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2章: 陕茜三宝

明末黑太子 第122章: 陕茜三宝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户部如何拨款那是后话,眼下先要把给陕茜的福利都说出来,幺鸡接着说油田:“我大明早在正德年间便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口油井,据何宇度所着的《益部谈资》中记载,油井在嘉州、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等地均有设立。百科全书式着作《天工开物》已将介绍石油化工方面的诸多设备,其内容大幅度领先于西方同行,真可谓当世奇书也。”

今年已经五十有二的宋应星正在福健汀州府当推官,掌管一府刑狱,比起之前从事的那个震古烁今的“副业”,显然主业就很“不务正业”了。

奉太子谕令的锦衣卫已乘坐快船南下,将这只无所不通的小老头请到京城,专门掌管即将成立的科学院,委任其为正三品院长,可上殿面圣。

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手下一群喜欢奇淫技巧之术的科学家,谕令里已经做了简要说明,相比老宋头应该对此比较感兴趣,这差事起码比推官要高大上多了,还是投其所好。

左懋第也是对老宋头的作品极为推崇,随即赞许道:“臣看过《天工开物》,此书涉猎广泛,内容庞杂,乃是我大明不可多得之着作。想必作者也是才高八斗之士,殿下若是有意,臣斗胆请殿下招其进京面圣。”

被誉为“山栋三杰”之一的左懋第学识已然不低,可看过《天工开物》之后,便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说法更为认同,左懋第自认为无法企及这位作者,即便有人在旁搜集资料,帮衬撰写,也极难做到如此上佳水准。

幺鸡当然不会放过这种Bug级别的NPC,淡淡地顺势道:“此人无须爱卿举荐,本宫已然派专人负责。延长油田便已有明确的开采记录,所采之油由官方收购入库,爱卿既然看过《天工开物》,那到任之后便可扩大开采规模,利用此书介绍的设备对油田进行有效开采。但要切记,第一,凡占百姓之地,不管耕地与否,均按地契进行补贴,补贴等级可由爱卿自行设定。第二,油田须由专人进行管理,从上到下,均须责权分明,谨防中饱私囊,如有违反,核实后即可惩处。第三,油田是战略要地,必须确保绝对安全,尤其防范刻意纵火和无意点烟者。第四,要成立运输队,专门负责往京城运油,可由百姓承揽,官兵负责保护。第五,巡逻人员要加强戒备与巡逻,防止盗采或偷采之事发生。细则本宫自会编写成册,在离京之前发给爱卿。”

具体的襙作办法,幺鸡这两天会写一本手册,里面对开采、管理、运输、安全都会有相关说明,左懋第拿到手,现学现用就行了。

等到宋应星一伙人抵京之后,让他们把磕头机,即游梁式抽油机研制出来,先搞出结构简单,容易襙作的手动迷你版就行。

以这帮人的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看了太子绘制的草图和说明之后,造出来实物并不难,延长油田只要安装了一百台磕头机,采油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左懋第旋即应允,太子不光比自己想得远、想得全,而且想得深。

若按太子颁布的诸多政令来加以实施,陕茜在五年之内便可无忧饥荒了。

幺鸡让杨进朝将榆林地图拿来,在上面画了一个很是不规则的圈,然后对孙传庭说:“孙爱卿,本宫听闻榆林珉风剽悍,秦兵士卒很多都来源此地?”

榆林距离张献忠和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很近,贺人龙跟这俩人是同乡,所以每每张李二人逃脱,贺人龙多多少少都会背锅。

比如左光先、猛如虎、虎大威等总兵都是出自榆林,这一片的牲口如果不参军,指望家里那点旱田,距离饿死就不远了。

孙传庭不知太子是何用意,也得本能地回禀:“殿下所言极是,榆林卫历来是朝廷收纳兵源之地,此地百姓素来勇敢善战,臣组建之秦兵也广纳此地之青壮。只因榆林卫地处陕茜北部,干旱少雨,土地贫瘠,青壮除了当兵入伍,再无其他活路。”

太子对榆林如此感兴趣,还遣人拿来地图,孙传庭只能揣测太子在军事上,对此地或有调动,但在明白其用意之前,决不能妄言。

幺鸡用一只未沾墨汁的毛笔指着地图上画的圈说:“诸位爱卿请看,陕茜三宝,延长油田是一宝,神府煤田是二宝,此地蕴藏有大概嗯……五千亿石的煤!”

