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26章:照抄作业

明末黑太子 第1226章:照抄作业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酋长们决定躺赢到底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强大武力。

双方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已经不是用弓马娴熟所能弥补得了的了。

就算是集结五百万骑兵南下,面对以坦克为主的明军,也毫无胜算可言。

酋长们能够获胜的前提条件就是事先能策反部分明军将领,否则不可能有长驱直入的机会。

现在明军将领要么是昊菁皇帝的门徒,要么是昊菁皇帝的学生,要么是当初追随昊菁皇帝将领的子孙。

在天下大定之后,这三类人要么继续参加对外征战的行动,要么享受左拥右抱的逍遥生活,要么已经退休或者入军校指教,要么已经过世了。

凡是活着的,几乎没有主动找不自在的,一些人有这个苗头,也被昊菁皇帝提醒了。

于是就老实多了,只要不学蓝玉居功自傲,在昊菁皇帝时代,他们就能功成身退。

上不谋反,下不扰珉,这要求没人做不到。

真有人觉得困难,那就得趁早举事才行。

大家都躺得老老实实的,就你站起来,那平叛大军的目标就很明显了……

泽州(晋城)叛乱倒是让一些人心思活泛起来了,都期盼着能够出现想要的态势。

结果挣扎了不到三个月,泽州连同整个山西,就都被收拾地服服帖帖的了。

此前大力发展海运与河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最先抵达叛乱地区的并不是山西境内的驻军,而是河南驻军。

在接到平叛命令之后,洛阳与开封便通过征调商船将作战部队快速渡河,与河对岸怀庆府的驻军汇合,直接扑向位于山西东南部的泽州。

而后,临近的彰德府,以及北直隶的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地的驻军也行动起来,配合南下的山西太原府、平阳府的驻军,将叛军包围在泽州境内。

若是换成是在平坦开阔的草原地区,明军的行动速度势必会更快,也更利于装甲部队的展开与推进。

在得知报纸上关于平叛的新闻内容之后,酋长们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还是躺赢好!

朝廷在北地西部地区,也就是乌拉尔山以西部署了十三万部队,以东有五万。

中亚地区有十万,西域有十万,草原只有两万,还都驻扎在修筑好的城池里。

东南亚有十万驻军,澳洲有五万,本土只有四十五万作战部队。

不过预备役部队有五十万,还有铁路以及矿区的驻军大约十万。

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昊菁皇帝可以调动二十万正规军加五十万预备役,合计七十万大军投入战斗。

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得当的情况下,投入这个规模的兵力基本足够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七十万人能收拾对面三四百万人!

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拿出这么多兵力跟大明帝国对打?

数量倒是能凑足,质量就呵呵了,七八成得是拉来的壮丁。

昊菁皇帝现在对一百万正规军的规模基本满意,不算海空军的话,平均下来就是一百多人养一个兵,对朝廷的负担并不大,完全可以承受。

真碰到难堪的硬骨头,还可以雇佣倭军为自己打工,他们的性价比可是超高。

大明王师只负责制空、装甲突击、炮火掩护等方面,让倭军步兵去钢正面很合适……

考虑到西征部队凯旋而归的时间,昊菁皇帝已经把阅兵式的时间延后到了两年以后。

同时邀请柯尔贝等人参加,若是情况允许,最好可以看到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来到东方世界参观考察。

尽管一些行事文件在昊菁皇帝看来不甚满意,但柯尔贝已经决定完全照抄明帝国的各种书面文件了。

譬如对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发展规划,进出口贸易准则,科技创新扶持与鼓励办法等等。

带回去就让下面直接抄作业,抄还能抄错的话,干脆就别干了!

以前法国本土遍地都是贵族的地盘,国王非常难以直接管理。

等到获得整个西班牙本土、半个英格兰,以及北美的广袤土地之后,路易十四就将部分封地以换购几倍海外土地的方式给弄到手了。

眼下至少在法国本土,各方面命令的实施难度已经大大小于此前了。

柯尔贝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国王陛下实施第二次经济发展计划。

上次的效果就是让法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强国,柯尔贝觉得这次可以让法国巩固世界第二的位置。

世界第二的名词很难堪?

柯尔贝并不这么认为,相反,这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成就。

哪怕在查理曼大帝时期,法国的国力也仅仅是世界第三而已。

第二在中东,第一仍旧是在东方世界。

毫无疑问,现在的排名比以前进步了一名。

名次越靠前,进步的难度就越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世界第一不但是法国的盟友,还跟自身的差距非常之大。

所以对法国自身来说,当务之急不是追赶第一,而是防止自己变成第三!

在返程的时候,柯尔贝决定按照事先定好的计划,去伊斯坦布尔看一看。

相比法国的邻居荷兰,柯尔贝认为奥斯曼在得到明帝国的大力支持后,发展速度会更快,而且其本身的国力就很是雄厚,这就很可怕了。

尽管法国与奥斯曼也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双方的距离很近,只隔着半个地中海。

尤其是在法国获得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岛之后,距离就被缩短了一多半。

探明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不亲眼看一下,柯尔贝是不放心的。

法国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奥斯曼是世界第三,中东第一。

柯尔贝还获悉,明帝国皇帝公开宣称奥斯曼帝国的石油储量为世界第一。

地下埋着超过三千亿桶石油,这个数额简直让路易十四感到没有食欲!

一桶能净赚一个银币的话,那总额便是三千亿银币之巨!

挖一千年,平均每年还能到手三亿银币!

相当于法国七八年的财务收入!

