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侯爷 > 第1150章 沉重

明朝小侯爷 第1150章 沉重

作者:难山之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8:44:18 来源:笔趣阁

宣府,九边第一镇。宣化府于永乐七年设总兵官,始成宣府镇。瓦剌兴起,宣府防务日益凸显,土木堡一役,宣府损毁严重,景帝继位收复宣府,正统年间复修沿边关隘。

自鞑靼兴起之后,鞑靼小王子年年进犯宣府,宣府防务实乃九边最重。张知节带领两万军从京师出发,迤逦向宣府进发。

随张知节出京的不只是这两万大军和数百锦衣卫亲卫,还有一百多辆大车和两百多门小型佛郎机炮。这一百多辆大车全都是燧发枪,虽然宣府也有不少火绳枪,却还没有列装过燧发枪。

此次张知节进发宣府,将军器局的燧发枪全都拉了干净,这就是他的底气,虽然他只带了一万五千神机营将士,但是他却还带了一万支燧发枪。

燧发枪使用简单要学会并不难,所以只要训练一番,相信很快就派上用场。所以张知节对此行抱有很大的信心。

张知节的大军自京城出发,关于张知节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的旨意已经到了宣府。接完旨意后,宣府总兵王崇、巡抚姜怀信相视苦笑。

鞑靼每年犯边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相比之下现在只是朵颜三卫犯边,他们的压力并不大。朵颜三卫根本就攻不破重城,顶多劫掠一番就退去了。

当然了,有大军前来增援自然算是好事,即便是京营将士战力不堪也能壮壮声势不是。但是来了个顶头上司这就让人很不爽了,特别是一个从未在九边待过的顶头上司。

领兵打仗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门外汉的顶头上司指手画脚!当年土木之役,英宗皇帝尽起精锐之师,麾下猛将如云,结果呢?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那老阉贼狗屁不懂,胡乱指挥!

当然了,这位新鲜出炉的总督大人肯定是比那老阉贼强的多了,毕竟是当今天下名臣。特别是主持开海通商,使得国力日增,就是他们这些边军将士也能感受到好处,饷银发的足了,军械也不拖拉了,总之就是朝廷有钱了。

所以边军的将士们也都念这位提督大人的好,但是现在他却要来总督宣大了!这就让人不爽了!什么?你说总督大人也是名将,两次率领大军平叛?

对于这些战功,边军的将士都是嗤之以鼻的,不过是打几个泥腿子罢了!朝廷数次派遣大军都被泥腿子打的丢盔弃甲,终于赢了就被吹上天了,有本事来宣府打鞑靼啊!

没想到现在真的来了,但是宣府总兵却很不爽,因为人家来是做总督的!他可不想上面有个上司指手画脚,至于那两万京营将士,呵,那都是在京里做大爷做惯了的,来宣府能吃得了苦?

所以王崇心里不止一次的暗骂,好好的福不享非得来宣府吃沙子!由不得王崇心里不爽,毕竟人家是御前的红人,朝中屈指可数的权臣,若是战事顺利功劳自然都是总督大人的。若是战事不爽,罪责都是他这个宣府总兵的!

当然了,王崇也只是敢在心里这样想想,表面上是绝对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毕竟人家是什么地位,他虽然贵为宣府总兵,和人家比起来还真是不够看。

不管王崇心里如何不情愿,总督大人还是带领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接近了宣府。毕竟宣府距离京城也没有多远。

王崇早早就派出了探马,只等着消息传来出城迎接,这时姜怀信找了来。

“王将军,总督大人初临宣府,将军打算如何迎接?”姜怀信问道。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这也是王崇一直犹豫的事,按理讲总督大人驾临宣府自然该集齐众将一起出城迎接,但是各参将驻守各路,如今正是秋防的时候,岂敢擅自调动?

“姜大人,本官正头疼着呢!如今朵颜三卫侵边在即,各处都在加紧防备。”王崇沉吟道。

姜怀信斩钉截铁道:“那就不必召唤诸将,只带领宣府将官出城迎接。”

没想到姜怀信竟然说的这么干净利落,这正和王崇的心意,王崇笑道:“既然蒋大人发话了,那就依姜大人!”

这还是头一次王崇这么痛快的听姜怀信的话,虽然姜怀信是巡抚,但是宣府乃边镇不同于中原,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并不比巡抚弱势多少。

不过姜怀信也不在意,他也是为了边镇的百姓和朝廷着想。若是因为召集将领而使得军镇失陷,那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于是王崇带着宣府城内的将领,姜怀信带着文官,一起出城二十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总督大人。

浩浩荡荡的大军前往宣府,这一路行来张知节颇多感悟,他从未来过北边,所见到的都是京师的繁华,南方的歌舞升平。却从未见过边镇的满目疮痍,自京师一路向西北前进,区区不过几百里,却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国度。

如今大明繁华鼎盛,开海通商使得天下繁荣安定,但是对于边镇来说却似乎只是一个传说。这里依然贫瘠、苦寒,依然承受着祖祖辈辈就遭受的来自草原的威胁,并将子子孙孙的继续承受下去。

说句实在话,张知节此前是有些得意的,他改变了大明的命运,使得大明从江河日下变得日益鼎盛,他带领大军平定了叛乱,他开海通商兴建水师使得大明扬威四海。

他以为他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真正逐渐靠近了边镇,他才明白,原来他所作的还太少。张知节一路西行,心情也有些沉重,此时的鞑靼还不算是大患,这让他想起了日后的辽东。

相比日后的辽东,宣府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但是连这时的宣府都这个样子,那未来的辽东会是何等的凄惨?

一定不能让历史重演,张知节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他相信他努力所作的一切都将改变历史,那么就从宣府开始吧!

宣府终于近了,九边第一镇终于就要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