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795章 光荣之家

隋唐大猛士 第795章 光荣之家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3:52:08 来源:笔趣阁

那些差役也都是百姓,被县里征召服役,此时便各个敲起锣来打起鼓,还伴着唢呐之声,这动静一下子就把庄子里的百姓惊动起来。

庄子是在废庄上建起的,原来的庄子残破,于是县乡便干脆组织这些百姓,把原来的破屋烂棚全都折了,重新规划一遍,每户给量了一块宅园地。横平竖直的规划好,特别是还把折完后的村地基平整了一下,家家都有个小院,后面还带块菜地。

虽然大家互相帮忙,建起的院子很简陋,泥土墙,茅草顶。

可村里清理恢复了水井,门前还修好了排水沟。

甚至县里还按上面要求,让每户都在院里修了个茅屋,挖好蓄粪池。

村道平整。

沿着村庄,还引来了活水绕庄,又修了一堵庄墙,建了村庄大门。

这让百姓们觉得安全了许多。

“府兵还乡了!”

县里的佐史高声喊道,这也是上面要求的,对府兵要优待。府兵家眷称为军属,授田分地都优先,若是府兵战死伤残了,他们的家眷便是烈属残属,更要优待,还要抚恤照顾。

而这些都不是说说,做做样子的,上面专门把这拥军优属做为了地方官吏的考核硬性标准。

因此大家都很重视这事。

阿棱等一火九人,便站在庄门前,胸口还各戴了顶大红布花。

庄子里。

村长带着全庄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放下了手里活计出来迎接。

“徐火长他们回来了。”

刘户史笑着对迎上来的村长道,“徐村长啊,这九位可是咱们百姓的子弟兵,他们为我们上阵杀敌,守家卫国,可是英雄啊,大家要好好拥护照顾。这是兵部颁下的光荣之家牌子,每位府兵家,都要钉上,凡上有这牌子的,村里一定要照顾好。”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乡下农村,年纪大的老人也便拥有许多丰厚的经验,农事经验、人际处事经验等,所以让这些老人当村长,有利于村子安稳。

“请佐史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拥军优属,现在就请刘佐史为咱们九个府兵之家钉光荣牌!”

“好!”

刘佐史带着大家,挨家挨户的钉牌子。

徐棱是火长,因此他的光荣牌最先钉,全庄几百号人跟着过来,看着刘佐史与村长一起,把那块案板大的红色光荣牌挂到了徐家院子大门顶上。

牌子上四个大字,光荣之家。

下面还有一些小字,有白马军府弓箭火长徐棱的名字。

牌挂好。

刘佐史挥手,于是那些吹鼓手便更卖力的吹打起来,而老村长也让村民们跟着欢呼鼓掌。

这一刻,徐棱站在家门口,心中澎湃,感觉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刘佐史又让人取来一块牌子,却是一面剑盾相交图案的牌子,下面还有云骑尉勋四个字。

“把这块牌子也挂上,徐火长可还是个云骑尉呢。”

老村长这时也锦上添花,代表村里,请徐棱出任城南庄的民兵教头。

“老村长啊,咱们拥军优属可不光是口头说说,各方面都得到位啊,徐火长家的田地分了没,地是不是优先分的,是不是最好的,还有徐火长平时在军府训练当值,这家里有没有派人多照顾?”

“有的有的,徐火长家里还有五口人,父母亲加上一个兄弟,还有两个妹妹,他兄弟明年十六,还没入中,因此我们按上面的规定,优先给徐家分了一百五十亩地。”

“今年十五了?那马上就十六了嘛,我看提前给徐小弟分五十亩地也并无不适。还有,这分的地,有多少是山坡桑田,有多少是水地,有多少是旱地?”

老村长一一回答,说都是蒙皇上所赐,所以咱们这些人如今能在这里落地生根,建屋分地。还说徐家的地是最好的,分下的一百五十亩地,其中有约三十亩坡地是种桑麻的,还有约十亩山地是种槐枣等树的,另外还有约一百一十亩地能种庄稼粮食,其中水浇地能有三十亩,其余是坡地旱地,有一半需要轮作。

刘佐史认真的听着,记在心里。

其实八个府兵家里,也都如数分到了田地。

再接下来刘佐史又问了下庄子里其它九十一户百姓的分田情况,老村长如实说,其余的各家,男丁是每丁分到六十亩地,女丁分到三十亩,中男也是三十亩。

另外还留了五百亩地,是做为村里学校、民兵队留的,这些地收的粮食以后专用做学校和民兵队所用。

刘佐史心里估算了下,觉得这位老村长说的基本属实。

县里给城南庄划下来的土地总共就那么多,这一百户五百多口人,其中丁男丁女中男不少,就算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十六岁以下孩童不分田授地,可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口的,真要一人百亩,还真没那么多。

所以最后便是优先给府兵家眷分完后,再给其它百姓分,分下来,一丁便只有六十亩了。

可村子里的百姓还是十分高兴的。

这些人,以前就算是自耕农的,可也没这么多田地,更别说有许多以前还是如徐棱家一样的佃农了。

哪怕这六十亩地里,有不少是比较差的地,需要轮作休耕,但起码一家子分下来,也有百多亩地,人口多的,甚至有一百多两百亩地了。

努力辛苦点,绝对能好起来。

特别是现在推行两税制,地多虽税多点,可产的也多啊,只要有田有地,大家就不怕,农人只要肯干,哪还会有地还挨饿的道理。

当然,许多村民也十分羡慕徐棱等九个府兵。

他们本来在军府那边有一份军田,这边家里又优待,地分的多,还是好地。更何况,徐棱他们有勋,又多分田。

“地既然分好了,那就立好地界桩,努力的干活吧。”

最后,刘佐史安抚了这些村民们一番,说了些鼓励的话,婉拒了徐棱一家请他吃饭的请求,笑着挥手离开了。

如今大秦新立,革新吏治,对于各地官府很严格,尤其是地方的吏员,要考核上岗,还要考绩效,不再是如以前那般世代把持吏职了,现在是干不好就滚。

那些县令县尉等可不好糊弄,大都军伍出身,现在周边到处是府兵,惹毛了他们,可没好果子吃。

再说了,虽然现在管的严了,但上面也给他们吏员放开了一条大路,只要表现的好,绩效突出的,一样有机会升迁。

不仅仅是吏职升职,而是能升到官。

比如户曹史能升户曹佐,这还只是吏职升迁,但如果户曹佐干的好,是能升录事,甚至是升主簿的,主簿可是正儿八经的流内品官啊。

有这刺激在,谁不想抓住这机会,说不定哪天这好事就取消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