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侯爷 > 第4章 与朱厚照的初接触

明朝小侯爷 第4章 与朱厚照的初接触

作者:难山之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8:44:18 来源:笔趣阁

太太虽然还是有些迟疑,但是听了皇后的话觉得也对,皇后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侄子受委屈。

就算是真的受了委屈,到时候再辞去这个差事就是,太太想了想便没有再反对。

见太太没有反对张皇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张皇后是真心想让娘家人跟太子走的近一些。

只可惜太子对两个舅舅不感冒,小一辈的也没有成器的,今天张知节的表现无疑打动了张皇后。

太太陪着皇后和老太太说了一阵家常话,这才告退离宫而去。路上太太问张知节道:“宝哥儿怎么突然想要入宫做陪读了?”

张知节笑道:“给太子做陪读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这是好事啊。”

太太道:“好事是好事,只是皇家规矩大,我怕你受委屈。”

张知节笑道:“没事,先做做再说吧。”

太太笑道:“病了一场倒像个大人了。”

张知节走了之后,太子去给皇后请安,张皇后就跟太子说起了张知节。

张皇后对太子道:“你整天嘟囔读书无聊,现在母后给你找了伴读陪你。”

太子顿时精神了,有个玩伴总比自己一个人玩好,连忙问道:“母后,是谁?”

张皇后笑道:“张知节,他是你表弟,你们更能亲近一些。”

太子听了顿时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撇嘴道:“他?更个大姑娘似的。”

张皇后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知节病好后,人长进了不少。他昨天去学堂,看到学堂吵吵闹闹,便把学堂狠狠整治了一顿,今天进宫,我也觉得知节变了很多。”

晚上皇上来到坤宁宫,张皇后就闲着跟皇上说起今天的事。皇上坐在椅子上喝着茶笑呵呵听着。

听到要让皇后张知节入宫给太子做陪读,皇上笑着道:“这小子倒是开窍了,难为寿宁侯夫人不拘着他了,朕一会儿就下道旨意。”

张皇后灿然一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

皇上伸手握着张皇后的手道:“你我夫妻一体,还用着谢了。”

张知节用过晚饭的时候一位公公匆匆而来传了道旨意,无非就是什么年少聪颖,品德优良,特选为太子陪读。

张知节把玩着入宫的腰牌,心思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张知节吃了早饭,皇后娘娘已经体贴的派了一位小太监来,知道张知节第一次去不知道路。张知节带着这个小太监到了宫门,验了腰牌,一路往东宫而去。

刚到了东宫就见一位笑呵呵的太监站在那里等着,小太监见了细声细气道:“刘公公,这位就是太子的陪读,寿宁侯家的小侯爷张知节。”

小太监又对张知节道:“这是太子爷跟前得力的刘公公。”

张知节一听就知道眼前这个慈眉善目一脸笑呵呵的就是刘瑾了,只是此时的刘瑾还没有后来的嚣张跋扈。

以后就要在太子面前混了,自然得跟朱厚照的身边人打好关系,张知节笑着拱手道:“原来是刘公公,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此时的刘瑾还只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自然不敢得罪皇后娘娘宠爱的亲侄子,笑呵呵的行礼道:“什么公公不公公的,咱家刘瑾,见过小侯爷。”

小太监见事情办完了就行了一礼道:“事情办妥了,小的也该回坤宁宫复命了。”

张知节和刘瑾将小太监送走,刘瑾对张知节笑道:“小侯爷不用拘谨,东宫规矩少,现在杨学士快要来给殿下讲课了,殿下现在正在侧殿等着呢。”

张知节知道杨学士就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这是日后的牛人啊,现在主要负责太子的学业。张知节正想着就到了侧殿,进去就见到一个白皙俊美的少年正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

刘瑾笑道:“殿下,张小侯爷来了。”

张知节赶紧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围着张知节转了一圈又一圈。张知节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坦然的站在那里由着朱厚照打量。

刘瑾笑道:“殿下这是怎么了,转的奴婢都快晕了。”

朱厚照笑道:“啧啧,果真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张知节笑道:“以前什么样?”

朱厚照嘴撇道:“以前就跟个小姑娘似的,不好玩。”

张知节笑道:“经历一场大病,有点大彻大悟的感觉。”

朱厚照顿时高兴了:“你还别说,我有时候也想出家呢。”

张知节不由擦把汗,鬼才想出家呢,不过他也知道朱厚照对佛学很感兴趣。

刘瑾听了赶紧劝道:“我的太子爷哎,这个可不能乱说,要让皇上知道了还不得扒了我们的皮啊。”

朱厚照闻言胡乱的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没劲。”

说完眼珠一转八卦地看着张知节道:“我听说你把张圭打了一顿。”

张知节呵呵笑道:“可不是打他,我那是教育他,这是做好事,跟欺负他完全不同。”

朱厚照是皇上唯一的儿子,打小在宫里就一个人,非常的无聊,好奇的道:“说说,快说说听。”

张知节知道这是拉近关系的时候,就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这个过程。

听到张知节用书抽小胖子的时候,朱厚照激动地脸都红了,宫里都是规规矩矩的,他哪里经历过这个啊。

当说完张知节抽了张圭,学堂里都老实了后,朱厚照听得极为过瘾,大呼:“打的好”。

朱厚照听完拉着张知节道:“知节啊,下次再去学堂里抽人的时候一定要喊上我,这真是太好玩了。”

两人正说着,一个胖乎乎得太监从外面呼哧呼哧的跑了进来,一进来就大呼道:“殿下,来了,来了。”

朱厚照一听大叫道:“糟了,杨学士来了,快快快,把书备好。”

朱厚照在一个案子前坐下来,指着旁边的案子道:“知节,你的”。

说完对刘瑾道:“给知节也备好书。”

张知节接过刘瑾递过来的书一看,好家伙,《孟子》。张知节拿着《孟子》懵圈了,他哪里懂这个啊。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进走了进来,刘瑾谷大用等都齐声叫“杨学士”。

杨廷和进来后朝着朱厚照行了一礼,道:“殿下,可以开始了吗?”

朱厚照点了点头。杨廷和走到教案前开始讲课,这时候杨廷和才注意到张知节,想起皇上跟他提过,这是寿宁侯家的公子来给太子做陪读。

杨廷和心里是极为不满的,因为寿宁侯弟兄弟俩名声不好听。

文官嘛,向来都是瞧不起外戚的,所以他认定了张知节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本来太子顽劣就不好教,再来个纨绔子弟,将太子带坏了,岂不更难教了!

所以杨廷和就存着考考张知节的念头,试试他的成色,给他来个下马威。杨廷和咳了一声,开始讲起孟子来。

杨廷和何许人也,那是年少成名,十二岁中举的神童,学问高深,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张知节顿时两眼发直,懵了,直接懵了,学堂里先生教的课张知节好歹还能听懂那么一点点,杨学士讲的课,张知节只能当天书听了。

张知节斜眼看了看朱厚照,发现他呆呆的注视着课本,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张知节震惊了,这小照子也是人才,难道书中还有颜如玉?难道他手里不是《孟子》而是花花公子?

杨廷和看到张知节竟然交头接耳,顿了顿,挑眉问道:“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张知节,这段话何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