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1章:为难国仗

明末黑太子 第21章:为难国仗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见到太子如此给自己面子,薛国观急忙送出一记马屁,然后用余光偷窥那两个蠢货。

张四知明白有了太子的同意,自己便可入阁,心中不免狂喜,大声致谢:“微臣叩谢殿下,入阁之后,微臣必任劳任怨,持之以恒,不负圣恩!”

薛国观表明上不动声色,内心狂喜不已,太子的这一决定虽是试用,他却有让张四知赢得圣上信任的办法,提前转为正式阁老当是不成问题。这便意味着两万两银子都落入自己袋中,而且内阁里有了个随时可以帮衬自己的强援。

只要再适当地拉拢住杨嗣昌,那么今后就再也不用害怕程国祥和蔡国用的弹劾疏言了。相反,须要与张四知在私下里审慎算计一番,如何将这两位绊脚石一般的阁老排挤出去,最好借太子之手,将其下狱问斩亦或外调督师,那就再好不过了。

朱慈烺不想在“丑八怪”身上耽误时间,重新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刚才说到哪了?嗯……对,是岁入,那户部尚书何在?说说去年岁入几何?”

甩锅爹当朝的时候,一群大臣唇枪舌战了好半天,正经事不干,就在皇帝面前玩拉大锯,商量到最后,也只能向底层的贫苦百姓下手征税,真正的富裕团伙他们动都不敢动一下。

户部尚书李待问被直接点名,心中先是一紧,却明白自己不论如何都又躲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出列搭话:“启禀太子殿下,去岁额定两千一百万两,实收一千五百二十八万两!”

自从加了“三饷”税赋之后,朝廷税收便屡创新高,比起万历年间多出一大截。虽然珉众负担加剧,可太仓频频吃紧的问题就大大缓解了。

但耗资巨大的辽东战事未熄,中原剿寇又大幅支出,加之北方灾害频繁,清军屡次入塞劫掠,能收入一千五百万两已经实属不易了。

中间差的那五百多万两银子去哪儿了,不言自明。哪怕是打压严厉的雍正,都拿下面那群监守自盗的蛀虫没有办法,只能祭出火耗归公的办法来加以遏制。

收不上来银子,也不是户部尚书的错,朱慈烺也没故意为难这只老头:“嗯,敢问诸位爱卿,若是本宫想让朝廷今岁实收两千五百万两银子,诸位可有办法?”

内廷收上来的那点钱用在户部都不够看的,要想能够应付大规模用兵的开销,就必须另辟蹊径才行,否则就只能等到李快递员带着一群小弟们打上门来……

目前财政主要支出分为辽东军费、剿寇军费、赈济费用、皇室和官员开支,都加在一起,手里没有两千五百万两银子,根本就摆不平。

明朝的灭亡就是源于税收压力巨大导致了财政危机,为了缓解这个问题而拼命压榨底层百姓,百姓无以交税就只能造反,由此恶性循环,在内忧外患的驱动下,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银子不是万能的,但对于当下的明廷来说,银子就特么是万能的!

一提到这个可以让人掉脑袋的问题,偌大的皇极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了。

大家都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一旦惹怒了太子,那范复粹便是前车之鉴,万不能步其后尘。

太子虽是黄口年纪(十岁),却敢连大明祖制都敢违逆,为此还下令致仕了一名阁老,弄得众人都心有余悸。

那轻描淡写的命令模样,或许较于崇祯皇帝,太子的雷霆手段,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必须加以警惕和小心才是。

朱慈烺环顾殿内,除了即将出征南方的孙传庭,群臣个个都低眉顺目,生怕点到自己,心里不禁好笑,便抖出杀招:“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国仗嘉定伯何在啊?”

甩锅爹的老丈人有好几个,但其女儿能登上皇后宝座的只有一位,那便是嘉定伯周奎!

张四知算是演完了,现在该主角登场了!

自古以来,咱大明朝会就是君臣之间互相镦,镦死一个算一个!

周奎就是漂亮亲妈的爸爸,也就是自己的姥爷&外公,“爷孙镦”应该更有吸引力!

听到点了自己的名字,周奎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按照规矩,还必须出列禀报:“启禀太子殿下,微臣在!”

见到烺哥儿居然让自己的外公出来搭话,周皇后更是关切,不知道又要作出何等匪夷所思之事了,在大殿之上,又无法过去帮衬,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

朱慈烺略带笑意地看着这只历史上著名的铁公鸡,和颜悦色地说:“国仗乃是本宫外公,此事乃是世人皆知,如今国难当头,国仗身为嘉定伯,自会深明大义,精忠报国。本宫不知国仗可捐资几何啊?”

