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55章:再次移藩

明末黑太子 第1355章:再次移藩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在郑芝龙看来,有的欧洲国家居然为了逃犯给的那点钱而与大明反目,其元首真是鼠目寸光,可笑至极。

跟大明合作可谓是互利互惠,这些年来,世界各国与大明友好相处,哪怕是个人口不多的小国,都能得到不菲的回报。

自己带着福建老乡们哪怕到了非洲南部自力更生,也能得到昊菁皇帝的巨大帮助,得以在当地迅速站稳脚跟。

如今不敢妄言闽国实力如何强大,在军事、工业、人口、农业等方面,起码不下北欧霸主瑞典了,自然资源更是远超该国。

利奥波德父子,既想占大明的便宜,都在损害大明的利益。

以为昊菁皇帝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么?怎么可能?

郑芝龙认为退出原来的同盟,建立一个全新的联盟,仅仅是昊菁皇帝的第一步而已。

自己的闽国平白无故地得了一个成员国的位置,郑芝龙当然知道皇帝的用意。

想要投桃报李也容易,只要从闽国多挖些矿石,冶炼成半成品运抵大明本土就行了。

如若需要出动自己的舰队,那当然也是可以的。

非洲中南部的土著几乎是不堪一击,拿着长毛就想抗衡郑军,就是白日做梦一般。

郑芝龙派出的地面部队在飞机的配合下,能把对方打得屁股尿了,四散奔逃。

久而久之,从将领到士兵都觉得这么干实在是没啥意思。

至于海军舰队,那就更别提了,土著们除了渔船,哪还有像样的战舰呢?

用舰炮去打就能坐三五个人的渔船,连过瘾都目的都实现不了。

郑芝龙甚至认为自己陆陆续续买到手的两艘八级战列舰、六艘七级战列舰,以及一堆万吨级巡洋舰似乎没太大用处。

不过依然可以起到震慑法国与荷兰海军的作用,兴许没了这支舰队,自己在非洲南部也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自己便是靠舰队起家的,吃的也是海上贸易的饭,没了能够自保的舰队就等于砸了饭碗一样可怕。

那些年花出去的真金白银,如今也变成了实打实的大舰队,并不算是亏本。

想来也是用成本价购买的铁甲舰,比起那些耗费巨资的冤大头可是强太多了。

郑芝龙也得到了朱慈烺的通知,买完第二艘八级战列舰之后,便可以不需要继续采购同型战列舰了。

可以安心攒钱准备采购九级战列舰或更大的十级战列舰,抑或是发展航母编队和两栖打击群。

郑成功是早有此意的,而且派人跟着揭暄参加了安南战争,对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的做用已经有所了解了。

而在今年之后,闽国就可以从朝廷这里大批量引进直升机的生产技术了,可以在本土自行制造这种对土著游击队特别有杀伤力的飞行器了。

对于九级战列舰,郑成功的兴趣不是很大,但为了保险起见,也就是担心手下玩不转有飞行甲板的战舰。

郑成功还是决定继续订购九级与十级战列舰各两艘,听尊师介绍,这也是最后两个级别的战列舰。

在抗打击方面自然是超凡脱俗的,只要不遭到来自水下的梦里攻击,那么这两型战列舰几乎是不太可能被击沉的。

毕竟吨位摆在那里,对方就是出动四艘七级战列舰来个四打一,都未见得能击沉一艘九级战列舰。

贵有贵的道理,对于尊师推崇的武器,郑成功自然是较为放心的。

更何况这就是用挖矿换来的,故而郑成功也就没啥心疼的了。

现在郑氏父子算是切实体会到了挖矿的好处了,只要下家胃口够大,那自己从地里挖出来多少都能变现,挖得越多,赚的就越多。

时至今日,闽国上下都不愁吃喝,哪怕新来这里的百姓亦是如此,种的粮食足够吃,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又极为丰富。

只要定居地点靠近海边,那么每家每人每天都能至少吃到半斤海鲜,这在本土内陆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哪怕是福建内陆的百姓,也达不到这个饮食标准。

