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五大名鼎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五大名鼎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13:13:57 来源:笔趣阁

看着一艘破旧军舰,运着一船国宝级青铜器向外海走,陈文哲自然感觉十分可惜。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间发现,这艘运输船上突然有东西被人推入江中。

通过回朔,陈文哲能够确定,那被故意推入江中的东西,肯定是青铜器。

这东西掉入水中不会损坏,所以这是有人见财起意?

或者说,这是有人不想这些国宝被运走?

慢慢的看那段影像,仔细研究,陈文哲发现,就只有一件青铜器被推入了水中。

能被人推入水中,还迅速沉没的青铜器,肯定很大很重。

要不然很可能被人发现,因为这些青铜器都是被装在一些木箱之中的。

像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少发生的,因为很多时候,这种重宝是用飞机运走的。

面对重宝,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因为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比如现在陈文哲看到的画面,就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当年运输国宝去弯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空中运输,因为在这期间,时间短,也没法在空中捣鬼。

就是因为这个,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之下,有些宝物就是想要带去,但是却没办法带去的。

最终,也只能不得不将其留在大陆,而且往往这样的都是一些贵重文物。

这就是另外一段传奇了,比如因过于贵重无法搬运,而逃过一劫的传奇重器:后母戊鼎!

有关于后母戊鼎,相信许多国人都不会陌生。

这座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的巨鼎,是我国已知的最重的青铜器。

有关于后母戊鼎的挖掘经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1939年,正值日本侵华,却偏偏这个时候,人们在南河安阳挖掘出了它。

但是当时,日军听闻了后母戊鼎这个商周时期的古物出土,非常欣喜,于是想要把其据为己有。

村民们不想我国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要将后母戊鼎大卸八块,再四散到各地埋起来。

但是,其中不乏有爱惜文物的村民表示反对。

于是最终村民还是将后母戊鼎,原样埋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这样,才能让后母戊鼎,逃过了被日寇掠夺的命运。

1946年,后母戊鼎被重新挖了出来,运送到了金陵。

当时这件重宝和毛公鼎一并,全都送给了光头,做其60大寿的寿礼,后来分拨给金陵中央博物馆管理。

当时的光头领导当时也想带着后母戊鼎一起去弯弯,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带成。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我军的及时赶到,所以才救获了后母戊鼎。

但是和后母戊鼎都是在中央博物馆收藏的毛公鼎,却被同期运到了弯弯,现在为北台故宫三大国宝之一。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合理推测的话,极有可能因为后母戊鼎的重量和体积太过庞大,难以运输,而被工作人员放在了最后,才准备搬运。

而毛公鼎相对体积较小,重量也只有34公斤左右,于是率先搬上了飞机。

而之后的后母戊鼎因为太重,也有可能因为遗漏的缘故,最终留在了大陆。

这个说辞,得到了时任北台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的承认。

1996年,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访台的时候,秦孝仪就同李先登说过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时,因为后母戊鼎太过巨大沉重,而当时的起重设备,不足以支撑其重量,致使无法运送至弯弯。

但是也有人怀疑其解释的真实性,毕竟后母戊鼎先发现在安阳,后来才运送到金陵。

如果没有合适的起重设备,那后母戊鼎如何从安阳到金陵?

不管原因是什么,后母戊鼎终于停止了四处奔波的命运,最终被收纳在了国家博物馆之中,成为了内地十分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众所周知,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而其改名的原因则来自于1976年的一次考古经历。

当时,在安阳的妇好墓出土了一样文物,后命名为“后母辛鼎”,该文物样式和后母戊鼎应系数同一系列。

而妇好则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自此便可以得出一个推测。

“后母辛鼎”和“后母戊鼎”均为当时商朝王后的陪葬品。

那么“后”字,则有可能指代的是“王后”之意。

那么,按照原来命名的“司”字所称,显然有点不符合命名逻辑。

于是就有专家提出,这个字也许不是“司”字,而是“后”字。

但是支持“司母戊鼎”之称的学者,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司”字也许指代的是“祀”字。

同时,“司母戊”的意思也许是为母戊(商王文丁之母的庙号)而祭祀所制造的青铜器,也符合当时青铜器的用途。

在争论了将近四十余年之后,“司母戊鼎”于2011年,由国家博物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虽然其流传度,并没有“司母戊鼎”要广泛,但也是一种考究进步的象征。

坊间对蒋党运送国宝过程中,偷偷遗落了许多宝藏在民间各处,传说很多。

甚至有许多诈骗组织,以此为理由,来实施行骗。

其实,从上述的三个国宝级的宝物的去留,便可以看出,四九年将大量宝物运送出去,是一种必然。

如非迫不得已,或者是客观理由,绝对不会随意将其遗留在大陆。

更不用谈及,所谓的“埋葬宝物”这一说。

在当时,弯弯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蒋党最好的归处。

将宝物带在身边,而不是埋在归期不定的大陆,才更符合逻辑。

当然,也不排除在运送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漏网之鱼。

但这些,从当时的情况分析,更有可能在海外流通,而不是重新藏在深山里。

所以,陈文哲看到的那件宝鼎,被推入了长江之中,就应该是漏网之鱼。

他就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而这种意外,应该不会少。

就如同那件清宫鸟普一样,有人不想这些宝贝,被带出国外,就算是光头和弯弯都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