本来储量单位想说吨,但考虑到在做的大员都听不懂,还得换算,按照一吨折合十石,五百亿吨就是五千亿石。

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算上关外的东胜,总储量高达两千多亿吨,以明代的开采能力,几乎能挖到地老天荒……

已经变成痴呆状的大臣们,幺鸡把剩下的半截内容说完:“这片煤田东西宽约一百里,南北长约四十至一百余里,在土地之下,全部是煤,堪称‘煤海’,而且埋藏很浅,容易挖掘,可在露天开采!本宫以为,只要神府煤田开始大规模开采,从今往后,朝廷不光无须给榆林卫拨款,还能从中受益!”

能不能被饿死,那得看左懋第的本事,本宫只能保证陕北的百姓绝对冻不死,尤其是榆林卫附近的,家家户户都可以无限制的烧煤。

反正煤田面积实在太大,官府根本就关不过来,与其拼命遏制,莫不如放手不管,一户一个冬天烧个二十吨煤也就撑死了,五万户一起烧的话,那不过一百万吨而已。

比起神府煤田天文数字般的储藏量,这点消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等关外没有战事之后,算上东胜煤田,整个陕茜的百姓都能烧得起便宜煤。

这要是早开采几年,估计张李二人都得化身成日进斗金的煤老板了……

得到了“陕茜第二宝”的左懋第喜不自禁,若真如太子所言,那便给整个榆林卫的穷苦百姓谋得了一个不错的营生。

挖煤虽然辛苦,可也算是一项收益,大富大贵谈不上,可吃饱穿暖却能实现,比起全年都要倚仗老天爷的耕种,挖煤似乎赚钱更快。

不过还有一件棘手之事有待圣裁,左懋第自问想不出办法,只得启奏:“殿下,此煤田面积甚广,官府人手捉襟见肘,实难加以看管!”

巡逻一百里宽、数十里长的煤田,这得需要多少兵力?

让一位总兵带着本部人马过去,都不见得够用吧?

不光左懋第对此发愁,孙传庭也感觉鞭长莫及,数万秦兵总不能都去照看煤田吧?

幺鸡收起毛笔,揣起手来笑着说:“爱卿不需要看管所有煤田,只需派人管好官府开采的煤田即可。百姓从地里挖出来的煤,无非有两个用处,一来用于自家取暖,二来用于变卖谋利。从陕北往陕南运煤只有两条渠道,一条走水路,另一条走陆路,只要出了煤田地区,便要过卡收费,这样便能阻止财税流失了。”

让左懋第沿着煤田建一圈收费站,一车煤收费一钱银子,一百万车就是十万两,对朝廷算不上什么大收入,可用于本地官员发俸和百姓赈济的话,却能为朝廷省下一笔钱。

左懋第是聪明人,马上明白过来,旋即点头:“殿下高见令愚臣茅塞顿开,愚臣赴任之后,立刻着手设卡!”

太子吩咐地已经很明确了,百姓采煤用于自家取暖,朝廷不让官府去管,除了官办煤矿,你挖多少都没人过问,把自家房子点了都可以。

但要是用于外卖,那就要交税了,只要派人卡死水陆上的各个通道,就不怕有人大举挖煤卖钱,还不交税款,在陕茜境内决不能出现两淮盐商的那般勾当。

幺鸡不忘叮嘱这货,别使劲“薅羊毛”:“过路费不得定得过高,让百姓无利可图,官府应当鼓励百姓挖煤赚钱,这样也能避免饥荒。缴费后卡站须给百姓凭证,进出煤田地区只交一次便可。重复收费、恶意提高价格之人,不管品级,一律严惩!煤田若涉及征地事宜,发放费用标准与油田相近,由爱卿自行定价即可,须在陕茜布政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神府煤田在开采前期,幺鸡是不指望能从其中获利的,嘴上说朝廷得益也就是意思意思罢了,只要能用煤田和油田招募当地的闲散青壮,让他们有口饭吃,便是安定陕北的良策了。

