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5章:下狱枢辅

明末黑太子 第25章:下狱枢辅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一旦有了太子的暗示,可想而知这些人会如何陈述事实真相……

就算没有书面证据,光凭众口铄金与卢家人的申诉,也足够定为死罪的了。

当所有人都把责任推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就是他的末日了,之前崇祯皇帝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杨嗣昌已经想到自己可能发生的悲惨下场了,不由不异常害怕,焦虑万分。

“还等什么?”

大汉将军被太子呵斥,心中很是不爽,遂走到目标近前,伸出粗壮的胳膊,架起这坨胖乎乎的肉球大学士,将其拖出大殿。

“太子殿下……”

杨嗣昌虽有心辩解,可太子已经懒得听了,两只大汉将军更是异常勤快。

冬天的那场惨败,这只肉球至少占一半的责任,分兵驻守各地,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一路攻城略地,称得上是所向披靡,几乎扫荡了整个华北。

与其如此惨不忍睹,还不如集中兵力,让卢象升全权指挥,与敌人火并一场。就算打不赢,也能断其一指,多少能挽回些颜面。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让战死者背锅,这就太过分了,老子不收拾你们一顿,往后还得了?

内阁无人为杨嗣昌说情,六部的大臣们更是无动于衷,生怕这个倒霉蛋连累到自己。

混了这么多年,这人缘也是真够差劲的了,被宰了也是咎由自取。

首辅薛国观见状非但没有扼腕叹息,反而有点幸灾乐祸。

杨嗣昌被下狱就意味着内阁又空出来一个位置,若是太子继续让推荐入阁人选的话,那就又可以大赚银子了,何乐而不为呢?

朱慈烺故作忧虑状,询问起自己的首辅大人:“薛爱卿,现内阁出缺一个,兵部尚书亦如此,不知有何人可担此重任啊?”

一个坑里只能种一个萝卜,要想多收获点萝卜,就得多挖几个坑嘛……

薛国观心中狂喜,就等太子这句话了,但表面肃穆非常,疏言道:“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翰林院掌院陈演,学识渊博,见解颇深,或可入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新甲通晓谋略,擅长边务,乃是掌管兵部不二之人选。”

刚开始的时候,入阁人员必须已有大学士头衔才行,后来就放宽准入条件了,先入阁后封大学士亦可。

薛国观推荐“二陈”并非没有一点道理的,翰林院就是年轻士大夫们的集散地,也包括在京的东林门徒。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在内的殿试三甲皆可入翰林院为官,金榜题名就是寒窗苦读的褒奖,而进入翰林院就是仕途成功的伊始。

陈演作为翰林院掌院,一言一行自然代俵士大夫们的部分权益。虽然权力不如内阁诸人与七卿,可也算是能够面圣疏言之人,算是位极人臣了。到了这个位置上,只要再暗中使使劲儿,六部的侍郎之职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了。

至于陈演本人嘛,呵呵……

而陈新甲绝不是滥竽充数之辈,薛国观对其能力的概述的确是实际情况,陈新甲对兵部诸事与眼下官军弊病了如指掌,而且十分看重傅宗龙、孙传庭等人,这两位主帅被下狱之后,也是靠他据理力争,才得以获释。

由他来接任兵部尚书一职倒是没错,其专业能力很强,至少不会比杨嗣昌低,只是两人的缺点都很明显。杨嗣昌的缺点是心胸狭隘,不能容人。陈新甲的缺点倒是不同,可更加致命,足以使其……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陈演入阁极其不妥!”

一个张四知就够受的了,现在陈演又要入阁,程国祥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太子尚且年幼,不能识人在情理之中,作为本朝老臣,自当在此时挺身而出。

若是让陈演进来,便三人成虎,薛国观势必会把持朝政,变成第二个温体仁,亦或是魏忠贤也说不定。

首辅大人用余光扫着程国祥的身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但还是愿闻其祥,也好后发制人。

朱慈烺还以为没人反对呢,便饶有兴致地问道:“哦?程爱卿,这是何原因呢?”

