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021章:安排妥当

明末黑太子 第1021章:安排妥当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在小肥宅成亲之后,原本秦淮八艳就被某哥俩给瓜分了,而且柳如是与顾横波要称呼寇白门等六女为嫂嫂……

某新皇所圈养的这六只女子在正式进门之前,又义结金兰,结拜为姐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去死,但求同年同月同日随便花钱!

为了抗衡此六女,皇后薛婉晴与皇贵妃刘喜儿也上香结为姐妹,使得东宫已经变成了两大阵营对垒的阵地。

只要不互相坑害,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安危,某新皇对这种事才懒得管,若真有矛盾,大可以打麻将来解决。

好在这八只妹子除了小心眼之外,倒是没啥坏心眼,加上漂亮亲妈负责监督,在某新皇领兵出征的日子里倒也相安无事。

真若有事,某新皇也不保证进了这个门不会再将某女或某些女子踢出去。

做某新皇的女人是锦衣玉食的金饭碗,但不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不犯大错,便可以纸醉金迷至死。

犯了大错,那就可能被扫地出门了。

除了自家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某新皇的大妹朱媺娖出嫁,顺便也要照顾一番。

吃货妹妹真是没在后邸混迹,决定五十万两银子的嫁妆分毫不动,悉数买入紫金债券,夫妻俩便可以躺着吃利息了。

一年两万五千两,光是这利息就足以支应夫妻俩及府上数十口人的开销了。

甩锅爹送的六万六千两银子的红包,便是作为平时的零花钱。

姑姑乐安公主倒是愿意转让传媒集团的部分股份,让朱媺娖在外面过得好一些。

乐安公主夫妻二人之前的家底可是不那么殷实,便不希望看到朱媺娖年纪轻轻也跟着吃苦。

由于婆家就是寻常百姓,孙云球的年薪也不算高,娘家人再不帮衬些,这小两口的日子就很清苦了。

朱媺娖在咨询过某皇兄之后,决定用五万两银子入股世界传媒集团,购得一成股份。

成了股东之后,开董事会也可以出席,这算是有事可做了,对外也好有个风光一些职务。

传媒集团每周开一次董事会,朱媺娖平时有时间也可以跟着姑姑学些经营之道。

虽然这一成股份不算多,但往后等电影可以公知于众,买票销售之后,该集团的股份就值钱了。

朱媺娖所买到手的股份都是从某新皇这里购得的,某新皇并不打算持有太多该集团的股份,全当是给某姑姑和某妹妹养家糊口的公司了。

而对于帝国石油、仙级化工、光辉制药、雷霆电力、千奇百货集团这五家垄断市场的公司,某新皇是对其百分之百控股的。

除此之外,持有大明通讯八成股份,持有泰乐丰电话公司五成股份,持有铁路公司四成股份。

山东的金矿,某新皇自己持有四座,当初是拿皇庄换来的。

朝廷的控制的六座金矿,某新皇还持有两成股份。

关外的待开采的那座金山,某新皇持有两成股份。

将这些林林总总的资产结合起来的话,某新皇算是大明最大的土豪了。

对于土地,某新皇自己没啥野心,也不打算侵占,大明国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那三只弟妹——苏妍、柳如是、顾横波,鉴于自己与小肥宅的关系。

某新皇也送了份礼物,就是将王府景百货公司从千奇百货集团剥离出来。

三只弟妹每人三成股份,余下一成归朱媺娖所有。

酷爱混吃等死的小肥宅,以后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吃软饭了。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来是要表示一下,起码要将弟弟与妹妹这两家安排好。

二来也是为了竞争的需要,只由某新皇的狗腿子来控制两家公司,早早晚晚会变成一潭死水。

让三只弟妹玩转王府景百货公司,与千奇百货公司形成竞争关系,这样便可进一步拉拢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了。

竞争有恶性与良性之分,由于说穿了背后也是由一家人来控制,故而最后不会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无非是诸多商品跟两家超市一样,价格犬牙交错,让消费者不会只在一家店购物,起码要跑个来回才能占到大部分便宜。

由于之前江南一带被战火殃及,不少江南商贾与富绅头一次拖家带口北上。

有些人过了淮安都觉得不安全,索性到济宁甚至北都避难,顺便还能看看北都的发展是否如报纸上那般神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跟乡下人进城一般好奇而有陌生。

