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嫡妃 > 第386章 轻视颜均的后果

一品嫡妃 第386章 轻视颜均的后果

作者:我吃元宝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7 00:50:01 来源:笔趣阁

刘小七将茶杯放在永泰帝触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才开口说道:“颜均随颜宓南征北战,奴才听说颜宓对颜均极为严厉。颜均刚到军营的时候,也是从小兵做起。

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颜均的军功就该是真的。颜均的确是个将才,而且是朝中目前正需要的,年轻又经历过大战的将才。如果忽略他的出身,陛下就该用他。””

永泰帝点点头,刘小七这番话说得在理。像颜均这一代勋贵武将子弟,真正上过战场历练的人,也就只有颜均一人。派颜均前往西北,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颜均的身份,永泰帝暗自皱眉。

刘小七接着说道:“陛下,奴才要说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颜均的身份。他是镇海王的儿子,是年龄最小的国公爷,他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晋国公府。

如果派他前往西北,难保晋国公府不会趁势崛起。不过颜均要是真的去了西北,也能在勋贵世家中起个带头作用。或许在未来,勋贵世家能多出几个像样的将才。”

永泰帝皱眉深思。片刻之后,永泰帝问道:“刘树,你认为朕应该派颜均前往西北?”

“奴才不敢妄议朝政,此事全凭陛下做主。”刘小七躬身,一脸谦逊。

刘小七虽然手握实权,可是他从来不会帮永泰帝做主。因为刘小七深知永泰帝的底线在哪里。永泰帝要皇权,谁敢替他做主,就是在挑战皇权。这个底线,刘小七门清。

永泰帝对刘小七说道:“你放心大胆的说,朕恕你无罪。”

“此事事关重大,奴才不敢乱说。”

刘小七依旧拒绝。正所谓以退为进,就是要勾起永泰帝的好奇心。不过刘小七会一直坚守底线,不会让永泰帝对他生出防备之心。

永泰帝哼了一声,“朕已经恕你无罪,你就乱说一回。朕金口玉言,你不说也得说。”

刘小七做出为难的样子。想了想,才说道:“那奴才就说了。奴才认为可以派颜均前往西北,只要做好防范措施就行。”

永泰帝微微点头,“什么防范措施,说来听听。”

刘小七犹豫了一才,才开口说道:“陛下可以在颜均身边安排心腹监视。也可以派监军前往西北。这监军一职,可以是文臣,也可以是宦官。

不过奴才认为派宦官做监军更好。毕竟宦官都是陛下的家奴,不用担心有人背叛。而且陛下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西北的消息,不怕文臣故意拦截消息,阻塞陛下的耳目。”

永泰帝深想了一番,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永泰帝朗声说道:“不错,不错。这个主意非常好。朕是应该派监军前往西北。不仅颜均那里需要监军,西北军那里同样需要监军。

西北军这些年花费了那么多银两,却连一座县城都没打下来。朕怀疑西北军有人贪墨军饷。朕一直想找机会彻查西北军,如今总算有了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派监军前往西北军”

刘小七见永泰帝高兴,于是问道:“陛下同意派颜均前往西北?”

永泰帝笑着说道:“当然。颜均可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就该派他前往西北,给年轻人做个表率。让其他勋贵世家看看,培养子弟,就该像颜均这样培养。只要勋贵武将能多出几个像颜均一样的将才,文臣又怎么能骑在勋贵武将的头上作威作福。”

刘小七担心地问道:“陛下不担心晋国公府趁势崛起吗?”

永泰帝笑了笑,说道:“朕不担心。只要镇海王夫妇不在,单是一个颜均,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永泰帝太有信心,也太小看了颜均的本事。永泰帝是典型的先入为主,以为颜均年龄小,本事有限,所以才会对颜均生不出防备之心。

之前之所以犹豫,并不是因为颜均,而是因为宋安然和颜宓。一想到颜均是宋安然颜宓两人的儿子,永泰帝心里头就有些紧张。

不过这会永泰帝已经想明白了,颜宓和宋安然全都在海外,京城的事情他们二人管不了,也别想插手。永泰帝说服自己,他实在是没必要为了两个远在海外,终身不能回到京城人紧张。

