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嫡妃 > 第207章 幸运

一品嫡妃 第207章 幸运

作者:我吃元宝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7 00:50:01 来源:笔趣阁

手稿上详细记载了,闻先生当年是如何和只是王爷的永和帝相识,又如何取得永和帝的信任,后来又如何做了永和帝的谋士。

然后他跟随永和帝去了封地,又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再后来,他开始有意无意的鼓动永和帝起兵造访。

当泰宁帝派遣文官到封地查探的时候,闻先生如何利用这些文官激怒永和帝,挑起永和帝的怒火以及造反的雄心壮志。

永和帝在他的劝说鼓动下,终于决定起兵造反。

之后的记录,就是一部战争史和阴谋史相结合的文字。永和帝造反的过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阴谋阳谋。这些阴谋阳谋里,几乎全都有闻先生的影子。

可以说,闻先生这辈子最辉煌的成就,就是鼓动永和帝造反,并且全程参与其中,最后又扶持永和帝登基上位,替永和朝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安然手里拿着手稿,感觉有千斤重。这些手稿就是第一手的历史见闻记录,对历史研究来说,这份手稿的价值难以估量。

同理,这也是一份乱臣贼子的认罪书。要是这些手稿流落出去,那整个天下都会随之哗然,只怕元康帝的帝位都会受到动摇。

看了这份手稿之后,宋安然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永和帝得位不正这话究竟多么的正确。

永和帝起兵造反,推翻泰宁帝,全程充斥着各种阴谋诡计。

靠着这些阴谋诡计,永和帝所向披靡,不仅干掉了泰宁帝,还干掉了其他兄弟,最后文成武功,永载史册。

这份手稿,宋安然从白天看到晚上,又看到就寝时分。

看完了这份手稿,宋安然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这份手稿太珍贵了,珍贵到宋安然不忍心毁掉。

可是很显然,这份手稿又格外的危险。要是被人发现,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宋安然思量再三,最终她还是没舍得毁掉手稿。她重新将手稿放回匣子里,然后收在柜子里。

至于将手稿留下来要做什么,宋安然还没想好。反正,这么宝贵的历史第一手资料,她肯定不能将其轻易毁掉。

深夜,宋安然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想的全是手稿上的内容。

根据闻先生的手稿记录,永和帝会注意到年幼的玉漱仙姑,并将玉漱仙姑当做自己的禁脔,这里面也充斥着浓浓的算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才会有后面的一切事情。

至于是谁在背后算计,闻先生没有写明,只是隐晦了提了一句。

那一句话,宋安然没看明白。宋安然猜测,背后算计的人,要么是周家人,要么就是宫里面的妃嫔。

宋安然猜测妃嫔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当时大周氏已经贵为皇后,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还是太子,小儿子又得永和帝喜欢。大周氏本人也被永和帝信任尊重。所以大周氏和周家根本就没必要利用玉漱仙姑,也就是小周氏来引起永和帝的关注。

永和帝关注玉漱仙姑,甚至将玉漱仙姑视为禁脔,这只会引起帝后猜疑,引起周氏姐妹反目成仇。

如此一来,幕后算计之人,就能坐享渔翁之利。既打击了皇后,又动摇了皇后的地位,连带着太子也受到了影响。

这步棋还真是老谋深算,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偏偏闻先生对于此事只随意提了两句,寥寥数语的记载,根本无法窥探其中的真相。这让宋安然感觉很是不甘心,她真想冲到闻先生面前,让闻先生将事情说清楚。

一整晚辗转反侧,睡眠质量奇差。

等到早上醒来,宋安然就觉着精神不太好。不过幸亏年轻身体棒棒哒,吃过早饭后,宋安然又觉着浑身充满了力量,整个人都有了精神。

宋安然心里头计划着,等正月的时候,再抽空去见闻先生。希望闻先生不会这么快离开。

宋安然刚这么想着,白一就给她带回来来一个消息,顿时将宋安然震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通天观昨晚走水,整个通天观被烧成了一片灰烬,连里面的人也全部被烧死了,无一幸免。

