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嫡妃 > 第304章 大反击

一品嫡妃 第304章 大反击

作者:我吃元宝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7 00:50:01 来源:笔趣阁

近一年时间,颜宓陆陆续续安排了上千人去海外。很多都是退伍军人。

这帮人到了海外,一个个无法无天,除了不对自己人出手外,什么事情都敢干。有时候还假扮海盗,出海和海盗干架。童伍能在海上闯下偌大的名声,这帮人功不可没。

宋安然早就料到,颜宓的人同秦裴那边肯定会有矛盾。却没想到,矛盾已经严重到秦裴要特意写信来提醒她的地步。

宋安然揉揉眉心。秦裴同颜宓,就如针尖对麦芒,两个人几乎没办法和平共处。

本以为秦裴去了海外,两个人不再接触,针锋相对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却没想到,两个人又在海外斗了起来。

让颜宓退让一步,颜宓十有**嘴上答应好好好,最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让秦裴退让,天高皇帝远,宋安然根本管不到秦裴头上。秦裴要和颜宓的人斗起来,宋安然也没办法解决。

想来想去,宋安然只能请闻先生出面调解双方的矛盾。闻先生德高望重,秦裴和颜宓总归要给闻先生一个面子。

另外宋安然也会给秦裴去信,同时会和颜宓做一次深谈,希望两边不管怎么斗,至少表面上要保持克制的态度。

宋安然在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先让人将喜夏叫来。

喜夏不知道宋安然叫她过来做什么,还以为宋安然又要做新衣服。

喜夏来到书房,笑道:“少夫人唤奴婢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宋安然盯着喜夏看,喜夏在四个丫头里面,不是长得最漂亮的,但绝对是手最巧的人。不仅手巧,心思也巧。

喜夏见宋安然一直不说话,她就紧张起来。怯生生地问道:“少夫人,奴婢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宋安然直接说道:“今天在四海商行,我见到了童伍。”

喜夏愣了一下,又啊的叫了一声,显得很糊涂。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宋安然就说道:“童伍今天当着我的面提亲,他说他想娶你为妻。喜夏,关于此事,你有没有要同我说的。”

“啊?”喜夏瞬间涨红了脸,连耳根都泛红了。她低着头,一副怯生生的模样,都不敢见人了。

倒是一旁的喜秋和喜春两人,欲言又止。被宋安然瞪了一眼,两个人才没敢吭声。

宋安然面色平静地说道:“童伍提亲的时候,我的感受很复杂。喜夏,你是我的心腹丫鬟,跟在我身边有十年了吧。你和童伍私下里来往,甚至私定终身,事先我竟然连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件事情,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解释?”

“奴婢知错。”喜夏扑通跪了下来,脸色煞白,已经没有之前的羞涩。

宋安然盯着喜夏,冷哼一声,问道:“你错在哪里?”

“奴婢有错,奴婢不该和童伍来往,更不该给他写信。但是奴婢没有想过要嫁给童伍,奴婢和童伍之间并没有私定终身。童伍想要娶奴婢的事情,奴婢事先一点都不知情。”

喜夏显得很惶恐,也很着急。她生怕宋安然生气,最终会将她赶走。

宋安然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怎么知道你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你和童伍来往,能够瞒着我这么多年。想来你心里面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的情况,也早就想好该如何应付今日的情况。”

“奴婢说的是真的,奴婢不敢欺骗少夫人。”喜夏可怜兮兮地说道。

“少夫人,喜夏没有说谎,她和童伍并没有私定终身。此事奴婢可以作证。”喜秋终于站了出来。

喜春紧接着也站了出来,“奴婢也可以作证。”

宋安然冷笑一声,目光冷冷的,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听你们话里面的意思,你们早就知道喜夏私下里同童伍有来往,却全都瞒着我?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主子吗?”

