语,兵部尚书就特么这个水平,那还设立兵部干嘛?

真是越老越糊涂,你这是纯粹是糊弄甩锅爹的高招啊,随后高声冷言道:“冯爱卿可知如今士卒每人一年便须五十两银子,这还不算犒赏奖励。二十万人马还需购置粮食、草料、武器、弹药、盔甲等诸多物资,年花销不下一千二百万两之巨。如此眼界真有愧兵部尚书之头衔,敢情太仓的银子都是给兵部准备的,其他六部都要乞讨过活了!说什么百姓自会转危为安,真是大言不惭,难道让让百姓去祈求东虏不杀、不掠、不柔躏他们?自诩为上策,实则为狗屁不通之策。来人,免去冯元飙兵部尚书一职,致仕回乡!其职由王家彦担任,陈新甲任兵部左侍郎。”

表面忠心耿耿,实际冥顽不化,换作甩锅爹,就真信了,因为杨嗣昌那个死胖子就是这么忽悠甩锅爹扩军备战的。

结果就是三饷越收越久,百姓越活越苦,到头来流寇是越剿越多,最后膨胀到把前去围剿的官军都给吞噬掉了,直接端掉了甩锅爹的老窝。

当然要编练新军,但绝对不是这个法子,一下捣鼓出来二十万,质量参差不齐,还无法马上投入战斗,这种完全没有作战经验的部队到了战场上就会被辫子一口吃掉。

再说也要量力而行,就算户部近期收入很多,倒是能够应付眼下的诸多开销了,也不可能仅供兵部大肆支取,否则必将重蹈辽饷的覆辙。

今年上半年的扩军目标就是给黄得功的勇卫营补充兵力,恢复战斗力,再让周遇吉组建东宫卫队,如果孙应元能够恢复身体,再建立北厂。

除此之外,就是三万榆林新军,以及让秦良玉扩编白杆军了,其他部队想要扩充人马的话,就得参照各自所取得的战绩了。

别看就这么几支补充和新编的部队,总预算就不下五百万两之巨,在没有得到晋商的钱包之前,某太子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扩军备战了。

晋商ATM能贡献五百万两的话,拿出其中的六成来充作军费,再劈一半来专门饲养新军,那也就是三万人而已,这还得是步兵,养骑兵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殿下若是不听忠言,我大明江山必危在旦夕!”

冯元飙根本就不会服输,老气横秋地告退,在他看来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太子根本就是在一意孤行,早晚会自食恶果……

“你那忠言价值一千二百万两银子,本宫着实听不起!按你所言之逻辑,若是扩军四十万,耗资两千四百万两银子,岂不是更忠之言?居然敢让百姓自生自灭,你真是枉为读书人!削籍!永不复用!”

刚才让你致仕算是轻的,你还不知好歹,这下连退休金都领不了了,舒坦了吧?

王在晋之前被削籍,现在复起,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正好填进去,他应该会很欣慰的。

把这段对话内容刊载在明天的《京师日报》上,你很快就会知道“声名狼藉”的含义了。

等到老东西滚出大殿,幺鸡才重启话题:“鉴于当下之形势,本宫有意将全线被动防御改为重点主动防御,其大致意思便是将兵力集结在畿辅地区的诸多战略节点。以步兵与炮兵为守军,以骑兵为机动兵力,不与东虏进行野战,我军主要进行守城,若敌来进攻,固守便可,骑兵伺机偷袭其辎重粮草。乡村先挖地洞,待敌来犯,百姓下地洞实施防御,这样便能让东虏无计可施。”

没有二三十万兵力,根本就守不住长城防线,朝廷也不值得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太多的本钱,一旦被清军包饺子了,届时连哭都来不及。