宋安然闻言,只觉天旋地转。不可能的,闻先生聪明绝顶,老谋深算不可能葬身火海。

宋安然甚至有一种怀疑,这把火或许就是闻先生放的。有什么比死遁更彻底。

可是整个通天观都被烧成了灰烬,这会是闻先生做的吗?会不会是元康帝改变了心意,趁着改元之前的最后一天,将永和帝留下的人全部干掉。

宋安然心慌意乱,她怕闻先生葬身火海,这样的结果她无法接受。同时她又盼着闻先生真的借着大火的机会死遁离开京城。

宋安然没办法坐在家里等候消息。

她对宋子期请示了一句,然后就坐上马车急匆匆赶往通天观。

今天是大年三十,大家都回家过年了。大街上冷清清的。宋家的马车在大街上疾驰,就显得格外打眼。

马车带着宋安然赶到通天观,原本一大片宅院,已经全部化为灰烬。灰烬上还冒着浓烟,还有个别地方的火苗没有扑灭。

衙门的衙役将现场给围了起来,不准大家靠近现场。

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纷纷跑出来看热闹,对着烧毁的现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宋安然看着如此场面,心中大痛。她在心里面一直祈祷着,闻先生千万不能有事,千万千万不能有事。她经不起这样严酷的现实。她不愿意相信,昨天还相谈甚欢的闻先生已经命丧火海。

偌大的通天观,已经葬身火海。通天观的人,加上闻先生,统共不过十来个。

看着摆在地上,一溜的烧成焦炭一样的尸体,宋安然悲从中来。

里面有没有闻先生?闻先生是不是真的死了?

宋安然心生胆怯,她不敢靠近尸体,可是她又必须靠近。她必须确定闻先生到底有没有逃出生天。

十来具尸体,每一具都直挺挺地放在地上。

宋安然顿生疑惑。葬身火海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尸体会呈现各种扭曲的姿势。这是人的求生本能。而放在地上的尸体,无一例外,全都直挺挺的,仿佛大火烧在身上,他们感受不到任何痛苦,没有那怕一下下的挣扎,每个人都慷慨赴死。这不正常,不仅不正常,而且显得很诡异。

这种连门外汉都懂得道理,宋安然不相信经验老道的仵作会不明白。

很明显,这些人的死有蹊跷。

宋安然强忍着心头的怒意,继续仔细观察那些尸体。

尸体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宋安然一具具地看过去。她希望能从尸体上寻找到熟悉的细节,比如一片布料,或者一个玉佩,腰牌之类的东西。可是最终,宋安然还是一无所获。

此时,远处传来马蹄疾驰的轰隆声。声音由远及近,很快就到了火灾现场。

宋安然抬头看去,来的人是锦衣卫。其中领头正是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宋安然的老熟人。

李指挥使见到宋安然,也吃了一惊。不过转眼想到,宋安然和闻先生是忘年交,通天观发生火灾死了人,宋安然过来查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指挥使下了马,主动朝宋安然走去。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宋姑娘。这场火灾……宋姑娘节哀顺变。”

宋安然福了福身,“多谢李大人关心。既然李大人接管了这里,我希望李大人能够查明火灾真相,给死去的人一个告慰。”

“宋姑娘放心,这是本官的职责所在,本官肯定会查明失火的原因。而且此事陛下也极为关心。陛下得知通天观失火,当即就召见了本官,责令本官查明案情,处理好后续事情。”

宋安然听闻李指挥使是从宫里出来的,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闻先生是国之栋梁,遭遇如此不幸,陛下一定很伤心很震怒吧。”

李指挥使不疑有他,点点头,说道:“陛下自然伤心。没想到会在年下发生这样恶劣的事情,烧的还是先帝亲自下令建造的通天观,还有德高望重的闻先生。哎,闻先生这个时候离去,只怕这个年,大家都过不好。”

只说元康帝伤心,没说震怒,看来元康帝内心还是希望闻先生死的。

宋安然暗自冷笑,那些人死得那样蹊跷,就像是大火烧起来之前,就已经中毒昏迷不醒,甚至有可能在大火烧起来之前就已经死了。所以他们在大火中没有挣扎,他们的尸体,无一例外都是那样的直挺挺,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

