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95章: 瓷杯为怀

明末黑太子 第195章: 瓷杯为怀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像薛国观这样的文官,自打当官以来就没怎么见过放炮,近距离用肉眼观察的机会更是从来没有,这下来个十连发,着实让准岳父吓得不轻,感觉双腿发软,走路都有点跛脚。

对孙传庭和洪承畴这样的统兵都帅来说,这种事早就司空见惯了,而且恨不得爆炸威力越大越好,这样才能克敌制胜,这其貌不扬的迫击炮确系一款不可多得之利器。

为了给自己的老丈人和没见过阵战的文官们压惊,也是庆贺紧急赶制出来的样车与迫击炮都通过了测试,某太子破例允许中午每人可饮一碗酒。

但不可多饮,下午还要去看看殿试的情况,喝得摇摇晃晃,说话都大舌头的话,让生员们瞧见,都以为朝廷大员都是一群酒鬼呢。

眼下无需开朝会,但也是工作日,由于京营发生叛乱,预定的休息日被无限期推迟,所有在京城内外驻扎的部队都全天候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变。

城内搜捕茶商的行动还在继续,不是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就是被弓箭射伤的跑路者,某太子规定只能生擒之后带回去审问,不能当场击毙,否则就是杀人灭口,私吞家财了。

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茶商,幺鸡不对其抱有任何的同情与怜悯之心,这么有钱还一毛不拔,整个大明只能有一只“鸡”,忤逆圣意的“铁公鸡”都得死。

“殿下,补缴齐五十年偷逃税款的十五位茶商求见!”

杨进朝等到太子是晚饭,才禀报这件事,免得影响到主人的食欲。

“……嗯,宣吧!”

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茶商,真是不见厕所不口渴呀,就是一群欠收拾的货,这不都老老实实了么。

“草珉叩见太子殿下,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们干别的不行,说这贺词可溜了,十五个人竟然说的整整齐齐,就跟某些演唱组合似的,一点都听不出弦外之音,该不会是事先排练过吧?

第一批有五人补齐了税款,见到他们被狱卒释放了,马上就有人跟进,于是又有十人释放,其余的再想照搬就来不及了。

因为某太子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茶商,数量太多不好管理,就这十几个就足够用了,再多就是给自己添堵了。

“行了,看来尔等也都是明白事理之人,懂得进退取舍。既然愿意听从本宫劝解,本宫就无意追求,从下月开始,今后商税为十税二,尔等均须照实缴纳。”

幺鸡也没让这些苟且钻研之辈马上起身,在东宫有资格坐着的,都是朝廷的重臣,有资格站着的,不是内侍宫女就是总兵侍卫。

这些卖茶叶的,还曾经胆大妄为的偷逃过巨额税款,先跪一阵子吧,也好清醒一下头脑,免得再犯傻。

“敬请殿下过目!”

杨进朝毕恭毕敬的呈上一个册子,里面是这十五人家里所补足的税款,最低的有五万余两,最高的逼近二十万两。

有的同行也许会比这多得多,不过他们没机会交了,全家都被厂卫们给“啪啪”了,算是死有余辜。

“草珉定当本本分分,守法经营!”

“草珉从今以后,万不敢偷逃税款!”

十五家茶商总供缴纳了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虽然里面可能仍旧有所隐瞒,办事人员还有从中渔利的部分,某太子也不打算继续追究了。

幺鸡将册子递还给杨进朝,示意他传阅给朝臣们瞧瞧,看过银两金额的大臣都是一副触目惊心的模样。

还有一张清单,是各家购买的紫金债券数额,算是给太子个人的“投名状”,五万两起步,没有上限,最高的一家居然买了三十万两,这是真有钱呢。

所有茶商买的都是十年期的,不过谅他们到期也不敢取出来,连索要利息的念头都不会有,一换一的话,谁取出来银子,谁就要把自己的脑袋送进去。

幺鸡看完了纸上的内容,又见到奴颜谄媚的茶商们的刻意迎奉,便轻笑一声,随手拿起身边的茶杯说道:“呵呵!本宫想来宅心仁厚,慈悲为怀,轻易不会严厉惩处,但某些人也不要以为本宫软弱无能。从今往后,尔等之中,谁若是阳奉阴违,继续愚弄本宫,本宫就让厂卫帮谁吃下这个茶杯,让此人知道,‘瓷杯为怀’的意义所在!”

