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是全能大明星 > 第四百零七章:请莫白到燕大上课

燕大。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继续讲当代文学。”

中文系教授严行之是燕大知名教授,其授课理念严谨厚实,深受学子喜爱。

“当代文学,那就是属于当代作家写的文学。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部文学,却是我们课本上没有的。”

也没有带教案,严行之直接开讲:“这部作品,相信不少同学也读过,哪怕没有读过,也看过这一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他就是莫白先生写的聊斋。”

“哇,聊斋。”

“严教授竟然讲聊斋。”

“太好了,严教授,我们太喜欢了聊斋了。”

“对了,严教授,倩女幽魂您有没有看,拍得太好了。”

严行之一说聊斋,台下一众学子一下子兴趣大增。

最近一段时间,恐怕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莫白写的聊斋了。

“看来大家都喜欢聊斋呀。”

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趣,严行之亦点点头:“既然如此,大家都来说说聊斋的特点。另外,此之前我们也研究了干宝写的搜神记,大家分别思考一下,这两部同是志怪小说的作品,有哪些区别?”

其实聊斋是没有在课本上出现的作品,不过,严行之一向思想开放,而且,在他认真研究聊斋之后,他已然认为,聊斋的成就完全可以进入课本之例。

“严教授,我觉得两部小说都是志怪小说,都是以传说故事为内容,都有以物喻人,都有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残暴。”

其中一位学子站了起来说道。

“说得很好,还有吗?”

“严教授,我觉得两部小说写得都很不错,但搜神记的文字风格更有韵味,聊斋志异倒是有一些随便。”

这位学子只是这一说,台下有一些学子却是笑了起来:“周明松,你不会看的是莫白翻译版吧。”

“呵呵……的确如此,这位同学应该去看看聊斋志异的古文版本。”

严行之亦是微微一笑,说道。

说起来聊斋志异也是奇葩。

他有两个版本。

一个自然是莫白方便大家写出来的翻译版。

另一个就是古文版。

相对于古文版,最为令大家熟悉的是翻译版。

毕竟用现代口语风格写出,一方面读者一看就懂,另一方面言词幽默有趣,吸引了无数人。

只是你以为聊斋的文字风格就真的如此,那你就太小看聊斋这一部作品了。

看看聊斋的古文版,你便能体会到这一部作品的文字魅力。

“严教授,我认为聊斋志异很受《搜神记》与《幽明录》的影响,从而在聊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天马行空的故事。而且,也深其启发,以故事揭发社会黑暗。”

又有一位学子站起来说道。

“说得很好,还有吗?”

严行之也是点头。

“严教授,虽然我感觉聊斋受《搜神记》与《幽明录》影响,但我却认为聊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另一位学子站了起来说道。

“你的观点,也就是与之前在论坛上其他学子讨论的一样,聊斋已经超过了搜神记。”

严行之眼睛一亮,说道。

“是的。”

“能说说理由吗?”

“严教授,我没有太多理由,我就是觉得聊斋写得好,比搜神记与幽明录写得更好。”

这位学子搔了搔头皮,尴尬一笑。

当然,其他学子见此亦是大笑出来。

“这位同学请坐,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同学对这一个关点进行补充。”

严行之仍然是微笑,继续问道。

只是可惜,这回台下一众学子都是做思考状,暂时还答不出来。

事实上这一个关点之前在燕大论坛里就有出现过,当时严行之也看了。只是当时喊出这一个关点的时候,遭受到了太多的人反对。不过,当聊斋创造记录,甚至隐隐有超过绿野仙踪的迹像之后,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起聊斋。

只是可惜,到底还是学生,而且拿的还是巨作,一时半会一众学子也不知道从哪里进行比较。

“其实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见大家都在思考,严行之提示说道:“第一,我们可以从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上来分析。上几节课我们有讲过搜神记作者干宝的创作意图来,发明神道而不诬,意思是说,我写搜神记就是用来证明神鬼之事并不是假的……而聊斋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在聊斋志异的自序当中,作者有写,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显然这是作者的一部发泄内心感想的一部书。这种感想深深的扎根于现实,更为深刻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说到这里,台下已有学子站了起来:“严教授,我明白了一些。正因为两位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所以,尽管搜神记写得也很不错,但是,他也只是为了证明鬼神是存在的。哪怕这一些作品当中有一些也起到了揭露社会黑暗等作用,但思想认识却是较为浅显,批判力度不够。”

“是的。”

见台下有一位学子明悟,严行之满意了点了点头:“而聊斋就大为不同,因为这是一部孤愤之书,发泄的全是作者的不满。尽管这一些不满有的也并不完全准确,但是,从他的出发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聊斋虽说写的是妖,写的是怪,但最为重要,却是他的隐喻。”

“当然,除了创作意图,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不同。干宝生活的时代宗教思想盛行,很多故事记录下来是有宗教目的的,蒙昧意味较强。塑造的一些鬼神形像往往是一个符合,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性格较为单一,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没有太多想像力。就拿狐狸来说,魏晋时期一直将狐狸当成是凶残邪恶的动物,也被称之为狐狸精。但是在聊斋这一部作品当中,我们眼中的狐狸却如人一样,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也有七情六欲,明辨事非,爱憎分明……可以说,聊斋里面的人物形像比之搜神记更为的丰满。”

“除此之外,在小说的创作内容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分别……”

一堂课45分钟,严行之一边讲解,一边与台下学子互动,转眼下课的时间很快就已来到。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

见下课铃声响起,严行之便准备下课。

只是,就在严行之准备下课之时,台下却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道:“严教授,您能请莫白先生来我们学校给我们上一堂课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