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嫡妃 > 第382章 刘小七

一品嫡妃 第382章 刘小七

作者:我吃元宝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7 00:50:01 来源:笔趣阁

颜宓朗声大笑,说道:“无所谓。”

颜宓是真的无所谓。到了今天,除了家人,能够让颜宓在乎的东西越来越少。不过颜宓也没打算过分刺激朝廷。这个时候,大家互相克制,对彼此都有好处。

宋安然问道:“你的计划还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颜宓揽着宋安然,说道:“快了。”

颜宓的机会,就是裹挟人口出海。

颜宓下面的南府军,都是良家子,有家人亲朋。这一次,颜宓除了要接宋安然出海,还要将手下官兵的亲人也带走。当然是以自愿为主。颜宓不想干强迫人的事情。这年头,想搞点人口到海外,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灾荒年间,都不缺活不下去的人。这些人都是颜宓的目标,颜宓会将他们带到海外,成为自己的种子。

宋安然笑了笑,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海。”

困在京城十几年,宋安然早就想离开了。这一次走得比较远,直接去往海外,宋安然感到很兴奋。

宋安然是闲不住的人,如果能将一穷二白的海外基地建设成为一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大城市,那一定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建设一个城市,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浑身激动,兴奋。宋安然不惧挑战,她最喜欢这种难度高的挑战。因为这是证明自己能力最好平台。

颜宓见到宋安然脸上的兴奋之色,忍不住笑了起来。

颜宓调侃道:“别人出海,都是一脸愁绪,各种担忧。你却一脸兴奋,恨不得立即就能出海。娘子果然与众不同。”

宋安然冲颜宓甩了一个白眼,然后说道:“我就不信,你会不兴奋?反正我在京城是呆腻了。京城奢华糜烂,却又让人窒息,总感觉头顶上有一道紧箍咒,随时监控着自己的言行。

在京城生活久了,感觉自己都快忘了自由的味道。如今终于能够离开京城,去到海外,我恨不得能够仰天大叫三声,让所有人知道我的心情。”

颜宓笑道:“娘子,你现在就可以仰天大叫三声。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笑话你。”

宋安然却摇头,“现在还没有离开,我不叫。等到真正出海的那天,我不仅要仰天大叫三声,我要大叫三十声。”

到时候,宋安然要将这辈子所承受的束缚,规矩,憋屈,统统砸在大海里。从今以后,她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拥有自由灵魂的自由人。

正在宋安然畅想未来的时候,京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皇宫内,刘小七跪在地上。

躺在床上的元康帝已经没有了呼吸,嘴角的血迹逐渐干硬。元康帝的手握成拳头,到死的时候也没有松开。元康帝表情扭曲,眼中有愤怒,有不甘,一切都定格在死亡那一刻。

元康帝死得很突然,很意外,谁都没有想到元康帝突然就死了。

“呜……呜呜……”

沉闷的寝宫内,突然有了响动。有人在挣扎,发出无意义的声响。

刘小七扭着头,朝声音的来源看去。

苏嬷嬷趴在地上,身体诡异得扭动。她抬起头,盯着床上,似乎是想看清楚元康帝。

她的手脚被挑断了经脉,无法行动。于是她就用躯干的力量,拖动着身体往前爬,她要看一眼,只要让她确定元康帝已经死了,她就能瞑目。

刘小七突然站起来,挡在苏嬷嬷面前。

刘小七目光阴测测地盯着苏嬷嬷,“你想做什么?”

苏嬷嬷啊啊的乱家,她被卸掉了下颌骨,说不出话来。

刘小七伸手,合上苏嬷嬷的下颌骨。

苏嬷嬷感觉到了疼痛,然后她就能说话了。

苏嬷嬷急切地说道:“让我看一看,只看一眼。只要他死了,我就能瞑目。求你,让我看一眼。”

刘小七呵呵冷笑,“咱家为什么要让你瞑目?你这个毒妇,早该被千刀万剐。”

苏嬷嬷望着刘小七,神情激动地说道:“让我看一眼,就看一眼。只要你满足我,我就能满足你。我那里有很多很多,可以杀人无形的毒药。我将那些毒药全给你,你让我看一眼,好不好?”