这时候有人愿意与薛国观互怼也是好事嘛,总比他一个人唱独角戏要有意思。

明末虽然傥争不断,贪官遍地,可在朝堂之上,也有克己奉公之人。

原本程国祥在崇祯在位时根本不愿意与薛国观如此对抗,但如今太子监国,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太子大肆打压曾经不可一世的勋贵势力,使其看到了一丝大明复兴的希望。

即便疏言之后,被太子严厉斥责,程国祥内心也绝无半点悔意。若臣子苟且钻营,倒行逆施,才是有负圣恩之举。官员皆是如此行事,泱泱大明何至于此?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陈演虽为翰林院掌院,然其一无六部侍郎之资历,二无处理政务之经验。倘若贸然入阁,或可事倍功半,后果难以预料,还望太子殿下三思。”

程国祥认为张四知入阁之前,好歹也在礼部做事,还有侍郎头衔。这陈演何德何能,可以直接入阁?

若非这是朝会,而在太子的府邸,程国祥定会力陈这厮才能才质平庸,为人刻薄,仅凭薛国观的一句推荐之词,实难服众。

“嗯,不知蔡爱卿以为如何呀?”

不管是薛国观,还是程国祥所言,都是一面之词,还要集思广益,听听大家的心声嘛。

蔡国用本不想掺和此事,被点了名字,只好硬着头皮出列作答:“微臣复议程阁老所言,还望太子殿下圣裁!”

见到有人帮助程国祥,刚刚入阁的张四知明白该是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薛首辅所言极是。依微臣看来,陈演才识过人,行事稳重,程阁老未免一叶障目了吧。”

张四知也是有的放矢,点到为止,再吹下去,难免会出现破绽,被太子察觉就大大不妙了,还是见好就收妥贴。只要自己陈词,就算是投桃报李,帮衬了薛国观。

朱慈烺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颇为认真地想了想,随即拍板定夺:“既然如此,那陈演就如张爱卿一般,先入阁试用半年吧!”

真金不怕火炼,到时候要是被炼化了,那你就可以直接入土了。

“太子殿下……”

程国祥并不甘心,还想据理力争,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薛国观得偿所愿。

朱慈烺很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掷地有声地说:“此事本宫已决,尔等毋须多言,程爱卿与蔡爱卿入阁忠心可鉴,然年事已高,不若就此致仕吧,待遇与范爱卿等同!”

原来的五个阁老,一个被下狱,三个被致仕,真乃大明轶事也。

程国祥听罢愣了足有五秒钟,潸然顿悟,内心更是失望至极,用苍老悲凉的声音迟滞地回复:“……微臣……叩谢……圣恩!”

原本以为圣上虽然驾鹤仙游,太子嫉恶如仇,善恶分明,总算出了一代明君,没想到监国当日,便重用薛国观等人,真是天要亡我大明啊!

也罢,从此之后,自己与朝政再无瓜葛,还是回家养鹅种地去吧,像那南宋诗人陆游一般,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得整日喝酒吟诗,虚度光阴。

蔡国用跟着倒霉,眼神中对程国祥充满了哀怨之色,可在大殿之上又不能说出来,太子已然下了口谕,君命不可为,只能就此回乡,颐养天年了。

与之相反,首辅大人心里已经了开了花,一天之内,内阁便出缺四人,今日可谓自己的黄道吉日也,太子势必会继续询问自己可靠的人选。

一人入阁自己便可落袋两万两银子,四个人就是八万两银子。只要小太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即便他们没有预付款,也不怕事后反悔。

另外两个推荐名额,其中一个可以给陈新甲,不过坐拥两个位子,就要掏两份钱了,他可能不会同意,所以还是不用此法更为稳妥一些。

薛国观原本考虑可以引荐杨士聪入阁,此人为东宫讲读,也就是太子的老师,使其入阁可让太子满意。但转念一想,杨士聪乃是东林傥魁周廷儒的门生。

首辅大人虽不学无术,可也有自知之明,视东林傥如嗜血猛兽,断然不会做那引火烧身之事。一旦杨士聪入阁,周廷儒复任恐为期不远矣。

但这八万两银子是薛国观认为必须拿的钱,只不过换了对象而已,朝臣之中想入阁的金主大有人在,不怕事后收不到银子。

“薛爱卿,眼下内阁又出缺两个,不知何人入替呀?”

首辅大人的心理活动都在眼神里流露出来了,朱慈烺自然要投其所好才是,今日的最佳男主角大奖,必将归属这位首辅。

“微臣不才,以为兵部左侍郎魏照乘、礼部左侍郎姚明恭,此二人熟读兵书、策略卓越,或可入阁!”

推荐之人职务太低,可能引来他人的非议,陈演就是前车之鉴,薛国观及时吸取了经验教训,内阁里反对之人又都被太子给致仕了,所以这次举荐当是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