以京城、天金、保定为三大战略枢纽,组成一个防御三角,向周边辐射,县城与卫所驻军,附近的乡村都深挖地洞,以此来抵挡辫子的入侵。

这招既不用死很多人,也不用花很多钱,而且比较容易做到,辫子又没办法逐一清除,是眼下最为简单实惠的战术策略。

幺鸡见到一头雾水的阎应元,明白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便主动说道:“阎爱卿初来乍到,想必与诸位爱卿一样,都不知道这地洞战术的巧妙所在,本宫便解释一番。地洞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下挖洞,看似苟且钻营,却能保护百姓性命。洞口须设计巧妙,可在灶台、床下、马厩等多处设置,洞口可设有假洞口与真洞口,以此来迷惑敌人。进洞之后,有深邃的洞渠,里面设有陷阱、翻板、刺孔,用以对付来犯之敌,又能防火、防烟、防水。而百姓躲在其中,能够起到隐蔽、生存乃至反击之功效。各村不但可以挖掘一层地洞,只要土质坚固,还可以挖掘双层乃至三层地洞。对内要实现户户相通,对外要能够村村相连,做到狡兔三窟,令东虏茫然不知所措。百姓则可攻防兼备,待时机成熟便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个人仰马翻!地洞看似鄙陋,实则为一座地下堡垒,更能让东虏无从下手,只要胆敢进洞,进来一个死一个,进来两个死一双!”

不管是辫子的勇士还是旗主,你觉得自己够厉害,那你就下来试试,保证叫你爽歪歪了。

里面黑漆漆一片,点着火把都看不了多远,而且洞里面极窄,完全没有躲闪的空间。

只要一根长矛或者一把弓箭,就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作用。

有时甚至都不需要弓箭,只要做个翻版陷阱,下面插上一堆锋利的钎子,就可以逮到猎物了。

更重要的是,辫子在里面既不能骑马,也不能多人并行,只能一个一个地送人头,这样的好事实在是再美妙不过了。

“殿下英明,此策实乃我大明百姓之福也!”

薛国观起初以为地洞就是在地下挖个洞就算了,没想到看了图画,又听到太子的一番解读之后,与之前的设想有天壤之别,当真是克敌制胜之战术,倒是真有几分刘军师的特色。

“臣附议首辅之言,乡村有此地洞,百姓便可全然无惧东虏之威胁!”

礼部尚书冯铨是薛国观的头号粉丝,在首辅表态之后便旋即跟进,虽然跟冯元飙一个姓氏,可脑子却比老东西要灵活得多。

“臣亦附议,殿下所述之法甚为精妙,看似简陋无比,实则内涵丰富,东虏铁骑虽悍,却奈何不了地洞,倘若轻敌入洞,定然遭到重创。”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也接踵而至,相比前上司那种动辄上千万两银子的策略,太子这招花销无几,作用却立竿见影,不得不点头称道。

这仨人完全是在拍马屁,可众人却挑不出来多少毛病,因为太子说的头头是道,而且的确是那么回事。

不管是多么强悍的敌人,只要进洞,便会遭到暗枪暗箭的射杀,没有地方可躲,更没有地方可逃,转身就是自己的同伙,根本就没有任何闪转腾挪的余地可言。

只需要少量的村珉在洞口防护,便能让数十乃至上百个东虏士卒无可奈何,在不了解下面情况之前就轻易下洞,其结果便是遭到灭顶之灾。

刚刚被晋升为兵部尚书的王家彦看了半晌示意图,严肃认真地询问:“殿下,此图甚为机密,若是被东虏所获,地洞战术之功效岂不将荡然无存?”

他的意思是东虏士卒看懂地图之后,便能下洞抓人了,这样地洞战便对敌人没有任何作用了。

幺鸡还不相信辫子会傻到这个地步,便抿嘴笑道:“此图仅作为示范,待政令一下,各村均会因地制宜,挖掘出各具特色的地洞,故而所有地洞都不会完全一样。倘若东虏真的按图索骥,来个刻舟求剑,那我等便有好戏可看喽!”

这就是个测试智商的博弈游戏,哪边更傻,哪边就会输掉自己的性命。

估计辫子连吃几个亏之后,便不会轻易下洞了,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地上守株待兔。

村珉们只要还有粮食,就不用急着出来,先行侦查一番,再让大家都上到地面也不迟。

王家彦闻言也就释然了,如果各村的地洞都不一样,那东虏拿到任何一副地图都无法使用了。

每次下洞都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还得很不情愿地留下几具尸体才能撤出去。

然后大家就耗着呗,看谁更有耐心。

幺鸡别的没有,时间这玩意,多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