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793章筑造铳城

武布中华 第793章筑造铳城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4:48 来源:笔趣阁

袁时中率兵在清军之中冲杀,一直追到居庸关附近,天黑下来,才因为马力损耗停止了追击。

清军都是骑兵,梁军的追击,并没有像掩杀步军一样,取得惊人的战果,不过却给清军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大击。

这时天黑下来,袁时中领着兵马已经离开平原,到了起伏的丘陵地带,他担心遭埋伏,便领着骑兵徐徐向北前进,忽然遇见一队兵马向南而来。

双方斥候相互试探,一员梁将被带到军前。

“都督!末将奉命抢占居庸关,可走到昌平时,就遇见了豪格前锋。弟兄们被清军骑兵一冲,损失惨重,末将只能率兄弟们向南突围!”龙骑军的校尉,单膝跪地,羞愧抱拳。

袁时中借着火炬,看他衣甲破损,满脸硝烟,知道经历了血战,摆了摆手,“这件事情不怪你!是本督没有及时增援所致。”

去抢占居庸关的龙骑兵突围回来,梁军将豪格堵在河北的计划,便失败了。

现在居庸关还在清军手中,豪格便能从此撤往宣大。

方才袁时中神勇,梁军骑兵杀得痛快,不过这并不是梁军骑兵,真能击败数倍于几的清军骑兵,主要是清军没有战心,急着向关外撤退,没有拼死一战。

这时袁时中见接应到龙骑,将士们已经人困马乏,遂即便下令原地休息。

次日,天亮之后,袁时中派遣斥候向北查看,中午时,斥候回报,豪格已经退入宣大,袁时中便撤回了北京。

豪格退入宣大后,并没久留,稍微休整,便借道蒙古前往关外。

于此同时,高名衡领兵抵达北京,高欢的大军则到了济南。

……

关外,锦州城。

当年皇太极攻陷锦州后,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对锦州城进行了破坏。

现在清军退到关外,锦州成了清军的门户,清廷为了防备梁军,便需要重新筑城。

此时,在锦州内外,聚集了近二十万民夫,正砍伐树木,建造砖窑,构筑城墙。

豪格、济尔哈朗、阿济格、吴三桂、洪承畴等人都没有前往辽阳,而是留在锦州。

梁军占据了河北,清廷很担心梁军趁势进攻,因此在锦州集结了十万人马、二十万民夫,修筑城池,构筑防线,准备应对梁军的进犯。

这时阿济格看着正修建的锦州城,不禁皱起眉头,“洪学士,这锦州城怎么修的这么小?”

同明朝的锦州城相比,重新建造的锦州城小了一大半。

洪承畴解释道:“英王爷,锦州城只是用来驻军,里面不住眷属,里面只要建造营房、仓库就可以,所以不需要建造那么大。这城池虽小了许多,但能驻扎的兵马并不少,可以进驻两万人。”

济尔哈朗道:“两万人是不是少了点?梁军来几万人就可以攻陷!”

洪承畴让人拿来图纸,解释道:“几位王爷放心,锦州城借鉴宁远堡的防御体系,将被打造成一个铳城。若是建造成功,足可以抵达十余万梁军的进攻!”

几人听说是借鉴宁远堡,不禁眉头一挑。

当年清军攻击宁远堡,结果损失惨重,令各人都印象深刻。

吴三桂道:“去年高欢进攻郑芝龙,十多万大军被挡在仙霞关外数月,据说就是攻不下闽越国的铳城!”

济尔哈朗也听说过这件事,“本王让人调查过,高欢切实被铳城挡了数月,最后用孔明球从天上投掷铁壳雷,才攻破铳城。对于梁军的孔明球,洪学士可有对策?”

面对梁军这样强大的对手,各方都在关注梁军的动作,每场战役,出现了什么新武器,都将被各方进行研究和学习。

洪承畴看过详细的资料,微笑道:“这个孔明球,就是大点的孔明灯,我们也能制造。届时我们有两种方法,对付梁军的孔明球,一是制造自己的孔明球,二是制造射程更远的火箭点燃他们。”

几人听了洪承畴的话语,内心安定一些,豪格却有些担心道:“洪学士,这铳城建造好后,真能抵挡梁军的攻击!”

豪格被袁时中追杀一阵,现在心里还有阴影。

洪承畴点点头,“几位王爷,铳城建造好后,只有两个隐患!”

“哪两个隐患?”豪格心头一凛,心道果然,我就说难以抵挡梁军。

洪承畴沉声道:“第一是内部生乱。第二是粮草断绝。除此之外梁军想要强攻,必定尸横遍野。”

济尔哈朗眼睛眯起,“洪学士说锦州只驻扎军队,不住家眷,就是为了防止内部生乱吧!”

“王爷英明!”洪承畴沉声道:“内部生乱,无法彻底杜绝,将守军的眷属留在盛京,加以控制,确实是防止内部叛乱的一个手段。”

洪承畴叹息道:“现在奴才担心的,其实是第二条粮食补给。”

众人闻语,脸色都沉了下来。

这次八旗眷属和清军大部都撤了出来,可是梁军提前突破防线,还是打乱了清军的转移计划,大批钱粮和物资都丢在关内,没能运出来。

现在清廷向关外转移了二百多万人口,可是粮食却养不了这么多人,年底就得发生饥荒,补给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阿济格开口道:“实在不行,本王便率领骑兵,突入关内劫掠一番!”

济尔哈朗连忙摇头,“梁军现在重兵云集河北,现在破关,那是找死!”

这时洪承畴道:“几位王爷,其实奴才有两个办法!”

豪格不禁问道:“什么办法?”

洪承畴道:“第一个办法,是通过李际遇向张献忠买粮食,只是成本比较高。”

张献忠坐拥四川和半个湖广,粮食产量充足,只是要翻越大巴山,秦岭运道唐国,再运道关外,损耗太大,满清有些吃不起。

洪承畴继续道:“第二个办法,就是控制朝鲜,让朝鲜人给我们提供粮食!朝鲜有数百万人口,他们作为大清的属国,该为大清尽一份力。”

阿济格闻语立时赞同,“这个办法可行。朝鲜就是我大清的奴才,不能奴才有粮吃,让主子饿死!”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