某太子打算今后每年光茶税就要收足一百万两,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那就抄茶商们的家,死活都要抄出一百万两,总之不管使用任何办法,都要从茶叶买卖里榨出一百万两出来。

“啪~!”

说完就将手里这个茶杯扔了下去,摔在地上,碎成大小不一的数十块残片,将跪在地上的茶商吓得直哆嗦,那惊恐表情就跟上午首辅大人见到爆炸时差不了多少。

诸位大臣都对“慈悲为怀”的新解很是错愕,但一想到茶商偷逃的税款也就释然了,眼前的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被查抄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大头。

“当然了,本宫也不会一味的打压尔等,经商逐利,无可厚非。只要尔等今后本分贩茶,自然有好处可寻。原本京城茶商众多,难以管理。今后本宫就允许你们这十五家茶商在城内贩茶,外地茶商非特批不得加入。若是除了贩卖假茶、偷逃税款、倒卖东虏等事,本宫自然也会找你们这十五家!尔等回去之后,可成立一个行业协会,统一制定每种茶叶的批发与零售价格,明码标价,不得蒙骗顾客。选出一个会长与两个副会长,负责代俵所有茶商觐见本宫,如若有事,本宫也会召见会长进行商讨。”

既然交了保护费,就要给你们点甜头,京城市场就被你们十五家给垄断了,可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提高茶叶价格。

不但不能提高,还要适当降低售价,来让利给顾客,也是给某太子三分薄面,不能跟以前一样使劲涨价。

如果这个计划可以顺利实施,就可以将管理面积扩大到整个顺天府,从而有效控制茶叶从陆路通道走俬到关外。

目前帝国海军虽然比东虏同行实力更强,可依然还无力约束泛滥成灾的海上走俬活动,还需要约一下郑老屁,商量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

从江南至辽东的航线,最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就是茶、盐、粮这三种大宗消费品,除此之外,丝绸、瓷器、脂粉、药品也很热销。

还有一种商品需求量极大,那就是熟铁,尤其是精铁,运抵辽东立刻可以兑换成现银,因为可以用来制造红夷大炮。

对辫子来说,获得战略物资有两条路,一条是入关劫掠,另外一条就是等着卖家送货上门。

所以在某太子看来,任由形势这么发展下去的话,辫子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越难对付,时间长了就是养虎为患了,更何况老虎已经长大了。

只要给予郑老屁足够的好处,郑家舰队出动上上艘战舰就足以封锁黄海北部海域,同时加强对江南各港口的管理。

但凡有商船胆敢硬闯封锁线,在朝廷战舰鸣炮之后再不降帆减速,仍旧向北航行,一律击沉,落水人员按资敌谋反罪惩处。

“行了,该说的,本宫都说的差不多了。余下的,就看尔等的表现了。表现得好,自然另有嘉奖。表现得不好,就想想自己如何‘瓷杯为怀’吧,都跪安吧!”

银子收了,好处给了,聪明的家伙都知道怎么做,自以为聪明的家伙也会知道怎么做,用不了一年,就能看到收效,要死要活,都在个人的一念之间。

作为奖赏,某太子赏了茶商们每人一碗牛肉拉面,来自大内的味道真是让他们欲罢不能,不少人都是提前吃过午饭才来的觐见的,可还是把面条都吃了,连汤都喝的一点不剩。

用完御膳,交口称赞是必须的,而且也的确很好吃,如果在城内有这么一家面馆的话,大家一定天天都去吃,一碗面卖两三钱银子也照吃不误。

召见茶商只能算是消化食的副业,今天的正事有两件,上午是要测试“半自行火炮”与抽查量产化的迫击炮,下午则是看看殿试的情况,尤其是生员们的答卷。

“启禀殿下,今岁参加殿试的生员有七百七十二人,皆已应答完毕,礼部与翰林院正在全力批复答卷!”