北都这边的人力车多,街上巡逻的厂卫衙役多,往来的商贾及西夷也多。

只穿裤子的男子甚至超过穿长袍之人,甚至有女子的裙子下摆只及膝盖,看得南方来客目瞪口呆。

进了酒楼,看到菜单,发现价格并不算贵,大部分比南都便宜。

除非有高档酒水的需要,否则一桌有鱼有肉的饭菜也不过数两银子而已。

一问才知道,酒楼不光接待富绅、商贾、官吏、士子,还会欢迎寻常百姓前来光顾。

只要吃完饭能足额付款,那就可以享受宾至如归的待遇。

否则,可以送交官府,查实后再行定罪。

北都不同他地,城内不允许有乞丐存在。

但凡有劳动能力之人,均需要按劳取酬,不可四处乞讨。

无业之人可以到募工的地方找活计做,多了不敢说,至少不会饿死。

赚到手的钱足以让自己每周都吃到一次鱼肉,对穷人来说,这便是天大的利好了。

真吃了霸王餐,还不打算付账,撒泼耍赖,甚至动手打人,官府就会出面阻止。

连官府都管不了的,直接报给某新皇,某新皇连狗鞑子都能收拾,不怕这些吃白食的。

真有残疾到无法生活自理之人,某新皇也会派人将其送到慈善组织那里恩养起来。

由于目前医疗条件有限,而这些人就是传播疫病的载体。

整饬疫病当初花了多少钱?

一年恩养这些人才花多少钱!

某新皇宁可采用每年都撒钱的恩养之策,也不会容忍疫病再次威胁畿辅地区的安全。

未成年的孤儿也是如此,不过头脑聪明的可以选择去免费读书,脑子不太好使的也会进学校来学一门可以糊口的本事。

但凡是有城内户口之人,均需有事做且有钱赚且能生活,某新皇美其名曰——秩序!

只有兜里有钱,心里才不慌,嘴里才有吃食,也就不会惹是生非了。

对于那些不差钱的纨绔子弟,某新皇对他们一视同仁。

杀人者偿命,不偿命也可以,把杀人者的半数家财补给受害者家属。

如此一来,京城的纨绔团伙就不敢轻易造次了,作死一次的成本可是相当高的。

凡是破坏某新皇所缔造的秩序之人,都要付出应有的代价,这就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对于这些刻意滋事之人,某新皇也规定其死后不得入土,当须被火化,烧成灰,之后撒进大海里喂鱼。

否则,就当须按照量刑级别,去山东挖矿来赎罪。

在设置了诸多限制措施之后,京城里原本不老实的家伙,大部分都不会主动找茬了。

一小撮极个别的家伙,以为自家可以在京城横着走,敢于顶风作案。

收拾这些人,某新皇从来都不会手软。

他们还不明白一件事,在北方八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皆由某新皇说了算!

即使这些人利用市井留言企图兴风作浪,也很快会被厂卫联手镇抚下去。

连皇太鸡的辫子军都被打退到关外去了,大明距离国泰珉安的目标为期不远了。

某新皇不会容忍自己脚下有人随意搞事情,这种事就像抓蛀虫一样,每年都不能放松警惕。

南方客人在北都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要不天天出去吃饭,将肉菜都买回来烹调,其实一家子在城内的花销并不高,比在南都等地还低。