而且派颜均前往西北,也有许多好处。故此永泰帝才会松口。

刘小七微微低头,心里头笑着。他答应宋安然的事情,终于完成了。之后就要看颜均的本事,只要颜均能够在西北站稳脚跟,顺利掌控西北军,那么刘小七就会在朝中为他加油助威。

第二天早朝,老国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朝上。

老国公还在思考,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打动永泰帝,让永泰帝放下成见,放颜均前往西北。

结果还没等老国公开口,永泰帝就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下旨让颜均领兵一千前往西北效力。

旨意一下,老国公兴奋地胡子都飘了起来。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就办成了。

文臣们却各有想法。有想的远的人已经开始紧皱眉头。

颜均身为晋国公,被派往西北领军,是不是意味着晋国公府又要起来了?

那元康帝打压晋国公府的行为,岂不是一场笑话。

元康帝打压晋国公府,永泰帝抬举晋国公府,简直是乱来。

一旦让晋国公府恢复昔日的势力,那勋贵武将在朝堂上岂不是又有了话语权。别到时候颜均变成第二个颜宓,站在朝堂上同文臣争权夺利。

有人心中担忧,担心勋贵武将趁势崛起抢夺话语权,于是就要站出来反对这份旨意。

却不料,永泰帝决心已定,旨意已下,而且已经用了印,旨意合理合法,反驳不料。

文臣气愤不已,永泰帝的动作也太快了点。

既然木已成舟,文臣干脆将目光对准宋子期。

宋子期身为颜均的外祖父,在这件事情上肯定帮了颜均一把。

宋子期若有所觉,微微转头,就看到几个文臣对他怒目而视。

宋子期哼了一声,一群不知所谓的家伙。

宋子期轻蔑的态度,刺激了这些眼光够毒,内心够自私的文臣。越发对宋子期不满。宋子期身为文臣,竟然帮助勋贵,他分明就是叛徒。所有叛徒,都该被打出文官集团。

等到早朝结束,永泰帝离开后,几个文臣就将宋子期给围住了。

宋子期挑眉冷笑,“让开!”

文人铮铮铁骨,岂能因为宋子期一句让开,就真的让开。

几个文臣不仅没有让开,反而大声指责宋子期。

“宋大人,你身为文官,内阁阁臣,不思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不思为文臣说话,却去帮助颜均那个勋贵。宋大人,你可耻地背叛了文官,你根本没资格做阁臣,更没有资格继续站在朝堂上。像你这样的叛徒,如果还有一点点羞耻心,就该辞官,滚出京城。”

“对,滚出京城。”

几个文臣闹哄哄的,顿时惊动了正在往外走的文官武将。

宋子期眼一瞪,拿出为官几十年练出的官威,开启强大的气场,对着这几个文臣就说道:“简直荒谬。本官没想到,文官集团中竟然混入了你们这群愚蠢,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玩意,简直是文官的耻辱,读书人的耻辱。

在你们眼里面,只有文臣和勋贵的斗争,永远看不到朝堂以外的事情,更看不到京城以外的事情。

在你们的脑子里,朝堂既天下。只要朝堂一道旨意,就能让异族俯首称臣。只要你们一声怒吼,就能让反贼放下手中屠刀。你们还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

这样的事情,连陛下都做不到,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将自己当成救世主?拿你们的目光来看待本官,这是对本官的羞辱。本官和你们同朝为官,更是耻辱。

目光如此短浅,思想如此浅薄,为人如此愚蠢,真是让本官长了见识。果然人的愚蠢都是对比出来的。今日本官才知道,真正愚蠢的人不是勋贵武将,而是你们这群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蠢货。你们这样的人,若是还有点羞耻心,就该去死。”

几个文臣被宋子期骂得体无完肤,脸色都变成了猪肝色。

几个文臣指着宋子期,“宋大人,你,你根本就是混淆视听,你是在丢文官的脸面。”

“都给本官闭嘴。还不够丢人现眼吗?”