刘小七抬起脚,踩在苏嬷嬷的头上,“咱家不会上你的当。”

刘小七掏出匕首,打算干脆结果了苏嬷嬷。

苏嬷嬷急切地大叫起来,“你难道不想知道萧堑为什么会死吗?我告诉你,我全都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宋安然计划好的。

因为我和萧堑是同生共死的关系,只要我出了意外,萧堑就会死。我体内的母蛊正在遭受最严峻的考验。

母蛊受伤,子蛊必死无疑。而且我时日无多了,我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他是怎么死的。不看最后一眼,我死不瞑目。”

刘小七哈哈一笑,冷声说道:“废话真多。”

刘小七没有再听苏嬷嬷的废话,他手中的匕首,狠狠地从苏嬷嬷的背心刺下去。苏嬷嬷不敢置信,她挣扎了两下,瞳孔逐渐放大,转眼就没了气息。

刘小七拔出匕首,就着苏嬷嬷的衣衫,擦掉血迹。

刘小七看着苏嬷嬷的尸体,冷哼一声。临死还想算计宋安然,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毒妇。幸亏寝宫内现在只有他刘小七一人,幸亏苏嬷嬷最后那番话没有被人听到。

刘小七将匕首收起来,然后惊慌的跑出来,大叫一声:“陛下薨了!”

元康帝薨,皇宫震动,京城震动,天下震动。

朝臣和宫妃得到消息,急匆匆地感到寝宫。然后就看到元康帝死不瞑目躺在床上,还有同样死不瞑目的苏嬷嬷。

没有人去追究苏嬷嬷的身份,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局势,置办丧事。

苏嬷嬷的尸体被内侍抬了下去,直接火化处理。

刘小七则带着人给元康帝入殓。

朝臣们三三两两的站在旁边,商量着元康帝的身后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宣布传位诏书,让平郡王尽快继承皇位。

至于宫妃,杨首辅很果断的下令,让侍卫将宫妃全部赶回后宫。哪个宫妃胆敢在皇宫冲撞,那就别怪他们不客气。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就算是皇帝的女人,也别想例外。

平郡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皇宫,见到元康帝死不瞑目,平郡王心头先是一喜。转眼,一脸悲痛地跪在地上,大喊一声,“父皇!”

“王爷节哀。陛下之前留下了床位诏书,请王爷接旨。”

平郡王的表情有些茫然,他似乎还陷在悲痛中,无法接受父皇去世的消息。

朝臣们再三劝说,平郡王终于回过神来。

平郡王突然大喊一声,“我要和父皇告别,你们都出去。”

“请王爷以国家社稷为重。陛下泉下有知,也会希望王爷以国事为重。”

“是啊,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王爷以国事为重。”

朝臣们再三请求,言辞恳切。

最后,平郡王勉为其难的接受朝臣们的要求,跪下来,接下了传位诏书。

紧接着,朝臣们就开始商量平郡王登基的事情。

礼部尚书说三天后是吉日,朝臣们就将登基大典安排在三日后。平郡王出言反对,说是元康帝尸骨未寒,他不能这么快继承皇位。

朝臣们又是再三劝说,平郡王终于妥协,答应三日后登基称帝。

至于元康帝的身后事,礼部和内务府自有章程,会有专人去操办丧事,无需平郡王操心。

确定了登基的日期,接下来就得赶紧确定年号。

朝臣们拟定了四五个年号,供平郡王选择。

平郡王挑选了一番,最终确定年号为永泰。

这个时候定国公站出来,拱手说道:“启禀王爷,镇海王还停留在港口。老臣以为,该派人提醒镇海王,请镇海王尽快离开。”

平郡王心头一惊,这才想起还有个大麻烦没解决。

平郡王连忙说道:“本王记得镇海王妃已经出京,镇海王为何还不离开?”

大家都朝宋子期看去。颜宓是宋子期的女婿,这个问题由宋子期来回答,似乎最合适。

平郡王也朝宋子期看去,“宋爱卿,你和大家说说镇海王为何不离开?”

