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1236章 大使馆

隋唐大猛士 第1236章 大使馆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37 来源:笔趣阁

雪域高原之上,改革如火如荼。

吐蕃武士四出,飞奔各地,清量田地,宣布为王国,然后让百姓再承租。同时又清点户籍人口,清点牛羊马匹牲畜。

一开始吐蕃农牧民还不大清楚是怎么回事,可等清点完后,没多久就有人下来征税了。

农田产出十税一,牧民更是得较四税一的牛腿税,当他们交完这笔税后,如果要把地里产的粮食卖出或把自家的牛羊卖出换取其它商品,又得交一笔交易税,又是十税一。

许多原本居于山上的吐蕃人,更是被强令驱赶到山下,让他们在河谷里修建城池堡垒,建立市集。

牧民们眼睁睁看着那些强横的贵族武士,四头牛就要牵走一头,四只羊也要抓只一只。而就算是在北部牧区之外,山区河谷的吐蕃人也被下令,要每户领养牲畜,奉养国王。

每户属民规定要饲养马一匹,犏牛一头、乳牛一头、黄牛一头,夏季割青草,晒成干草上交。

而按规定养的这些一马三牛,又得按规定交四分之一的牛腿税,一样不能少。

过去也要供养贵族王室,可也没这么重。

更别说赞普还下令扩军,原本六十一个东岱,总共六万余人,现在要扩充到十二万,意思是一个东岱实际上为两千人,分为左右千户。

吐蕃百姓敢怒又不敢言,向来被压迫惯了,也不敢反抗。

尤其是那些苯教的法师,总要他们忍耐。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些劝他们忍耐的苯教,也不都是好人。因为赞普的新法令里,还有一条,就是每七户就得供养一僧。

这个僧主要是苯教僧,也有新从中原来的汉传佛教僧以及汉传道教道士,七户就得供养一僧,这一样是笔不小的开支。

逻些北面的白玉羌、弥药、白狼羌等也都接到了吐蕃赞普派去的使者送来的信,信上面开了长长的单子,要求这些臣服吐蕃的藩属国,须向吐蕃进贡的钱财物资,数量很大一笔。

诸藩不满。

而在吐蕃内部,这个时候也是暗流涌动。

六尚七阵,十二阶告身,每个贵族都在等着赞普如何安排他们,但越来越多的风声表明,赞普不论是在逻些朝中,还是五茹地方,都打算重用那些如苏毗等原来属国的人,反倒是他们那些世代的旧贵族们,真正得到重用的少。

不满的情绪在蔓延,老贵族们开始在暗中串连。

而六论与赞普共命,这让得到消息将授为六论高职的这些大贵族们更认为,这是赞普不怀好意。

毕竟吐蕃虽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但主要是以奴隶殉葬,这些大贵族哪个愿意为赞普自杀殉葬呢。

“弥药说暂时还无法筹集到那么多贡赋,暂时只送来这么多。”

“才一成,弥药是打发叫花子吗?”囊日论赞看着呈上的单子,大为不满。

“白兰羌呢?”

“白兰羌直接拒绝贡赋,说我们要的太多,他们不可能拿的出这么多。”

“反了他们!”

囊日论赞气的就要发兵打白兰羌,结果东赞马上劝阻,“赞普,我们还没准备好,而且现在白兰羌与秦国眉来眼去,若是我们强攻,他们只怕立马就投向秦国了。况且,之前已经议定,要先增兵扩军,收集存储物资,打造军械,然后出兵西向灭了象雄,以决后顾之忧,然后才可以出兵北上,讨伐诸羌啊。”

逻些城一角,一座很大院落,大门前树立着一杆高高的红色秦旗。

门前,六名身披明光甲的秦军肃立站岗,这是大秦驻吐蕃的大使馆,因与吐蕃结束战事,吐蕃又和亲公主,称臣藩属,故此现在朝廷在吐蕃常驻使臣,以联络吐蕃,同时,也是监视吐蕃朝廷动向,暗中收集吐蕃情报之意。

使馆里除了有常驻的大使外,还有二十余人的使团官吏,另有二百名秦军护卫。

“吐蕃人这是在作死啊!”

驻吐蕃大使、礼部员外郎杨温笑着道。

属员王安国在旁边泡着茶,“那噶尔东赞年纪轻轻,到中原走了两趟,还真就以为学到了我大秦治国的真髓了,岂不知,不过是邯郸学步而已。”

“是啊,画虎不成反类猫,你看现在吐蕃这样搞,迟早就得出大事。”

“出事才好啊,吐蕃不乱一乱,以为些人的野心,迟早是我大秦之患啊。”

于是大家一起哄笑。

“报,大使,刚才我去采买,回来后发现车上居然有一封不知谁悄悄投进的书信,属下不敢私启,呈交大使。”

杨温接过信,发现信封上写着呈杨公亲启五个字。

“暗中投书,有意思。”

杨温打开,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了越发古怪的笑意。

“大使?”

杨温笑笑,“刚刚还说吐蕃必生变乱,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什么?”

“有位吐蕃贵人,想寻求庇护。”

“寻到我们这来了?”

“嗯。”

“犯事了,想逃去中原?”

“非也,他是想犯事,但是希望能得到我大秦的相助。”

使馆里的人全是大秦人,外面的护卫,馆里的仆役,全是中原带来的,一个外人也没,所以大家倒也比较放心的可以在这屋中商议。

“嘿,这些家伙胆子可真够大的。”

“那也是被逼到没办法了,你看那噶尔东赞小子,居然弄出来一个六论与赞普共命的缺德主意来,你说谁还愿意当这六论啊。”

“可囊日论赞还挺年轻的啊,就算共命也并不就亏啊,毕竟六论可是相当于我朝之府院宰辅啊。”

“那能一样,囊日论赞年轻,可终会死,这些大贵族是不愿意给他自杀殉葬的,在他们眼里,殉葬,那是奴隶。这些跟悉勃野家族一样悠久的旧贵族,能够上资格当六大论,那都是一等一的大贵族的族长啊。”

杨温摇摇头,改革是好事,可噶尔东赞还是太年轻,而囊日论赞也是太急了,就如他的那个叔父杨广一样,硬生生的把大隋帝国给改没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如今只是派驻这雪域的一个员外郎了。

想他观王杨雄之子,初仕朝廷,便授为吏部侍郎,封成安郡公,还曾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隋末叛乱,江都兵变后随李渊归返关中,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再出为凉州总管,抚慰有功,入朝为相,担任侍中,领左卫大将军。

可惜不久后罗嗣业攻破长安,李唐灭亡,他也就再次成了亡国官员。

看着面前的这封信,杨温杨恭仁微微一笑,把脑子里的那点旧事抛去。

“我们得给这些贵人添加火,加些油,让他们胆子大些,放心去干。”

“大使,咱们插手其中,太危险。”

“危险是有的,但这不正是我等出使驻节于此的职责所在吗?”杨温反问,这下没有人再吭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