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91章:对清作战

明末黑太子 第1291章:对清作战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在一七零零年的世界峰会之后,神圣罗马帝国、波立、勃兰登堡-普鲁、威尼斯,甚至瑞士的军事实力,都因为从明帝国获得了一批援助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朱慈烺也向神圣罗马帝国、波立、勃兰登堡-普鲁士三国均提供了一千万银币的贷款,年息百分之五,为期十年。

相信十年之后,关于辫子的事情也就处理得差不多了,大家可以一起还钱了,否则下一次欧陆战争便会开始了……

给这些国家武器和银币,朱慈烺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使劲跟辫子打,打得越激烈越好。

算上给路易十四的一亿五千万银币的贷款,等于仅仅花了两亿银币的现钱和武器,就让对大明帝国威胁最大的欧洲地区的中心地带变成了一锅粥。

朱慈烺的大明王师还想多看一会儿热闹,看热闹的时间越长,大明王师对各方的优势就越发的明显。

与此同时,朱慈烺可以不慌不忙地通过北线铁路,从本土不断派兵到乌拉尔山以西的前线地区。

一边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一边继续看热闹,等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下山摘辫子……

在峰会上,朱慈烺向与会的一群元首们表示,明军最早将于一七零五年参战。

当然,这是大概时间,具体时间还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就是在给大家画饼,但谁也不敢也没那个能力强行要求大明帝国介入这场战争。

预计到一七零五年,按照目前的增援水准,张煌言可从本土获得的地面增援部队将达十二个装甲旅、五个机步旅、十二个骑兵旅。

重型装备包括近五千辆第四代燃油坦克、超过五千辆步兵战车、约两百门后膛重炮、五百枚“飞毛腿”战术导弹。

另有空军和路航部队的三千架“信天翁”战斗机、五百架“大力神”轰炸机、五百架“黑鹰”武装直升机、两百架“黑脚信天翁”战斗/攻击机。

生产出这么多的陆军和空军的武器装备,加上实施每七年一次的造舰计划,几乎耗尽了大明国库的存银。

在私下,已经有人觉得已经七十多岁的昊菁皇帝昏庸无能,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的不归路,正在向胡亥、苻坚、杨广等人快速靠拢……

但凡是有资格上朝的臣子,特别是军机大臣,没人会这么想,原因很简单,这批武器并不是一次性的。

根据某原理,在将领指挥得当且士兵训练有素的情况下,武器的技术含量越高且数量越多,在战争中的损失就越小。

这意味着甚子呢???

想不明白的话,还是去玩女人吧!

昊菁皇帝早就给这批武器找好了下家,在战后就分期分批地将其大规模出售。

在有下家报销的情况下,等于大明王师没花钱就用上了如此先进的武器来吊打辫子。

万吨级的铁甲舰也是有人报销的,由于技术领先时间太久,使得这些主力舰队服役期将会近百年。

哪怕下家买了一艘已经服役了三十年之久的铁甲舰,在保养得当的前提下,也能继续用个六七十年呢!

通过连年不断的战争,大明帝国实现了越打越强的小目标,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出现过的壮举。

至于在辫子的不断打击下,欧洲的这些小伙伴怎么挺过一七零零年至一七零五年这五年的时间……

朱慈烺认为很简单,在打不过辫子的情况下,大家完全可以一路向西,跑到法国去避避风头!

既能帮助路易十四在欧洲树立欧皇的威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欧各国的实力,岂不是一箭双雕之计?

跑不过辫子的话,那就完全可以暂时投降嘛!

等几年之后,或法军或明军前去解救大家……

不过昊菁皇帝相信坚忍不拔的德意志人能够展现其前辈日耳曼部落的优点,马战不行,步战进可攻,退可苟!

当年乱锤罗马帝国,用的就是这招,上来先乱锤一气。

对方扛不住己方的三大锤,那就成功了。

反之,速速跑进黑森林里苟着!

看上去简陋而又原始,充满了无脑野蛮的暴戾成分。

然而……

最后该部落居然真就打赢了罗马帝国!

所以朱慈烺认为,棱堡式的城镇加上大片的森林是德意志人很好的防御屏障,完全没有必要跟对方打野战。

蒂雷纳元帅所采用的战术是非常明智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大量战机加上骑兵的组合是可以克制,甚至实现反杀辫子骑兵集群的。

这也给了朱慈烺一定的启迪,说明之前自己与张煌言的设想方向是没错的,只不过大明王师届时的突击能力势必比盟军更强更犀利!

