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63章: 勤王先锋

明末黑太子 第163章: 勤王先锋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从山海关到京城,直线距离为三百公里,算上拐弯也就三百五十公里左右,即传说中的七百里。

这段路程当年袁都督率兵勤王走了两天两夜,算上动员起兵,筹备粮草,半路歇脚,也算是不慢了。

幺鸡是三月十五当天晚上之前向山海关方向发出的御使,今天是三月二十一,过了五天多时间,传圣旨的藩子速度应该不慢,差就差在回来的这帮人。

现在还没得到相关的禀报,按袁都督的行军速度,洪大爷这已经算是标准的龟爬了,眼下又不会担心被辫子劫杀,只能用正在马上思考人生来解释了。

洪大爷莫非是因为拥兵甚多,所以要待价而沽?还是想直接自立门户?用他手下大军来改朝换代?

就这段路,“兵贵神速”的快递李哥带着快递小哥们走了六天,以至于把江山都走没了。

幺鸡觉得洪大爷再不现身的话,自己也要跑路去天金了。

京城刚被三大营祸祸完,勇卫营都打残了,秦兵倒还算是善战,可两部人马加一起还没人家一半多,洪大爷执意想做赵匡胤的话,某太子还真是挡不住。

“启禀殿下,宣府总兵杨国柱率两千精骑回师,业已抵达东直门外!杨国柱在宫外侯旨!”

“……嗯!让杨爱卿进来吧,所携人马就地休息。另传本宫谕令,让黄得功将城内粮草分拨出一些!”

总算来个一个勤王的,幺鸡还以为老洪头这是要另起炉灶了呢。

之前推测的有偏差,洪承畴麾下有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杏山总兵刘周智、辽东总兵刘肇基、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宣府总兵杨国柱、蓟州总兵白广恩、山茜总兵李辅明,以及在锦州即将被围城铁桶的祖大寿。

虽然不是松锦大战时所指挥的那八位总兵,可数量已经达到了,还多出一个来。

此时唐通驻扎密云,曹变蛟尚在遵化,王朴远在大同。

老洪头即便留下辽东原有的六个总兵,这时候只带着杨国柱、李辅明与白广恩所部返回,也算是忠心护主了。

三个总兵加起来少说也有一万五千人马,杨国柱算是前部先锋,为老洪头过来打探虚实,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

“末将杨国柱叩见太子殿下,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内侍的引领下,迎面走来一位浓眉大眼,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中年壮汉,顶盔贯甲,背系大红披风,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大将风范,风尘仆仆地走上前来,见到太子,立即跪倒施礼。

“杨爱卿星夜兼程,殊为不易,快快请起,无须多礼!”

幺鸡嘴上这么说,心里则在腹诽不已,当年袁都督就够一说,你们比袁都督还够一说,真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就是这货在冬天放了卢象升的鸽子,自己与王朴、虎大威一起跑路了。

这个人说怯战吧,他还是敢打的,最后在松山进攻清军时战殁。

要说是一员悍将吧,还缺少卢象升那种力挽狂澜的决心和意志。

比逃跑为先的王朴强一些,比一心抗敌的卢象升差得多,属于半吊子总兵,比秦兵那几个总兵稍微好一点。

“末将惭愧,未能前来及时护主,还望殿下责罚!”

在路上,杨国柱设想了多种可能,譬如有人趁皇帝有恙之际发动兵变,结果到了京城附近就发现还真是这样,最感到懊恼的是,等他率部赶来之时,兵变即将被平息了,没赶上建功立业。

听说京营哗变了,这是多好的事情啊,对每个久经战阵的总兵来说,要收拾好吃懒做的京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如此大的礼物,竟然没捡着,都让远道而来的秦兵给独吞了,心里真是郁闷加窝火。

“无妨,不知洪爱卿现在何处?”

幺鸡根本就不关心眼前这货,只要见到洪承畴就行了,明末总兵有一大堆,督师就那么一两个,死一个的话,自己的战略部署就要乱套。

“……制军或已过通州,旋即将至!”

杨国柱并不清楚洪承畴的具体位置,只知道中军的推进速度也不算太慢,等自己进宫面圣之时,他们应该可以看见京城的轮廓了。

“洪爱卿此行带有几位总兵?”

