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2章皇宫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2章皇宫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0:36:31 来源:笔趣阁

“哦?”对于杨彪所说,李翔自然不会当回事,而是反问道,“不知有何政绩?”

李翔这么问其实很苛刻,刘协根本没真正统治过天下,又谈何政绩,又哪里有机会做出一番政绩。

到时候,若是杨彪答不上来,自然是对其所言最有力的反驳。

其结果也正好如李翔所料,先后有董卓、杨坚在那里压着,天子到底也仅仅只是一个摆设罢了,根本就没有接触朝政的可能,更别谈是有什么作为了。

因此,杨彪也只能挑挑拣拣,找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体现一下天子的聪惠,为大家都留上几分面子。

“值此大汉天下危急存亡之际,能有此聪慧之主,复兴有望矣!”李翔敷衍地说道,显然对于杨彪所说地话不怎么感冒。他真正要说的重点,还是接下来的谈话,之前不过是想要做一番铺垫罢了。

李翔拉了拉手中的疆绳,定住身形,目光直视杨坚,这才缓缓地开口道,“昔日霍光、金日磾并受武帝托孤之意,辅佐孝昭皇帝安定天下。如今吾与太尉亦当效仿古人,为天子驱驰奔走,复兴汉家社稷啊!”

李翔的这个比方寓意颇深,可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那点意思。李翔真正的目的乃是暗示一下杨彪这个老家伙,让他自己心里有点B数。要不然,之后要是双方撕破脸的话,大家谁也不好看!

昔日汉武帝是曾以霍光、金日磾为顾命大臣,不过霍光权势甚重,金日磾虽为副手,却几乎连权力都没有。

今天李翔对杨彪比出这件事,就是想要暗示其想想谁应该是霍光,谁又应该是金日磾?

……………………………………………

天子与朝廷百官在李翔大军的“护卫”下到达东都洛阳。

小皇帝刘协在重新进入洛阳后的第一天,就先号召众位大臣召开朝会,当众任命李翔为丞相、加封太师、晋王,加节钺。虽然天下分崩群雄割据一方,但李翔已经占据了名义上的优势,从此之后可以理直气壮“奉天子以讨不臣”,所有征战行动都将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而丞相之职,自西汉结束后,东汉便已经不再设这一职位了。不过,李翔将大将军之位给了曹操,那自己也不能就矮了曹孟德一头。因此,这个丞相的官职又被他给重新提了出来。

反正,如果没有他李翔的话,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这个丞相的职位也会被曹孟德重新搞出来。

至于太师之位,反正已经死了好几年的董胖子已经重新整出来了,李翔不过是借来用用而已。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官。汉献帝时,董卓迁都长安,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

随着天子重返东都,在洛阳重新安定下来,朝廷宗庙重新设立,宫殿衙署也在紧张地整修中。别看李翔已经占据洛阳好几年了,但皇宫就没有仔细地重新整修过,只是做了一些面子工程,总不能任由皇宫保持着被董卓焚烧过后断壁残垣的样子吧。

皇宫这玩意儿,李翔他自己又不住,因此,之前的整修极其粗糙,以至于现在天子重返东都,才开始加班加点地重建皇宫。

这一项可是一个大工程,李翔现在的手中可匀不出那么多钱来。雍凉二州的战事才刚刚结束,到处都需要用到钱粮。至于士兵的抚恤问题,虽然不像其他穿越者前辈们那样大手大脚,但积少成多之下,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岳飞那里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里每日消耗的钱粮都不是小数。

因此,在这个时候,让李翔拿出一笔修建皇宫的巨资,那无异于在李翔的身上割肉。

只是,这肉李翔还不得不割。无奈,为了少割一些肉,李翔也只能在朝会上哭穷了,在李翔的表演之下,好像那府库真的已经要见底了。

接下来,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贞之心,也为了给诸位朝臣们以及天下诸侯们一个表现自己忠贞的机会,李翔主动将自己私库中的钱粮贡献出了一部分,并号召诸卿共同为天子效力,为朝廷解忧。

看着李翔在朝堂上那一副忠君报国的样子,众朝臣虽然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但也只能为陛下、为朝廷“慷慨解囊”了!

紧接着,便是天下诸侯了。传旨太监们先后前往天下各处诸侯那里收税纳粮,同时,也将朝廷里的事情给渲染了一二。虽然李翔没指望这些诸侯会出多少血,但能得到一点也算一点。

对于李翔,袁绍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但毕竟不能置之不理,派部下随便献上了一批财物。反正他们老袁家家大业大,也不缺这么一点东西。而且,袁绍还在忙着准备对付公孙一族的势力里,没心情纠结一些其他的小事。

至于其他诸侯,除了蚩尤、项氏一族置之不理,就当是没看见一般,其余人都多多少少意思了一下。不过,虽然都意思了一下,但却一个比一个抠。特别是刘邦,仅仅送来了半车粮草,还是陈粮,简直是扣到家了。

当然,有关众诸侯反应的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李翔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碌。

天子重返东都洛阳,不少流亡的官员或者是仍然心向朝廷的士人闻知这个消息,也动了回朝效力的念头。其中,这里面声望最高的一个便是孔圣人之后的孔融了。

当然,前往洛阳的士子当中,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前来投靠李翔的。

而现在,李翔面前的便是其中的两位,荀偃与荀衍。

荀偃是平衡的时候养由基携带而出人,同荀偃一同植入荀氏的还有他的堂叔荀罃。

最终,荀偃与本土的荀衍选择前来投奔李翔,而荀罃则是在荀攸的邀请下去曹操那里考察考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