不知什么时候,杨首辅站了出来。

杨首辅对几个文臣怒目而视,“一群蠢货。老夫也羞于同你们为伍。”

几个文臣面面相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为什么会这样?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在他们的想象中,只要他们一开口指责宋子期,就会得到所有文臣的拥护。很快,他们几人的名声就会显达天下,成为文人魁首,进入内阁指日可待。

可是现实和想象完全是相反的。

先是宋子期大声辱骂他们,说他们比勋贵武将还要愚蠢。他们读书多年,竟然比那群不学无术的勋贵武将还要愚蠢,这是羞辱,**裸的羞辱。

这还没完,杨首辅竟然也替宋子期说话。这让几个文臣更是难以接受。

“阁老,下官几个人何错之有?难道宋大人帮助勋贵还帮对了吗?”几个文臣不服气,今日就要辩一辩。

杨首辅指着几个文臣,气的浑身发抖,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杨首辅怒道:“你们几个,难道就看不懂朝中局势?不懂草原部落的威胁?果然愚蠢。就因为勋贵武将被打压到抬不起头来,陛下才会将宦官推出来同我们文官争权。老夫告诉你们,老夫情愿和那群勋贵武将争权,也不愿意看到宦官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上蹦跶。”

几个文臣面面相觑,难道他们果真错了?

杨首辅继续说道:“再说草原部落,他们逐水草而居,自幼生活在马背上。这些人一旦强大起来,就会进入大周境内烧杀劫掠。

老夫虽然立志打压勋贵武将,可是老夫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周的老百姓被异族屠戮。西北需要武将,需要勋贵的力量。

这个时候,为了大周,为了天下,为了老百姓,但凡是个人,就该放下文武成见,让勋贵武将冲杀在前,将异族挡在国门之外。

而你们这群愚蠢的的人,目光竟然如此短浅。只看到文武分歧,却看不到天下大势。你们这样的人,有何脸面面对天下老百姓,又有什么脸面继续站在朝堂上。

你们真的让老夫太失望了。不知反思,竟然还振振有词。亏得宋大人脾气好,才不和你们计较。但是老夫身为首辅,却不能不计较此事。”

宋子期冷漠地看着那几个文臣。几个文臣被杨首辅骂得昏头土脸,实在是没了脾气。宋子期冷冷一笑,这几个蠢货,他记住了。改明儿,就该将他们远远的打发走,别在京城继续碍眼。

宋子期见杨首辅气急败坏,于是开口说道:“首辅息怒。同这样愚蠢的人计较,实在是有**份。”

杨首辅哼了一声,指着几个文臣,气得说不出话来。

杨首辅一甩袖,干脆走了。

宋子期也走了。其他文官武将见没热闹看了,也都纷纷离开。

大殿内,就只剩下那几个文臣。

几个文臣脸色极其难看,又羞又怒。杨首辅和宋子期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后面肯定没有好事。不行,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几个文臣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了默契,赶紧去找同窗同年同乡,还有老师们帮忙,无论如何不能让宋子期和杨首辅的指责落在他们头上。

而且他们都是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如果背负着骂名灰溜溜的离开京城,他们还有前途可言吗?一想到那个后果,几个人都不寒而栗。

没人关心这几个挑梁小丑的行为,小丑就是小丑,注定翻不起风浪。就算真的让他们翻起风浪,朝中大佬一巴掌下去,就能将他们扇翻在地上,永世不得超生。

宋子期跟在杨首辅的身后,找了个机会道谢。

杨首辅捋着胡须,说道:“老夫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会说到做到。你和老夫说的那些话,老夫有仔细考虑过。一味打压勋贵武将也不是办法,只要勋贵武将自己争气,老夫当然可以网开一面。总而言之,让勋贵武将在朝中蹦跶,总比让宦官在朝堂上蹦跶要强。一想到老夫要和姓刘的阉货同朝为臣,老夫就跟吞了苍蝇一般恶心难受。”

宋子期义正言辞地说道:“首辅大人说的有理,的确不能让宦官继续在朝堂上为祸。否则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杨首辅点点头,“宋大人,老夫会配合你,尽量给予晋国公方便。不过老夫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晋国公坏了规矩,那就别怪老夫翻脸无情。到时候老夫打压晋国公,还请宋大人袖手旁观,不要插手。”

宋子期说道:“首辅大人放心,晋国公年龄虽小,但是做事有分寸。如果他真的坏了规矩,不用首辅大人出面,本官也不会轻饶了他。”

杨首辅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说定了。”

宋子期含笑,事情终于成了。

颜均接了旨意,如释重负。筹谋了这么长时间,今日总算如愿以偿。

接了旨意后,颜均就开始集合亲兵,将任务一一安排下去。至于那一千个京营名额,颜均心里头早就有了名单。

安排好了出发的事情,剩下的就是国公府的家事。

颜均没有让萧辰管家。

萧辰是宗室女,单是这个身份,颜均就不可能让萧辰掌管国公府。真要让萧辰掌管了国公府,国公府还有秘密吗?