喜秋和喜春接连跪下来,“奴婢知错。请少夫人责罚。”

宋安然冷哼一声,说道:“当然要罚你们。来人,去将白一叫来。”

小丫鬟领命,急匆匆地将白一叫了过来。

白一见到喜春三人都跪在地上,联想到今日宋安然见了童伍,心里面顿时明白过来。白一二话没说,也跪了下来。

宋安然冷冷一笑,“白一,看来你也是心知肚明我叫你过来的目的。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你和我说一说,童伍与喜夏之间的事情。”

白一低着头,说道:“回禀少夫人,奴婢曾替他们两人送过几次信。”

“几次是多少次?他们私下里见过几面?”宋安然板着脸问道。

白一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大概七八次。以前在宋家的时候,喜夏同童伍见过三四次。到了国公府后,喜夏和童伍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宋安然面无表情地盯着四人。四人顿感压力倍增。

沉默片刻,宋安然才说道:“看在没有铸下大错的份上,本夫人就罚你们四人三个月的月例银子。另外,喜夏私自同童伍通信,再加五板子。一会你自己去找梁嬷嬷领罚。”

“奴婢遵命。”

四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宋安然说道:“说完了惩罚,接下来就说说喜夏的婚事。”

咦?喜夏的婚事?话题转变得这么快,所有人都回不过神来。

喜夏傻愣愣地看着宋安然,说道:“奴婢不明白少夫人的意思。”

宋安然挑眉一笑,说道:“喜夏,童伍想要娶你为妻,你愿意嫁给他吗?”

喜夏表情显得很傻愣,显然还没有从话题转变地冲击中回过神来。喜夏呆呆地问道:“少夫人不是在罚奴婢吗,怎么又问奴婢要不要嫁给童伍?”

宋安然笑了笑,说道:“这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罚你,是因为你不守规矩,该罚。问你要不要嫁给童伍,是因为我不反对这门婚事,我尊重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想嫁给童伍,那么我会成全你们二人,还会给你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将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如果你不乐意,那我会派人回复童伍,让他赶紧死了这条心。”

“奴婢,奴婢……少夫人能给奴婢几天时间考虑吗?”喜夏有点惶恐,还不太敢接受现实。

宋安然笑着点头,“行啊,我会给你时间考虑。不过你也要抓紧时间,童伍在京城停留的时间不会太久。你若是想要拒绝他,尽快。当然,你如果想要嫁给他,也要尽快。”

喜夏点点头,“奴婢遵命。多谢少夫人。”

宋安然笑着说道:“你们都起来吧。以后好好当差,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

“谢少夫人宽宏大量。”

四个丫头都从地上站起来,全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白一心里头还有点不爽快,她打算找童伍算账。即便童伍是她的师兄,她也不会客气。

讨论完了喜夏的事情,宋安然派人将颜宓请来。

颜宓来到书房后,宋安然直接将书信交给颜宓过目。

宋安然对颜宓说道:“这是闻先生的信,这是秦裴的信,你看一看。”

颜宓有些疑惑,他先看闻先生的信,看得津津有味。等看到秦裴的信,尤其是看到秦裴在信里面抱怨的时候,颜宓轻蔑一笑。

颜宓对宋安然说道:“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写信来抱怨。”

宋安然感觉头痛,颜宓这个态度,两人还能好好说话吗?

宋安然没有和颜宓讨论秦裴的问题,因为谈论这个纯粹是自找苦吃。

别看颜宓在宋安然面前很包容,但是涉及到某些人的时候,颜宓也会变得非常的固执。

宋安然直接对颜宓说出自己的决定:“我打算给闻先生写信,让闻先生出面调解双方的关系。同时我也会给秦裴去信,希望秦裴能够拿出克制的态度。

另外,你也要给你的人去信,让他们克制。如果谁敢继续在我的地盘上乱搞,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就算那些人都是你派出去的,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颜宓先是挑眉冷笑,“你确定秦裴会听你的?”

“就算他不听我的,他也会听闻先生的。双方争斗的情况不能长期下去,闻先生也不会坐视不理。颜宓,我现在是非常认真的同你讨论这个问题。”

宋安然板着脸,表情非常严肃。

颜宓突然笑了起来,他上前抱住宋安然,问道:“生气了吗?”

宋安然冲颜宓冷哼一声,“我说我生气了,你会道歉吗?”