由此可以推断,这场大火根本就是人为纵火,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罪证。

究竟是谁处心积虑地想要杀光通天观的人,除了元康帝之外,宋安然想不到别人。

宋安然心头大悲,她害怕闻先生没能逃过此劫,害怕其中一具尸体就是闻先生的。

如果真的那样,宋安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无法面对这一切。

白一请示宋安然,“姑娘,要不要奴婢守在这里。随时查探消息。”

宋安然点点头,“辛苦你了。今天是大年三十,还要累你在外奔波。”

“替姑娘分忧,是奴婢的指责所在。姑娘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宋安然哽咽,她拍拍白一的肩膀,示意白一便宜行事。

接着喜秋扶着宋安然上了马车,喜秋请示宋安然,“姑娘,我们现在回去吗?今天是年三十,家里可不能少了姑娘。大家都等着姑娘回去了。”

宋安然呆呆地望着窗外。是啊,大家都等着她回去。今天是大年三十,她还要给下人们发红包,还要叮嘱厨房,早点预备好年夜饭,还要聆听宋子期的教诲。

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宋安然心头悲痛,她又该怎么办?

马车外面传来马蹄声,宋安然不在意。她现在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马车车门突然从外面打开,宋安然微微抬头,结果就看到颜宓站在马车外面。

颜宓寒着一张脸,示意喜秋喜春都下去,他有话要私下里对宋安然说。

喜秋和喜春两人先是朝宋安然看去,见宋安然没反对,二人赶忙下了马车,离得远远的。

颜宓上了马车,一把抱住宋安然,轻轻拍着宋安然的肩背,“事情我都听说了,不要伤心。”

宋安然无声抽泣,闻先生对于她来说,亦师亦友,这么多年帮她良多,她怎么可能不伤心。她又不是冷血动物。

她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两人互相试探,斗智斗勇,最后她说服闻先生答应帮忙拯救宋子期,这才让宋子期成功从诏狱中走了出来。

逢年过节,她都会来看望闻先生。要是来不了,也会派人将礼物送上。

宋安然依偎在颜宓的怀里,抽泣道:“我很难过。”

“别难过。”

颜宓轻声安抚宋安然。紧接着颜宓贴近宋安然的耳朵,悄声说道:“有个人让我给你带句话,他说他很好,让你不要担心。”

宋安然猛地抬起头,睁大了眼睛盯着颜宓,嘴唇哆嗦着。此时此刻,宋安然的内心早已经掀起惊涛骇浪,她不敢相信,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紧张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颜宓撩起宋安然的碎发,说道:“这种事情,我能骗你吗?”

宋安然贴近颜宓,激动地问道:“他真的没事?那他现在在哪里?他为什么会让你给我传话,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一声?他知不知道,当我得知消息的时候,我有多惶恐多紧张。”

“你先别急。这么多问题,让我一个一个的回答,好不好?”颜宓好笑地看着宋安然,忍不住刮了下宋安然的鼻子。

宋安然很急切,她没办法不紧张,没办法不着急。她之前还以为闻先生已经葬身火海,结果一转眼,颜宓告诉她闻先生没死。

从大悲到大喜,亏得宋安然身体健康,才没有因为太过激动而昏迷过去。

颜宓赶紧替宋安然顺气,一边说道:“昨晚通天观起火的时候,我正好路过这里。”

正好路过?宋安然狐疑地盯着颜宓。

颜宓笑了笑,伸手在宋安然的额头上弹了一下,也没解释为什么会正好路过通天观。

反正就是颜宓路过通天观的时候,看见通天观起火,想到闻先生和宋安然的交情,就偷偷潜入通天观查看。结果发现,通天观里的人全部昏迷不醒。眼看着火势越来越旺,颜宓也没犹豫,赶紧将闻先生救出来。

怕引起下毒之人的怀疑,颜宓又辛苦地从乱葬岗拉来一具尸体丢在闻先生的卧房里。这样一来,尸体的数目刚刚合适。

之后颜宓替闻先生解了毒,闻先生直说自己大意了。以为永和帝死了,没人敢杀他,却没想到永和帝才是他真正的保护伞。

永和帝在一日,就没人敢动他一根汗毛,他就是超然的存在。永和帝一死,闻先生就失去了最大保护伞。这些年,闻先生参与的阴谋太多,知道的事情也太多,很多人都希望他死。

于是就在昨晚,某些忍不住的人终于动手了。

听到这里,宋安然急切地问道:“闻先生现在怎么样,要紧吗?他人现在在哪里?”

