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29章:两攻两防

明末黑太子 第229章:两攻两防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将造好的新枪按照质量分成四等,甲等为高于平均水平,此等数量较少。乙等为基本合格,可以交付三军。丙等为稍有瑕疵,在改进后便可合格。丁等为残次品,必须回炉重造。每支新枪都价格不菲,绝不允许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敷衍了事、监守自盗等情况发生。有人若敢铤而走险,忤逆本宫谕令,便是与本宫为敌!”

至少是十五两银子的一支新枪,你给我整一堆猫腻出来,那就等着被厂卫们收拾吧。

各个兵工厂的负责人都可以按照计件的方式赚银子,这是正大光明的渠道,无可厚非。

已经给你们指了一条明路了,你们还不愿意走,非得顶风作案,那就别怪本宫不客气了。

“臣绝不敢欺君罔上,定遵圣谕行事!”

局官刘峰可是知道小太子的厉害,一个连姥爷的府邸都敢抄,连数千俘虏都敢杀的人,对他们还会心慈手软不成?

现在跟自己温文尔雅地说话,并不代俵自己回去之后便可阳奉阴违中饱私囊了,这样的人有上千,连同家眷在内,马上就要被发配山栋去挖矿了。

谁欺负太子年纪小,谁就是傻子!

有人会觉得太子才是黄口年纪,凭什么听他摆布?

只要大家都不听,太子与皇后便会成为众人的傀儡而已。

但是你别忘了,你又凭什么肯定别人能跟你一条心呢?听你摆布呢?

有人敢抗令不尊,便有人会奉旨行事。

凡是长脑子的,都会意识到眼下才是讨得圣眷最好的机会

因为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熟轻熟重是非常明显的。

做大事却想着耍小聪明,这样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当官当傻了,另一种则是根本就没当过官。

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同僚的生命来给自己的仕途铺路,从而抱住太子的鸡大腿,自己全家就一辈子都高枕无忧了。

如果脑子好使,那么太子想搞谁,你就马上摇旗呐喊,阵脚助威。

要是脑子不太好使,那太子吩咐怎么做,你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

出卖同僚这种事,以前很多人都做过,最后都败于官场规则之下。

究其原因,就是皇帝不敢与文官集团针锋相对,也就保护不了举报者了。

现在为了尽可能快地增加财政收入,莫说杀鸡取卵,就是竭泽而渔,某太子都干得出来。

举报同僚的事情,只要被核实,不但可以保住自己全家的性命,还能弄死冤家对头,何乐而不为?

某太子不但提倡官吏互相监督举报,还鼓励家里的管家、仆人、丫鬟拿着证据去举报自家老爷,有功者可得抄出金银总额的一成。

受了委屈又无法反抗的某些下人们便将此举作为伸张正义咸鱼翻身的天赐良机,只要拿到证据,下了决心,便会破釜沉舟地跑到厂卫那里去报到。

迄今为止,举报者业已达到八十七人,举报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最幸运的一个家伙得到了三千八百两银子的赏银,快快乐乐地搂着丫鬟女友开始全新的幸福生活了。

有了这笔钱,只要不乱花,哪怕是在京城,都能住上大宅子,雇佣好几个仆人,得到跟以前的主人一样的品质生活。

不少暴发户去买正在处理的蛀虫宅院,之所以能够豪掷数百两,甚至上千两银子,他们兜里的银子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某太子授意厂卫会保护举报者,他们所得的银子都有相关收据,可以随意花销,只要不是违反了《大明律》,便能逍遥快活一辈子。

《京师日报》隔三岔五便会刊载一次相关的奖励办法,刺激众人的眼球,天长日久,哪怕是再胆小怕事的人见了也会开始心动。

盔甲厂的这两个家伙自始至终都做得还算凑活,某太子也就给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力,来管理更多的工匠,而且还能得到计件提成的奖励。

只要手头的工作能让上峰满意,那么某太子并不介意管理兵工厂的头头们每年赚几千两银子,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老实听话辛苦工作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盔甲厂已经开始实施某太子所推崇的新式管理办法,除了基本工作时间外,按照完成数量与质量进行嘉奖,在规定时间内,造出的合格产品越多,赚地银子也就越多。