只要挖出来煤,把煤卖钱,或者直接用煤换粮食都行,挖出来的煤越多,得到的银子和粮食也就越多,觉得价钱低,那就就烧成炭,套现还能多一些。

去挖煤的人越多越好,极度渴望赚钱养家的青壮们把煤田地区挖成月球表面都可以,反正是露天矿,只要采掘面积大一些,就完全不存在塌方的危险。

投资延长油田花不了多少钱,开采神府煤田几乎不花什么钱,上马这两个大项目接近零成本、眼下虽然收效甚微,甚至还要倒搭上百万两银子,可只要西北稳定,也是极其值得的。

如果皇太鸡得到这个消息,率兵去打榆林,碰到好几万随时可以出战的矿工,那就有意思了……

陕北的油田和煤田还有一个军事用途,就是吸引火力!

不过幺鸡并不认为皇太鸡会去作大死,因为一旦延长的石油被运到榆林卫,对面的辫子们很快就会知道“灭顶之灾”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在这块“风水宝地”,辫子们不死上一旗人马,都对不起从头顶扔下来的上万桶石油!

榆林盛产煤炭,就可以保证明军士兵在寒冷时分绝对不会被冻死,延长又能提供大量石油,可以极大的提高关隘的防御能力,加之榆林士兵作战勇猛。

有煤又有油,能跟你耗上半年,皇太鸡要是能打下来榆林,那真要被崩掉几颗牙了,可能吃到屡次入关以来最为严重的败仗加“火锅”。

“殿下圣谕,臣定当严谨遵守!”

左手油田,右手煤田,这下左懋第心里算是有底了,陕北有此二宝,吸纳当地青壮就完全不成问题了,更别说还能收到些许税费了。

“陕茜第三宝,那便是能见到现银的宝物——金矿!在这三处地方,储量总和为四千石黄金!”

文县阳山金矿、宝鸡金龙山金矿以及小秦岭金矿,前者储量最大,有三百吨之多,后面两个小矿加起来也有一百吨。

在太子口中,黄金都要论石算了,那可是原本用来称粮食的,大臣们再次震惊了,聊了没多长时间,已经不知道被震惊多少次了。

“左爱卿,这金矿不同于煤田和油田开采,只要挖出来就是钱,所以必须调派得力之人加以保护。而且本宫也送了‘陕茜三宝’与你,若是再治理不好此地,本宫就唯你是问了!”

金矿这玩意虽说不是现银,可和现银差不太多,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挖了。

左懋第怎么挖,幺鸡不知道,山栋巡抚颜继祖一家老小的脑袋还寄存在自己这里,山栋利税就靠金矿和晒盐,这货回去肯定会派人拼命挖矿。

这下好了,两边可以比着挖矿了,陕茜虽不靠海,没法晒盐,可有煤田和油田作为支撑,说起来收益并不比山栋那边差很多。

“……臣定竭力而为,万不敢辜负殿下嘱托!”

太子给予了自己极大的信任,赠了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又颁布了诸多利好政令,还额外点明了“陕茜三宝”,左懋第深感责任重大,再治理不好陕茜,便无脸回京复命了。

给矿、给钱、给政令,朝廷支持西北的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五年时间还不能彻底扭转当下的糟糕情况的话,那这个拥有专断之权的陕茜巡抚真是个无能的蠢货了。

“爱卿为人坦诚直率,本宫深信不疑,面对如此多的好处,所以本宫开头就说了,陕茜不怕没人去,就怕人人都想去!想必在座的诸位爱卿也明白其中的巨额利润,除非愿意自行担保,否则不可推荐他人去陕茜任职,届时左爱卿可是要奉命行事的,若杀了谁的同乡、朋友、门人,莫怪本宫未先说明!”

挖煤能赚钱,挖矿能赚钱,采油还能赚钱,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有利可图的项目,别说那些备用官吏,只怕朝廷里的蛀虫们都抢着要去陕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