颜宓说道:“闻先生很好,解了毒之后就能正常活动。他现在已经离开京城南下。”

宋安然抓紧了颜宓的手腕,“知道是谁要杀闻先生吗?”

颜宓摇头,“闻先生不肯说,我也就没追问。”

宋安然盯着颜宓,她不相信这话。颜宓是一个喜欢追根究底的人,就是埋藏二十年的秘密,他都要想方设法地挖掘出来,又怎么可能放着杀人放火的人不问。

颜宓轻声一笑,悄声对宋安然说道:“我们只要知道闻先生平安无事就行了,其他的细枝末节,既然闻先生不想我们知道,那我们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比较好。”

宋安然抓紧颜宓的手,紧张地问道:“是不是宫里面的人做的?”

颜宓笑而不语,既不否认宋安然的猜测,也不肯定她的猜测。

宋安然心里头一惊,果然和宫里面的人有关吗?难道真的是元康帝动的手?

这样鬼鬼祟祟的举动,并不像元康帝的手笔。元康帝要杀一个人,何必弄得这么麻烦,还引来四方围观。

或许是别的人动的手。毕竟住在宫里面的人,可不止闻先生一人。

宋安然有些不放心地问道:“他真的没事吗?”

“当然没事。”颜宓笑道。

宋安然长出一口气,心里头总算放心下来,“他除了让你给我带口信以外,还有别的嘱咐吗?有没有什么信物。”

颜宓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相信。所以我让闻先生给你写了一封信。你自己看吧。”

颜宓从衣袖里掏出信件,递给宋安然。

宋安然敢接接过信件,急切地拆开翻看。

的确是闻先生的笔迹,遣词用句也是闻先生的习惯。

寥寥数语,闻先生只表达了一个意思,他没事,让宋安然不要担心。别忘了两个人的约定,到了时间,记得派人去江南接他。

宋安然顿时笑了起来,此时此刻,她才算真正放心下来。闻先生真的还活着,活的好好的。

宋安然喜极而泣,她在意的人没有死,还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吗。

宋安然抱住颜宓,激动地说道:“谢谢你。多亏有你,闻先生才能逃出生天。”

颜宓搂抱着宋安然,轻拍她的肩背,“别哭了。哭成一个花猫可就不好看了。而且今天过年,你红肿着一双眼睛可不太好。”

宋安然赶紧擦掉眼角的泪水,笑道:“你说的对。不过面对外面那些人的时候,我还是得装作伤心的模样。总之,不能因为我的粗心大意,让敌人知道闻先生还活在世上。”

“闻先生有你这样一个忘年交,是他的幸事。”

宋安然连连摇头,“不是你说的那样。我能认识闻先生,能得到他的看重,这是我的幸运,我很感激老天爷没有彻底放弃我。”

颜宓顿时笑了起来,“又在说傻话了。老天爷要是敢放弃你,我替你报仇。”

宋安然大笑起来,“这可是你说的,谁要是欺负了我,你就替我报仇。”

“放心,肯定不能看着你被人欺负。”颜宓一边笑着,一边替宋安然擦拭眼角的泪痕。

小哭包,哭得这么惨,都是闻先生害的。

宋安然却一把推开颜宓,她对颜宓说道:“今天是大年三十,我要赶着回家。你也要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

颜宓直愣愣地看着宋安然,掷地有声地说道:“明年,你就要跟着我一起过年。我现在就盼着时间能够过快一点,你能早点嫁给我。”

宋安然羞涩一笑,“我肯定会嫁给你,你赶紧离开。外面那么多人,你要是一直不下马车,该有人说闲话了。”

“我们是未婚夫妻,没什么可避讳的。”