颜宓摇头,“当然不会。有关于秦裴的事情,我的态度再恶劣都情有可原。”

颜宓的语气非常的理所当然。宋安然哼了一声,表示不满。

颜宓笑了起来,“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会写信约束那些家伙。只要秦裴那边不主动挑事,他们肯定也不会主动招惹秦裴。这下你总能放心吧。”

宋安然笑了笑,说道:“这还差不多。你知道吗,我们在海外的势力非常薄弱,这个时候经不起任何内斗消耗。唯有众志成城,才有可能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

“我明白,我肯定不会破坏你的海外计划。当然,要是秦裴自己找死,我肯定也不会放过他。”颜宓掷地有声地说道。

宋安然摇头笑了笑,说道:“秦裴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斗。”

“他比你想象中的好斗。”颜宓非常肯定的说道。

接着颜宓又说道:“安然,你对男人的了解不够全面。男人在女人面前是一个面目,当面对对手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张脸。反正当年秦裴还在京城的时候,他就非常喜欢找我比武。我看他比大部分的人都要好斗。所以,你千万不要被他的表面给蒙蔽了。”

宋安然对于颜宓这番话,竟然无言以对。

宋安然自嘲一笑,说道:“或许你说的对,我对秦裴的了解不算多。或许他真的比较好斗。不过不管他好不好斗,你们二人都必须克制。你们二人现在隔着几千里上万里的距离,没必要为来一点面子就争来争去。你们的争斗,在我看好毫无意义。”

颜宓笑着说道:“娘子说的对,这样的争斗毫无意义。”

至于颜宓心里头是不是这样想的,只有天知道。反正颜宓一听到秦裴的名字,整个人瞬间就会进入战斗状态。不得不说,秦裴和颜宓,真是一对宿命冤家。这辈子,他们二人都不可能有和平共处的一天。

……

几天之后,喜夏有了答案。她告诉宋安然,她想嫁给童伍。

宋安然替喜夏高兴。四个丫鬟,总算有一个嫁出去了。

宋安然派人通知童伍,让童伍正式上门提亲。同时宋安然给喜夏在京城内置办了一座两进的小宅院,以后喜夏就从小宅院里出嫁。

至于喜夏的嫁妆,宋安然就交给喜秋她们来置办。

与此同时,朱敬的工作卓有成效。

没有用到十天的时间,朱敬就给世人造成了一个假象:四海商行缺粮。四海商行的粮船遭遇了海盗,所有粮食都掉到了海里面。如今四海商行的粮食难以为继,眼看着赈灾工作即将搁浅,老百姓就要饿肚子了。

这则流言以飞一般的速度传遍了全京城,老百姓人心惶惶,粮商们同样人心惶惶。要是四海商行真的缺粮,那可如何是好。

粮商集体和朝廷签了合约,要是出现断粮的情况,是会被问罪的,甚至有可能被杀头抄家。这样严重的后果谁都承受不起。

要知道四海商行一家就承担了赈灾所需的六成粮食。其他粮商加起来承担了三成,还有一成则是给了顺安商行。

四海商行缺粮,意味着有六成的粮食缺口。所有粮商的存粮加起来,也填不了这个漏洞。

粮商们约好,集体来到四海商行找朱敬寻求真相。

朱敬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没承认四海商行缺粮,只说四海商行正在想办法从江南调运粮食过来。

粮商们又问朱敬,传闻说四海商行的粮船遭遇海盗,粮食全部调到海里去了,此事是不是真的?

朱敬同样含糊其辞,依旧是那句话,四海商行正在全力从江南调运粮食。朱敬请粮商们耐心一点,给四海商行几天时间。几天之后,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粮商们却不答应,这可是关系到杀头抄家的严重事情。

有粮商质问朱敬,“到底有没有粮,朱掌柜都不肯给我们一句实话。你们四海商行做事如此没有诚意,你让我们怎么相信你们,又怎么能够放心?