内务颜均全交给四婶娘蒋菀儿打理。要是蒋菀儿搞不定,就让颜定出面。

以颜定的脾气,他一出面,府中上下没人敢忤逆他的意思。

外面的事情,颜均全交给了宋安然留给他的那些管事,大方向则由老国公把握。

安排好了事情,颜均就要怕准备出发前往西北。

萧辰给颜均准备好了出门的行李,亲自送到书房。

成亲一年多的时间,颜均和萧辰依旧没有同房。此事萧辰的娘家人也知道了,可是他们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压着颜均和萧辰同房。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让萧辰自己解决。

萧辰想了很多办法,为了投其所好,甚至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琴棋书画,要跟人学武艺。可是她这么做,不仅没有赢得颜均的心,反而让颜均十分嫌弃。

萧辰伤心,委屈,哭了一场,最终放弃了学习武艺,还是捡起了她最爱的琴棋书画。

萧辰拿着自己用心准备的行李来到书房,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愁绪。

两人没有同房,也就意味着她没办法有孩子。颜均此去,不知多少年才会回来。要是等她人老珠黄,颜均才从西北回来,那她这辈子还会有孩子吗?

萧辰痴痴地望着颜均俊美的脸庞,不知何时,眼中已经布满了泪水。

萧辰颤抖着喊道:“夫君。”

颜均看了过来,一脸平静地说道:“行礼放下,你可以回去了。”

眼泪从萧辰的脸颊两边滑落,她开口缓缓说道:“夫君此去,一定要保重。不知下次再见夫君是多少年之后,妾身有个请求,请夫君务必答应我。”

颜均看着萧辰,心情很复杂。他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说,我听着。”

萧辰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说道:“请夫君给我一个孩子。”

颜均微蹙眉头。

萧辰直视颜均的双目,“我知道我没办法走进夫君的心,也没办法获得夫君的信任。我更不敢奢望能得到夫君的爱重。如今,我只想要一个孩子。夫君不信任我,不肯靠近我,我能忍。可是我没办法一辈子忍受孤寂的生活。夫君,若是你还当我是你的妻子,请你给我一个希望。一个能让我忍受一辈子的孤寂,能够坚强活下去的希望。”

萧辰充满的期盼的眼神,让人动容。此刻的萧辰,很紧张,很惶恐,她几乎是站在了悬崖边上。颜均一句话,就能决定她的生死。

颜均盯着萧辰,面色平静地说道:“你想多了。天色已晚,赶紧回房歇息吧。”

萧辰不敢置信,她只有一个要求,颜均竟然残忍地拒绝了她。

萧辰浑身无力,单手放在桌面上,支撑着身体。如果不这样,她怕她会昏倒在地上。

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浸湿了衣领。萧辰的心,此刻犹如荒漠,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颜均是要她死吗?

萧辰浑身颤抖着,问道:“夫君是要我死吗?”

颜均微蹙眉头,冷声说道:“我说了,你想得太多。胡思乱想不是个好习惯。你回去吧。”

“夫君果真要我死吗?”

颜均看着心如死灰地萧辰,轻叹一声,“我没想让你死。好好活着,保重身体。或许有一天,我会放下成见,将你接到西北生活。”

萧辰眼中突然迸发出灼热的光芒。

萧辰不敢置信,激动地问道:“夫君说的是真的?你真的会带我去西北生活?你会接纳我?”

颜均点点头,“只要你不乱来,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会接你去西北生活。”

萧辰急急忙忙地擦掉眼泪,急切地说道:“我不乱来,我保证不乱来。夫君,你去了西北之后,我能给你写信吗?”