宋子期挺直了背脊,说道:“此事臣不知。臣不曾同镇海王一家联络,镇海王的事情,臣和所有人一样,也是一头雾水。”

平郡王不相信宋子期。不过平郡王没胆子怼宋子期,即便他已经是储君,他也没胆子。因为平郡王很清楚,他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现在根基不稳,一切求稳。

平郡王说道:“那就派人催促镇海王。限他一天之内必须离开。”

“一天的时间或许紧迫了点。不如三天时间。”杨首辅站出来说道。

平郡王刚想点头,却不料定国公抢先说道:“三天时间太长,最多两天时间。否则别怪朝廷不客气。”

众人都朝定国公看去,同是勋贵,定国公对颜宓很有成见啊。

定国公哼了一声,“在座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镇海王。决不能让镇海王长久停留在海边。一旦让他抓住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平郡王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就按照定国公说的去办,派人催促镇海王,两天之内他必须离开。”

“王爷英明。”朝臣们纷纷拍马匹。

平郡王内心兴奋无比,鲜血上头,耳根通红。他喜欢这种感觉,大权在握的滋味,美得无与伦比。难怪都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上龙椅,体验被三呼万岁的感受。

好在平郡王还有理智,没有当着朝臣们的面表现出自己兴奋的一面。

在朝臣面前,平郡王尽量表现得稳重一点,哀伤一点。尽量像个明君一样,听取朝臣们的意见。

平郡王谦逊的态度让朝臣们极为满意。

有老臣激动得浑身颤抖。经过永和帝的杀戮,以及元康帝疯狂,本朝终于要出一个真正的明君吗?

宋子期微微低头,表情似笑非笑。那些老臣真的想太多了。

等到平郡王登基称帝,手握皇权,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后,平郡王就会像元康帝一样,同文臣武将争夺权利。到时候,新的议论斗争又将开始。

宋子期偷偷笑了笑,他可以趁着平郡王地位不稳,手中权利有限的时候,加快动作,尽快将颜均运作到西北去。只要颜均在西北站稳了脚跟,全天下没人敢轻易对颜家,宋家动手。就连皇帝也不行。

这场谈话进行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结束。

时间已经是深夜,平郡王不仅不觉着累,反而精神亢奋。今晚,平郡王只怕睡不着觉。

平郡王站在思政殿内,以前每次来到思政殿,他心中都难免忐忑不安。如今,压在头上的那座大山轰然倒塌,他终于能够大大方方地站在这里,随意走动。

平郡王一步步走上台阶,龙椅就在前面,他现在就可以坐上去,没有人会出面阻拦。

平郡王终于靠近了龙椅,他的腿在颤抖,手在哆嗦。他不是怕,他是他兴奋。兴奋到无法控制内心的情绪。

他轻轻的抚摸龙椅,犹如抚摸最爱的女人。

龙椅冰冷,就是一把椅子。可是在平郡王眼里,这把椅子就代表了一切。

平郡王终于跨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接着是第二步。最后,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坐在了龙椅上。

平郡王闭着眼睛感受,原来坐在龙椅上的滋味是这样的。并没有比普通的椅子更好,可是为什么他会浑身颤栗。

因为这把椅子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哈哈哈……”

平郡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喜欢这把椅子,喜欢这里的一切。他更喜欢手握权利的滋味。

平郡王笑过之后,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将刘公公叫来,本王有胡要问他。”

“不知王爷先见哪位刘公公?”内侍小心翼翼地问道。

平郡王瞪了眼内侍,说道:“当然是在父皇身边伺候的刘公公。莫非这宫里还有别的刘公公值得本王惦记吗?”

内侍低头,赶紧说道:“奴才愚钝。奴才这就去将刘公公叫来。”

刘小七坐在卧房里,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他手里拿着的是宋安然给他的药瓶,只要他将里面的药喝下去,很快他就会陷入昏睡中。醒来后,不出意外,他会是在船上。到时候他会跟随在宋安然身边,扬帆出海。

可是他是太监,太监只有生活在皇宫里才有价值。

刘小七内心挣扎,他也想跟随宋安然出海,到海外见识一番。可是去了海外,他能做什么?他是一个残缺之人,他没有家人,没有亲人,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宋安然。

他跟在宋安然身边,别人会怎么看待宋安然?虽说宋安然已经是王妃,按理是可以有太监伺候的。

但是刘小七很清楚,宋安然绝不会让他伺候。因为宋安然不可能将他当做下人看待。

刘小七抹了一把脸。难道出海做老爷吗?让小姑娘小伙子来伺候他?然后那些小姑娘小伙子又在背后偷偷议论他。

刘小七的内心很矛盾。原本他早就想好了,元康帝一死,他就想办法出宫,跟随在宋安然身边,一辈子不离不弃。可是真到了这一天,刘小七胆怯了。

他已经习惯了宫里的生活,习惯了皇宫里的一草一木。真让他离开皇宫,去到陌生的海外,他会无所适从,他会找不到方向。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敲响了房门。