要是断了粮,朝廷问责,朱掌柜敢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吗?你们四海商行背后靠着晋国公府,还有宋大人,即便出了事也能全身而退。

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后台不够硬的人。朱掌柜,你们四海商行分明是在坑人,是在陷害大家。”

“对,四海商行坑人,陷害大家。必须给一个说法。”

大家纷纷附和,都对四海商行充满了怀疑和担忧。有暴躁的人,差点动手打朱敬。

幸好朱敬身边有护卫保护,朱敬才得以保全自身。

朱敬面对大家的怀疑,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四海商行到底有没有诚意,到底有没有信用,大家合作了这么多年,相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这一次,请大家耐心一点,再给我们五天的时间。五天之后,无论有粮没粮,我们四海商行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要是朝廷问责,我朱敬也可以在这里承诺,我们四海商行会承担所有责任,绝对不会牵连到大家头上。”

“这可是朱掌柜你亲口说的,希望到时候朱掌柜别忘记自己说过的话。”

朱敬一脸严肃地说道:“大家放心,我朱敬肯定不会忘记曾经说过的话。我也希望大家都能耐心一点,不要听风就是雨。现在有人在造谣中伤我们四海商行,希望同行们都能自觉抵制这些谣言。”

抵制谣言的话,没人听得进去。大家只关心四海商行到底有没有粮食。

白天,粮商们找朱敬质问。晚上,就有人偷偷溜进四海商行的粮仓查看存粮情况。

四海商行的护卫及时发现情况,带着狗追赶贼人。结果还是将贼人给追丢了。

紧接着,第二天就传出谣言,说四海商行的粮仓已经空了,四海商行马上就要断粮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老百姓全跑到四海商行抢购粮食。更有一些灾民,拿着棍棒跑到四海商行闹事。说四海商行没粮,就等于要饿死他们。既然迟早要饿死,那不如先将罪魁祸首杀掉。

幸亏宋子期早早的就和锦衣卫打了招呼,有锦衣卫守在四海商行门口,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但是谣言却越演越烈。如今京城内外,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四海商行将粮食偷偷运出了京城,准备高价贩卖给灾民,所以四海商行的粮仓才会空下来。

还有人说,这次赈灾从头到尾根本就是一场骗局,是四海商行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黑心钱。

还有人说四海商行包藏祸心,想要挑起灾民仇视情绪,动摇国本,祸乱朝纲。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势对四海商行极为不利。

流言从民间传到朝堂,又传到元康帝的耳朵里。

元康帝一听说四海商行没粮食了,顿时急的跳起来。

朝廷赈灾,成败关键全在四海商行的头上。要是四海商行没粮食,那么赈灾就成了一个笑话。

元康帝早朝上询问宋子期还有内阁大佬们,让大家集思广益,商讨此事。

元康帝急切地询问宋子期,四海商行是不是真的没有粮食了?

宋子期掷地有声的否认,“此乃谣言。不知是何方妖魔鬼怪在造谣生事。陛下,微臣请陛下下旨严查此事。”

“严查此事不妥。现在灾民情绪暴躁,一言不合就会暴动起来。如果严查,势必会激发灾民的情绪,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宋子期刚说严查,吏部就有人出面反对。

元康帝也在犹豫。

同时,都察院也有人站出来,提议以防万一,可以想办法从别的地方筹措粮食。

元康帝急切地问道:“如今京城,哪里还有粮食?从外地调运,来得及吗?”

那人就说道:“启禀陛下,京城大户人家众多,这些人家都存了大量的粮食。他们一心想要替陛下分忧,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不如就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报效朝廷。”

宋子期冷哼一声,问道:“请问,这些大户人家打算用什么方式报效朝廷?是免费无偿供应粮食吗?”

都察院的官员笑道:“宋大人真会开玩笑。几百万斤,上千万斤的粮食缺口,朝廷怎能让这些大户人家无偿供应。这岂不是强人所难。再说了,四海商行都没有无偿供应粮食,又凭什么要求大户人家免费供应粮食。”

宋子期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依你之见,这些大户人家该如何报效朝廷?”