萧辰一脸怯生生的模样,“我怕夫君会忘了我。”

颜均突然笑了起来,瞬间惊艳了时光。

萧辰捂着心口,脸色泛红。心里头想着夫君真好看。

颜均对萧辰说道:“你是我的妻子,我当然不会忘了你。行了,以后不要再胡思乱想,赶紧回去歇息吧。”

“我听夫君的。”

萧辰怀揣着兴奋,遗憾,离开了书房。她想和颜均长长久久地待在一起,想和颜均说很多很多的话。可是她又怕惹怒了颜均,只能遗憾地离开。

但是能得到颜均的承诺,萧辰满足了。

萧辰离开后,颜均却陷入了深思。

颜均第一次认真思考他和萧辰的婚姻。

萧辰嫁入颜家一年多的时间,颜均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萧辰足够漂亮,大气,也不缺少智慧。这样的女人做妻子,是合格的。

而萧辰最大的劣势,就是她的出身。她姓萧,她是宗室女。

颜均捏着自己的下巴,宗室女不等于公主。或许他该给萧辰一个机会,和萧辰做一对真正的夫妻。

不过想到自己的计划,颜均的眼神暗了暗。他还要继续考验萧辰,确定她没有威胁后,他才会给她机会。

颜均并没有为此事烦恼太长时间。他真的太忙了,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接到旨意后第三天,颜均带着一千京营离开了京城。到了城外,和自己一千亲兵汇合。

接下来,颜均就要带着这两千人前往西北,在西北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慢慢收拢西北军的兵权。

“驾!”

颜均心中充满了希望,勇气,大无畏。父亲母亲给他创造了这么多的条件,他没理由失败。总有一天,他会超越父亲,成为比父亲更伟大的男人。

永泰二连腊月,颜均到达西北后半个月,成功收复了县城,将马贼赶到了山上。

永泰三年,颜均前往西北军驻地,同军中守将发生冲突。颜均以两千人弹压八千人。当着西北军的面,颜均成功展示了自己的武力和霸道。颜均让所有西北军清楚的知道,他这个年轻的晋国公,不是好惹的。

因为此事,西北官员弹劾颜均。可是颜均毫不在意。

颜均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武力,还成功地打入西北军,在西北军内获得了一席之地。

永泰四年,京城。

嫡公主在公众场合宣称爱慕晋国公,要嫁给晋国公。为此和萧辰发生冲突。

永泰帝大怒,斥责嫡公主丢人现眼。

鲁皇后却敌不过嫡公主的眼泪,亲自出面求情,希望永泰帝能够想办法达成女儿的心愿。

永泰帝虽然缺乏帝王谋略,可他不是蠢货。颜均是谁,那可是颜宓和宋安然的儿子。他要是敢将女儿指婚给颜均,信不信宋安然立马派人潜入京城,分分钟杀了嫡公主。

这种事情不是天方夜谭,放在宋安然身上,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想想看,这么多年,宋安然做的那些事情,哪一件是别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不要用凡人的眼光来揣测宋安然的行为。

永泰帝同鲁皇后少年夫妻,两人一直还算恩爱。而这一次,却因为嫡公主闹出的乱子,帝后二人第一次冷战。

永泰帝怪鲁皇后纵容嫡公主,不体谅他的难处。

鲁皇后怪永泰帝不疼爱闺女,堂堂天子竟然还怕一个流落海外的女人。简直岂有此理。

更让鲁皇后心惊胆战的是,她总觉着永泰帝对宋安然不一般。她也说不清是怎么个不一般,总而言之就是不一般。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不一般,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鲁皇后心中警惕,更要将闺女嫁给颜均。只要和宋安然做了亲家,她就不信永泰帝还敢不一般的看待宋安然。

鲁皇后来了脾气,和永泰帝胡搅蛮缠。

永泰帝恼怒不已。他这才知道嫡公主的脾气全都是遗传鲁皇后。有个胡搅蛮缠的娘,再有个胡搅蛮缠的女儿,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永泰帝冲鲁皇后发了很大的火,还将坤宁宫给砸了。

见鲁皇后还不消停,永泰帝干脆下令鲁皇后禁足。

帝后二人第一次失和,竟然闹得这么严重,惊掉了大家的下巴。

以前不少人认为,永泰帝和鲁皇后会成为帝后恩爱典范,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鲁皇后被禁足,嫡公主却没有被禁足。她没有去安慰鲁皇后,更没有体谅鲁皇后的苦心。嫡公主在鲁皇后禁足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偷偷跑出宫门,找到萧辰。

嫡公主对萧辰下了战书,要求萧辰离开颜均。

萧辰气笑了。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将嫡公主羞辱了一通。

好好的公主不当,却要玩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要脸吗?

