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579章 太子太傅

隋唐大猛士 第579章 太子太傅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3:52:08 来源:笔趣阁

圣心难测啊。

罗成回到楚国公府后,立马找来魏征,然后两人关起书房门密议起来。他把事情简单的一说,然后询问老道。

“你觉得皇帝此举目的为何?”

魏征毫不遮掩的道,“皇帝毕竟子嗣单薄,总共就生四个,还早亡和夭折两个,如今就两个儿子,既然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传位于皇孙,那已经三十岁的齐王放出去,肯定比留下来稳点。”

“既有利于将来传位继承,又还能免的这位喜欢胡闹的齐王做死送命,一举两得。再者,皇帝把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没有反过来监视震慑你的意思。毕竟,你真要有所异动,有位宗室皇子在,朝廷就有一面旗帜在。”

罗成点头。

“不过估计皇帝更多的还是想着安置齐王吧,毕竟这位确实喜欢作死,本来当年他要但凡老实一点,这太子之位也早就是他的了,哪轮的到那三位皇孙啊。”

魏征笑道。

“其实有这位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是坏事。万一真的将来中原局势糜烂,大帅你也可以割据辽东,以为起家之根基,到时可以先把这位齐王推出来拥立,当个前台傀儡也不错的,这样也能跟洛阳、大兴两京争个正朔的。”

老道不愧是老道,他跟罗成一样,早觉得如今大隋表面还风光,可根基已经动摇,摇摇欲坠了。

连罗成这样完全靠皇帝提拔起来的大将,都有了二手准备,皇帝这天下还如何安稳的久。

这位皇帝又喜欢巡游,谁知道哪天就死在哪里了,偏偏大隋又无宗室分封,这种做法在平时固然有助于中央朝廷集权,不至于出于西晋八王之乱那种事情。

可一旦皇帝死了,新帝如果没能马上继位,或者说天下大乱之时,到时肯定容易出现各方拥立天子的情况,到时洛阳一个天子,大兴一个天子,极有可能。

在那种情况下,罗成若有一位齐王在手,自然也可以拥立一个天子,这样就不用听其它朝廷的命令,还可以也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有没有说齐王的两个儿子如何分封呢?”

“皇帝说齐王二子还年幼,所以要养在宫中,等成年之后,再考虑分封到边地去。”

“估计这是对付齐王的后手,留齐王二子在京,算是人质,不过对我们来说,没关系。”

要说历史上隋朝灭亡如此之快,其实跟隋朝的宗室制度确实也有一些关系。杨广因为当年争嫡夺位,后来又遇兄弟叛乱,于是对宗室十分提防。

把宗室完全关在京城当猪养,不说分封地方建国,甚至是放他们外出为官都不可能,都是挂点虚爵虚衔,然后圈养在京。

因此当天下一乱,隋朝没有一个在地方上统兵握权的宗亲。

魏征倒是有些好奇的问罗成,“你以为皇帝最终会立谁为太子?”

“当是燕王。”只看皇帝这些年不管去哪,都只把燕王带在身边,就可以知道皇帝确实最宠爱燕王,一直是把他当成储君亲自培养教导的。而据说,这位燕王也确实表现不错,十分聪明睿智,很有几分当年其父元德太子杨昭的样子。

哪怕他不是嫡长孙,可皇帝行事,向来是不怎么按规矩来的,他能够八年不立太子,为的就是等杨长大。

等杨再长大点,到时他要强立他为太子,遇到的阻力也更小。

就如现在,皇帝把杨分封去朝鲜,也是为了帮杨扫清一个障碍。

正月底。

皇帝下诏,授齐王杨为乐浪郡长史,于贝江平壤划出百里之地分封给杨,又自中原移去一千户百姓给杨为封户,另外皇帝还给杨两千兵马,为他的左右帐内府亲兵。

而就在三天后。

二月初一。

皇帝再次下诏。

册封皇长孙燕王杨为皇太孙,称皇储。

置东宫三师三少,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其安全,三少则为三师副手。

并拟中央官制,设立门下坊和典书坊和家令寺等。

东宫还置十率府,即左右卫率等。

皇帝授罗成为太子少傅兼太子左卫率。

不过太子少傅虽是正二品高官,可也不过是虚授,毕竟罗成还是安东节度使,不可能在京协助太子太傅教导太子武艺,也不可能分身帮太子统领他的东宫左卫率人马。

其实东宫的全套官职,几乎都是仿的中央官制衙门而设,绝大多数的东宫官,也不过是由朝臣们兼任。

不出罗成的意料。

皇帝八年不立储,突然宣布立储,虽然引的满朝震动,可并没有几人敢公然反对,其实反对者也有,可皇帝都不听。

在这方面,皇帝再一次的表现出了他的独断专行。

他下定了主意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而几位宰相中,苏威裴蕴等人屁都没放一个,萧这位新宰相倒是说话了,他表示应当立嫡孙代王,可皇帝让他闭嘴。

然后其它有大臣也上奏说应立嫡,然后皇帝训斥,说他们没资格反对,说这是天子家事,还说太子储君,只能由皇帝和宰相商议。

这么一番下来,虽然依然还有不怕死的大臣上奏,可虞世基等宰相根本不把这些奏子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一点反对声音都看不到了,还以为百官真的已经对他的决策顺从了呢,于是皇帝心情大好。

当即宣布率百官前往西京大兴城,他令东都守樊子盖辅佐越王侗留守。

罗成在洛阳把皇帝送走,便也开始离开洛阳前往辽东上任。他走的路线,便还是当年第一次征辽时北上涿郡集结的路线。

齐王杨随罗成同行,皇帝让罗成护送杨入辽,到了辽东后再派一支兵马送他去平壤封地。

当然,因为现在朝鲜五郡还在渊氏和杨万春之手,所以这乐浪长史究竟能不能到任还不好说,但皇帝也没急,只说等罗成平定辽东后,再派兵护送齐王到任也不迟。

总之一句话,太子新立,齐王杨已经不适合留在皇帝身边,甚至这辈子最好都不要再踏入关中一步。

罗成骑在马上,打量了眼前面骑着白马左张右望的齐王杨。

杨长的很帅,三十岁的年纪,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年纪,经过数年的软禁生活,这位曾经飞扬跋扈的齐王,如今倒像是刚脱笼的飞鸟一样,看什么都欢喜。

在他身后,是两千齐王帐内亲军,这两千人是从骁果军中调出来的,六百轻骑,一千四百步卒。说是齐王的亲卫,但明显这是皇帝看管齐王的狱卒。

或许,他们也还奉有监管罗成的密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