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4章: 武装术士

明末黑太子 第124章: 武装术士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关于围剿流寇的作战部署要等洪承畴回来才能彻底确定下来,老孙头还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收拾革左五营。

今天正式下班之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待一个“歪果仁”,准确的说是一位不远万里来到大明,给甩锅爹打工的“歪果仁”。

这个“歪果仁”懂天文地理,知数学机械,还做过着名科学家伽利略的学生,用其才华来衡量的话,算是老伽头的得意弟子之一了。

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一位鼻梁高大,目光深邃,皮肤白皙,身形壮硕,穿大明官服的西夷被带进东宫内院,说起来他也是小太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臣汤若望,叩见……”

“爱卿!免礼!”

“……”

算上今年,汤若望刚好踏上明朝土地二十年,但从未有过这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与太子也仅仅算得上见过面而已,远远谈不上熟络,可对方的问候却让汤若望几乎终生难忘。

秉持利玛窦前辈的“合儒”策略,来明许久,汤若望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特别是京城官话,对于各种品级官员的问候,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但听到今天的这句问候,汤若望在刹那间便惊愕住了,太子竟然用德语跟他打招呼,用成语来形容的话,这便是“不可思议”,也只能这么来理解了。

幺鸡看着这只已经石化的“汉斯”,笑着解释道:“汤爱卿不必莫名惊诧,本宫从仙界归来,会说一点简单的德语,算是一句迟到的问候吧,发音不准之处,还望爱卿不要见怪!”

骄傲使人进步,饥饿使人强壮,诈骗使人致富!

忽悠汤术士,从一声问候开始……

心生一缕暖意的汤若望在激动之余,急忙纠正道:“不,殿下,您的德语说得实在是太标准了,臣实在是受宠若惊,完全听不出口音,非常纯正!”

这绝非刻意的恭维,汤若望早年便离开了本土,只能大致揣摩出太子所说的简短德语可能与德意志东部人的发音相似,具体是从哪里学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幺鸡说的德语准确的说是柏林话,相当于后来的汉斯官话,汤若望绞尽脑汁也料想不到,师从何人就不能告诉这位歪果仁了。

“嗯,那就好,不然本宫都不好意思跟爱卿用德语打招呼了,赐座!”

这可是全大明最重要的歪果仁,应该是没有之一,其他的“果仁”能力几乎都在他之下,包括后来的“南怀果仁”。

幺鸡面带笑容地对这个歪果仁褒奖有佳,由于内容太多,就得切换成汉语模式了:“爱卿不必拘谨,本宫今天召见爱卿,是特意感谢爱卿多年来为大明作出的杰出贡献的。爱卿作为教廷的特使,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传授了诸多西方科技知识,使我大明更为便捷地了解世界,与时俱进,这与爱卿的努力密不可分。毫不夸张地说,爱卿便是东西方的纽带和桥梁,本宫深以为然!”

忽悠一般都从赞美开始,等脑子便迟钝了,那就容易下手了。

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明帝国太子的认可,汤若望倍感欣慰,谦逊地说:“殿下谬赞了,臣只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传授之技术知识,均为已经诞生多年的研究成果,殿下若是喜欢阅览,臣定会竭尽所能地让臣的同僚从西方各国搜集运到大明!”

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摸索,诸多歪果仁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讨好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皇帝开口说一句圣谕,比他们苦口婆心说一万句还顶用。

在历任皇帝的特许下,他们在京城、西铵、楠京、广洲等地都兴建了教堂,并且逐步向内陆扩展,成果非常喜人,如果皇帝反对,这是决然做不到的。

老汤倒是很识趣,估计是已经掌握了官场门道,幺鸡肯定道:“嗯,这也是本宫想说的,本宫对西方科学技术特别感兴趣,这些事情今后就有劳爱卿了,我大明非常缺乏科学家、工程师、熟练工人,不限国籍,只要他们愿意前来,本宫会向其提供三倍于欧洲同行的薪水,以及免费住宅,还可享受完全免税的优厚待遇,只要在大明工作期满五年,便可回国,不受限制。爱卿之前铸造火炮的事情还要继续从事,非但如此,还要扩大生产规模,要达到年产五百门乃至一千门的产能,所需费用均由户部提供。”

不能让老汤在大明虚度光阴,没事去陪焦勖写《火攻挈要》那神书,既然已经得到了武装术士的支持,那就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才行。

首先就是让老汤的同事们尽量搜刮当下西方的各种科学书籍和相关技术,延迟时间也就一两年左右,技术水平应该差不了多少,以军工、数学、物理、机械为主。

目前对西方武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大明的军火生产一直在仿制西方的同类产品,因为没有顶尖人士钻研出相关技术,让兵工厂研发出更为高端的武器就极其困难了。

直到清代晚期,龚振麟首创了铁范铸炮,才算是华夏铸炮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其着作《铸造铁模图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的阐述金属铸造的书籍。

《西法神机》与《火攻挈要》都简要介绍了弹道学知识,这对测距目标与精准打击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被朝廷看中,远未达到欧洲同期的重视程度。

其次,师承徐光启的孙元化在山栋主政期间,便雇佣了葡萄牙籍技师帮助铸炮,使得明代的军工技术受益匪浅,并得到快速进步,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已达到了进口火炮的标准。

可惜崇祯五年孔有德耿仲明所部攻陷登莱,致使朝廷处死了孙元化,一位军事与科学天才就此陨落,与此息息相关的明代军火技术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重新搭上这个根线就是要继续引进欧洲各方面的军工技术人才,对较为落后的帝国同行进行手把手的培训,让他们更加熟练地地掌握当下最为先进的武器制造工艺。