当地的气温与福建那边又差不太多,新移珉基本上不需要很差的适应时间。

由于能够吃饱穿暖,凡是来到这里的百姓,基本上没有后悔的。

连一些已经在东藩定居的百姓听说闽国的情况之后,也争着过来定居。

自己的地盘足够大,郑氏父子自然欢迎移珉,来者不拒,而且多多益善。

集团麾下的庞大船队能够保证每年都有数千艘船的本土商品运抵当地,百姓们也就不需要担心生活用品出现短缺了。

郑氏父子都是大明的异姓藩王,而且郑成功还是昊菁皇帝的门徒,有双重保险,百姓们对定居闽国也就有了一定的信心了。

闽国所需的物资,朱慈烺一向是敞开了供应,因为与郑氏父子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贸易这方面。

郑氏父子是最早一批支持自己的人,如今能在非洲南部立足,还迁移过去大部分福建百姓,等于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给予他们一定的便捷条件是应该的,往后还能从当地获得源源不断的金属半成品,这能极大地促进大明的工业化发展。

对闽国如此,朱慈烺对北地的诸多藩国亦有好处,那就是“二次移藩”。

当初朱慈烺对北地五只藩王的待遇是可以随便向西扩张,但计划不如变化快。

随着自己今后将定居北地的新都,北地藩国向西扩张土地的愿望也就基本上化为泡影了。

为了补偿大家的损失,朱慈烺便将北美的东北部拿出来,供藩王们瓜分。

送给藩王们的地盘也就是后世的魁北克、安大略、马尼托巴、爱德华王子、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纽芬兰这七省,以及以北的努纳武特地区。

主要是针对岸上的潞王、徽王、福王、周王,以及在勘察加半岛南部就藩的崇王,二封地位于库页岛的代王与晋王亦可带着麾下百姓移藩过去。

大家此前不是都吵吵封地太冷,不适合久居么?

现在好了,东边有一块大得多,且气温比北地要高一些的土地。

当年藩王们的后代,如今也来到了北都为昊菁皇帝祝寿。

趁此机会,朱慈烺便让大家好好想想,也可以集思广益。

若是只有一位藩王同意移藩过去,那若大的地盘就都归这一位藩王所有了。

两位藩王过去,那就半劈土地。

以此类推,两位以上藩王同意移藩的话,可以跟当年一样,用抽签的办法来确定各自的封地。

机会只有一次,不是过后还能申请。

一旦错过这次机会,那就得永远在天寒地冻的北地东部住着了。

有的藩王是不太愿意动地方的,譬如住在最南部的福王以及地盘上出产硫磺的崇王。

崇王还是朱由樻,由于当年他是藩王里最年轻的,故而赶上了好时候,得到品尝仙药的机会,如今早已是百岁老人了。

故土难以,更何况自己的土地上还有一堆活火山。

这些活火山看似吓人,实则每一座都相当于一座巨型硫磺工厂。

几乎每天都在制造出大量的硫磺,火山周边的土地由于受到火山灰的滋补,也比内陆土地要肥沃许多。

加上极其发达的海鲜捕捞产业,使得崇国虽然位于最北方,却成为了海外藩国里最为富庶的国家之一,百姓生活也算是上等了。

大明近半的硫磺成品与半成品都依靠崇国的供应,余下就是与其比邻而居的周国了。

周国是这些藩国里面积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生存环境却非常不尽如人意。

有鉴于此,周孝王朱恭枵长子,继位王爵的朱绍烱便有意换个地方,然而一直无机可乘。

如今好不容易盼来了机会,他当然不会愿意错过。

“诸位藩王意下如何呀?若是都不想移藩东地,朕倒是也不会勉为其难!”

朱慈烺是不担心那边会没人定居的,无非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之前便在封地的时候,已经知会了次子朱祥圳。

东地北部这块地皮,就不需要给他了。

你要是连东海岸就安排不了多少人,那为父就要拿这块地皮另作打算了。

不能一直这么空着,地广人稀倒是可以,但不能太稀了。

往酒里兑水可以,往水里兑酒就肯定不行了。

朱祥圳倒是没意见,北部那边的气候明显不如西海岸和东海岸好。

即便是东海岸的东南部,对新移珉的吸引力度也远远超过了东北部地区。

除了愿意在纽芬兰渔场附近定居的渔夫家属之外,几乎很少有人去那边。

父皇想安置藩王自然可以,只要双方划定了边界,秋毫无犯即可。

“陛下,臣不才,愿率麾下百姓移藩东地!”

