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嫡女谋嫁 > 第219章 收购大米

重生之嫡女谋嫁 第219章 收购大米

作者:笑寒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03:01:49 来源:笔趣阁

后来,流民渐渐的窜到了京城,朝廷这才知道江南情况有多严重。

朝廷立马下旨给江南吴总兵,派兵镇压流民,还杀了一批爆乱的百姓,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雷霆之势,才把疯狂的琉氓镇压了下去。

然后,朝廷又下了旨意,全国的富户都要捐粮捐物,赈济灾民,还根据富户们的情况,规定了数量。

因有了之前朝廷凌厉狠辣的手段,倒也没哪一个富户敢偷奸耍滑不捐或少捐东西的。

只是,救济的晚了些。

那一次的水灾,饿死了江南五万多百姓,这还是地方上报给朝廷的数字,而实际数字,恐怕比这多多了。

可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

等满心悲痛的百姓们返回家乡后,领到了救济粮食和冬麦种子时,都已快进入严冬季节,

江南冬日虽没东北这边冷,地里能种东西,可冬麦生长期长,严冬种冬麦,就得来年五月份收割,到时候就耽搁了四月份种水稻。

水稻种晚了,会影响收成,收成不够,百姓们一样要挨饿,百姓们就不敢种冬麦,闹上了地方衙门。

朝廷只好又发了一批土豆种子下去。

土豆生长快,收期短,还能当主食吃,百姓们这才热火朝天的种了下去。

来年,土豆的价钱最便宜,往年三文钱一斤的土豆,在那年一文钱能买两斤。

而当时,江南虽是水灾中心,但京城这边也被波及到了,粮食价格疯了一样的增长,平日里八文钱一斤的大米,一个月就长到了三十文钱一斤。

最贵的时候长到了五十文钱一斤。

而且,有银子也买不到。

最后,是朝廷下了圣旨,商户们才不得不把米价降到十二文钱一斤。

这个价钱,是朝廷统一规定的。

那也比平时贵了三分之一。

而现在才七月中旬,这雨就下下来了。

……

雨一直下到了傍晚才停了一会儿,夏梓晗和曾氏趁雨停之际,匆匆赶回楚宅。

夏梓晗回了房,就写了一封信,派楚枂连夜送去给田庄头。

又派了楚琳去找祁玫祁兰过来。

没多一会儿,祁玫和祁兰就赶来了。

夏梓晗也没废话,直接问二人,“现在铺子里能调动多少银子出来?”

“我那儿月初才交得帐,前儿个又进了一批货,调不出多少银子,大概五六千两。”祁兰坐了下来,捻了桌上碟子里一块点心吃。

祁玫在祁兰身边坐下,看向夏梓晗,“主子,你这么急匆匆找我们来,就是要银子,需要很多吗?”

“嗯,越多越好。”

从重生后,她就不是一个良善之人,她不会傻乎乎的以为凭她一个人就能拯救世界,解救穷苦百姓们于水火之中。

她没那么大能力。

那些百姓,虽然值得同情,但她也有心无力。

她只会赚银子。

别说她黑心肝,赚灾难钱。

那些银子她不赚,有的是人赚。

那一场水灾,吃苦的是百姓,可做米粮生意的商户们,腰包却赚的鼓鼓的。

再说了,米粮商户们赚的也不是老百姓的钱,老百姓们哪儿来的银子买粮食,他们赚的都是大户人家的银子。

那些有钱人见天灾了,害怕别人会把大米买光了,自己会买不着,他们就多多储存粮食,也因此哄抬了米价。

夏梓晗道,“我问的,不是京城里两个铺子,是我们所有的铺子。”

“江南那边的铺子,给暖香去一封信,先不要进货了,把银子都调到京城来,月末就把那边的铺子全都关了。”

八月下旬,街上就有了流民,九月中旬,大街上就开始乱了,拦马车,抢银子,抢劫路人等。

到了九月下旬,街上的铺子都不敢开了,开一家,抢一家,有的关着的铺子也被人砸了。

翠玉轩和玉纱阁那么赚钱,到时候,恐怕也免遭劫难吧。

与其去跟一帮不怕死的流民做对,不如早早关店。

一家空店,随他们砸。

听说,当时还有打死人的。

官府的人都管不了。

人是聚众打死的,对方还是一帮流民,官差们怎么管?

