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479章 斩首示众

隋唐大猛士 第479章 斩首示众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3:52:08 来源:笔趣阁

荥阳,虎牢关。

张须陀和裴仁基已经在荥阳虎牢关集结了两万人马,也幸亏之前罗成搞的那个常备营的计划推行,才能这么顺利。否则仓促之间,想要迅速征召一支可战之兵并不容易。

一面下令整军备武,加固关防。

一面又传令河南各郡,须严加警惕提防,让各郡官兵坚守城池,不得轻易出城浪战。

同时二人又多派斥候探马,各方侦察,密切关注叛军动向。

裴弘策带着几十骑败回虎牢关。

走时雄纠纠,气昂昂,可回来时立马如斗败的公鸡一样。一回虎牢关,他立即就想穿关而过回洛阳。

张须陀派人拦下他。

“奉讨捕张大使之令,即刻起,所有府兵、郡兵、乡勇,皆得受临时紧张征召参与平乱。裴郡丞,你和你的手下被紧急征召了,不能离开。”

裴弘策大怒。

“老子是东都留守钦点的平叛将领,现在要回东都复命,谁敢拦我?”

“不好意思,这是裴大使的军令,凡河南十二郡境内,皆须听令。”

“老子就要走。”

“现在是战时,这是军令,违抗军令者,可军法从事,斩!”

斩字一出,数十名守关士兵都挺着长矛围了上来。

裴弘策却依然大喊着让开。

直到贾务本带着一队亲兵赶到。

“给我拿下!”贾务本的职务远不如裴弘策,但那是张须陀亲卫大将,他可不会顾及裴弘策的官职。

“放肆!”裴弘策大怒。

可贾务本哪里会理会,上去就是一脚,直接将他踹倒在地。

“一个郡丞,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了?之前张裴两位大使就让你不要轻敌冒进,可你呢?现在倒好,打了败阵,输光了兵马,就想逃?”

“把他给我捆起来,押到张帅那里去听侯发落。”

一群士兵上前,把被踹了个狗啃屎的裴弘策抓了起来,五花大绑,押送到张须陀处。

太守府衙。

张须陀面色难看的瞪着裴弘策。

“八千东都精锐,就被你败光了?”

“诸将不听指挥。”裴弘策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诸将不听指挥?一个主将,一天时间就把自己的八千兵马丢光了,而且是败给两千贼兵,现在居然还有脸独自逃回来?回来了,还不肯在荥阳参与拒守贼兵,你的胆子呢,你的职责呢?”

“我要回东都覆命!”

“混帐,你现在荥阳,那么便需听我这个河南十二郡讨捕大使的军令,岂由的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不遵军令,无视法纪,来人,将此人给我推出去,斩了,悬首荥阳关城之上示众,警戒众将士!但凡有敢临阵脱逃者,有敢降贼者,皆斩!”

张须陀一声令下,立即上来数个亲兵,也不管裴弘策如何怒骂,把他如拖死狗一样的拖了下去。

片刻,裴弘策的脑袋端了上来。

裴仁基一直都没吭声。

“裴公,如今贼人势大,气焰嚣张,河南人心惶惶,这裴弘策扰我军心,坠我士气,不杀不足以安稳士气军心。”

“理解,但杀无妨,上面真要追究,某与张公一起承担便是。”

裴仁基苦笑,“怎么也没想到,这裴弘策如此无能,八千精锐一朝丧尽。”

“最头痛的还是那些公卿贵族子弟,全都失陷于贼了,只怕到时咱们都逃不脱干系。”张须陀叹气。

“谁能料到,杨玄感居然会谋反呢。”裴仁基之前可是根本不敢想的。

“报!”

杨玄感率贼十万已经抵达关外二十里处扎营,还派了杨恭道、韦福嗣等前来劝降。

一听这话,两人不由的更加面面相觑。

“来劝降的还有谁?”

那人报出名字,却全都是大名鼎鼎的京都二代,每个人身一都是一个豪门,这些人居然兵败后降贼了?

“浑帐,辱没先人啊。”裴仁基大骂。

张须陀却只摇头,“或许他们也是无奈吧,毕竟兵败被俘,不用管他们就好。”

“派人去洛阳禀报一声吧。”

韦福嗣等四十余名门勋戚贵族在虎牢关下劝降半天,结果也没有人理他们一句。

那边杨玄挺对大哥道,“哥,这些人根本就没几个真心投诚的。”

“我岂不知,但真不真心又有何妨,起码他们现在是站在我们阵营,荥阳关上,洛阳城里,都知道他们站在我们这边,无数的百姓也看到有许多名门贵族站到我们这一边,这是什么?这就是舆论,是导向。等将来我们成功了,他们自然也就彻底转向我们了。”

“可如果我们败了,他们肯定也会咬我们一口。”

杨玄感却不以为意。

“真若败了,又那管他洪水涛天呢,男子汉大丈夫,不搏一搏,如何对的起自己。当初父亲生生被逼的不敢服药而病死,我做不到,就算要死,也要奋力反击而死。”

这是当年杨玄感最不理解他父亲的地方,在他看来,父亲文韬武略,出将入相,无比了得。可这样一个厉害人物,却因杨广几句话,就连药都不肯吃,活活的让自己病死,这太窝囊了。

“报!”

“禀霸王,营外有个自称叫李子雄的人来投,说是将军故友。”

“李子雄?快请!”

一听李子雄来了,杨玄感喜自胜。

“不,我亲自去迎接。”

杨玄感亲自赶到营外,“世叔!”

李子雄是从渤海郡赶来的,他是北魏谏议大夫李伯贲之孙,北周翼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说来这个李子雄也是个人物,少时就性格豪爽,胸怀大志,成年后随军平定北齐,因功授任帅都督,后来又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因功授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他又担任骠骑将军,在开皇九年,还参与平定陈国,因功升任大将军,后来还在江南任过郴州、江州二州的刺史。

等杨广继位,杨谅造反,他又随杨素征讨,为大将军、廉州刺史,后来他因平乱有功升任幽州总管,再后来又回朝任民部尚书。

只不过杨子雄这人嘴巴不太好,经常说错话,就因为嘴臭说错话,一生三起三落。

三次都被除职为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