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926章 孤身

隋唐大猛士 第926章 孤身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3:52:08 来源:笔趣阁

辅公这个元老之臣,与张善安这样一个新附降臣,勾结到一起,阴谋叛乱,其实罗成虽有些意外,但不奇怪。

这缘于朝廷对地方的新一轮调整。

在先前,征战之时,对于那些统兵之将自然是授权颇大,他们往往有权宜行事的权力,甚至拥有承制拜封特权,所以那些在外统兵的大将,尤其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往往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山头。

他们大肆提拔亲信,拉帮结派,这本来也是很寻常的事情,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嘛。

而朝廷对于那些愿意归附的敌将,往往也是给予极高的待遇,甚至带着军队和地盘归附的,往往依然让他们统领着旧部管理着旧地。

但那往往都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当天下一统,形势渐趋安定之时,朝廷便不可能再这般权宜下去。

一方面是全**队的整编,裁撤的裁撤,调换的调换。另一方面,官员重新考核,调换、升降甚至是罢撤都是在所难免的。

杜伏威入京闲置。

辅公改任淮南道的左提刑按察使,这是个三品的官职,一道三司六使之一,算是道级的长官了。但相应的,这个左按察使,既不能统领民政,也无法掌管军队,只负责司法监察。

这样的调整,本来是很正常的,毕竟这是大秦的制度,战乱结束,趋于安定后,便要文武分治,各司其职。

辅公以前虽是淮南道的二把手,但毕竟那是以前,是战时,与现在情况不同了。朝廷授他此职,也是鉴于他的一些风评不好,所以授给此职,也是给予一点警告的意思。

可辅公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愤怒怨恨了,居然开始想要谋反。

张善安本是降将,当时率部献城归附,朝廷授他开国伯爵位,还给他太守之职,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到如今,淮南安定,于是朝廷要裁撤他的兵马,同时要调整他的职务,要将他调离江淮,同时授他一个郡长史之职。

这只是正常的调动,毕竟张善安以前只是个渔民,大字都不识一个,十七岁就做了盗贼,此后加入乱军之中,纵横江淮,投奔过的势力都有好几个。

让他继续当一个太守,肯定是不合适的,安排他去做个长史,那都是对他的优待了。但张善安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过河拆桥,虽然朝廷授他的开国伯爵位没变动,可他依然不甘心。

马上能打天下,但马上不能治天下。

所以当初打天下时,出力最多的都是那些武将们,但现在要治天下,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更需要那些读书人出身的文臣们。

当然也有些武将是文武皆能,但毕竟少数。所以现在朝廷上下都在进行着这**调整,官吏们要接受吏部的考核,还有巡视特派组的暗访明察,对于各道郡县的各级地方官员,都将优者上,劣者下。

如张善安这样既是半路投降,又没啥出身,尤其是大字不识一个,且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治民本事的官员,往往都是要调离重位岗位,退居二线的。

而还有一些官员,就算确实有本事,可也为了其它方面的考虑,可能要调换岗位。

别说这些地方文官,就是所有的军队,现在都在大调整,重新整编,大量裁军,同时对将领们实行大对调。

一般的官员们也能接受这些,可偏偏还是有不少人是不愿意接受,不肯接受的。似乎这一动,就不得了。

只是有的人也只是心里不满,有些人嘴上说几句,但真如辅公这样,丹药吃多了,被妖道左游仙蛊惑几句,就真以为天神附身的糊涂鬼并没几个。

至于张善安这样的人,本就是愚人一个,乱世里的墙头草,信奉的始终是武力,所以紧握着兵马不肯松手,谁想动他的兵,他就反谁,过去因此几次归附又几次反叛改换了好几家门庭,如今归秦不久,又想反了。

“陛下,都是臣没有带好头,臣愿意将功赎罪,亲自往淮南一趟,以平息这场变乱。”

罗成笑道,“你真想亲自去淮南?”

“臣请陛下准许,臣不要一兵一卒。”

“伏威啊,你是我老兄弟,又是我妹夫,我担心你把辅三当兄弟,可辅三到时未必把你当兄弟,若是一个不好,你估计得丧命在那。其实,若辅三执迷不悟,朕有的是办法除掉他。”

“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也给辅三一个机会,当年我二人刀山箭雨追随陛下走过来,如今不想他因为一个妖道蛊惑而丧命。臣相信,若是辅三见到臣,听臣言明道理后,定能幡然醒悟的。”

“好,朕就给你和辅三一个机会,记住,若事不可为,你自己回来,别丢了性命,我可不想我五妹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

杜伏威跪谢。

淮南道,道城便设在庐江郡,而非设在江都。

杜伏威陛辞出京,自洛阳乘船沿大运河而下,一路上不断换乘舟船,运河联通着一条条的河流,因为运河是沟通诸河的,所以运河的水流方向变化不断,有时向北,有时却又向南,甚至有的时候,因为水位相差大,运河上还要修坝建闸。

因此,运河虽联通南北,但实际上船只在运河上并不能够畅通无阻,很多时候,运河行船都是分段的,因此便也有汴船、淮船等各种称呼,每种船只专跑一段运河。

不过就算如此,从洛阳到庐江,其实也很快。

全程水路,洛阳到荥阳,荥阳又至盱眙,再至山阳,然后下江都,入长江逆流西上,入巢湖,再沿河逆水而上便直抵庐江郡合肥城。

杜伏威此行,轻车简从,就带了一个老仆,余者谁也没带,他甚至沿途都没有住过官方的驿站。

当他踏入合肥城的时候,能感受到这座城池的不一样。

他嗅到一丝战争前的味道。

他带着老仆,径直入城,一直来到了按察使衙门。

“闲入勿入!”

守门士兵看到身着布衣的杜伏威,根本不知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江淮之王。

“滚进去告诉辅三,就说杜伏威来了。”

守门士兵听到杜伏威三个字,惊讶,左右瞧了瞧他,也实在无法拿他跟那位江淮之王联系起来。

杜伏威冷眼一瞪,那士兵居然有些慌,不由自主的就往衙门里跑去报告了。

衙门内。

辅三正跟左游仙在一副地图前谋划着,屋里还有好几位将校。

“时机已经成熟,随时可以起事。”左游仙笑着道,他身着道袍,手执柄拂尘,留着山羊胡,倒有几分魏征以前的模样。

“报,门外来了一人,自称是杜伏威,让将军出去见他。”

辅公愣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