那些流民巴不得被官差抓去,至少在牢里,还有一口饭吃……

其实,在水灾后,朝廷就下旨各地搭棚施粥,可各地的粮仓里粮食不多,粥少人多,根本不够百姓们吃。

一人吃一顿,一顿只吃一碗水一样的白粥,也不够他们吃的。

流民太多了啊。

夏梓晗无视目瞪口呆瞪着她的祁玫祁兰,继续吩咐道,“给江南铺子里的伙计和掌柜们放假三个月,为了弥补他们,掌柜一人发六百斤大米,四百斤白面,一百两银子,伙计一人发三百斤大米,二百斤白面,二十两银子。”

“记住,铺子里的东西全都清空,在月末之前全都买光,卖不完的,运送到京城来。”总比放在那儿被人抢了好。

特别是翠玉轩的东西,随便一对耳坠子,就得几十两银子。

等夏梓晗吩咐完,祁玫祁兰二人还愣愣的,祁玫甚至站起身,一手贴在夏梓晗的脑门上,“没发烧啊,主子怎么在胡说八道啊?”

夏梓晗都急死了,祁玫还这个态度。

她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我很清醒,没疯没病,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你怎么会突然想要关掉江南的铺子?”

江南有八家铺子,要全都关掉,还是关三个月,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一向喜欢赚银子的主子,突然把银子往外推,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我说过,我要用银子,有急用,江南那边的铺子开了三年,就算是关几个月,等再开店也不会影响多少生意,可京城是非多,我们的铺子才兴荣没多久就要关掉,怕人家多想,会影响生意。”

“主子,我听你的,但你别关京城的铺子。”祁兰可怜巴巴的道。

只要不关京城的铺子,不管主子关哪里的,她都赞成。

祁玫祁兰走了后,夏梓晗又写了一封信,唤来何东林,让他派了二十个护卫,去一趟江南。

她把信交给领头的郑岩,“记住,把信亲自交给暖香,到时候,你们护送暖香一起返京。”

对于关店的事,夏梓晗没必要跟护卫说。

次日,田庄头一大早就赶来了,和夏梓晗在屋子里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

临走时,夏梓晗吩咐崔妈妈把库房里她积攒了三年的八万两银票子全都搬了出来,交给了田庄头,“事情就交给你了,若有什么事,就派人过来找我,记住,一定不能暴露身份。”

赚银子,特别是天灾时期赚银子,就得低调再低调。

又吩咐楚枂楚斐二女,“你们这一段时间,就跟在田庄头身边吧。”

然后扔给她们两套小厮的衣服,“别让人认出你们来。”

“是,主子,你放心,田庄头的命,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了。”楚斐拍肩膀表示。

田庄头要急着去办事,夏梓晗也没留他吃饭,不过吩咐楚嫆包了几包点心,装了几牛皮袋水,让几个人拿在路上吃。

次日,京城每一家米铺里的生意,突然渐渐的好了起来,买米的人比平日里也多了一倍。

而多出的这一部分人,都是一些乡下人,大概是到了粮食快接替的月份,家里断粮了。

他们每次买的都不少,一百二百斤的买,但也不多,就这点米,也引不起任何人的关注。

有的商户老板见生意好了,买米的人多,就想要涨两文钱价,别小看这两文钱,他一天能卖五千斤以上的大米,一斤多卖两文钱,一天下来就多卖十两银子,一个月下来就多了三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是,涨价后,谁也不买了,老板不但没赚到银子,还因此丢失了不少生意,没办法,老板只好把米价又恢复到八文钱一斤的价格上。

而几日后,倞淮城里突然出现了几个人,低调的收购了几家米铺里的几万斤大米,然后几人买了一处二进的小宅子,专门堆放大米用。

而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进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宋淮昏迷三天,终于醒了,没了生命大碍。

宋柏清得了消息,回来了一趟,见儿子没事了,又开始了三天两头借口当值不归家。

几天后,石家办喜事,身为石翰林的得意门生的宋家,是一定要去祝贺一番的。

可石文婷和宋淮之间……

因为这事,石家和宋家有了嫌隙,裴氏本不想去石家看窦氏的嘴脸,可不去的话,日后等宋淮考取了秀才举人,出人头地的时候,这件事就会被人拿出来说话,宋淮也会被人指责不尊师重道。

不行,她不能让儿子再落下一个什么坏名声。

裴氏思来想去,就抽空在石文婷成亲头一天,匆匆赶去石家一趟,因窦氏对她的冷淡,裴氏送上添妆和礼物,就找了借口,急急离开。

窦氏见她心事重重,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就起了疑心,遣了个丫鬟,悄悄的去打听宋家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