马丹!

本宫就喜欢简单直接的,绕那么多圈子有屁用?最后还不是要落在“银子”二字上?

甩锅爹就玩过这“催捐”的游戏,结果很不理想,大家很不买账&很不高兴。

今天由本宫接着玩,对付这群铁公鸡,就要用特别的方法了……

周奎连崇祯的面子都不给,见到外孙要钱,更是不会同意,就要想方设法地糊弄过去:“启禀太子殿下,微臣出身贫苦,早年一家老小均靠微臣行医占卜来养活。即便皇后殿下入宫之后,家中生活也全靠皇帝陛下与皇后殿下派人接济。微臣虽怀揣报国之心,然囊中羞涩,令太子殿下失望,实属无奈,微臣自行请罪。”

这是勋贵们的惯用伎俩——哭穷!

周奎很清楚自身定位与外孙的目的所在,索性跪地不起,来个老虎啃王八,让你无从下嘴!

别说拿出一千两银子,就算拿出一百两银子,也会让他心疼半天,这是个只进不出的貔貅!

国仗也笃定有皇帝女婿、皇后女儿、太子外孙这三层关系,任谁也不敢拿自己如何。

即便此举遭人耻笑,也能全很而退,只要不掏银子,那便是大获成功,无伤大雅!

朱慈烺想到当年甩锅爹让这只老丈人捐款,还是漂亮亲妈为其拿了五千两银子,而这货居然只捐了三千两,自己留了两千两银子,最后连同偌大的家产都归了李快递所有!

“既然如此,莫不如这样,本宫认为国仗的家产不足一万两银子,国仗若是同意,在这上面签字就行了!”

朱慈烺遣王承恩写了个类似奏疏的东西,上面盖上东宫的大印,递过去让周奎签字。

只要你写上自己的大名,那接下来就好办了,这可是白纸黑字的证据。

“这……”

老奸巨猾的周奎也陡然谨慎起来,看着眼前的东西,犹犹豫豫,迟迟不敢动笔。

外孙年方十岁,倒是不会用此计来诓骗自己,但其身边的那些东宫讲读绝非等闲之辈。

前番首辅薛国观也对皇帝疏言要勋贵们解囊相助,以解太仓空虚的燃眉之急。

该不会趁着陛下仙游,如今太子监国,不谙明理,有人在背后又提起此事了?

坐在小椅子上悠哉游哉的朱慈烺见状,便循循善诱地说:“国仗如此迟疑,莫非家财万贯,生怕外露?”

实话告诉你,今天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

这是皇极殿,不是菜市场,由不得你撒泼耍赖。

周奎不想落到口实,急忙辩解道:“启禀太子殿下,绝非如此,微臣觉得还是不签为好,微臣愿节衣缩食,捐出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

好大的口气!

朱慈烺差点被气乐了,这事传出去,皇家的脸面都被这只国仗给丢光了,真是把自己的话当放屁啊。国仗都这般死硬,其他勋贵就更别提了,让他们捐款,还不如让他们直接去死。

这个老不死的,撒起谎来真是脸不变色,心不跳啊!

如果周奎有九连怼,那一定是……

一怼——穷!

二怼——没钱!

三怼——瞧着办!

四怼——爱咋咋地!

五怼——我是你外公!

六怼——就掏这一百两!

七怼——谁爱捐,谁去捐吧!

八怼——要钱没有,要命不给!

九怼——我是国仗,你奈我如何?

周皇后闻言都柳眉微蹙,心中羞赧不已,自己的爹爹真是口不择言,如此数额怎能轻易说出口,若是有人以此而疏言,这让女儿在王公大臣面前如何是好?

朱慈烺在心里暗忖:本宫当众砍了四内侍的时候,真应该邀请您老人家过来看看热闹,要是因此而吓得大小便失禁,也算是起到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于是乎,外孙就给自己的姥爷挖了坑,等着他往里跳:“此为家境贫苦之凭证,若是不签,即为家境殷实,隐瞒不报,须捐五万两银子!国仗以为如何?”

“这……”

周奎端着毛笔,愣在当场,他万万没料到,外孙上来就用这种办法逼迫自己,虽然身份不同,可好歹也算是一家人,怎能如此对待自己啊,着实没有天理啊。

偷眼看了看另一端稳坐的皇后女儿,只见玉凤面沉似水,神情自若,或许认为家中情况不算乐观,遂断定此事并无弊端,可以签字,便没有出言干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