这次由幺鸡亲自牵头的引援活动,不但要深入,而且全面,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同时,必须大幅度提高外籍专家团队的规模,能明朝的兵工厂每年够制造上千门性能优异的火炮。

最后,老汤作为国际上的顶尖业内人士,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特许制造火炮,不过一年十门、二十门的产量,实在是无法满足帝国部队大量的列装需求。

幺鸡打算在京城新建一家规模不亚于安珉厂的兵工厂,专门用来制造新式火炮和鸟铳,安珉厂原有的制造业务均迁至新厂,原厂则用于生产极度危险的伙药。

实施枪药分离的作业原则之后,即便安珉厂发生像王恭厂一样的大爆炸,甚至会干掉小半个京城,也不至于将已经下线的成品悉数毁掉,这些武器才是帝国崛起的真正本钱。

从理论上说,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和武器,幺鸡就可以快速武装起大量的炮灰部队,用最易采用的消耗战的办法来抵御大辫子的疯狂进攻。

虽然算不上多么高明,但只要这种策略行之有效,那就是好办法。兵工厂实在忙不过来,赶不上列装计划的话,就直接从欧洲进口武器装备。

对于皇帝吩咐的事情,汤若望一直很用心去办,现在换成太子也一样:“臣定让同伴尽快联系欧洲各国,努力完成殿下交办的差事,还请殿下静候佳音!”

如果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真的能开出如此优厚的招聘条件的话,布告一旦传递到欧洲各国,势必会引起不小的搔动,毕竟来东方工作可以赚到三倍于本国的工钱,很多人都会心动。

尽管明帝国现在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短时间内还无法扭转这种不利态势,可在京城工作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风险,就跟他们在钦天监一样安全妥当。

太子对西方科技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老汤是非常赞赏的,这意味着双方较为友善的合作还将持续下去,相关工作甚至可能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铸炮的事情本就是自己份内之事,只要厂房修建完毕,调配的工人到位之后便可以立刻扩大生产规模,无非是培训这些技术人员须要花些时间罢了。

忽悠不能光是口头上的,还要丢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才能让“歪果仁”上钩:“对于爱卿多年来的工作业绩,本宫极为认可,所以打算进行一次嗯……具有里程碑意义式的褒奖,本宫打算引入拉丁字母,作为我大明百姓辅助的识字符号,这样更加便于快速掌握汉字的发音。”

早在1605年,利大爷就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并被制墨专家程君房编入《程氏墨苑》里,独成一卷,名为《西字奇迹》。

二十多年后,传教士金尼阁出版了《西儒耳目资》,介绍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两本书算是姊妹篇。

在此之前,给汉字注音都是利用“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注音,学起来更加懵圈,因为学识字的基本都是文盲,不论年纪大小。

用“反切法”识字,就等于英语老师让学生用两个单词给另外一个单词做解释,学生本来就糊涂,用这办法的结果是越学越糊涂。

“……殿下……英明!臣……感激……不尽!”

老汤马上明白过来,只要太子下令拉丁字母加以推广,成为官方文字,那么过不了二十年,数以百万的明人都将掌握西方字母,自己的业务便能水到渠成了,随即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说话都开始结巴。

虽然不是把罗马的意志根植到明帝国,让上千万明人都追随教皇,可这也算是前所有为的巨大鼓励和褒奖,利玛窦前辈未能完成的任务,在自己手中总算是得到了值得称颂的进展了。

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老汤在狂喜之余,恨不得立刻出宫将这个喜讯告诉同伴们,让他们快速到天金,然后乘船返回罗马,教皇得到这个好消息,定然会喜上眉梢,说不定晋升自己为明帝国的总负责人。

“本宫在仙界得知欧洲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二十年,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在帝国部队击败瑞典之后,法国已经大举出兵,在陆上联合瑞典军队夹击帝国,在海上则与荷兰一道进攻西班牙。”

幺鸡所说的“帝国”就是那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由哈布斯堡家族支持的神圣罗马帝国喽!

战火遍布欧陆的“三十年战争”已经打完了三分之二,新老两大军事组织并不打算握手言和,因为新团伙里实力最强的法国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领导下,才出兵没几年,风头正劲。

两大团伙一边的主力是西班牙、神罗帝国、二哈奥地利,另一边则是半个欧洲——法国、英国、荷兰、瑞典、丹麦、俄国,中间夹着波希米亚、特兰西瓦尼亚这种战五渣。

如果不是由一群领主、诸侯所组成的神罗帝国过于“散装”,完全可以在法国出兵之前,轻松拍死瑞典和丹麦,能打赢瑞典还是在二哈家族的鼎力支持下。

这可真是空有一个闪闪亮的头衔,打起仗来简直一塌糊涂,比明军还差劲,在战场上一败再败。

直到1648年,法瑞两军联手,在楚斯马斯豪森会战及朗斯会战中完胜神罗部队,帝国已经无力再战,不得不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老汤是罗马派来的人,当然属于神罗阵营的,只不过这个“帝国”十分不给力,战绩说起来都让旁观者为之惭愧……

“殿下,您已经知晓欧洲的战事了?”

汤若望虽然在明帝国工作,可也很关心老家的事情,不过鞭长莫及,当下的科技传递消息是延后半年到一年左右的,不可能及时得到欧洲那边的最新进展。

“仙界洞察人家万象,本宫亦对欧洲战事有所涉猎,算是增长见识的一部分。本宫认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任何企图挑战帝国权威的做法都是野蛮无礼的,都将被彻底粉碎!”

老汤这么问无非是想探探自己口风,弄清楚太子站在哪边,再做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