五年时间,天天在河边钓鱼、去林中打猎,日子过得自然很慢。

若是有大洋马相伴,那就……

一七零六年四月初,正当大清国北部边境地区的某个牧羊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自家几十只羊的时候。

忽然从远方天际传来了一阵不同寻常的呼啸声,不久便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批飞天邪物。

数量多到遮天蔽日的程度,让牧羊人惊诧到瞪大了眼睛呆立在原地,嘴巴张得飞进了苍蝇还浑然不觉。

从边境的另一边开过来数百辆铁甲战车,上面还坐满了蛮明的士兵。

万幸的是,对方的行动目标并不是他和身边的羊。

几十只羊跟它们的主人一样,被吓得不轻。

除了河流之外,大清国的北部边境地带基本上属于无险可守的地步。

保成皇帝在靠近边境的地步仅仅派驻了数万人而已,主力都在腹地布防。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旦明清双方再次开战,大清王师不至于在初始阶段就蒙受巨大损失。

为了确保能够旗开得胜,张煌言这次将自己的过半本钱都押上了。

参加突击行动的包括九个装甲旅、六个机步旅、九个骑兵旅,后面还有十二个步兵旅跟进。

张煌言手里还有五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五个骑兵旅、六个步兵旅作为预备队,防止对方跟自己打对攻战术。

配合地面部队行动的空军包括约两千二百架“信天翁”战斗机、三百余架“大力神”轰炸机、一百多架“黑脚信天翁”攻击机以及近百架“黑鹰”武装直升机。

鉴于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的明军数量越来越多,每年人员开支、武器保养的相关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为了节高官期驻防该地区的军费开支,以及解决当地囤积的大量弹药即将出现的过期问题。

昊菁皇帝不得不命令张煌言实施“理发师行动”,目标就是消灭所谓的“大清国”,作战时间为九至十二个月。

四月份到六月份是战区的枯水期,有利于大明王师的装甲部队大规模的渡河。

“该死!狗蛮子打过来了!”

“我等该当如何啊?”

“蛮子都是铁甲战车!”

“啊?这还了得?”

“风紧扯呼!”

最开始一些边境地区的清军还想负隅顽抗,但远远的就看到对面的情况之后,抵抗的念头就瞬间消失了,一门心思的上马跑路。

由于头顶有大量的己方战机掩护,明军装甲部队也是有恃无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攻击队形。

每辆坦克间隔十五到二十米,一个坦克营三十六辆坦克,几乎能拉出近八百米的攻击宽度。

为了确保入夜之后不被辫子偷袭,每辆坦克还搭载了一个班十名步兵,身后的步兵战车亦是如此。

在白天,这些准备自然显得有些多余。

光是在战机的打击之下,边境附近的辫子就根本组织不起来像样的反击。

只要发现地面上有骑兵在集结,从旗号上看还不是自己一边的,信天翁就会对其进行投弹加扫射。

张煌言兵分三路,每路包括三个装甲旅、两个机步旅、三个骑兵旅、四个步兵旅,足以摧毁沿途的任何抵挡力量了。

北路从布良斯克出发,中路从库尔斯克出击,南路从察里津向西挺进。

三路大军的最终目标都是南布格河,这是昊菁皇帝与易卜拉欣达成的协议界线。

除此之外,张煌言还在察里津部署了一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两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用来处理高加索山以北地区的辫子。

根据与奥斯曼签署的协议,从索契到车臣一线,以北包括索契与卡尔梅克草原归大明帝国,以南包括车臣归奥斯曼帝国。

张煌言相信处理这一地区的东虏兵马用不了太多时间,因为对方打不过就一定会向南通过高加索山口,向奥斯曼撤退。

至于为何不向东或者向西撤退……

向东是里海!

向西是黑海!

张煌言给位于黑海西北岸作战的三支部队的命令就是长驱直入,大胆包抄,在抵达南布格河之前,兜住对方的人马与百姓越多越好。

一只适龄东虏男丁价值三十银币,这可是纯利润,还不需要给朝廷或者皇帝一部分提成,甚至上税。

若是抓获一百万男丁,那就是三千万银币的好处,故而各旅的将领们都已经红眼了,这可是千载难逢赚大钱的机会。、

各装甲旅都是一马当先,将身后的俘虏都留给步兵旅去管理,他们则是向前再向前。

随军的摄影师拍摄了绵延十数里的装甲部队的挺进盛况,坦克上的步兵更是对着镜头纷纷摆出了V字手势。

在英语里,这是胜利的意思。

在大明王师这边,这是剪刀的意思,寓意剪掉东虏脑后的辫子!

由于武器装备日渐精良,战术磨合逐步成熟,单兵战力可圈可点。

故而从上到下,王师官兵都对这次行动获得胜利坚信不移,必定可以饮马南布格河畔。

在开战五天后,明军的装甲旅便相继抵达了第聂伯河畔,在舟桥营的协助下,坦克开始通过浅滩上的浮桥,强渡第聂伯河。

对岸的清军在拼命阻击,他们也知道这条河是大清国最大的一条天然屏障,尤其是西岸是高于东岸的,非常有利于防守。

“王爷!狗蛮子的铁甲战车正在渡河!”

来自正黄旗的昂邦章京贝和诺灰头土脸地跑过来,报告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

“本王业已看到了!”