颜宓还想和宋安然亲近亲近,宋安然坚决不答应。

最终颜宓还是被宋安然赶下了马车。颜宓站在马车门口,眼神格外幽怨。

宋安然瞬间哆嗦了一下,颜宓能不能别做出那样的眼神,真让人受不了啊。

颜宓瞧着宋安然一脸不自在的模样,瞬间笑了起来。显然他的恶作剧成功了。

宋安然表示,她真的好想打颜宓哦。这个混蛋,竟然用眼神戏耍她。

不等宋安然动手,颜宓就笑哈哈地离开了。

宋安然让人将白一叫回来,然后启程回宋家。

宋安然没对身边人细说闻先生的事情,只说颜宓带来了闻先生的消息。众丫鬟全部秒懂,言下之意自然是闻先生还活着。那里的尸体,没有闻先生。

宋安然回到宋家,宋子期很担心她的情况。特意将宋安然叫到书房问话。

宋子期对宋安然说道:“我之前让洗墨到衙门打听消息,听衙门里的人说,通天观的人很不寻常,似乎是有人寻仇?”

宋安然对宋子期没有隐瞒,宋安然将自己的发现都告诉了宋子期,比如尸体的异常情况,比如通天观烧成了灰烬,比如昨晚周围的邻居都没有听到有人叫救命,也没人叫救火。

等到大家被通天火焰惊醒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房烧了,人也死了。

之后宋安然又将颜宓那番话,转告给宋子期。

宋子期听闻闻先生还活着,顿时松了一口气。

宋子期郑重说道:“闻先生对我们宋家有大恩,之前我担心他遭了毒手,还在想怎么替他报仇。如今听闻他平安无事,我这心里头的大石头总算能落地了。闻先生有没有说,下毒放火的人是谁?”

宋安然摇头,说道:“没有说。估计是因为闻先生知道得太多,有人不想让他继续活着。”

宋子期深深看了眼宋安然,“安然,闻先生的事情牵连甚广,而且对那个时候的事情我们都不了解。你要记住,闻先生过去的恩怨,既然闻先生自己都不打算追究,你也别追着不放。我担心你要是追着不放,会引来杀身之祸。”

“父亲说的,女儿都明白。女儿没打算追着不放。女儿连对方是男是女都弄不清楚,实在是有心无力。”

宋子期点点头,“你能意识到这里面的危险,这样很好。为父希望你能高高兴兴出嫁,平平安安生活。危险的事情,以后就不要插手了,尽量交给下人或者让颜宓去做都行。”

宋安然点头应了一声,“我听父亲的。”

宋安然辞了宋子期之后,就直接前往中庭。

府中的下人这会都在中庭集合。宋安然要赶在年夜饭之前,给下人训话,顺便将过年的红包发下去。大家辛苦了一年,不就是盼着过年红包。

做主子的想过一个舒坦的年,做下人的同样这么想。

今年因为打仗的缘故,宋家商铺和庄子上的收益都很一般,比不上上一年。宋安然名下的产业,因为平价给朝廷供应粮食,今年的利润也赶不上去年的。

不过宋安然并没有减少过年红包的数目,一切照着去年的标准来,看每个人的表现上下浮动。总数额相差不大。

多的有拿到上百两的过年红包,少的也有几两银子。而且领的少的,多半都是今年才到宋家当差的下人。这些下人当差才几个月,了,很多都不熟悉,立功的机会少,红包自然也少。

不过不管银子多少,下人们全都兴高采烈。

宋家的大方是出了名的,在宋家当差一年,赶得上在别家当差七八年。当然前提是老实本分,别生二心。

宋家人不嫌弃下人笨手笨脚,唯独嫌弃有异心的人。凡是有异心的人,一旦发现,统统赶出去。

下人们拿了红包,个个欢天喜地。

宋安然笑看着众人,心情也很好。

喜春叮嘱所有人,别光顾着高兴,年夜饭还没准备好,还不赶紧去忙。

下人们全都笑嘻嘻地退下,该去厨房的去厨房,该去花厅的去花厅。总之大家各司其职。

发完红包之后,宋安然回到千墨院。

喜春她们的红包,都是另外发放。宋家公账有一份,宋安然私人给一份,两份加起来有点多。当众给她们发红包,宋安然担心引来红眼病。

几个丫鬟的红包,宋安然早就准备好了。

按照名字,一个个来。丫鬟们领了红包,个个嘻嘻哈哈的,当着宋安然的面就拆了红包。

看见红包里面的数目,大家都很高兴。

喜春率先说道:“姑娘对奴婢们真好,又大方有体贴。”