“刘公公,王爷要见你。刘公公请快一点,别让王爷等久了。”

来的人是个内侍,不过是从平郡王府出来的内侍。随着平郡王被立为储君,这些从平郡王府出来的内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刘小七收起药瓶,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跟着小内侍出门,去思政殿面见平郡王。

到了思政殿,刘小七见了平郡王,恭恭敬敬的请安,然后躬身站在一边,等候平郡王的问询。

半夜三更,平郡王的精神反而很好。刘小七真的忍不住想要吐槽两句。

平郡王难掩兴奋之色。他盯着刘小七,心头忍不住发笑。以前他见了刘小七,要客气的叫一声刘公公,私下里还要各种巴结讨好。

如今元康帝一死,刘小七就成了案板上的鱼,随他宰割。这种掌控别人生死的感觉,让平郡王感觉很爽。

平郡王站在台阶上,思政殿内烛火通明,让平郡王能够看清楚刘小七脸上的表情。

平郡王开口说道:“刘公公,本王想知道父皇的死因。还请刘公公不要有丝毫的隐瞒。否则刘公公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刘小七微微抬头,盯着平郡王看。看了两眼,刘小七又飞快的低下头,心中笑了起来。

刘小七伺候过永和帝,伺候过元康帝,见识非凡。他一眼就看出来,平郡王只是一个外强内干的人物。这皇家人,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刘小七心里头权衡着,如果他能说服平郡王,那他是不是可以继续留在皇宫,继续掌管内侍监。甚至有一天,还可以将平郡王玩弄于鼓掌中。

平郡王虽然是庸才,可是他马上就会变成帝王,掌握皇权。就算无能,他也能一言决刘小七生死。除非刘小七能够尽快辖制住平郡王,让平郡王非他不可。

刘小七猛地抬起头,对平郡王说道:“王爷,奴才有要紧事情告诉王爷。请王爷屏退左右。”

“放肆!竟然敢要求王爷,刘公公,你还真当自己是内侍监总管吗?”平郡王身边的内侍出言呵斥。

刘小七没理会那内侍,他就盯着平郡王。他相信平郡王一定会心动。平郡王被元康帝苛待这么多年,肯定对元康帝的事情非常感兴趣。

平郡王果然说道:“你说有要紧事情告诉本王?什么事情?”

刘小七语气坚定地说道:“启禀王爷,这件事情奴才只能告诉你一人。其他人没资格听,除非死。”

“你放肆!”平郡王身边的内侍又开始叫了。

平郡王怒道:“你给本王闭嘴。本王和刘公公讨论事情,哪有你说话的份。滚出去。”

内侍心有不甘,却只能躬身退出。内侍退出的时候,狠狠瞪了眼刘小七,警告刘小七小心点,将来总有机会弄死刘小七这个弄权的人。

刘小七嘲讽一笑,过了今晚,这个内侍不会再有机会。因为刘小七会先下手为强,先将内侍弄死。

刘小七伺候在帝王身边,见识的是高规格的朝斗和宫斗。

内侍伺候在平郡王身边,见识最多的是平郡王府后院那群女人上不得台面的斗争。至于朝斗这么高逼格的斗争,以内侍的地位根本见识不到。

内侍仗着平郡王,就以为能够鸡犬升天,在皇宫说一不二。这种人落在刘小七这个宫斗资深玩家眼里,就是个棒槌蠢货。刘小七分分钟就能玩死对方。

内侍还在想着怎么弄死刘小七,而在刘小七的眼里,内侍已经是个死人,不值得他浪费心思。

等到内侍离开,平郡王就急切地问道:“刘公公,你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本王?如果你说不出来,那就别怪本王不客气。”

刘小七笃定一笑,轻声问道:“王爷可曾听说过沂州宝藏?”