而且买新奇商品的价钱比南都低很多,这可是大大的惊喜,让不少人都动起了进货去江南贩售的念头。

最终还是被他人善意的提醒给打消了,整个南方此前只有两家代理商。

一家是崇祯皇帝,另外一家则是柳如是与顾横波二女开设的贸易公司。

在二女嫁给定衷王之后,南方市场就被崇祯皇帝独霸了。

不少南方商贾还对此还愤愤不平,觉得此举乃是与珉争利。

北都的地头蛇便告诉他们,与珉争利的前提是有资格争才行。

崇祯皇帝的代理权可是某新皇给的,你想争一争不是不可以,但先得拿到代理权才行。

没有这个资格,就没有在南方代理销售新奇商品的权力。

唯一一个特例便是镇海公郑芝龙,拥有整个福建的代理权。

沐家长期镇抚云南,沐天波算是有半个代理权。

除此之外,其他六隅的代理权都掌握在崇祯皇帝手里。

你想拿到其中的一隅,就得去找昊菁皇帝。

至于须要付出多大代价,那就看你的家底殷实与否了。

若是觉得一隅之地太大,一城足矣,还得去找崇祯皇帝商量。

崇祯皇帝此前都将代理权下放了,也就是卖出去了,你想买就得从这位爷手里买才行。

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直接状告昊菁皇帝,要求分得南方某些地方的代理权。

除非疯了,否则在北都,在昊菁皇帝的地盘告昊菁皇帝,这官司能赢就怪了。

此举跟主动找死没啥分别,昊菁皇帝十岁就开始监国,随后将崇祯皇帝请到了南都。

你能告赢了这位皇帝,那就算是有了通天的本事了!

这案子顺天府不会受理,三法司也不会,连赢的可能都没有。

北都不是不依赖南方商品,像茶、丝、瓷、铁这四大类商品,主要产地都是南方。

但长期供货商早就定好了,外人根本没有插足的空间和机会。

浙江茶商此前还刻意与南廷和崇祯皇帝为敌,结果被查了个底掉。

去岁又遭到了登陆英军的洗劫,随后英军逃之夭夭,这些商贾几乎血本无归。

连赔偿的可能都失去了,大明舰队打的西班牙人,英国人根本没参战。

被西夷抢去的货品找不回来,那就只能低头认栽了。

想找朝廷哭诉,朝廷早已下令退至山区。

这些商贾冥顽不灵,现在是自讨苦吃。

存活下来还能苟且偷生之人,要么投靠了崇祯皇帝,要么投靠了昊菁皇帝,要么投靠了朝廷里的某位大员。

之前投靠了昊菁皇帝的茶商此番大多数都没有蒙受损失,因为及早安排家丁收拾跑路了。

等卷土重来之后,便迅速吞并了那些家道中落之人的产业,这算是因祸得福了。

尽管昊菁皇帝将茶叶进货价压得很低,但胜在能让茶商稳定出货,有了一个可靠的重量级买家。

昊菁皇帝所辖公司的业务并不涉及茶叶,但为了多方关系的需要,会不时过分茶叶价钱,就等于干涉茶叶市场。

茶商范巧智就是昊菁皇帝在北方茶市的代言人,北都的十五家茶商则是狗腿子,对昊菁皇帝的命令莫敢不从。

南方的茶叶想卖到畿辅地区甚至草原各部落,就必须借助畿辅茶商的渠道,否则一两都卖不出去。

福建出产的茶叶在北地藩国及南洋诸岛发展起来之后,那就根本不愁卖了,镇海公郑芝龙也多了个不错的进项。

可以说去岁西夷的那次入侵,等于帮助崇祯皇帝整合了江南一带的市场,顺便铲除了不少叛逆。

那些之前投靠西夷的叛逆,在大明舰队获得舟山海战的胜利,后镇海公郑芝龙率舰队收复吕宋之后,大多数都被俘获。

现在在各地的矿场挖矿,做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除了免去死罪之外,估计这辈子是别想再出来了……

不过这些人发愁找活计的事情,被巡街的厂卫探知,旋即便报给了某新皇。

某新皇想了想,倒是有个差事可以让这些江南商贾一做。

在东北被大明王师收复之后,需要派遣大量的人手去接收辫子的耕地。

尤其是在皇太鸡已经派人开荒的前提下,务必要利用好这几百万亩耕地。

沿河的土地都可以用来种植水稻,但大明北方的农户种的多半是麦子。

只有南方,特别是江南一带的农户善于种植水稻。

商贾在乡下都有亲属,正好可以让其用上这层关系。

但凡愿意移居东北,适龄男女可免费得到五十亩沃土,老人与小孩可得二十亩。

先到的可以先挑好地方,后到的,那就只能接受被别人挑剩下的了。

某新皇打算将最好的地方都送给江南的农户,届时就能收获大量的大米了。

农户不分南北,都是被压榨得最狠的一群人。

不同于江南商贾,江南农户的日子过得也很苦。

某新皇便有意利用跑到北都的商贾,挖点江南的农户去二次开发东大荒!

那么好的土地,只用来种土豆、地瓜、麦子岂不是浪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