朱绍烱见到其他藩王没有表态,便直接出言,他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反正不管别人如何思索,周国是肯定要搬到东地那边去的。

“此举甚善!不知还有藩王愿移藩否?”

朱慈烺不相信只有周王愿意移藩,自己此前也答应了,移藩不会影响到对他们的仙药供应。

“陛下,臣愿与周王同往东地!”

“臣亦愿通往之!”

潞国与徽国的地段也不是很好,尽管比周国靠南,但终究不是啥好地方。

在与幕僚们分析过利弊得失之后,这两位藩王也同意跟周王一起搬过去。

“……”

福王朱由崧本不打算过去,可看这几位藩王都如此这般,弄得自己非常被动。

搬过去的话,就等于放弃了父王与自己这么多年努力的结果了。

拒绝皇帝的提议?

说不定往后真就没这么好的落脚点了!

朱由崧内心是很挣扎的,幕僚们也是分成了两团,各说对方的不是。

“不知福王意下如何呀?”

朱慈烺见到这货一直不发话,便主动询问起来,让他不得不开口作答。

“臣谨遵陛下旨意!”

被点名了,还没想好的朱由崧也只能敷衍了一句。

“福王若是嫌弃路途遥远,完全可以不搬。朕有言在先,这次移藩,全凭自愿,绝不勉强。但那边比这边地方大,气候随不比关内,但也比如今的北地东部稍微暖和一些。有一点朕没说,那就是当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有储量很高的石油资源!”

“……”

听到最后这句话,众多藩王便立刻大吃一惊,早知道有矿,他们立马就答应了,何苦还要审慎思索呢?

“诸位藩王千里迢迢去挖矿,朕有些于心不忍啊!适才说出来,是害怕诸王吃亏嘛。如今有了矿产资源,想必移藩应当不吃亏了吧?”

吊胃口这种事,朱慈烺又不是头一次干。

“陛下英明!”

到了这个地步,诸王也就不好再多说甚子了,只要当地有矿,那一些就都迎刃而解了。

君不见郑芝龙那厮在非洲挖矿都富得流油了,大家早就嫉妒坏了……

这下连崇王都动了移藩东地去挖矿的念头了,之前挖硫磺攒下的钱就全当是路费了。

七只藩王都要过去的话,那就涉及到数百万移珉的大工程了。

不过朱慈烺有全球吨位与规模均为第一的远洋船队,倒是不难解决这件事。

到了美州那边,在长滩便可搭乘火车去往封地,交通方面是非常便捷的。

更可以经过巴拿马运河,将移珉直接投送进圣劳伦斯河沿岸地区。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就是七只藩王都打算移藩了,那就得通过抽签来决定各自的地皮了。

这就是宿命,因为当年大家也是通过抽签去北地就藩的。

朱慈烺上次切蛋糕是横着切,难免有肥瘦之别。、

这次则是竖着切,大家不论位置如何,都能得到靠近南部边境地区的地盘。

无非是靠近圣劳伦斯河入海口的位置是最好的,大概只有两个人能享受到。

周孝王朱绍烱是最先同意移藩的,自然可以享受到一号选手的待遇。

手气不好也不坏,抽到了位于湖大湖最南侧的一块地皮,也就包括后世多伦多。

等潞王与徽王都抽过之后,福王朱由崧则延续了其父的好运气。

抽到了新斯科舍半岛的地皮,也就是圣劳伦斯河河口以南的绝佳地段。

这块地皮面积是最小的,不过地理位置却是最好的。

河口以北的地皮则归崇王朱由樻,这里拥有纽芬兰渔场,并不比勘察加半岛的条件差。

代王与晋王抽调到了位于内陆的地皮,虽然不临海,但濒临哈德逊湾,而且面积是最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