宋安然笑了笑,说道:“你们攒了好几年的钱,个个都成了小富婆,有没有想过投资点什么生意。本姑娘可以算你们股份。”

喜春笑道:“姑娘肯让奴婢们占股份,是奴婢们的福分。奴婢们自然听姑娘的。不过奴婢可不是小富婆,真正的小富婆是喜秋。喜秋这几年攒下来的钱,得有好几千两。”

所有人都看着喜秋,大家都一致认同喜春的话,喜秋才是众人当中最富有的那个人。

喜秋掩嘴一笑,“你们可别都看着我。你们敢说你们自己没钱吗?喜冬,就说你,这些年你也攒了不少钱吧。还有最闹腾的喜春,你手上少说也有两三千两吧。”

喜春笑道:“我是攒了点钱,可是我平日里花的也多。反正我的钱再多也比不上喜秋多。”

见两个丫鬟因为谁的钱多,大有要继续吵闹下去。宋安然赶紧制止,“一会还要忙事情,你们有这闲工夫数钱,不如帮本姑娘分担一点。”

几个丫鬟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奴婢们听姑娘的。”

几个丫鬟掀退下去。

喜春挨着白一,悄声问道:“白一,姑娘给了你多少。”

白一面无表情地说道:“姑娘给了我五百两。”

喜春说道:“你比我多。我只有四百多两。不过喜冬他们都和我差不多,喜秋估计会比我多个一二十两。这么看来,我们当中领的最多的还是白一你。当然,你比我们都辛苦,你领的最多也是应该的。还有,你拿了五百两红包的事情,千万别说出去。小心引来红眼病。”

白一点头,“多谢提醒。我不会告诉别人。”

她连师兄都不告诉,没人知道她如今到底攒了多少钱。

天色渐渐暗下来,宋安然急匆匆地赶到花厅,大家都已经到了。

今年少了一个人,那就是白姨娘。

因为白姨娘的过世,宋安平也变得越来越阴沉。年纪不大,那眼神倒是挺凶狠的。

宋安然朝宋安平看了眼,宋安平如果能够从白姨娘过世的打击中振作起来,奋发图强,宋安然还要对他刮目相看。只可惜,宋安平只顾着阴沉了,忘了奋发图强。

总之,如今的宋安平,越来越难相处,就跟刺猬一样。除了宋子期之外,任谁和他说话,他都要刺一刺对方。

至于读书,以前有白姨娘关心着,他偶尔还会知道上进。如今白姨娘没了,宋安然虽然奉命管教宋安平,对宋安平的前途负有责任,可是奈何宋安平根本不听宋安然的。

宋安然要是敢对宋安平动鞭子,宋安平就会变本加厉的变坏。搞得宋安然都不想理会他,看着他就觉心累。

宋安然扫了眼宋安平,就没再多看。

宋安然又朝宋安杰看去。

宋安杰这一年长高一大串,都快赶上宋安然的身高了。估计再等个半年一载,宋安杰就会彻底超过宋安然,朝宋子期的身高奋进。

宋安杰脸上稚气未脱,但是看着就比去年长大成熟了不少。如今他已经是个少年郎,不再是大家眼中的小孩子。

瞧他的坐姿,端端正正的,像个大人一样。因为读书读多了,人也变得有些老成。不过私下里,宋安杰还是保留着一颗童心,偶尔还是会在宋安然面前撒娇。

看着宋安杰慢慢变大,宋安然突然生出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

宋安杰是她的弟弟,她又何尝不是将宋安杰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养。看着宋安杰越来越好,宋安然也觉着很自豪,与有荣焉。

最后宋安然朝宋安芸看去。

经过霍大夫的静心调养,宋安芸已经好了很多。

小时候的事情,她已经全部想起来了。至于来到京城后的事情,在侯府住的那一两年的事情,她也想起来了。

唯独想不起来的就是住在宋家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显然,宋安芸在下意识的逃避那段时间的事情。

