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309章白袍飞骑入扬州,鬼将初战连破城

不管是吴起或者是张良,他们的战略主要都是以谋取胜,瓦解对方的人心,从内部攻破敌军的堡垒。

所突出的,就是尽量以最小的伤亡完成最大的胜利,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到了该打硬仗的时候绝对不怂,嗷嗷的就是往上干。但是没必要的硬仗,能不打就不打。

但唯独一个陈庆之,他的主张却是趁着朱元璋的兵马还没有压过来的时候,由苍梧郡快速穿***入荆南的桂阳,并一路穿***入敌军兵力最为空虚的扬州。

是的,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大本营扬州是最为空虚的地方。

因为,扬州位于朱元璋大本营的最后方,也是最中心的地带,在其他各地没有攻破的情况之下,自然不可能威胁到扬州。

扬州的北面,不仅有长江天险,而且扬州六郡,只有江东四郡是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北亦有两郡。

扬州的东面是茫茫无际的大海,而扬州的西面有荆南来抵挡晋军的兵锋。至于扬州的南面,只要南海郡还没有丢,就依然还不能够从这个方向威胁到扬州。

而这个时候朱元璋的主力,都集中在白起和王翦那里,再有就是交州***掉的那部分。反而是作为大本营的扬州,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所剩下的兵力已经寥寥无几。

虽然说吴起和张良他们对于陈庆之已经有些了解了,但他们再一次对于陈庆之大胆而感到惊叹!

孤军深入,从来都是最危险的一件事情!而在一个不是那么适合的地形里孤军深入,无疑将这个危险系数再一次上调了一个等级。

霍去病可以在草原之上远击千里,一路上绕开匈奴的耳目,但放在中原之上却不可能做到,人口密度决定了同一件事情的难度也各有不同。

而同样的道理,霍去病在中原之上不可能完全隐藏自己的行踪,所依靠的一点也只有速度,当敌军发现他的踪迹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依靠着速度上的优势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陈庆之在南方同样不可能隐藏他们兵马的踪迹,也只能够选择速度的优势。

但陈庆之注定要比霍去病更加艰难!

因为南方之地多河流,骑兵虽然能直接趟过河,但只能是一些比较浅的河流。比较深的河流依旧需要桥梁或者是战船的帮助。

因此,陈庆之如果选择在南方深入敌后的话,注定不可能像霍去病在中原那样,撒开马蹄子四处跑。

在南方之地,陈庆之更有可能被敌方堵在一条死路上。而一旦被敌人利用那些密集的河流堵在某一处的话,那绝对会是一个最糟糕的消息。

密布在南方的河流,很可能就会成为陈庆之的地狱。

反而是孤军深入之后粮草的问题,吴起没有为他担忧。

霍去病深入中原之后都有能力解决粮草的问题,陈庆之当然也有这个能力。

更别说,骑兵战和突袭战,陈庆之或许相比霍去病有一点差距,可如果是攻坚战的话,陈庆之的造诣绝对要在霍去病之上。

不过,虽然担心陈庆之这一战的安全,但吴起和张良确实对于陈庆之的建议意动了。

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并存的,陈庆之这一战要冒出的风险有多大,这背后的收益就有多大。

这小子的攻坚能力和孤军作战能力确实出色,当初还在刘彻手底下的时候,和项羽作战。

项羽发挥了其突袭战的优势,就连当时的益州第一名将徐世积都吃了大亏,但偏偏让陈庆之后来将局势给扳了回来,短短的时间之内,几千人就直接打下了两个郡。

并且,在小股规模作战之中,正面打败了当时的后楚霸王项羽。

令得那一次勇战派和谋战派的对决之中,再一次以谋战派的胜利而告终。

就连吴起、岳飞、白起这些第一线的大都督,都自认为如果是同样的兵力,都不一定可以比对方做的更好。在小规模战争上,对方的造诣确实惊人。

事实上,就连如今的大晋兵部尚书,曾经的征蜀大都督李靖,他都曾经认为,其实还是益州限制了陈庆之的发挥。

就益州那个地形,一来限制骑兵战的发挥,二来限制兵马运动的速度。

对方如果换到中原或者北方的话,他如果在那个时候与晋军为敌,造成的麻烦绝对要比当时大的多。

除此之外,当时吴起明知道朱棣绝对是准备就绪才和他决战,对方的准备也在他之上,但他依然应下的这一战,就是因为一旦错失这个决战的机会,怕是之后就会成为无休止的攻坚战了。

这一战虽然赢了,但却也亏了支武卒。

这要是在一不小心将白袍军也折进去的话,那就真的有些不太好受了!

所以,就算是吴起和张良他们,对于这件事情也多少有些拿不定主意!

但是,随着陈庆之三番两次的请战,吴起的态度也越来越生动了。

而且,陈庆之请战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应该说,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如果耽搁的时间太长,等到朱元璋从北线调集兵力压到了南线上,他穿***入荆南之后,再杀入扬州,这一路上所遇到的麻烦也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吴起的骨子里,虽然没有陈庆之那么多的冒险因子,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冒险因子。

在最后一刻,最终还是同意了陈庆之的冒险提议。

就在朱元璋到来的前一天,七千白袍军,绕开桂阳、临武,也就区区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杀到了桂阳临近东部的汉宁,陈庆之飞马破城,半天之后,便来到了扬州的边境上。

历史上最快的骑兵行军是蒙古时期的蒙古突骑,每天行军速度达到90到95公里。

而陈庆之的行兵速度,虽然还没有到达这个程度,但也已经相差不多了,几乎达到了行军速度一日80公里以上的程度。

是以,朱元璋好不容易,从北线挤出了兵力压到了南线,但他才刚刚过来,就已经收到了白袍军杀入了扬州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