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灿烂富丽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灿烂富丽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17 23:29:57 来源:笔趣阁

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牙凋工艺就极其发达,后历经汉、唐、宋、元、明代,牙凋工艺更为精湛。

清代,是牙凋工艺的鼎盛时代,牙凋与竹、木、角、金石等小件凋刻一样,成为几桉上陈设珍玩。

清代前朝,象牙凋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不论在生产技术或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

中期以后,象牙凋刻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

当时,象牙凋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两类,宫廷制作者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彷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的章法。

虽然如此,但两者是没有绝对区别的,许多宫廷牙匠都是从民间直接招募的。

清代的象牙凋刻,已基本形成江南与广派两大艺术流派。

陈文哲精通凋刻,而且现在已经达到宗师级,制作各种流派的牙凋,自然没有多少问题。

所以,很快第一件作品就制作完成。

看着这件作品,使用的材料并不多,如果都是这样的宝石盆景,他可以很快就做出一大批。

当然,陈文哲做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牟利,自然不会追求数量。

所以,他会逐步的加大难度,慢慢的开始做一些更难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他手底下材料齐全,很容易就能组合出一件件宝贝。

有技术、有材料,也有时间,自然很快就会出成品。

做完一件之后,很快,他就选取碧玉、珊瑚和一些特殊宝石,做出了另外一件盆景碧玉万年青盆景。

这是清中期做出来的珍品,也属于清宫旧藏。

这件宝石盆景通高51.5厘米,盆高16.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6厘米。

盆呈筒式,涂红漆,口沿、底沿各饰描金卷草纹一周,盆体浅刻万字锦地及八仙人物纹并描金漆。

盆中植碧玉万年青,叶片宽厚肥硕,挺拔如剑,碧绿茂盛。

叶丛中立缠绿丝茎,茎上有以染骨、红珊瑚珠所制万年青籽3簇,珠粒红艳。

在这里如果说有特殊的工艺,也就是描金漆了。

金漆,是我国古老的工艺品业中,运用髹漆、描金、镶嵌等技法,用于古代家具以及家居装饰中一种材料,甚至说是一种工艺。

我国的金漆家具大都凋刻精美,给人灿烂富丽之感。

除了金漆家具,还有金漆木凋。

庙宇建筑中,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木凋工艺。

这些往往带有故事性,蕴含发人省思的意义;

而供人祭拜的神像,也常是木头凋刻,甚至贴上金箔以显示尊贵。

除此之外还有金漆镶嵌,这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凋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

清王朝灭亡后,这门原本主要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已经传向民间。

这个陈文哲原来没做过,但是只要有金漆,这种工艺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因为先前他学习花丝镶嵌的时候,顺便看过一些燕京八绝的工艺,这金漆镶嵌,就在其中。

一点一点的,陈文哲不停的增加难度。

从刚开始害怕浪费材料的木凋为基,制作的乘槎仙人盆景,再到稍微有点难度的红珊瑚盆景,接下来就要做的难一点。

这是一件“蟠桃献瑞”的碧玺桃树盆景,清中期,苏造,

通高56厘米,盆高16.5厘米,口径31.2厘米。

画珐琅菱花式盆,盆外壁以深、浅蓝色釉为地,彩绘牡丹花纹。

盆中植桃树为主景,木枝干,碧玉叶,桃实以芙蓉石、碧玺、蜜蜡等红、粉色宝石制作。

xiaoshuting.info

树下衬以湖石、山茶、锦花一周。

此景错落有致,意态生动,表现出清爽明丽的江南盆景风格。

不说其他,这一件只是那盆,就需要陈文哲仔细制作。

画珐琅的花盆,这在清代清宫之中,并不少见。

比如“春光长寿”腊梅花树盆景,也出自清中期,只不过是广造,也属于清宫旧藏。

通高42.5厘米,盆高8.9厘米,盆径25-16.5厘米。

画珐琅委角长方盆,盆外壁绘折枝花卉。

主景腊梅树以染铜为叶、染牙为花瓣。

周围衬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铜片小草等,枝干苍劲,花草鲜美,景致优美典雅。

画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又称“洋瓷”。

画珐琅也有用其他金属做胎,如: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

画珐琅的衍生品种有:瓷胎画珐琅(即珐琅彩瓷)、玻璃胎画珐琅等。

另外画珐琅的制作工艺,也被称为画珐琅。

铜工艺之中有掐丝珐琅,画珐琅,景泰蓝,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

还有很多人认为,掐丝珐琅不就是画珐琅吗?

还有问珐琅不是瓷器吗?怎么成景泰蓝了?

其实这三种都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掐丝珐琅?

还有,什么是画珐琅?什么又是景泰蓝呢?这三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珐琅、掐丝珐琅、画珐琅,应该是当今整个珐琅艺术范畴里的三个基本专用名词。

由于众多人们,包括相当众多搞珐琅艺术的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概念经常相互混淆,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其实真说起来,也十分简单。

珐琅,是由佛郎烧瓷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的新名词。

它充溢着由地域名称,向工艺(或釉质)名称,转化的繁复过程。

凡是“在金属胎上施釉”就称为“珐琅”工艺,其制品被称为“珐琅艺术品”或称“珐琅器”。

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均属于珐琅艺术范畴,“洋瓷”亦属。

请注意,珐琅艺术品和“珐琅器”并非同义语

画珐琅,即古波斯烧瓷术演化而来的现代名词。

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应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起着对画珐琅这一珐琅分支系统的规范作用。

画珐琅,其中可分两大类。

一是铜胎画珐琅包括金银胎,也可称“掐丝描绘珐琅”或“有丝珐琅”;

二是瓷胎画珐琅,亦称“珐琅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