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843章 后宫

隋唐大猛士 第843章 后宫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3:52:08 来源:笔趣阁

“臣妾听说陛下发了魏王的火,还解了他的职让他在家反省?”

晚上。

长孙一边为罗成揉捏着肩背,一边问道。

“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关心这些事了?”

长孙按压的力度刚好,让罗成十分受用,“臣妾并不是想干涉朝廷政事,臣妾问的只是家事而已。”

“天家无小事,这既是家事但也是国事。朕也知道,如今天下还未一统,许多制度都还未健全,可越是如此,这规矩越乱不得。存孝这人,我知道他,没有什么二心反意,只是向来大咧咧惯了,以前也惹过乱子,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是我兄弟,也是朝廷的魏王,还是中原都统,统领河南、山东、淮南三镇兵马,他倒没有什么异心,可就怕被有心之人利用,到时出了乱子,可就难以收拾了。”

“魏王只是心直口快,觉得陛下如今大肆重用许多隋朝旧臣,给他们授官封爵未免太过轻易,其实魏王今天的话,也是许多军中将士们的心思。”

罗成转身。

他将长孙拥入怀中。

“朕又岂会不知道将士们对此事有会些想法,但马上可以打江山,却不能完全依靠马上来治江山。若是朕只一味重用军伍中的兄弟,那到头来不过是又缔造了一个新的关陇集团而已,这样的军头集团若把持朝政,早晚朝廷还得出乱子。或许我在世之时不出事,可以后呢?”

西魏北周隋,这三朝短命的根本原因,其实都能跟关陇集团有关。

“魏王是我亲兄弟,打仗也是把好手,可若是让他来治理地方,哪怕是只给他一个郡,他都未必能比的上陈叔达、萧这些人,而若说到主持朝政中枢,全盘规划,他就更不行了。所以说形势不同了,策略也不同。”

“再说了,你觉得什么是朝廷?”

长孙拥着皇帝,沉思着。

“朝廷就是天下?”

“哈哈,朝廷,朝廷是治天下的工具,而如何治天下?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字,人。把天下的人尖儿,都聚拢到朝廷来,那么这天下也就稳了。不仅仅是随我征战的将士兄弟们,还有旧贵族官吏,那些地方的士族豪强,地方上的地主百姓商贾,统统都要拢到一起来。”

“你推开谁,拒绝谁,谁就可能另起朝廷,尤其是那些人尖儿。”

当年北魏起家代北,最早立都在马邑的平城,为防北方草原上的柔然人,所以特意在北疆边防设立了六大军镇,后来军镇还不断增加。

最早时,这六镇是北魏性命攸关之所,因此对六镇十分看重,将士到六镇任官当兵,也极有前途,所以勋贵官吏豪强子弟争着去。可后来北魏一统北方,迁都中原洛阳,后来柔然人也没以前强悍,北疆六镇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于是慢慢的,六镇不受重视,去那里不是机会,反成了发配流放。

最终六镇被边缘化,六镇将士得不到升迁机会,始终被排挤。

六镇怨恨,最终便掀起了六镇大起义,那群六镇边将士兵,一举掀翻了北魏朝,后来六镇中出身的高欢、宇文泰等建立了东西魏,开创了北齐北周二朝。

其中武川镇一系的宇文泰等人建立的西魏,最后还又建立了北周、隋两朝,历史上,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其祖父李虎也是武川镇军头。

“你们长孙氏也是北魏皇族,所以说对此应当很清楚,当年若北魏拓拔氏不汉化,接纳汉人,联合魏赵的汉人士族豪强,也不会有一统北方的机会。在北魏之前,诸胡乱华,纷争不断,始终难以安定,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视北方汉人为敌,这才有了北方遍地坞堡的情况。”

对罗成来说,团结大部份,打压敌对的小部份,这是必须的。

如左才相这种见读书人就杀,张金称这种见富就劫,朱璨这种到处劫掠甚至吃人的这些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事的。

为何历史上农民起义那么多,最后成功的也就刘邦和朱元璋呢,因为大多数的农民军不知何为制度,不懂何为秩序,甚至连团结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他们天然的就把士族豪强地主官吏全都推到了对立面,这如何能赢呢。

而刘邦和朱元璋虽起身草莽,却能做到立制度接纳各方,于是才能成事。

“朕之前罢节度使,在各道新设三司六使,三权分开。朕知道有不少老兄弟不满,但许多人暂时还只是把这不满放在心里,老四也是个不满的人,这次正好借老四来立下威,老四是朕之亲兄弟,朕既然连他都能一撸到底,朕相信其它人也应当能明白到朕之决心。”

“陛下,魏王不会因此想不开吧?”

“不会的,他顶多会生气,也许还会骂骂咧咧,对朕说些不敬之语,但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平复情绪的,至于说记仇想不开,更不会了,等过了这茬,朕再让他出来任事就是。”

不管存孝生气不生气,罗成还是愿意先拿这个兄弟来唱出戏的,相信有存孝这个榜样在,不管是嗣业还是刘武周又或是杜伏威等,都应当能明白皇帝的心意。

不管高不高兴愿不愿意,各道三司六使的分权制度,必须要推行下去。

“陛下辛苦了,朝廷之事这般费心。”

罗成笑笑。

“是啊,外面那些豪强枭雄,个个都想当皇帝,争的头破血流,拼上全部身家也在所不惜。可又有几人知道,这皇帝又岂是那么好当的。杨广当了十二年皇帝,可他营建的东都,还有文帝建的大兴,两座京师他加一起呆的时间都不到三分之一,其余时间都在巡视天下,一般人都说皇帝喜好巡游,是贪玩,是到处找美女,其实,李渊王世充这些人难道不清楚?皇帝的巡游根本不是因为玩乐。”

“除了雁门之围以后,皇帝消沉怠政被宰相欺瞒,其实杨广以前每天都要阅读奏章到半夜,堪称宵衣旰食的典范。”

杨广只能说是个昏君,不能说他是个庸君,更不能说他懒政贪玩享乐,他跟中晚唐那些喜欢打马球喜欢游猎什么都不管的皇帝根本不是一类人。

“天下亿万百姓,万里山河,全靠陛下一人又如何忙的过来呢?”

“所以说,皇帝需要任用贤人,倚靠宰相治国。朕已经召左仆射侯莫陈、右仆射杜如晦、中书侍郎房玄龄、门下侍郎魏征四位宰相前来洛阳了,现在又有萧为门下侍郎,宰相有五个。不过朕觉得还是少了一些,还要再选拜三到四个宰相才好,这样群相执政,众正盈朝,朕也能轻松许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