以前工匠每月不过二三两银子,现在只要工艺精湛,月入四五两是很容易做到的,掌握特殊流程襙作技艺的高级工匠甚至可以达到月入十两。

“尔等还须制造一批特殊枪支,枪管口径暂定为半寸,管长为四尺,锻造工艺与新枪一致便可,枪重须控制在十三斤以下。如若难以做到,便可将枪管长度缩短到三尺半。枪管内须拉出膛线,寿命不得低于新枪寿命的一半。先做四支样枪,试射过程与今日相同。在量产之后,成本须控制在每支五十两以下。最重要的是,这批枪的精度均要达到新枪的甲等级别,不得有任何低于此等级的产品,该枪的部件均要用上乘物料。”

与新枪草图唯一不同的是,这种枪可以安装千里镜,也就是望远镜,结合其较长的枪管与里面的膛线,其作用便不言而喻了……

幺鸡希望大怼朝的第一代狙击步枪在射击一百步距离的目标时,误差不会超过一尺,不然就失去了狙击高价值目标的意义了。

考虑到装填较慢,本来还打算采用类似猎炝的双管,但考虑到安装瞄准镜之后,枪重已经很大了,不便于士兵携带,所以就作罢了。

但为了保证命中精度,替代办法就是一组配备主副射手两人,均装备狙击步枪,不论主射手是否命中目标,副射手都要开枪,打中两枪总比一枪的杀伤更大。

由于狙杀效率较低,所以明军的一个狙击小组编有六人,组长一人,射手两人,保护两翼及后方的士兵三人。

具体的战术就是找个不容易被留意的犄角旮旯去打嘿枪,打中就算捡着,打不中扭头就跑……

某太子给狙击枪项目的预算是一万两银子,包括枪支、子弹、瞄准镜,伪装用的吉利服以及马匹另算,人员从黄得功的勇卫营里抽调。

假如用这么点钱就能荫死皇太鸡或者尔衮汤圆,那就太超值了,即便没那个运气,打死旗主或者百十来个巴牙喇护兵也不错。

狙击兵全部使用铅弹头的米涅达姆弹,只要能够打穿布甲,继而钻进表皮,目标没被当场击毙,也会彻底丧失战斗力。

唯一的问题是,狙击步枪的远距离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

如果四尺加上拉膛线还是不行,那就只能把枪管延长到五尺了,长度跟后世的狙击枪差不多了。

眼下大明的兵工厂已经具备了拉膛线的能力,虽然很难拉出非常规则又漂亮的螺旋形膛线,枪管的质量也难以尽如人意,可毕竟该有的技艺都像那么回事了。

第一代狙击步枪算是试水产品,可以借此来总结缺点和弊病,在接下来逐步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摸索过程,一蹴而就的想法在这个项目里暂时行不通。

“臣遵命!”

刘峰不知道太子为何吩咐他做这批火铳,圣上也没有对此进行解释,他也只能理解为要做成比新枪性能更高的产品了。

好在每支枪的成本可以达到五十两,这样一来,可以襙作的空间就大一些了,因为拉膛线是极其耗费枪管的。

哪怕枪管已经合格,但在拉膛线的时候出了问题,那这根枪管也就算是彻底报废了,一点改善的机会都没了。

这个活计也不那么好做,但太子已然决定了的事情便不容更改了,只要自己还是盔甲厂的局官,那便要全力以赴。

“此事不急,在两个月内拿出样枪便可,厂里须以生产新枪为当务之急,同时鸟铳的产量也不得耽误。”