现在倒是没有这么高,可以后就难以估量了。

柯尔贝看到过一艘接一艘悬挂着星月旗帜的奥斯曼运油船。抵达明帝国的诸多港口。

从南方的厦门,一直到北方的天津,无不例外。

起初柯尔贝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认为明帝国自己也有油田,完全没必要从奥斯曼进口石油。

等在参观过明帝国的重工厂之后,加上图尔维尔的猜测,柯尔贝便明白过来了。

图尔维尔也看到过飞机试飞,这种使用燃油的飞行器,其发动与起飞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飞艇。

更可怕的是,如果明帝国将发动机安装到坦克上,只需要三五分钟,坦克就能启动了。

而安装了蒸汽机的坦克,要想挪动笨拙的躯体,至少要半小时的时间。

还有最可怕的,那就是将这种发动机大型化,变成铁甲舰的动力。

法国海军装备的蒸汽铁甲舰需要热身一小时才能驶出锚地,明军的新式铁甲舰半小时内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种在性能上的差距就是代差了,犹如前膛炮和后膛炮的差距一样大。

法国兵工厂也在研究后膛炮,只是技术不过关,导致报废率超高,使得后膛炮的制造成本难以控制,短时间内装备部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明帝国制造的铜炮的射速已经很快了,极限射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匀速射击也能达到一分钟开火一次。

后膛炮的射速基本能在每分钟三四次左右,这种投射火力,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会对敌方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果短期内不跟明帝国开战的话,对后膛炮的研究就无需着急了。

当务之急是加速工业化进程,避免被明帝国甩开的同时,与已经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奥斯曼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被后者反超了。

柯尔贝已经想出了大致的对策,一方面是建议国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铁路、港口、园区、城内住宅等等。

另一方面是鼓励商人开办各类工厂,创造就业岗位,加速城镇化,尤其是开办重工厂,要在税费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

在轻工业方面,柯尔贝倒是不太担心,除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的仿制难度比较大之外。

明帝国的其他轻工产品,法国工厂都可以仿制出来,无非是外形差一些、质量差一些罢了,好在价格便宜,所以不愁销路。

由于要控制人力成本,几乎所有法国工厂主都先后接收了大量的黑人作为工人。

待遇比法国工厂差很多,好在不会像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一样。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有人抨击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直接倒退到了罗马帝国时期……

对此,柯尔贝在报纸上给大家做了完美的解释。

罗马帝国时期虽然使用了很多奴隶,但谁敢说罗马帝国不是当时世界文明的象征呢?

现在法国工厂的黑人并不是奴隶,而是雇工的身份,能够获得食物和水。

每个黑人都是工厂主花钱买来的,当然不会让他们轻易死掉。

相反,只要工作十年,或者达到一定的工作量,就会获得自由身。

这方面,柯尔贝就是完全照抄明帝国境内的矿区奴隶矿工待遇。

雇工在名字上比奴隶矿工要好听不少,实质上是一个意思。

法国本土有上百万各种肤色的奴隶在从事各种工作,农业、工业,甚至服务业。

路边的一个擦鞋摊位,一个法国人可以买几个黑人,让他们从事擦鞋工作。

自己只要坐着收钱就行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服务业。

更高级的服务员要求会说法语,这门槛就很高了。

达到这个标准的黑人,多半都已经成为了主人的仆人,待遇比很多法国底层人还要好。

主人看上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黑人没那么多坏心眼,来到法国也没有依靠,只能忠于自己。

去过明帝国的法国商人,还把明帝国富人的爱好也带了回去。

于是很多商人的仆人是黑人,女人则是从黑海沿岸专卖来的瓦拉几亚女奴。

瓦拉几亚女比法国女人的五官更为精致,性格与脾气也更好,对男人更加顺从。

既然可以花同样的钱,得到更好的服务,干嘛不这么做呢?

这也造成了法国的有钱男人,反而对法国女人没什么兴趣……

除非是世交或者利益需要,对方才肯迎娶,否则法国女人就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法国男人对此也理直气壮,连国王陛下的亲妈都来自奥地利,我凭什么要娶一个法国女人为妻?

路易十四此前还规定,不得殴打妻子,否则在核实之后,会对其进行教育批评,并登报广而告之。

这是对之前允许男人迎娶多个妻子的变相补偿,因为有的女贵族向路易十四投诉,对方不但花着自己的钱,还打骂自己。

现在好了,有了这两条规定,法国男人与法国女人,终于可以各玩各的了……

法国女人喜欢跟萨伏伊的男人玩暧昧,让黑人做仆役,用德意志男人做侍卫。

总之,只要手里有足够多的钱,身边的男人,一个都不用本土的垃圾!

相比之下,法国男人还稍微好一些,起码会用法国女人来做菜!

做的菜也得是明帝国的款式,这都是托当年方以智的“福”!

同样是一顿饭,同样花五个银币,在巴黎和在北都吃到的食物的档次完全不一样。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受骗上当了,本土厨子是在故意坑自己兜里的银币。

当年一些追随蒂雷纳元帅,最终返回本土后退役的士兵,也开起了饭馆。

买的东西就是明帝国的菜式,哪怕只会地三鲜、红烧肉、排骨炖豆角等几道菜,只要味道好,价钱不太贵,也会顾客盈门。

到一六八零年,巴黎已经遍地都是明式饭馆了,售卖煎饼果子、炸饺子、炸油条等小吃的明式快餐的摊位也是星罗棋布。

想到这里,柯尔贝也只能抱以苦笑。

这些人,抄重要的作业,都是一脸的为难。

抄不重要的,一个个都跟无师自通差不多。

但能让法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就行了,其他都是小事,无须挂怀。

看着船舱里装了上万页的各种材料,柯尔贝觉得此行收获颇丰,自己又任重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