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87章进行布置

武布中华 第187章进行布置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高欢见周富贵都不将李百万放在眼里,便知道军政府上下,确实都有些骄傲,变得猖狂了。

这的确不是一个好苗头,好在有李岩提醒。

骄兵必败的道理,高欢还是知道的。

这次军政府夺回大片土地,同时抢了大批银子,必然会招致李自成的报复。

高欢冷静下来,沉声道:“李百万真要是全力灭我,军政府要顶住他的攻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不过既然已经交恶,李百万真要来,那我们也无法阻止,眼下只能提前做好抵御李百万的准备。”

大家伙儿见高欢收敛了,自己也就不好再骄狂,各人对视一眼,抱拳道:“我们都听督军的!”

高欢沉吟一阵,走到地图前,沉声道:“如果李百万攻下南阳后,来找我们寻仇,那么襄城将是主要战场!李先生,本督委派你一个任务,便是加固襄城城墙!”

李岩见高欢听劝,拱手道:“属下领命!”

高欢又看向陈德彪道:“陈先生,打仗和生产都需要大量的精铁,朝廷对我们始终存在防备,而我们也并非一心要拥护朝廷,所以精铁这样的战略物资,必须要能自己生产,以免被外人卡住脖子。我听郾城附近的老农说,临近舞阳县附近有铁矿,你让人找一找,然后组织矿工开采。”

高欢记得河南铁矿,主要在豫北偃师、新安一带,不过豫中平顶山一带的舞钢也有铁矿。

高欢在明朝的地图上看了看,并没有找到舞钢,只看到舞阳县,便决定派支兵马拿下,然后去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铁矿。

陈德彪是举人,有些本事,加上是劳改营出身,对于组织俘虏生产,颇有心得,高欢便选择由他来主管开发军政府境内的矿产资源。

陈德彪遂即抱拳,“卑职尽力而为!”

高欢点点头,看向孙思科道:“孙先生,本督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还请你去趟开封,向高巡抚报捷,给军政府讨要一些军资和工匠。”

孙思科拱手道:“卑职领命!”

高欢问道:“先生知道怎么说吗?”

孙思科道:“虽然大胜,但没有缴获,士卒死伤极多,缺钱缺粮缺军械,总之什么都缺。”

大明朝廷九边官军的饷银都发不出来,河南藩库自然更惨,不过该要还得要,而且还要狮子大开口。

这样一来,朝廷给不了,便也不好意思去管军政府占据州县,对高欢指手画脚。

高欢满意颔首,“那就拜托先生了!另外再请先生,为本督写一封报捷奏疏,发往北京,需着重强调本督的不易,卸下朝廷对我们的防备,方便我们去采购军资。”

孙思科再次拱手,“督军放心,这件事我今晚就办好!”

徐黑虎等人不禁问道:“督军,那我们做什么,是不是趁势追击,灭了袁宗弟!”

袁宗弟遭遇大败后,同郾城守将田虎,领着两万败军撤入汝宁,与谢君友汇合。

现在,高欢占据郾城和襄城后,袁宗弟部与闯军主力,被军政府分割,并且陷入了军政府和黄得功的夹击之中。

现在袁宗弟部,大概还有六七万人,盘踞汝宁境内。

高欢准备在李自成报复自己之前,解决汝宁境内的袁宗弟,如此一来,等闯军进犯时,军政府便可将注意力放在襄城,而不用担心郾城了。

不过,军政府刚打了几场大战,同时又占据长葛、许州、襄城、临颍、郾城五个县,地盘扩大一倍,军政府需要喘一口气,消化和恢复实力,所以高欢并不打算,用赤备军剿灭袁宗弟。

“各部将士,暂且进行休整,并总结此战经验!至于追击袁宗弟之事,本督另有安排!”高欢沉声说道:“让黄得功先打一阵,我们看准时机,逼降袁宗弟!”

袁宗弟是闯军前营制将军,在闯营中地位比较高,而且与郝摇旗一样,都是夔东十三家之一,乃是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人。

在缺乏名将的明末,高欢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历史留名的将领。

这时高欢看向郝摇旗,吩咐道:“郝将军,还请你从现在开始便多给袁宗弟写信,为招降做准备!”

郝摇旗沉默片刻,抱拳道:“袁宗弟现在正憎恨末将,末将只能尽力一试!”

当下高欢让李岩给郝摇旗配个吏,专门书写书信,遂即对李武道:“李叔,银子就由你运回登封,并且着手恢复新占五县的生产,重新编造黄册和鱼鳞册,并分配土地。”

五县被李自成一洗,士绅大户被杀了个干净,百姓也跑了大半,而地广人稀,正好方便军政府推行府兵,还有重新分配土地。

高欢在襄城打了个胜仗,不过却挽救不了大明朝的颓势。

时间到崇祯十四年五月,丁启睿前往荆州,接受杨嗣昌留下的官军,但湖广百姓恨流贼,更恨左良玉等部官军,各州县对于丁启睿的军队,都是闭门不纳,甚至破口大骂。

官民不合,地方和朝廷不合,使得围剿难度加大,在高欢于襄城破贼之时,张献忠又陷随州,杀民数万。

于此同时,北直、山东、河南一带,继续大旱,蝗虫四起,北方各省连岁告灾。

在山东督促漕运的给事中左懋第,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可见情况之严峻。

北京城中,由于北方大旱不雨,南方张献忠又于湖广作乱,造成大明南北之地,粮价同时上涨,南京城中米价涨到二两,而北京米价则涨到每石六两。

在北京外城内,流丐满道,多枕藉死。

北方的灾情,加上明朝内部流寇的破坏,使得大明朝廷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开始负担不起,关外十三万官军与清军的大战。

这时,在北京御书房内,崇祯皇帝看着各地送来的奏疏,不是陈述灾情,要求暂缓向朝廷上缴夏粮,就是哪里又有流寇作乱。

这令崇祯心烦意乱,而就在这时,他看见河南送来的一封奏疏,内心不禁一凛。

李自成聚众在河南作乱,前不久,攻下汝宁,杀了崇王,现在正围困南阳,他实在怕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不过,崇祯内心虽然想要逃避,但还是拿起了奏疏展开观看,顿时就喜笑颜开,大声赞道:“好啊!好啊!”

崇祯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忽然大声吩咐道:“去,将礼部郎中高有才给朕叫来,他生了个好儿子啊!这高欢真乃国之栋梁!”

下章明早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