都察院的官员说道:“办法是现成的。朝廷既然能够同四海商行签订借贷协议,自然也可以同这些大户人家签订借贷协议。”

宋安然冷冷一笑,果然如此。安然早就将这帮人的野心看得清清楚楚。

宋子期面无表情地问道:“签订协议可以。价格又怎么说?依旧是按照市面价六折供应给朝廷吗?”

都察院官员轻蔑一笑,“宋大人果然爱开玩笑。大家在朝廷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按理,朝廷也该投桃报李。这价格嘛,我看就以市价为标准。市价多少就多少。”

“不可能。”宋子期一言否决。“按照你说的价格,来年朝廷要多支付上百万两的白银。这绝无可能。陛下,微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查造谣生事的人。至于从大户人家购粮,此举不妥。微臣相信四海商行还有足够的存粮。”

这个时候礼部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宋大人,四海商行的粮仓都已经空了,有人亲眼看见的。你口口声声说四海商行还有存粮,请问四海商行的存粮在哪里?只要四海商行能够拿出粮食,那么朝廷自然不需要多花钱问大户人家购买粮食。”

宋子期怒斥道:“四海商行有没有粮食,不是你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礼部官员能知道的。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听信谣言,人云亦云,简直是朝廷的耻辱。像你这种人,根本不配站在朝堂上。本官若是你,就该掩面而走,再也不敢在人前丢人现眼。”

礼部官员气的爆炸,他指着宋子期,“宋大人,你侮辱朝廷命官,又该当何罪?”

“像你这种挑梁小丑,别说侮辱,就是一刀杀了你都是对的。你这样的跳梁小丑,也敢在本官面前大放厥词,简直是荒唐。本官没计较你的无礼,你竟然还敢指责本官。本官今日就让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部堂高官的官威。”

宋子期话音一落,就朝礼部官员逼过去。

礼部官员连连后退,脸色跟猪肝一样,表情显得很惊恐,“宋大人,你想做什么?你不要过来,你……”

“宋大人息怒。”

“宋大人请冷静。”

“宋大人千万不要冲动。”

朝臣们七嘴八舌,有说的,有拉的,就是要阻拦宋子期对礼部官员动手。

正儿八经的说,宋子期身为二品大员,要动一个四品的官员,谁都不会指责宋子期做的不对。反倒会指责四品官员活该,没那本事干什么去挑衅宋子期。

礼部官员表现得非常的恐惧,大喊一声,“陛下救命啊!宋大人他……啊……”

颜宓一个手刀劈在礼部官员的脖颈上,就将礼部官员给劈晕了。

然后颜宓对元康帝说道:“启禀陛下,这位大人得了失心疯。微臣担心他伤害到陛下,所以出手打晕了他。微臣御前失礼,请陛下降罪。”

元康帝一脸恼怒的摆摆手,他现在只关心粮食问题。哪里管得了官员之间的争斗。自然也就没心思计较颜宓和宋子期的行为。

而且元康帝心里头也觉着,宋子期身为二品大员,被下面的官员指着鼻子骂,要是宋子期低眉顺眼的忍受下来,那才是丢了朝廷的脸面。

虽然宋子期在朝堂上说的一些话不太恰当,但是元康帝觉得宋子期做得对。至少宋子期维护了二品大员的脸面,也就是间接维护了朝廷的脸面。

要是二品大员都能被人随意指着鼻子大骂,那么这个朝廷就全乱套。户部尚书没了威信,又如何管理户部!

元康帝冲乱糟糟的早朝怒吼一声,“都给我闭嘴。废话少说,朕已经听够了废话,朕现在要的解决办法。”

宋子期退回自己的位置上,颜宓也趁机退了回去。

翁婿两人偷偷交换了一个眼神,显得极有默契。

今天翁婿两人,势要联手干翻那帮唯利是图的家伙。不枉费宋安然一番精心筹谋。

朝堂上唇枪舌战。宋子期要求相信四海商行,给四海商行足够的时间。以四海商行的势力,肯定能够解决粮食问题。

另外一方则解决否定宋子期的说法。拿谣言当事实,认定四海商行现在已经没有粮食,最多还能撑个一两天就会断粮。所以他们要求元康帝赶紧下旨,让户部同大户人家们签订协议,价格就以市面价为准。