平郡王顿时坐直了身体,神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刘小七心中得意一笑,他知道平郡王入坑了。刘小七就是打算用沂州宝藏忽悠平郡王。

而且刘小七相信,过了今晚,他依旧是内侍监总管,将来也会是平郡王身边最得用,最值得信任的太监。

至于宋安然那边,他只能说一声抱歉。辜负了宋安然的一番良苦用心,他很难过。但是他会继续留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继续为颜家为宋安然保驾护航。

颜均想去西北,那他就护着颜均去西北。宋安然要去海外生活,他就护着宋安然在京城的产业。

刘小七整个人通透无比,留在皇宫,他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离开皇宫,他只是一个落寞的无根之人,还会受人歧视。

刘小七做了决定,自然就要全力以赴。

忽悠住平郡王,让平郡王离不开他,从此后他性命无忧,地位可保。

平郡王精神很好,整个人很亢奋。刘小七用着三寸不烂之舌,让平郡王越来越亢奋,越来越激动。

等到天亮的时候,平郡王已经将刘小七当做了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人物。

有刘小七这等人才伺候在身边,朝政无忧,皇宫无忧,本王无忧。平郡王哈哈大笑起来。

刘小七赶紧提醒平郡王克制,现在还在孝期,莫要让人抓住把柄。

平郡王收起脸上的笑容,“刘公公说的对。和刘公公一夜深谈,本王获益良多。本王没有想到刘公公博览群书,比朝中大儒也不差多少。”

“陛下谬赞了。能为陛下分忧,是奴才的幸运。”刘小七躬身说道。

平郡王连连摆手,“本王还没有登基,刘公公还不能称呼本王为陛下。”

刘小七躬身说道:“在奴才眼里,王爷的才华震古烁今。王爷继承皇位,定能开创不朽伟业。”

“哈哈……”

平郡王大笑起来,一夜没睡,但是平郡王丝毫不觉着累。他只觉着兴奋,兴奋到一口气就能干翻所有朝臣。

笑过之后,平郡王大手一挥,说道:“刘公公以后就在本王身边当差。朝堂上的事情,本王还需要刘公公在旁多加提点。”

“王爷有令,奴才万死不辞。”刘小七表现得十分恭敬,让平郡王浑身上下舒坦无比。

接下来,刘小七亲自伺候平郡王用早餐,又亲自伺候平郡王洗漱更衣,前往灵堂。

内侍睁大了眼睛,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一晚上过去,世界就变了。本来必死无疑的刘小七,摇身一变,竟然成为平郡王身边的人。

这太不合理了。自古以来,新皇继位,都会将前任帝王留下来的人赶尽杀绝。就算不赶尽杀绝,也会打发出宫,去守皇陵。

而刘小七却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本是元康帝的人,却又做了平郡王的心腹。这人得多牛逼,才能做到这一切。

还是说平郡王脑子不好使?不然平郡王怎么就会信任刘小七,还将刘小七留在身边伺候?

在刘小七眼里,平郡王的脑子的确不好使。其实平郡王并不笨,反而还相当聪明。不过也要看和谁比。

和普通人比,平郡王算是拔尖的,没多少人能够超越平郡王。

但是放在朝堂皇宫,这种聪明人满地走的地方,平郡王那点聪明才智就不太够看了。怪只怪元康帝,元康帝因为忌惮自己的儿子,所以从来不用心教导他们。不教他们何为权衡,何为帝王谋略,何为大局观。

元康帝身为帝王,还算称职。但是身为父亲,他是不合格的。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同样没教。

临终前,元康帝都不记得将平郡王叫到跟前面授机宜。元康帝没有告诉平郡王,哪些人可以信任,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对付朝臣,要如何打压,如何分化拉拢。身边的内侍太监要如何处置。一些列储君早就该学会的东西,元康帝都没有教,平郡王自然也不会。

这就不怪平郡王这个帝王小白,一晚上就被刘小七给忽悠了。

元康帝的不称职,给了刘小七钻空子的机会。刘小七得感谢平郡王。

如果换做是当年刚刚登基的元康帝,也不会像平郡王这般小白。永和帝再不好,也不会苛待自己的儿子,该教的都教了,该给的锻炼机会都给了。

元康帝倒好,既不教导儿子,也不给儿子机会锻炼。难怪那些老臣认为平郡王有可能成为明君。对帝王权术如此小白的平郡王,就像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朝臣们在这张白纸上作画。