幺鸡明白自己光是心急是没用的,从各厂抽调过来的人员还待整合,工匠需要熟悉新枪的工艺流程,模具还要制造,这些都需要时间,狙击步枪项目就得顺延了。

每年的鸟铳产量不能低于六万支,不然前线的炮灰部队就得重新拾起冷兵器与敌人作战,新枪的产量也不能太少,不然东宫卫队就得用鸟铳凑数。

如果新枪的产量上来了,还可以顺势给勇卫营换装,燧发枪再不济,射速也比火绳枪高50%,而且士兵也不用背着火绳去作战了。

银子不是问题,某太子已经预留了七十五万两银子,来制造五万支法兰西“查尔维尔”1777式燧发滑膛枪。

周遇吉这边留两万支,再拨相同数量给黄得功的勇卫营,余下的部分可以分配给厂卫使用,但估计要等到明年才行。

就算从四月初开始正式批量生产,每天可造一百支合格产品,到年底也才能产出不到三万支新枪,所以列装计划看上去是任重而道远。

燧发枪并非是西方独创,大怼朝的火器专家毕懋康于甩锅八年,在其着作《军器图说》便介绍了燧发枪的原理与构造,书中称之为“自生火铳”。

所做的改进与西方燧发枪别无二致,但却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推广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了,《军器图说》也被辫朝视为**……

之前受到张凤翔的牵连,毕姥爷被迫致仕,重新被朝廷启用之后,正在楠京做户部侍郎,兵器专家去管理金融,明显是不务正业。

考虑到毕姥爷已经年逾六十八了,蹦达不了几年了,幺鸡便将其调往京城,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至少人家对燧发枪的构造可是如数家珍。

就眼前这两位业内人士,加上盔甲厂里的一堆工匠,挖空心思绞尽脑浆才捣鼓出来四支样枪,有了毕姥爷以及其他大拿级人物的帮助,所遇到的难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了。

某太子要盔甲厂变成大怼朝境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型枪炮生产工厂,可能的话,再将盔甲业务部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工厂来进行生产。

比起火炮与新枪的工艺流程,制造盔甲就容易多了,除了西方米兰式的板甲,其余种类的盔甲,厂里几乎都能生产。

譬如这次呈上来的“鸡头盔”,就是厂里根据幺鸡所绘制的草图制造出来的最新产品,尖尖的前脸很像鸡的喙,故名“鸡头盔”。

后面开盖,前面是全封闭的,只留有两条细细的横向开口,便于眼睛观察敌情,下方的两个孔洞是用于鼻息。

这种头盔看似笨拙,但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消清弓在近距离给明军士兵造成的伤害,尤其是直接避免被对方一箭爆头。

虽然有近八市斤重,戴上就很难灵活扭动头部,只要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就足够了,其他的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当~!”

内厂提督太监李凤翔精选了五名臂力甚大的弓箭手,分别在二十步、十步、五步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对头盔进行施射,结果无一能够射穿目标。

“不错!”

幺鸡对结果非常满意,然后翻看其里面的构造,尤其是要亲自看看内部空间够不够大,在冬季作战时,士兵都会戴上棉布头套用来保温,如果空间较小就不适用了。

“一个是要保证防御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另外一点,就是要做成不同的型号,以方便头部尺寸不同的士卒来佩戴。”

这种头盔都做成一个型号的,那对列装部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有脑袋大的家伙不戴头套都不一定能穿的进去。

新头盔最大的特点是鸡喙的位置足够大,足以让吃货们往里塞点东西,如果候命时间上了,即便不摘头盔,也能照吃不误。

“再有就是新头盔要与新式盔甲配套,在脖颈的部位要进行特殊防护,这是非常致命的位置,被箭矢射中便会有性命之忧。”

不用硬铁盔甲防护的话,那就要用锁字甲、麻布、皮革等多层符合式装甲来抵御了,不然任何人被射中脖子,基本上就废废了,黄得功就是这么挂掉的。

幺鸡是不允许自己的士兵乃至将领被因为这个漏洞而被对方给一箭秒杀的,只要是王牌部队,在上战场之前,都要武装到牙齿才行。

按照自己的设想,新式全身盔甲,头部重八斤,躯干和手臂重十七斤,腿部重五斤,总重三十斤,加上火枪,战斗全重四十市斤,已经接近士兵在战时的背负极限了。

笨是笨了点,但是防御力极高,从以前的一级防御提高到了目前的二级防御。

火枪与手榴弹折合成两攻,狗腿子就是两攻两防,大体上不可能被辫子一击即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