嫡公主被羞辱,气急败坏,直接朝萧辰挥爪子。

萧辰顺利躲开,没让嫡公主得逞。接下来,萧辰避开嫡公主,直接去宗人府告状,还顺便见了几个御史。

嫡公主抢别人丈夫,这多劲爆的事情啊。御史都喜欢抓皇室的小辫子,如今这么大的把柄送上门来,御史们纷纷行动起来,势要将皇室闹得鸡飞狗跳。

永泰帝得知嫡公主丢脸的行为,气了个半死。

等到嫡公主回宫,永泰帝直接下令处死嫡公主身边的人。既然不能约束嫡公主,还纵容嫡公主丢尽皇室脸面,那么那些伺候嫡公主的人也就就没必要继续活着。

永泰帝用雷霆手段震住了嫡公主。

永泰帝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却不料第二天早朝,御史就给了永泰帝一个‘惊喜’。

御史弹劾嫡公主,弹劾鲁皇后,甚至连永泰帝也没有放过。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嫡公主犯错,肯定是鲁皇后永泰帝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职责,才会养成嫡公主刁蛮忍性的脾气。

永泰帝气的半死,儿女果然是讨债鬼。

永泰帝为了平息朝中的怒火,干脆给嫡公主指了一门婚事,一门非常普通的婚事。男方家世普通,人也普通,唯独容貌好看。

嫡公主气哭了,父皇好狠的心啊。鲁皇后气晕了过去,她的宝贝女儿,竟然就这样随便的打发出去。事先都没有和她商量一声。

鲁皇后气得大骂永泰帝。这些话传到永泰帝的耳朵里,永泰帝很生气。

朝臣不理解他,整日里为难他,他忍了。鲁皇后身为他的妻子,竟然也不理解他,还敢公然骂他,真是岂有此理。此事绝对不能忍。

永泰帝当天就下了一道旨意,申斥鲁皇后。同时找了个由头,将鲁皇后的哥哥罢官。

这两件事情,都有刘小七的影子。

刘小七不爽鲁皇后,嫡公主已经很长时间。嫡公主竟然敢觊觎颜均,真是岂有此理。

趁此机会,刘小七在元康帝耳边进谗言,于是鲁皇后得到了进宫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训。

见哥哥都被罢官,鲁皇后不敢闹了。女儿已经被指婚,认命吧。

嫡公主不想认命,还要继续闹。永泰帝就将她关起来。

永泰帝警告鲁皇后,要是她管不好嫡公主,那这个公主就别当了。反正有的是人想当公主。

此话一出,鲁皇后惊呆。嫡公主也吓住了。

嫡公主扑在鲁皇后的怀里大哭起来,“父皇厌了我,母后,女儿该怎么办。”

鲁皇后咬牙切齿地说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的出嫁。”

“女儿不要。女儿情愿死,也不要这门婚事。”

“啪!”鲁皇后一巴掌甩在嫡公主的脸上,将嫡公主给打懵了。

鲁皇后板着脸说道:“是时候让你学会道理,学会懂事。这次,你不光害了你自己,还连累了本宫,甚至还有你舅舅。事到如今,你若是再敢闹,本宫就再也不管你。到时候让你父皇管你,看你还敢不敢闹。”

嫡公主怕了,“母后,你不要抛弃女儿。女儿再也不闹了。”

鲁皇后抱着嫡公主,轻声说道:“男方家世普通,其实对你也有好处。等你嫁了过去,你说一没人敢说二。你想做任何事情也没人敢拦着你。只要你不将这个天捅个窟窿,本宫就能保住你。”

嫡公主抬头,怯生生地说道:“母后,那等女儿嫁出去后,女儿能去西北找颜均吗?”

鲁皇后怒极反笑。都说红颜祸水,没想到一个男人竟然也是祸水。

鲁皇后面无表情地说道:“颜均害你如此,本宫定要杀了他。”

“不要。求母后不要杀了他。女儿喜欢他,女儿想要他。”

鲁皇后挑起嫡公主的下巴,笑了起来,“真喜欢他?”