只要平郡王再软弱一点,到时候要捏圆捏扁,全凭朝臣们的意思。

这个时候,刘小七站出来替平郡王出谋划策,分析朝中局势,对平郡王来说,无疑是恰逢其会。

平郡王正在发愁登基后怎么处理朝政,他不想被朝臣们看扁,可是身边找不到能用的人,平郡王都愁坏了。如今刘小七站出来,刚好替平郡王解决了大难题。

刘小七获得了平郡王的信任,平郡王身边的那些内侍就要倒霉了。

内侍们伺候人是一把好手,可要涉及到朝政,大局观,帝王权术这类事情,这帮内侍全都得抓瞎。他们又没伺候过帝王,哪里懂帝王权术。

他们不懂,刘小七懂。

刘小七出生富贵人家,自幼遭难,年纪很小的就是就带着仇恨来到皇宫,一步步爬上来。他的经历可以写成一本书。他所用的手段就是权谋。

而且他还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从未荒废自过自己的时间。如果他是正常人,以他的才学考进士都没有问题。

就算是出将为相,站在朝堂上同大佬们拼智商,拼手段,拼谋略,刘小七未必会输。

这样的刘小七,带着谦卑的心态,以及恭敬的态度,诚心诚意地替平郡王出谋划策。平郡王这个帝王小白不入坑那才有鬼。

当刘小七站在平郡王身后,俨然是平郡王的心腹,朝中大佬们见了全都皱起了眉头。心里头不约而同地想着,姓刘的这个阉人,怎么会出现在平郡王身边。

凡是站在朝堂上的人,都不会忘记刘小七。刘小七年轻,聪明,狡诈,奸猾,偏偏还是内侍监总管。

这样的人早就该追随元康帝而死。真要让他留在平郡王身边,不知道平郡王被他影响,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元康帝。

于是当即有朝臣站出来,措辞严厉地要求平郡王处死刘小七。

刘小七躬身站在平郡王身后,不为所动。

平郡王却非常愤怒。他虽然还没登基,可好歹也是储君。这些朝臣措辞如此严厉,对他这个储君没有半点尊重,简直是欺人太甚。

平郡王此刻就感觉到刘小七说的那些话真的太有道理了。帝王和朝臣的立场永远是对立的。不要指望朝臣凡事替帝王着想。

平郡王很清楚,今天他要是答应了朝臣的要求杀了刘小七,从今以后,朝臣会得寸进尺。他想要翻盘,几乎没可能。他手中的皇权,会被这些朝臣蚕食,终有一天,他会变成朝臣手中的傀儡。

平郡王不要做傀儡,他要维护皇权。维护皇权最要紧的就是要人。太监就是帝王用起来最顺手的人。因为太监是皇室的家奴,帝王不用担心太监会背叛。

所以平郡王站了出来,他要保下刘小七。平郡王厉声反驳朝臣,什么时候轮到朝臣来干涉宫中事务?平郡王要用谁,这些朝臣没资格指手画脚。

平郡王摆出强势的态度,势要保下刘小七。朝臣们大惊失色,才一晚上,平郡王就变了个态度,这个刘公公果然不简单。

平郡王是即将登基的新皇,朝臣并不想和新皇闹翻。无奈之下,朝臣们只能暂时妥协,答应留下刘小七的性命。不过朝臣对刘小七极为忌惮,只要抓住刘小七的把柄,朝臣肯定会将刘小七往死里弄。

平郡王大获全胜,兴奋难耐。越发觉着刘小七是个福将。要不是刘小七花费一晚上的时间同他分析朝中局势,平郡王还没有胆子同朝臣们针锋相对。

经过此事,刘小七基本上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刘小七给宋安然写了一封信,托人给宋安然送去。

宋安然直到第二天,即将出海的时候,才收到刘小七的书信。这个时候霍大夫已经上船。而霍延和宋安芸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京城,继续经营霍家医馆,以及医学堂。

宋安然本以为刘小七很快就会来船上同她汇合,却没想到收到了刘小七的信件。

看到信件的时候,宋安然心里头就预料到,刘小七不会出现。

宋安然拆开信封,看完书信,心里头很惆怅,又对刘小七的勇气和智谋深感佩服。

“这是怎么了?”

