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436章高句丽名将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436章高句丽名将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9:24:05 来源:笔趣阁

当然,虽然经过先后三次的平衡,岛国已经被平衡进了50名左右的人物。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一方面,被平衡进岛国的人物,虽然已经不少了,但也被分成了好几部分力量。这几部分力量必然不可能和平发展,相互之间必然也有剧烈的争斗,便如同现在大汉疆域之内诸侯四起一般。

另一方面,这些人物比起华夏几千年的人杰来说,能力确实不怎么样。

古代中国,这些人杰的能力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举个例子,就拿统帅来说。似古代世界的很多地方,来一场几千人的战斗都已经是大规模战斗了,上万人规模的战争更是几十年都不出现一次。

但古代的中国,几千人的战斗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在古代中国,一场真正的大规模战争,大多数可是可以投入几十万兵力的,甚至双方总计达到过百万兵力规模的大战也不是没有过。

两相对比之下,同样是在沙场上征战一生的统帅,一生都仅仅指挥着几千兵力作战的统帅得到的磨练与提升怎么可能和一生指挥着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兵力作战的名将相比。

“叮,平衡第四人,薛英,统帅62,武力105,智力65,政治62。

植入身份为薛仁贵族兄,居于并州之中,因壶关外袁绍与公孙瓒联军猛将众多,故薛仁贵书信一封邀请其出山相助。

携带3人,分别为李天长、袁慕爵、东方伯。”

“good!”见终于轮到给了自己一次,李翔不由得拍手叫好!

薛英携带的三人之中,东方伯的实力恐怕是不在薛英之下的。至于李天长和袁慕爵恐怕就要比薛英弱一些了。

只是,也不知道,薛英携带的李天长、袁慕爵、东方伯这三人之中,能够落到李翔手中几个!

在书中,薛英是双枪将定彦平的师弟,薛家双枪的嫡传之人,字文举。

定彦平我们知道,隋唐里的老英雄,双枪无敌。他在与罗成聊天时偶尔提及过薛英,讲述过这薛英的双枪实力远在定彦平之上,定彦平的枪法学自薛英之父,而薛英又是薛家双枪的嫡传弟子,可见其枪法精湛至极,深得定彦平的推崇。

薛英在《兴唐传》中始终没有露过面,真正登场的作品是在《罗通扫北》中。在罗通扫北之时,遇上了袁慕爵和李天长,罗通、秦怀玉等人根本就拿他们没办法,唐军损兵折将,为了能够顺利扫北,他们费尽周折请来了绝世高手老英雄薛英除掉了袁慕爵。

至于东方伯,则是在《兴唐传》中出场。罗春携母寻父,落难东方伯的父亲东方朗所开客栈中,东方朗对罗春非常的照顾,不但免了罗春的住宿费,还花钱请医生给其母看病。

后来,罗春母亲不幸病逝,东方朗还为罗春张罗一切料理其母的后事。为了报答东方朗的恩情,罗春于是就将他的家传枪法“五钩神飞枪”“枪母子”“五分枪”全都教给了东方朗的儿子东方伯,东方伯从中学了罗春的三大绝技“金刀”“花枪”“飞抓”,故而后来江湖称东方伯为“三手将”。

罗春在教授东方伯时,要求东方伯发过誓不得教授外人,东方伯自然也答应了。

后来,瓦岗大军南伐五关,杨义臣摆下铜旗阵对抗瓦岗大军,东方伯阵中诱骗罗成去见罗春,罗成持枪欲击杀东方伯,可是他的枪法被东方伯轻松化解,让罗成为之大惊。

说实话,要真打的话,罗成绝对不是东方伯的对手,只是东方伯目的是诱骗他去罗春那,无意与其争个高下。毕竟,东方伯还没怎么还手就已经将罗成所有的绝招破掉。

后来罗春对花枪认了罗成,东方伯让罗成发誓不要杀害杨义臣的性命,罗成答应了,东方伯就此退隐江湖。

然而,罗成在大破铜旗阵时却不信守诺言逼死杨义臣。此事被后来的东方伯知晓,于是他为了报复罗成,也破了当初答应罗春的誓言。

在《罗通扫北》里提及东方伯将当初罗春所传授的独门绝技“五钩枪、枪母子、五分枪”传给了外人,分别是袁慕爵、李天长和王不朝,这几人也让老罗家、老秦家吃尽苦头,损兵折将。

“叮,平衡第五人,乙支文德,统帅98,武力96,智力86,政治90。

植入身份为李世民新招收的天策府上将,因爱惜其军事才能而将其重用。

携带15人,分别为杨万春、邹定国、李佐升、欧飞、暨武、张猴孙、李舜臣、李成桂、姜邯赞、高谈德、李芳远、高元、高建武、高**、金庾信。”

这乙支文德携带的人物还真是够杂的,这里面有一大半都和他不在同一个时代,这简直是将高句丽从建立到灭亡甚至是高丽时期有名的人一起带出来了。

乙支文德是7世纪早期杰出的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将领,也是中国东北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

他的军事才华对高句丽战胜隋帝国百万大军的征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乙支文德文武双全,同时为政治家,曾经担任高句丽宰相。

至于高句丽,严格来说,高句丽跟朝鲜、韩国还真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北地区民族的历史。

他实则是商朝灭亡后,逃亡至辽东一带的商人后裔,高句丽属中国的第一个地方政权。高句丽人也属于消失在历史长河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就如契丹人一般。

但因为高句丽中后期扩张到朝鲜半岛,而且以平壤为都城,所以这才有了之后不清不楚的关系。

事实上,“高丽”和“高句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王氏高丽时期,那时高句丽已亡二百多年,二者年代有差距,且二者不存在连续性和继承性。高句丽属于中国历史。因此,包括乙支文德在内的许多名将其实是被韩国人盗走的中国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