甚至还有人说,要是元康帝今天不下旨签订协议,到了明天粮食价格肯定会上涨。至于会上涨几成,谁都说不准。

因为四海商行缺粮的缘故,说不定到了明天,市面上的粮价会上涨一倍到两倍。到那个时候,朝廷购买粮食的成本也会跟着翻倍。

这番话,已经等同于是威胁。他们在用粮价威胁元康帝,逼着元康帝就范。这帮人认定四海商行没有存粮,只要没了四海商行这个碍事的,之前被四海商行打压下来的粮价,将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涨到灾荒年间该有的价格。

现在的粮价已经非常高了,如果持续上涨,粮价将会变得非常的恐怖。到时候,受苦的是买不起粮食的老百姓,吃的肥头大耳则是那些有大量存粮的大户人家。

宋子期冷冷一笑,等那帮人说完之后,宋子期就给元康帝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市面价购买粮食,朝廷要多花费将近一百万的白银。

如果那些大户人家哄抬粮价,那么朝廷明年的支出,将多出三四倍。言下之意,一百万就能干完的事情,最后不得不付出五百万。

大数据一出来,元康帝也被吓懵了。

元康帝当机立断,再给四海商行两天时间。两天之内,四海商行必须稳定局面,拿出更多的粮食。如果局面持续糜烂,谣言无法终止的话,他就要下旨拿办四海商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甚至连宋安然也别想躲过这一劫。

之后元康帝怒气冲冲的退朝。

宋子期则继续和对手针锋相对。

情况就如宋安然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当不利于四海商行的谣言越来越多的时候,市面上的粮价也应声而涨。当天下午就上涨了一倍还多。同时,赈灾那边的情况,也变得严峻起来。

首先原本半干的稀饭,变成了真正的稀饭,一碗就只有一点点米,剩下的全是水。这让灾民们骂声连天,同时又惊慌不已。

干稀的变化,似乎证明了四海商行真的没粮,其他粮商们也难以为继。

恐慌的气氛在灾民中间流传。

第二天,粮价再次应声上涨,这一回直接上涨了两倍。这个时候的粮价,普通老百姓已经完全没办法承受。辛辛苦苦积攒了大半年的钱,也只够买几天的口粮。这样的现实,让所有人感到了绝望。

在早朝上,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再次朝元康帝发难,逼着元康帝做出决定。

元康帝却咬牙挺着,暂时还是相信宋子期和四海商行的。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元康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只要粮价再涨个两倍,元康帝肯定会妥协的。

于是这一天的下午,粮食价格再次变动,继续上涨。这一次不是两倍,而是三倍。

短短两天时间,粮价真正上涨了六倍。这样恐惧的价格,不仅击垮了老百姓的最后一根脆弱的神经,连带着元康帝也被这个价格给击垮了。

元康帝咬牙切齿,他是不是该出动锦衣卫,杀光一批粮商。到时候他倒是要看一看,到底还有谁敢炒作粮价。

不过有人劝住了元康帝。理由也很强大。

元康帝这个时候杀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到时候大户人家人人自危,担心京城大乱,届时没人会将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卖。

那个时候,京城会闹粮荒,别说一两一斤,就算十两一斤,估计都买不到粮食。想想那个场面吧,灾民会暴动起来,京城会大乱,会变成人间地狱。甚至连皇位都会被动摇。

这样可怕的后果将元康帝给吓住了。

元康帝一脸颓然,难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官员摇头,不能将希望继续寄托在四海商行的头上。元康帝必须当机立断抛弃四海商行,同大户人家签订协议,以市面价购买粮食。

元康帝黑着一张脸,以市面价那简直就是在抢钱。

官员表示,现在赈灾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银钱,等到明年朝廷宽松了,自然会有办法解决。

元康帝点点头,算了,就这样吧。

元康帝召集大臣,准备宣布自己的决定。

那帮哄抬粮价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个个欢欣鼓舞。他们一番运作,总算成功了。届时,所有加起来,将有上百万两收入。那么多银钱,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宋子期面对这个局面,表情显得非常的失望。其他人则趾高气扬,非常的得意。这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以后四海商行休想主导京城的粮价。

京城的低粮价历史也将一去不复返。

协议写好,只等元康帝用印。

就在这个时候,有内侍急匆匆的来禀报,“启禀陛下,奴才刚刚得到消息,四海商行来了十条粮船,每条船都装满了粮食。估计有几百万斤吧。”

元康帝先是大惊,然后大喜,“此事当真?”