只要知道老洪头带着几个总兵,就可以猜出他的大致兵力了,通常来说,一个总兵麾下少则五千,多则一万五千,跟贺人龙所部的兵力差不多。

“禀殿下,制军携前屯卫总兵王廷臣、蓟州总兵白广恩、山茜总兵李辅明及末将回师,命末将率精骑先行一步,制军所统大部人马随后便至!”

杨国柱猜不透洪总督的心思,说是若遇不测,便可不必上报,先行力战退敌,但就这两千骑兵,真遇到事也不够干嘛的,所以一路上杨国柱还是小心翼翼的。

“那便好,爱卿可曾饭否?”

这么下去的话,自己的东宫很快就要变成大伙的食堂了,但是该吃还得吃,更何况人家的鼻子又不是不好使。

“回殿下,末将还不曾!”

杨国柱路过时便问道了一股奇特的香味,特别能刺激味蕾,弄得他的肚子都在咕噜咕噜的乱叫,生怕被太子听见会尴尬不已。

策马狂奔,即便停下来歇脚也是风餐露宿,吃几口就得马上赶路,莫说在宫里用膳,就算是到路边的饭馆吃一顿都比这舒服得多。

用余光扫过的时候,杨国柱见到内侍和宫女们好像吃的是面条,不过有这种香味,想必这面条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爱卿来得正好,进朝,带杨爱卿过去用膳,将尚膳监的一些膳食带给杨爱卿的随从!”

幺鸡就直接打发这货去吃牛肉拉面了,对御厨们来说,这算是第三波客人。

杨国柱的亲兵就没这待遇了,不过能吃到尚膳监做的其他东西也算是殊荣了。

“先行用膳,其他事情用过之后再行禀报亦不迟!”

幺鸡估计山海关那边应该没什么大事,皇太鸡在关内豪抢一把,初春的时候才撤兵,要是这时候再进攻宁远与锦州,那就得把“大清王师”活活折腾死。

吴三桂与祖大寿也没有主动出击的胆量,能苟活在各自驻守的城池里就算是恪尽职守,山海关以外就剩这俩据点了,被皇太鸡拔掉的话,真就要在关下硬钢大辫子了。

只是不知道洪承畴离开之前,将蓟辽总督一职托付给何人了,幺鸡是没有直接下令指派那里的某人接替老洪头的,正主还在江南老家呢。

不出意外的话辽东巡抚方一藻就能暂时履职了,这货挂着一个大学士的头衔,按理说也够凑数的了。

他也不完全是个废物,去年主和的陈新甲让方一藻与皇太鸡接洽议和之事,没想到竟然谈成了,皇太鸡基本同意了方一藻开出的条件。

然后就被半路杀出的黄道周连上三疏,甩锅爹面子上过不去,这事便给硬生生地搅和黄了,皇太鸡感觉自己被耍了,便于冬季南下入关。

“大清王师”几乎洗劫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北直隶、山茜、山栋、河楠都未曾幸免,数十万百姓被劫掠到了关外,当了包衣奴才。

如果能议和的话,就没这种事了,德王也不会请到沈扬去“做客”了。

甩锅爹想要面子便拒和,其实丢的面子更大,而且连里子都一块丢了。

“大清王师”每次入关都会给大怼朝造成一万点的爆击伤害,人家避开京城,专挑软柿子捏,你这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明军野战能力不强,机动兵力又极其有限,不议和就是在等着大辫子一次次的实锤,一次比一次力道更足。

再被锤上三四次,估计北方地区就会被抢的啥也不剩了,不用等着天灾,光是“辫子祸”就足以让上千万大明百姓生不如死。

幺鸡觉得即使老洪头将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的人马也带过来勤王,关宁锦防线那边也并无大碍。

反正关宁军的作战原则是,不管打得过还是打不过,一律龟缩,只要城墙还没被轰塌,粮食还没被吃完,那就一龟到底,忍者神龟!