嫡公主点点头,难得露出羞涩的样子。

鲁皇后暗叹了一声,孽缘,果然是孽缘。鲁皇后对嫡公主说道:“喜欢他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证明我女儿眼光很好。但是你不能去西北找他。你是公主,没有旨意,你不能擅自离开京城。”

“那女儿怎么办?女儿想要颜均。”

“想要颜均,办法多得很。你耐心等待,总有一天本宫会让你如愿。”

嫡公主满脸兴奋,“母后你真好。”

鲁皇后笑了起来。如颜均这样的无双美少年,谁都想要。就连鲁皇后,也在见到颜均的那一刻心动过。

那样的美少年,就该养在身边,每天宠爱逗趣。

当然,这一切,鲁皇后只是想想而已。她可没胆子真敢出这种事情。

不过自己的女儿,婚事已经委屈了她。那在男人方面,肯定不能继续委屈女儿。

只是想要让颜均回到京城,很难。想要让颜均接纳嫡公主,心甘情愿做情人,更是难上加难。或许她可以从颜家下手。

鲁皇后并不是一个很会用脑子思考的人。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像鲁皇后一样,产生如此荒唐的念头。

偏偏鲁皇后没点自觉,不仅不觉着自己的想法荒唐,反而还觉着自己聪明绝顶。

鲁皇后想到萧辰对女儿的恶言中伤,心中十分愤怒。鲁皇后打算第一个就拿萧辰开刀。她就不信,她一个皇后还收拾不了萧辰。

可惜鲁皇后晚了一步。颜均派人进京,将萧辰接到西北,已经走了半天了。

原来由嫡公主引发的一些列闹剧,早就通过四海商行,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到颜均手上。颜均当即派人将萧辰接到西北。

既然萧辰是他的妻子,就算两人没有发生实质的关系,颜均还是会担起做丈夫的责任。再说了,萧辰做的事情,让颜均很满意。对于那些不要脸的人,就该狠狠地打过去,让对方知道痛。

颜均开始以男人的眼光欣赏萧辰。或许他和萧辰之间真的有缘分。

鲁皇后得知萧辰离京,气了个半死。

好个奸诈的颜均,欺人太甚。

鲁皇后想在永泰帝面前进谗言,说颜均的坏话。结果永泰帝根本不给鲁皇后机会,甚至还斥责鲁皇后荒唐,愚蠢。

身为皇后,职责就是打理好后宫。连自己的本分都没有尽到,还敢干涉朝堂上的事情,简直是乱来。

永泰帝对鲁皇后越来越失望。他不指望鲁皇后为他分忧解难,只盼着鲁皇后不要拖后腿。可惜,就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鲁皇后都做不到。

帝后之间,再一次发生冲突。这一次还是因为颜均。

颜均丝毫不关心帝后之间的问题。颜均正忙着训练士兵,争夺兵权。

西北军老大是元康帝的心腹,这人还算有点本事。

永泰帝因为手上没有可用的将才,所以一直没敢动西北军。

如今颜均在西北军里面抢班夺权,永泰帝先是一惊,接着又是一喜。要是西北军乱起来,是不是意味着他有机会接手西北军,将西北军捏在手里。

刘小七心里头吐槽永泰帝,真是想太多。元康帝当年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才将西北军握在手里。可就算如此,西北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家族在西北都经营了一股势力。

永泰帝的能力,连元康帝一半都不到。以永泰帝的能力,想要掌控西北军,几乎是天方夜谭,做梦。

不过刘小七没有打破永泰帝的美梦。因为刘小七要利用永泰帝的心理,助攻颜均。

刘小七翻出西北的资料,给永泰帝分析西北的情况,告诉永泰帝西北军事如何如何。

刘小七的话很有蛊惑性。永泰帝不由自主的顺着刘小七的思路想下去。

按照刘小七的思路,西北军老大必须铲除。因为这人已经在西北经营了十来年。永泰帝想要掌控西北军,这人就是最大的障碍。

而依照刘小七的思路,颜均掌控西北军,对永泰帝的好处最大。

颜均是勋贵,可是年龄不大,难以服众。只要永泰帝趁机派人,不难借颜均的手掌控西北军。其次,不用永泰帝操心,文臣就会主动打压颜均。这样一来,永泰帝就不用担心颜均趁势做大。

总而言之,颜均掌军,好处多多。

永泰帝非常兴奋,觉着刘小七说的很有道理。可惜永泰帝忽略了颜均的能力。一旦让颜均真正掌控了西北军,西北就要变天。甚至连大周也会跟着变天。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