负责此地防守的是刚刚从前方撤回来的和硕雍亲王胤禛,也就是保成皇帝的四弟。

在胤禛的指挥下,大清炮队已经竭尽所能地轰击对岸越来越多的蛮明部队。

可是头顶的大量飞天邪物也在疯狂攻击大清王师,尤其是炮兵部队。

开打不到两个小时,大清炮队已经损失七七八八了,火力越发微弱。

再这么下去,已经岌岌可危的第聂伯河防线便要宣告失守了。

保成皇帝当初能让四弟胤禛领兵负责北部地区的防御,原因就是他这个四弟不懂领兵打仗,这样保成皇帝才能放心。

不过也给胤禛配备了一群幕僚与将领,名义上是协助,实则文臣用来监视胤禛,武将则可分走其麾下的兵马。

保成皇帝在整个北部地区部署了大约一百万大军,归胤禛统领的人马数量便高达五十万,其余则归保成皇帝直接指挥。

但是现在,不管是胤禛的部队还是其他部队,面对明军海啸般的猛烈进攻,都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态势。

将胤禛换成一个会打仗的将领,譬如察尼,其实结果也不会好到哪去,因为没有制空权,清军在白天就只能被动挨打。

每个明军装甲旅均编有一个装备二十四架“黑鹰”武装直升机的陆航营,方便随时掩护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

在战前,张煌言更是给各作战单位发明了一个新玩意,那就是大型弹射器。

跟火车使用的铁轨差不多,不过给飞机使用的是轻便易于携带的铝合金轨道。

接好之后便可以将信天翁战机放在方面,启动引擎,然后让坦克的发动机拉紧拴住飞机的锁链。

当飞机引擎功率达到最高时,将锁链打开,飞机便能以最高时速飞出去了。

虽然原始,但的确管用,比先修筑机场跑道要容易得多。

不过大家还是更喜欢“黑鹰”武装直升机,因为这玩意打辫子实在是太好使了。

速度慢反而成了该型飞行器最大的优点,载弹量比信天翁要大,可以打得辫子屁股尿流。

大家推测一架黑鹰至少能干掉上千只辫子,运气好的话,或许其战果还能更多一些。

清军也不是没有任何战果,一天之内便用轻重火炮摧毁了至少两架轻敌大意的信天翁和三架黑鹰,外加五辆坦克。

但比起其所取得的战果,自身高达上万人的损失就显得愈发的凸显了,战损比几乎完全不成比例。

明军向对岸的清军阵地发射了上百枚“飞毛腿”战术导弹,直接敲掉了对方数十处火力点。

凡是被命中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连人带装备都被剧烈爆炸给送上天了……

清军上下从未见过如此不讲理式的进攻,对方全仗着火力优势在强势推进。

若是没有这些火器与邪器,大清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这些前来送死的狗蛮子。

要怪就怪狗蛮子没事就钻研那些旁门左道的玩意,有本事与大清勇士来比比弓马娴熟!

倒霉的是,有一个装甲旅的强渡位置刚好是胤禛直接负责的防区。

三十岁不到的胤禛手里现在还有大约十多万兵马,这是能够暂时收拢起来的,其他散落在各地的还有不少。

但是在第聂伯河畔开打一天便损失了上万人,直接导致剩下的士兵面对蛮明发动的疾风暴雨般的攻势也就无心恋战了。

要不是有雍亲王压阵,大家还得继续跑路,因为所谓的“箭雨战术”,对蛮明根本不好使。

蛮明在乌拉尔山以西的地盘上根本没多少人,大清王师多路出击也讨不到多少便宜,反而会让己方腹地更加空虚。

面对狗蛮子的长驱直入的战术,大清王师又显得招架不住,所谓的阻击也仅仅是稍加迟滞对方的推进,仅此而已。

第聂伯河西岸地势不高的地方就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因为这种地方可以让坦克轻松上岸。

在明军坦克上岸之前,数十架大力神轰炸机便对渡口西岸一带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以削弱对面守军的战斗力。

此举让西岸这边的清军防空炮阵地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们原本是用来消灭低空飞行的信天翁战斗机而准备的。

由于小佛郎机射程的关系,对在近千米空中飞行的“大力神”机群毫无应对办法。

对方拍脸式的打击又让清军防空炮部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这些巨型飞天邪物给消灭掉。

在“大力神”飞过之后,地面上留下了长达上千米的轰炸区,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弹坑,以及无数被炸烂或烧焦的尸体。

按照这种程度的攻击,贝和诺估计大清王师最多能抵挡狗蛮子三天,说不定明天就不得不撤退了。

然而实际情况超出了他的设想,在当天下午,就有十余辆明军的坦克冲上了西岸的清军阵地。

伴随坦克上岸的还有上百明军步兵,第一批登岸的步兵人数较少,故而都是人手一支冲锋枪,方能在火力上压制住对方。

贝和诺命令一个甲喇的汉军在二十余辆战车的掩护下,对其发动反击,力争将这群狗蛮子尽快赶下河去。

没成想,上千汉军都奈何不了区区百十来狗蛮子,己方反而被打死打伤过半士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