某太子很想知道,要是给锦州送去足够吃五年的粮食,祖大寿会不会从此之后变成“死肥宅”。

皇太鸡率军围城,挖了一圈壕沟,防止守军突围,然后才知道城里的粮食储量,一定会被气得七窍流血,提前挂掉的。

一座锦州,一座宁远,两个据点加起来大概能牵制住三四万清军,等于四个旗的人马要给祖大寿和吴三桂当“保安”。

这就大大地缓解了关内的压力,如果再开辟其他战场的话,皇太鸡就很难纠集到上次入关时的兵力了。

从理论上来说,清军入关少于十万规模,明军还是可以找机会零敲碎打,弄死对方两三千人,这还是很有把握的。

怕就怕“献忠粽子”会按时复叛,快递李哥从山里出来与其遥相呼应,这样至少会吸引十万明军前去围剿。

有这么一里一外一南一北两大祸害同时蹦达,幺鸡就没法集中兵力来消灭其中的一个,一并打击又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

即使有了足够多的银子,训练新军也要一年时间,形成战斗力就的三年光景。

在这三年里,清军听到太子监国的利好消息,至少还得入关两次。

怎么挺过去,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困难。

集中优势兵力固守畿辅地区和山栋半岛,就必须放弃大半个北方。

反之便要分兵据守被清军逐个击破,或者干脆与大辫子决一死战方能退敌。

决一死战……

幺鸡自认为眼下明军还达不到这个水准,一战全死,这目标做起来倒是轻而易举。

分兵据守是错误战略,哪里都守的结果就是哪里都受不住,最后必然会全线崩溃。

在为剿灭“献忠粽子”和革左五营之前,就得坚守都城和矿区,别无他法。

指望“天启坦克”和“基洛夫飞艇”?

别开玩笑,这也就是名字能吓唬吓唬不懂行的。

1.0版能克制辫子骑兵的话,升级到2.0版就能吊打对方了,造出3.0版可以推倒全世界了。

连1.0版都没研发出来,眼下就一个草图,诸多设想均为付诸于实施,一切都还停留在架构阶段。

实战经验完全为零,就是两款“臆想超级武器”,属于自我安慰的药丸,吃多了会产生幻觉的。

幺鸡是绝对不想多吃这种东西的,但那边杨国柱可是“吭哧吭哧”连干了三大碗拉面,一点都没客气,看那表情都像是在吃大户。

杨进朝站在旁边也不好提醒,太子都没嘱咐什么,再说大家都姓杨,都为朝廷效力,还干嘛为难本家兄弟呢?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勤王,那就可劲儿吃吧。

幺鸡倒是不心疼,这也不是大鱼大肉,连面条都不管饱的话,以后谁敢替自己卖命?

倒是就此传扬出去的话,吃拉面就有“不吃三碗非好汉”的说法了……

等杨国柱觉得吃饱喝足,打算上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肚子太涨,实在是难以起身了。

这特么比在太子面前说错话还尴尬,看得在一边的宫女们都掩嘴而笑。

幺鸡走到近前,意味深长地问候:“杨爱卿,此面可香?”

凡是吃过的,没有说不好吃的,不是不敢说,而是这拉面的确很好吃,内侍好宫女每人就能分到一碗,所以连汤都喝地一点不剩。

杨国柱老脸微红,只得忍着腹胀,低下脑袋回答:“禀太子,甚香,哦~!末将失态!”

适才没有同级别的官员在旁边落座,所以他就光顾吃了,等吃饭才发现不对劲儿了,回禀太子时还打了个饱嗝。

幺鸡也不介意,继续说:“无妨,只要爱卿精忠报国,想吃多少碗都行,不过今日就别多吃了,本宫可不想见到一位勤王的总兵被拉面给撑死了,说出去旁人会以为本宫借拉面用刑呢!”

方才孙传庭是意犹未尽,不过也就适可而止了,昨晚到今晨真的是滴水未粘,饿得前胸贴后背,吃了了不至于这样,杨国柱赶路的时候可能垫了一点干粮,才有此窘态。

被这么一挖苦,杨国柱就更羞愧难当了:“末将用膳唐突,还望殿下恕罪!”

只能希望有人的吃相比自己还差劲了,不然自己就会变成后邸里私下笑话的对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