“奴才已经派人确认过,此事千真万确。”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刘小七赶紧说道。

紧接着宋子期也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了四海商行这几百万斤粮食,足以熬过这段时间。”

宋子期和刘小七都是真心高兴,但是其他人却纷纷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四海商行有粮食运来,这怎么可能?他们早就确认过,四海商行在江南已经没有粮食,粮船上的粮食也全都掉到海里。四海商行从哪里找出来的几百万斤粮食?这根本不可能,这里面有诈。

当场,就有人提出了质疑。要求严查四海商行,谨防四海商行弄虚作假,玩弄朝廷。

报信的内侍却信誓旦旦地说道:“四海商行真的有粮食,奴才亲眼看到,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元康帝大喜过望,高声说道:“天佑我大周,天佑我大周啊!四海商行做得好,朕要嘉奖四海商行。”

宋子期赶紧说道:“微臣替四海商行谢过陛下。”

事情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四海商行粮食运到京城,京城的粮价应声下跌。以断崖式的跌落,一直跌到原先的价格。

同时,那些联合起来,准确敲朝廷一竹杠的大户人家,全都傻眼了。他们为了这一天,为了赚取大笔的银钱,已经投入了不下十万两白银。而且他们手上还积存了几十万上百万不等的粮食。

如今京城已经不缺粮,他们手上的粮食该怎么办?继续放在仓库里,最终结果就是发霉变质,一文不值。

天啦,四海商行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食。这不是真的,这一定不是真的。

一想到仓库里的粮食全部砸在自己手上,这些大户人家,还有一些官员都急了。这不仅是粮食,更是钱,是他们的身家。

可是事到如今,他们拿什么和四海商行斗?他们根本斗不过四海商行。

其实,这个时候有聪明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四海商行之前缺粮,根本就是一场戏。他们全都被四海商行给骗了。

四海商行这个罪魁祸首,将所有人耍得团团转,甚至连皇帝也被他们算计了进去。

可是知道了真相又能怎么样。他们不敢在元康帝面前揭露真相。

之前他们哄抬粮价,逼迫元康帝妥协,已经触犯了龙鳞。元康帝不记恨他们就算了,又怎么可能听他们揭露什么所谓的真相。

国公府内,宋安然和颜宓正在庆祝这次大获全胜。

颜宓搂着宋安然,笑着说道:“你该去看看那些人的表情,真是一出好戏。”

宋安然轻声笑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那些人自己找死,可不能怪四海商行,更不能怪到我的头上。”

“安然,你这次大手笔,连陛下都被你算计进去了。你可知道,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议论四海商行。”

颜宓亲吻着宋安然的耳垂,轻声说道。

宋安然仰着脖子,问道:“没人知道这次的事情是我策划的吧。”

“你说呢?有人猜测是我和岳父大人策划了这次的事情。当然,肯定也有人猜测是你策划了这次的事情。毕竟你才是四海商行的东家,四海商行从上到下都要听你的。”

宋安然轻轻推开颜宓,轻声问道:“那你告诉我,这次会死多少人?”

颜宓笑了起来,说道:“会死很多人。当初他们对陛下步步紧逼,每个人都是一副吃人的嘴脸。如今,陛下缓过气来,肯定会秋后算账。

陛下这个人,跟先帝一样,喜欢记仇。今天我出宫的时候,还看到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被宣召进宫。估计这一两天,锦衣卫就会出动抓人。”

宋安然挑眉一笑,“是该死一死人。否则那些人不知道痛。总以为四海商行是软柿子,随便什么人都敢来捏一捏。这次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敢算计四海商行,就要有死的觉悟。”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