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猛士 > 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

隋唐大猛士 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37 来源:笔趣阁

“我姬姓宁氏根系中原,源于周族。远祖康叔,为周武王同母弟,先封于畿内康地。武王灭商建周,后封于殷墟,创立卫国,定都朝歌。传至十世卫武公,封其幼子季(wei)于甯邑,厥以后以邑为氏,此乃我宁姓起源也!”

郁江畔,永平郡城中,永平太守宁纯身穿绯色圆领官袍,头戴梁冠,慷慨激昂。

宁氏家族曾为中原大姓,后来在南梁武帝之时南下,被梁武帝安置到了当时还很落后蛮荒的宁越一带,当时为钦州。

最早带着宁氏族人南下的是宁逵,从他起,如今宁氏已经经过了三代。从最早宁逵下江南时只带着些族家丁奴仆来拓荒,到现在,宁氏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北部湾地区。

历经陈代梁、隋代陈,再到秦代隋。

宁氏都牢牢把握着北部湾一带的控制大权,关键就是他们在这里几代经营,不但有威望,而且还有私兵。

到隋朝时,宁逵去世后,宁猛力袭父职任安州刺史,他是个很有野心之人。继任安州刺史之后,他派自己的弟弟宁暄带兵进驻合浦大廉洞一带,开辟新县,扼住东南沿海。

在当时的北部湾,虽然版图上也设立了州县,但实际上这里主要都还是俚人、僚民,他们不服教化,不为编户。

宁暄带着部众前来开发时,这里还是无人管辖之地,尽是俚僚。宁暄到来后先是与当地溪垌首领们谈判,然后对不肯归附的溪峒用兵,又拉又打,终于威服俚僚,然后动员他们下山,开荒种地,下山建村寨,并建立新县大廉县。

后来陈朝灭亡,隋接管岭南,知道宁暄在这一带的实际统治后,便干脆授命其为合浦郡太守。

开皇十八年,宁猛力之子,宁越郡太守宁长真又以同样的方法,在宁越北部开辟南宾县、遵化县。

初时,宁逵南下时,只据有一城,后来宁逵死时,已有五县。而到宁猛力、宁暄兄弟俩时,已经又新开辟了十一县。

到宁猛力之子宁长真,宁暄接掌宁越与合浦二郡后,又各开辟了数县之地。

于是整个北部湾地区,尽纳入宁氏管辖。

宁氏与俚僚关系也十分不错,又拉又打,各溪峒臣服,朝廷甚至把宁氏直接称为俚帅。

这与岭南另一大豪帅冯氏差不多,当年冯氏也是在梁南时南下,本是北燕皇族,灭国后南投,被安置在新会一带。

最初之时,令不出城,后来冯氏与岭南俚人大族冼氏联姻,从此冯冼两家世代联姻,冯氏也从新从南移到高凉一带,取得当地俚人支持后,冯氏势力迅速扩大,统有数州郡之地。

因此在岭南东西两道之间的大山两边沿海一带,西面北部湾是宁氏地盘,东面沿海是冯氏地盘,而海南岛也是隶属于冯冼两家的。

冯家对海南岛的开拓,可以说让脱离中原王朝六百余年的海南岛重新归入华夏版图,汉初时,海南岛属于南越国,后来汉武帝灭南越,在海南岛上置县,可不久后,岛上俚人叛乱,此时汉朝干脆弃县,于是此后数百年便一直脱离中原王朝统治。

直到大业六年,隋朝才在冯氏统治海南岛的基础上,置珠崖郡,立十县,此时离汉元帝弃海南岛已经六百五十年了。

冯宁两家,宁氏向西不断开拓荒原,而冯氏则不断向南开拓,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俚人征收。

同时两家因同样的出身,因此相互结盟,也是世代联姻,共同支援,一起征讨俚僚,数代人的努力,在岭南开拓的效果极强。

可以说,在此前,朝廷对岭南之地,也就占有几个据点,其余的地方实际都是俚僚羁。

但经过冯宁还有陈氏等这些南下豪帅们的开拓,岭南之地新开辟了数十上百的县。

在隋朝统治岭南的那短短二十来年时间里,对于岭南的控制是进一步加强的,但依然还是主要依托这些地方俚帅豪强们,授任他们为地方太守,并给予他们自己选拔任用官吏的南选特权。

甚至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的军队。

在隋文帝和隋明帝期间,虽然岭南也有叛乱,但最后都是边打边拉,最终还是回到了旧状态,而岭南这些俚帅们对朝廷的回报,则是每年进贡,并且在隋朝需要用兵黔中或是高句丽时,也各发兵随征。

比如杨广征高句丽时,岭南就发了三万兵,其中大部份是宁冯陈各家凑起来的。

隋末,岭南八大势力割据,互相攻打,最后罗成派李靖南下,打通了交趾罗艺与桂林李袭志之间的阻隔,然后又劝降了冯盎,最后宁氏也率兵归附,岭南平定。

此后几年,大秦对于岭南可以说动作不大。

基本上还是以岭南俚帅们担任各郡太守,并以他们的子弟为县令等,以安抚为主。但近年朝廷欲废除南选之制。

所谓南选,便是岭南的官吏铨选任命不经朝廷中央吏部,而是由各地太守自己选拔任命,这是以前的惯例,但对秦朝来说,不可能一直这样南选,否则岭南永远只是那些俚帅们的地盘。

朝廷刚准备要废南选,结果岭南各家就不肯了。

隋末战乱中,各大势力都受到了不少冲击,可宁氏和冯氏却没多少减弱,相反,还因其地理位置,以及归附的早,势力反而有所增强。

比如此时,宁长真为宁越郡太守,宁长真的侄子宁道明为合浦郡太守,堂兄弟宁纯则为永平郡太守。

宁道明是宁长真之弟宁之子,宁早年也是一员猛将,曾经率冯氏兵马跟随隋军征讨过林邑,也北上苍梧讨过叛军,因功封朝散大夫,后来合浦郡太守冯暄病逝,便由他接任了合浦太守一职。

当时的宁纯还年轻,于是由堂兄接任,也是正常。

后来宁氏又向北开拓数县,大秦接掌岭南后,因宁氏有功,便干脆授宁纯为永平太守。

今年,宁病逝,宁氏照例请封其子宁道明为合浦太守,朝廷却并没有同意。

宁道明干脆在合浦自称太守,实际上已经逾越了,他接着又搞出朝贡合浦大珠之事,已经挑战了朝廷的底线。

而永平太守宁纯与宁长真是堂兄弟,却是宁道明的叔父。他认为这合浦太守本来在宁死后,当由他来继承,合浦郡可比永平郡大的多。

因此宁纯与宁道明关系紧张,宁纯也不满宁长真偏袒宁道明,跟他也几乎翻脸。

当宁长真叔侄决定联合冯暄起兵时,宁纯已经决定站到他们的对面去了。

一来他认为宁长真叔侄欺他,二来他也认为宁长真叔侄打不赢朝廷。

当然,表面上不能说是因为争合浦郡内讧,只能以大义为名,召集部下兵马以及各溪峒俚僚随他起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