宋安然也不乐意宋安芸想起那些惨烈的事情,所以宋安然没有逼她。

宋安芸想起了过去的事情,也就代表着她几乎痊愈了,该回到宋府居住。

当初宋安然从西北回来后,就对宋安芸提出这个要求,

宋安芸没有拒绝,她顺从地跟着宋安然回到了宋府。

宋安芸回来了,但是她的性格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宋安芸的性子很跳脱,如今却越发的稳重。以前宋安芸有点小坏心,最喜欢干的就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同他人攀比。

如今的宋安芸,依旧爱笑,偶尔也会吵闹,但是却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坏毛病。她学会了将自己的心事藏在心里面,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有什么说什么,一点顾忌都没有。

宋安然也不知道,这种变化到底是好还是坏。她只能竭尽所能,满足宋安芸的需求,照顾她的心情,不要让她再受刺激。

宋家人分左右两边坐着,只等宋子期到来。

擦着时间点,宋子期终于来到花厅。

宋子期先是对家人训话。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很多,大家都各有体会和成长。

宋子期对宋安然和宋安杰很满意,夸了几句宋安杰,又勉励宋安杰继续努力。

至于宋安然,还有两个月就要出嫁了,宋子期少不得也要嘱咐一番。让宋安然多花点心思在自己的嫁妆上面,至于家中的事情,多让管事们去操心。实在不放心的话,就让宋安芸也学着管家。

宋安芸一年年大了,也该学着管家理事。等将来出嫁后,也能独当一面。

宋安然躬身领命,“女儿听父亲的。三妹妹,从明儿开始,你就跟在我身边,跟着我学习管家理事吧。”

宋安芸抿唇一笑,“我听父亲和二姐姐的。”

宋安芸有些不自在,绞着手绢,似乎有些紧张。

宋安然冲她温和一笑,希望宋安芸不要那么紧张。都是一家人,放轻松就好。

宋安芸冲宋安然羞涩一笑,瞧着挺软萌的,同以前真的大不同了。

宋子期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见到夏姨娘,宋子期叹了一声,他对夏姨娘没什么好说的。

倒是宋安平,宋子期一见到他,那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要说宋子期如今有什么发愁的事情,非宋安平莫属。

宋安平是宋家的长子,宋子期对他也是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他能读书成材。就算不能科举进仕途,好歹也能读书明理,做个对家族有用的人,不枉费来人世走一趟。

可是很显然,读书明理这个最低要求,貌似宋安平都达不到。

这大半年下来,宋安平的性子越来越阴沉,在书院里越来越混账,连书房的夫子都对他反应了好几次。

宋子期对宋安平想了各种办法,骂也骂过了,打也打过了。可是越是打骂,宋安平就越发变本加厉的乱来。

宋子期如今一看到宋安平,就忍不住皱眉。宋子期想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宋安平是他的儿子,更是他的责任。

宋子期揉揉眉心,对宋安平说道:“安平,这半年你的心思没放在读书上面,看在你生母的份上,为父勉强可以原谅你。但是等开了年,你就得老老实实的回到书院,用功读书,知道吗?”

“儿子知道。”

宋安平回答得很干脆,可是他的眼神却显露出几分轻蔑不屑。似乎是在嘲笑宋子期白费苦心。

宋子期顿时就火冒三丈。

若非想到今天是大年三十,宋子期真的有可能,抄起荆条就朝宋安平身上打去。

宋子期板着脸,说道:“我们宋家富足,为父也官拜二品,的确可以替你们兄弟两人铺路。可就算我给你们铺了一条通天大道,你们自己不努力,最后也只能便宜了别人。

个人的前程,不是光有祖萌就行的。你们看隔壁侯府的几位老爷,同样有祖萌,可是自己没本事,混了大半辈子,还只是五六品的小官。

如果你们认为那样过一辈子也没所谓的话,那你们可以将为父的话当做耳边风。只要说一声,为父以后也懒得管你们。”

宋安杰先是看了看宋子期,又看了眼宋安然。被宋安然眼一瞪,宋安杰急忙说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会努力读书上进,考科举走仕途,光宗耀祖。儿子要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父亲教诲。”

宋子期欣慰一笑,“不错。”

接着又朝宋安平看去,“安平,你是怎么想的?”

宋安平抬起头来,大着胆子对宋子期说道:“父亲,儿子不想读书。”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