两个衙门动用了近百人参加批复,一人要批七八张试卷,批一张用十几分钟,全批完也要。

第一、二、三题都属于填空题,要么是地理,要么是计算,答案一目了然,写错就扣分,很好批复。

从第四题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题,就较为难办了,税收、迁都等问题都是很是棘手,考生一不留神便会如入歧途。

尤其是第六题,关于什么上什么下……

考生们答得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呵呵!”

幺鸡随便抽取了一位考生的试卷,看了看,不由笑了出来。

他的答案是——房梁在上,门槛在下,东屋在东,西屋在西,肥肉肥,瘦肉瘦,皮薄,馅厚!

看得某太子真是无言以对,你还不能说人家答得有误,因为光看其答案,还的确是那么个意思,也对得上。

“……”

负责次辅吴甡接过来一看,面色不禁有些羞赧,真到底是谁教他的?答题竟然如此市侩,这可是殿试,试卷要被圣上阅览的,真是愚不可及,有辱斯文。

这只怕又是哪个例监生员的“杰作”,这些生员质量参差不齐,今番试卷又让太子殿下阅览到了,真令国子监蒙羞。

幺鸡又从另一桌批号的卷子里抽出来一个,这位考生字写的很是漂亮,前三题全部答对,到了第四题,也就是征税那道题时,其答案内容却是坚决反对征收三税。

“……我朝自开朝以来,便以农耕为本,太祖高皇帝以低税鼓励商贾经营活动,时至今日,此祖制业已根深蒂固。今昔朝廷更不应与百姓争利,使得民怨沸腾,难寻生计,重蹈万历年间之覆辙。广征税种乃是倒行逆施之举,重税盘剥更非长久之计,内臣官吏借朝廷之权威,定使商贾竞相退却。如若冒然广为施行,必成商业衰退之弊政,致使各地府库无商可征,无银可收……”

幺鸡大致浏览了一遍,也就知道这货的用意了,看了一下他的总分,竟然有七十二分,想必在考生里面算是比较高的得分了,不过这立场就……

拆开封好写有名字和隶属地的部位,答案就水落石出了,来自漂亮亲妈的老家——酥州,这就是东林老巢的地盘,支持征收多个税种才怪。

他的观点就是把要农户收税收死,也不能加征三税,否则就是与珉争利,农户是否属于珉,他就不想回答了,户部吃紧那便是朝廷无能,与其毫无瓜葛。

对于迁都,这货是极其不赞同的,泱泱大明岂能迫于东虏压力而将都城南迁?

不管形势如何,必须死死顶住,皇帝不行了,太子也要钉死在京城,一步都不能后退!

税不能多征,都城更不能南迁,要以理服敌,又不能与珉争利,这是何等明智之策的啊~!

“如此大才,当去陕茜任职!”

幺鸡说完就将这位考生的试卷送给了新任陕茜巡抚左懋第,后者又不傻,好赖话还是听的出来的,接过来第一时间就看出端倪所在了,秒懂了太子用意,执意抨击太子的决策自然是要倒霉的。

太子免去了三饷之后,就指望倚仗三税来度过眼下的难关,朝廷上下都明白,三税关乎江山社稷,危急存亡,这是大势所趋,绝不是某些人说抵制就能抵制得了的。

抽出第三份试卷,幺鸡脸色一沉,就直接扣下了,没有传阅给手下看。

等翰林院掌院刘正宗过来禀报所有试卷都已经批复完毕,参与批卷的人员都在殿前候命,某太子才开口:“哪位爱卿名叫陈之遴?”

“臣,陈之遴听候殿下差遣!”

“陈爱卿是哪年的进士呀?”

“崇祯十年一甲二名!”

“不错嘛!知道自己做了何事么?”

“恕臣愚钝,还望殿下直言!”

这货还在假装不知道,这是打算死扛到底了,幺鸡也不想直接戳破他的好事。

“我大明为何时至今日疲糜不堪,重疾难返?皆因可为大用的人才太少,而苟且钻营的人渣太多,且人渣道貌岸然,横行于世!何为人渣?就是长得像人的渣滓!此物连粪便都不如,因为粪便至少还可用来灌溉农田!譬如某些敢为殿试考生填写答案的翰林!陈爱卿说是不是这样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