颜宓撩起宋安然额前的头发,轻声问道。

宋安然叹了一声,说道:“他不会来了。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会继续留在宫里面。”

颜宓知道宋安然口中的他是内侍监总管刘公公。

颜宓轻声说道:“既然他已经做了选择,说明皇宫更适合他。”

宋安然点头,“你说的没错。他在信里面也这么说,皇宫更适合他,留在皇宫他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大郎,你知道吗,他现在已经取得了平郡王的信任,成为平郡王的贴身太监。同时,他依旧是内侍监总管。”

颜宓挑眉,心想真是小看了刘小七。短短时间,刘小七就能取得平郡王的信任,可见这个人非同一般。

颜宓对宋安然说道:“既然他已经取得平郡王的信任,那你也就不用担心他的安危。”

宋安然轻轻摇头,“皇宫步步惊心,我怎么可能不担心。我当初计划好了一切,我以为他会随我离开,所以将京城大部分的产业都做了调整。如今他既然要留在皇宫,之前做的安排就不合时宜,需要做出调整。”

颜宓拍拍宋安然的手,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们还有半天的时间,我相信足够你将京城的产业做出调整。”

宋安然点点头,提起笔,给刘小七回信。还要给朱敬去一封信。既然刘小七留了下来,还保留了内侍监总管的身份,就等于四海商行多了一道保障。

宋安然写完信,交给白一,让白一即刻送出去。

宋安然单手撑着下巴,透过舱门看着大海。其实刘小七决定留在皇宫,宋安然并不觉着十分意外。

宋安然还清楚的记得,刘小七曾对她说过,作为太监,唯一的去处就是皇宫。只有留在皇宫,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太监离开了皇宫,将无所适从,将失去方向,失去奋斗的目标。

宋安然轻叹一声,刘小七选择留在皇宫,或许就是因为他心中恐惧,恐惧离开皇宫后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宋安然朝京城方向看去,心里头默默地说道:刘小七,我原谅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活到我们下一次见面。我会在遥远的海外祝福你平安健康。

宋安然低下头,眼睛一热,心里头有些难过。这一次离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希望这个时间不要太晚。

她的亲人都在京城,她一定要努力很努力,尽早回到京城,和亲人们生活在一起。

宋安然仰起头,这一刻,她又恢复了自信和乐观。未来一定是属于她的,她无比坚信这一点。

颜均来到港口,送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妹妹离开。

颜均上了船,垚哥儿和筝丫头都围着他转。两个人兴奋得大吼大叫。

颜均非常有耐心的陪着弟弟妹妹说话玩耍。

宋安然站在舱门口,看着这一幕,笑了起来。她对颜宓说道:“阳哥儿有孩子缘。”

颜宓从身后抱着宋安然,轻声说道:“你想当祖母,还要等几年。”

宋安然的表情,在那一刻有点呆滞。祖母?见鬼的祖母?她有那么老吗?她有那么迫不及待吗?

宋安然回头,恶狠狠地看着颜宓。她才没有想过当祖母。颜宓这个混蛋,到底在说什么。她还这么年轻,哪里就要当祖母。

颜宓哈哈大笑起来,瞧着宋安然这个表情,他就想发笑。

宋安然哼哼两声,很好,非常好,颜宓成功的惹怒了她。

宋安然掐着颜宓的耳朵,问道:“你觉着我很老?”

颜宓连连摇头,赶紧识趣地说道:“当然不老。我家娘子十年如一日,又漂亮又能干。”

宋安然呵呵两声,以为糖衣炮弹就能收买她吗,做梦。

宋安然厉声说道:“我很生气,你知道吗?”

颜宓眨眨眼睛,摇摇头,又点点头。他是看出宋安然很生气,可是不太明白宋安然为什么生气。难道宋安然不希望颜均早日结婚生子?

宋安然哼了一声,上千年的隔阂,当然不是颜宓这个古代土著能够理解的。

以宋安然的年纪,在后世,不少男男女女说不定还没结婚,更别说孩子孙子。

宋安然身在古代,心在后世。让她这个年纪当祖母,就好比一颗炸弹投下,将她炸了个七晕八素,不知所措。

宋安然捶打颜宓,这个混蛋,哪壶不开提哪壶。等晚上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颜宓握住宋安然的手,“好娘子,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错哪呢?”宋安然傲娇的问道。

颜宓想了想,说道:“我哪都错了。请娘子批评指正,为夫一定改正。”

宋安然傲娇的哼了一声,戳戳颜宓的胸膛,“好好反省。”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